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长征“落脚点”的确立及其巩固
1
作者 麻省理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7,共9页
陕北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然而当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中旬到达陕北之后,仍旧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严峻的生存压力。中共中央通过三方面的努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一是果断纠正根据地肃... 陕北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然而当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中旬到达陕北之后,仍旧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严峻的生存压力。中共中央通过三方面的努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一是果断纠正根据地肃反扩大化问题,挽救了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二是调整统一战线政策,在艰难环境下实现了国共两党由战而和的关系转变,为根据地的巩固提供了保障;三是稳妥处理张国焘问题,化解党内危机,实现党内团结。在巩固革命落脚点的过程中,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事实上”领导人的毛泽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张国焘 中共中央 统一战线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一元化领导的主要动因、举措和成效
2
作者 魏德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中国共产党由于受“王明路线”影响,曾遭受重大损失,也影响中共党组织领导权威,诱发张国焘以军事实力为依靠挑战中共党的领导权威。延安时期,中共在面对全面抗战新局面时也曾出现中共党组织对军队、政权以及其他中共领导的组织和团体弱... 中国共产党由于受“王明路线”影响,曾遭受重大损失,也影响中共党组织领导权威,诱发张国焘以军事实力为依靠挑战中共党的领导权威。延安时期,中共在面对全面抗战新局面时也曾出现中共党组织对军队、政权以及其他中共领导的组织和团体弱化和虚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共发展的亟待解决的严重制约因素。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中共建设成为中国革命领导核心的任务和使命,通过处理典型党军关系事件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确保中共党组织一元化领导的实现。延安整风期间,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决议和决定明确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并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解决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延安时期,中共加强一元化领导强化了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巩固了中共党组织在中国革命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借助党的一元化领导实现了中共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推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核心领导集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一元化领导 毛泽东 张国焘
下载PDF
坚持原则与注重策略统一范例——中共中央处理张国焘问题研究
3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长征期间,中共中央为维护党内团结,对张国焘进行耐心争取工作,但是在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等原则问题上则采取坚决斗争,颁布《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明确中共中央和张国焘争论和分歧实质。张国焘抵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对其在长... 长征期间,中共中央为维护党内团结,对张国焘进行耐心争取工作,但是在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等原则问题上则采取坚决斗争,颁布《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明确中共中央和张国焘争论和分歧实质。张国焘抵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对其在长征期间所犯错误进行了集中批判,颁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对其错误进行政治定性,但在组织处理上对张国焘仍采取团结方针。当张国焘谋划和实施脱离中共党组织过程中,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其进行耐心挽留和规劝,但是当得知其“脱党”决心已定后,立即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和《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党内报告大纲》,清算张国焘在中共革命史上错误,消除张国焘问题在中共党内军中消极影响。中共中央处理张国焘问题实现了中共中央处理党内问题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转变,是其处理党内分歧既坚持原则又注重策略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中共中央 毛泽东 张国焘
下载PDF
对红军长征中“密电”问题的看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廖胜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长征中有无"密电"问题的争论是中共党史研究中一个难点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密电"的内容分歧颇大。资料表明,这封"密电"许多人曾经接触过,就这点而言,这封电报不是绝密的,而是红... 长征中有无"密电"问题的争论是中共党史研究中一个难点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密电"的内容分歧颇大。资料表明,这封"密电"许多人曾经接触过,就这点而言,这封电报不是绝密的,而是红军内部一封普通的军事电报。这封电报与红军的分裂没有因果联系,对分裂不起决定性作用;红军的分裂是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歧和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北上"与"南下"战略方针的话语权之争、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是中共中央与张国焘之间斗争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密电 中共中央 张国焘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西路军的失败 被引量:2
5
作者 秦维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187,共11页
红军西路军的失败,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以往,无论是《毛泽东选集》与权威的中共党史著作,还是西路军幸存的高级将领及一般官兵都认为,1936年10月西路军经甘肃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是按张国焘的擅自命令和右倾机会主... 红军西路军的失败,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以往,无论是《毛泽东选集》与权威的中共党史著作,还是西路军幸存的高级将领及一般官兵都认为,1936年10月西路军经甘肃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是按张国焘的擅自命令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向西逃跑。然而,历史真相却是红军经长征到达陕北后,鉴于该地的生存危机,乃向共产国际提出援助要求,同时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即红军几个方面军西进,占领西兰大道与宁夏北、南部,以打通国际路线,靠近苏联。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批准了这个计划,共产国际与季米特洛夫等在随后的红军西征及西路军失败的过程中,多次给予了援助。实际上,张国焘对《宁夏战役》是持反对意见的,其原因一是考虑宁夏地域狭小,不利发展;二是为了保存四方面军的实力。但最终张国焘在与中央领导包括陈昌浩发生矛盾后,作了妥协,并让陈昌浩向下作了传达,这就是张国焘再次分裂红军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战役计划》 西路军失败 张国焘 共产国际 清算错误路线
下载PDF
中共二大“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由来 被引量:2
6
作者 邵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策略。其理论来源是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经1922年初的远东劳苦人民大会的强力推介以及各种相关翻译件的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的联合战线"的策略。其理论来源是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经1922年初的远东劳苦人民大会的强力推介以及各种相关翻译件的多方传播,最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主渠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统一战线是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对中国共产党日后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 远东会议 张国焘 中共二大
下载PDF
历史冤案:反“改组派”斗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程 王国彬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反“改组派”斗争,杀害了大批优秀党政干部、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这场在革命阵营内部开展的反“改组派”斗争是一起历史冤案,它也是直接导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反“改组派”斗争,杀害了大批优秀党政干部、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这场在革命阵营内部开展的反“改组派”斗争是一起历史冤案,它也是直接导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张国焘 鄂豫皖苏区 反“改组派”斗争 反“围剿” 历史
下载PDF
长征期间张国焘分裂事件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苏若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5-73,共9页
长征期间,张国焘因在红军战略方针问题上与中央发生分歧,制造了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的恶性事件。事件发生后,党中央以及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与张国焘进行了不懈斗争,最终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这一事件的发生和处理,对于今天贯彻... 长征期间,张国焘因在红军战略方针问题上与中央发生分歧,制造了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的恶性事件。事件发生后,党中央以及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与张国焘进行了不懈斗争,最终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这一事件的发生和处理,对于今天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启示:要达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的,规范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是根本保障、增强大局意识是根本遵循、增强核心意识是根本原则、增强看齐意识是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焘 分裂事件 党内政治生活 重要启示
下载PDF
南昌起义前夕张国焘传达共产国际指示析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新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南昌起义前夕,在九江召开的李立三等部分起义领导人碰头会上,决定放弃依靠张发奎的打算,独立领导起义,得到了中共中央常委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同意,并转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回电同意。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南昌传达这个指... 南昌起义前夕,在九江召开的李立三等部分起义领导人碰头会上,决定放弃依靠张发奎的打算,独立领导起义,得到了中共中央常委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同意,并转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回电同意。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南昌传达这个指示的张国焘,曲解指示的原意,并把加伦有条件地联合张发奎的建议,变成了联合张发奎是南昌起义的先决和必要的条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并没有按照这个所谓的"共产国际指示"行事,坚决举行起义,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于担当;高举武装斗争旗帜、坚持革命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张国焘 共产国际指示
下载PDF
任弼时长征及其对党的团结和统一的维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成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8-112,119,共6页
1935年11月19日,任弼时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二、六军团踏上长征之路。在此之前,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发生了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1936年6月,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任弼时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原则的... 1935年11月19日,任弼时与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二、六军团踏上长征之路。在此之前,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发生了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1936年6月,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任弼时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手法的灵活性相结合,耐心、周全、细致地做工作,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担当,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重新团结和统一,促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弼时 红军长征 党的团结 反对分裂 张国焘
下载PDF
执意南下到重新北上——长征途中的张国焘“南下”与“北上”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90-98,共9页
学界一般将张国焘"南下"或"北上"分开研究,但这一军事行动具有连续性,整体研究可更好地对比考察。以往研究对于张国焘"北上"多持批判态度,指出他主要由于形势所迫。事实上,此转变虽属"被迫",... 学界一般将张国焘"南下"或"北上"分开研究,但这一军事行动具有连续性,整体研究可更好地对比考察。以往研究对于张国焘"北上"多持批判态度,指出他主要由于形势所迫。事实上,此转变虽属"被迫",且他的个人功利思想并未改变,但主观上的私心并不能改变其客观上的贡献,他的这一举动顺应了历史潮流,使全党重归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焘 红军长征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南下”与“北上”
下载PDF
中共“二大”研究争议中的六个历史问题
12
作者 窦春芳 苗体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中共"二大"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多年来关于"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都是历史之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参加会议当事人的回忆及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关于"二大"的相关历史谜团被... 中共"二大"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多年来关于"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都是历史之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参加会议当事人的回忆及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关于"二大"的相关历史谜团被慢慢揭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大” 陈独秀 李达 张国焘 蔡和森
下载PDF
张国焘放弃另立中央原由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加才旦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张国焘于1935年9月违背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并于10月5日在绰木碉成立第二中央,自封为主席。但后来放弃另立中央的主张。文章认为导致其放弃另立中央的根本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孤立。另外,党中央对张国焘... 张国焘于1935年9月违背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并于10月5日在绰木碉成立第二中央,自封为主席。但后来放弃另立中央的主张。文章认为导致其放弃另立中央的根本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孤立。另外,党中央对张国焘采取的正确策略、张浩的调解和川康地区不利的环境也是其放弃另立中央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焘 另立中央 放弃 原因 军队史
下载PDF
也谈长征中毛泽东与张国焘的关系
14
作者 李佑新 沈俊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2,共5页
在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不时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史说长征》一书中,作者夏宇立持这样的看法:毛泽东应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负主要责任;毛泽东为“争夺军权”向张国焘设下“陷阱”;“密电”是... 在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不时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史说长征》一书中,作者夏宇立持这样的看法:毛泽东应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负主要责任;毛泽东为“争夺军权”向张国焘设下“陷阱”;“密电”是毛泽东给出的“政治交代”。这些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必须予以辩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张国焘 《史说长征》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稼祥对毛泽东正确路线的支持
15
作者 张颖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毛泽东正确路线与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王稼祥多次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宁都会议上支持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反对解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反对"左"倾军事路线,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红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毛泽东正确路线与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王稼祥多次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宁都会议上支持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反对解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反对"左"倾军事路线,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抗战初期反对王明右倾错误,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王稼祥 遵义会议 张国焘 王明
下载PDF
中共创建史尚需探讨之问题
16
作者 牛大勇 《云梦学刊》 2022年第6期36-46,共11页
历史研究应避免人们(包括当事人)把后来的观念层层累加进既往的时空。在史料不足或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往往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仅仅要追求某种“定论”,也要揭示有些问题的真相仍存有多种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历史研究应避免人们(包括当事人)把后来的观念层层累加进既往的时空。在史料不足或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往往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仅仅要追求某种“定论”,也要揭示有些问题的真相仍存有多种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共成立于1920年夏并有了一批正式党员,才在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而不是反之。中共不是在孤立隔绝的环境中自行诞生的,共产国际的代表对中共建党帮助极大,但对中共初期的组织状况有所轻视和挑剔。有关中共创立和“一大”的史料仍有一些“漏洞”和缺失。但“12名代表”之说记载于1921年共产国际的两个文献中,代表名单有1928年6月的中共“六大”文献和1929年张国焘的讲稿相互印证,所以目前不能被否定。比较各种材料,各地派出13名代表到会,张国焘借故把何叔衡支走,因而只有12名代表继续开会的可能性很大。说包惠僧身份特殊,不是正式代表,此说缺乏过硬的史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建党 “一大” 何叔衡 毛泽东 张国焘
下载PDF
一份传达瓦窑堡会议精神电报的考辨
17
作者 曾成贵 《苏区研究》 2018年第5期30-32,42,共4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2册,收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决议案内容摘要给任弼时的电报》,标注日期为1935年12月27日。根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2册,收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决议案内容摘要给任弼时的电报》,标注日期为1935年12月27日。根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以及《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3册等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电报的发出时间应为1936年1月27日。由于该电报经过了张国焘修改与补充,整理出版时应于此处加以注明,以免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原电相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会议 任弼时 张国焘 林育英 张闻天
下载PDF
张国焘国共“联合”论评析
18
作者 葛乃庆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张国焘认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根源在于两党的党内合作方式,为此他提出了所谓国共“联合”的观点,将之理解为两党合作谋取胜利的必然的和最有效的方式。文章剖析了张国焘的国共联合论,指出其思想意识根源中关门主义和取消主义并存的状... 张国焘认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根源在于两党的党内合作方式,为此他提出了所谓国共“联合”的观点,将之理解为两党合作谋取胜利的必然的和最有效的方式。文章剖析了张国焘的国共联合论,指出其思想意识根源中关门主义和取消主义并存的状况,分析其对革命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国焘 国共“联合” 关门主义 取消主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党史研讨主要经验研究
19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9-89,共11页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党史研讨时采取既追求史学研讨求真宗旨又兼顾现实政治需要务实政策,是党史研讨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在推动党史研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党史研讨纵深展...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党史研讨时采取既追求史学研讨求真宗旨又兼顾现实政治需要务实政策,是党史研讨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在推动党史研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党史研讨纵深展开的关键因素。中共中央采取稳健研讨方式确定高级干部作为党史研讨重点,重视党史研讨组织建设和研究方式创新,是党史研讨稳妥展开的制度保证。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党史研讨从本质上讲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通过推动全党对中共党史重新学习和研究,以新话语体系来构建党史叙述,从而掌握中共中央话语权和意识形态解释权,实现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新的政治认同。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实现了这一战略重要目标。这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党史研讨 毛泽东 张国焘 经验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党史研讨成效平议
20
作者 魏德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9-50,共12页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了长时段和有重点的党史研讨。这场党史研讨通过批判张国焘个人历史及其在党史上的错误,维护了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和领导权威;集中批判了党史上尤其是“王明路线”时期的错误,推动延安整风运动向纵深发展,最终...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了长时段和有重点的党史研讨。这场党史研讨通过批判张国焘个人历史及其在党史上的错误,维护了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和领导权威;集中批判了党史上尤其是“王明路线”时期的错误,推动延安整风运动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了中共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及时纠正党史研讨集中追究个人责任,偏离实现全党思想、政治和组织等团结初衷的倾向,妥善处理了“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问题。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的党史研讨为实现中共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调整确立了重要依据,推动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袖地位的巩固,也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创举。但是,这场党史研讨也存在党史研讨结论受现实政治影响以及采用“路线”模式构建新党史等历史局限性。总体来看,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的党史研讨无疑达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人的预期目标,既解决了党史上有争议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又实现了全党的巩固和团结,是一场中共有意识进行的自我革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抗战之后中国革命的最终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党史研讨 毛泽东 张国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