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徐芾东渡”故事与张炜的长篇小说创作
1
作者 张相宽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张炜主张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向民间口头文学汲取营养,徐芾东渡故事这一民间口头文学资源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得到了独特运用。从小说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徐芾东渡故事是张炜小说的叙事动力,是张炜小说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和研究对象,是小说... 张炜主张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向民间口头文学汲取营养,徐芾东渡故事这一民间口头文学资源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得到了独特运用。从小说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徐芾东渡故事是张炜小说的叙事动力,是张炜小说主人公的精神支柱和研究对象,是小说情节往前推进的依据。徐芾东渡故事在张炜小说中的存在既笼罩全篇,又具体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它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由叙述者叙述,二是在古歌中呈现,三是在其他人物的“作品”中呈现。因与现实的密切关联,徐芾东渡故事的运用使得张炜小说主题的表达具有强烈的隐喻性质。中国口头文学元素赋予张炜小说创作鲜明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长篇小说 徐芾东渡 民间口头文学
下载PDF
文化角力中的张炜小说英译与读者接受
2
作者 宁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4,共10页
张炜是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创作成果质、量并重,持续获得国内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与热评,但是迄今被翻译成英文的长篇小说仅有三部,译介数量偏少且得到的关注度较低,呈现出“内热外冷”的读者接受现象。究其原因,译作质量是影响读者接受的... 张炜是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创作成果质、量并重,持续获得国内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与热评,但是迄今被翻译成英文的长篇小说仅有三部,译介数量偏少且得到的关注度较低,呈现出“内热外冷”的读者接受现象。究其原因,译作质量是影响读者接受的内因,社会、文化资本是影响读者接受的外因,而决定读者接受的源性要素则是源语与目的语国度在文化与文学传统方面的差异。由此可见,只有接受主体摒弃文化偏见,主动了解、接纳异质文化、文学传统,才能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并且迎接真正意义上世界文学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小说 英译 读者接受 文化与文学传统
下载PDF
第三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烟台冰心读书节系列活动综述
3
作者 秦彬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2023年4月23—27日,第三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烟台冰心读书节系列活动在鲁东大学举办。本次系列活动包括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张炜研究资料》丛书发布仪式,《万松浦》杂志鲁东大学工作室揭牌,《万松浦》杂志评刊会,以张炜... 2023年4月23—27日,第三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烟台冰心读书节系列活动在鲁东大学举办。本次系列活动包括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张炜研究资料》丛书发布仪式,《万松浦》杂志鲁东大学工作室揭牌,《万松浦》杂志评刊会,以张炜《阅读史》为代表的“读书与写作”对谈与主题演讲,儿童文学的创作准备和艺术魅力的主题演讲以及儿童文学出版的国际化和创意写作前沿讲座。光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对此次系列活动纷纷进行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儿童文学周 冰心读书节 读书与写作 万松浦 张炜研究
下载PDF
论张炜小说对胶东地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兰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胶东半岛的山水草木、厚重的文化积淀,深深地影响了张炜的人生和创作。对胶东文化的理解与表现,成就了张炜小说的独特性。张炜小说善于从民间视角去观察体验生活,去捕捉生活的真谛。在小说中,张炜对胶东的农耕文化、渔捕文化、商业文化... 胶东半岛的山水草木、厚重的文化积淀,深深地影响了张炜的人生和创作。对胶东文化的理解与表现,成就了张炜小说的独特性。张炜小说善于从民间视角去观察体验生活,去捕捉生活的真谛。在小说中,张炜对胶东的农耕文化、渔捕文化、商业文化和民间俗信文化都有不同层面的呈现;而对胶东民间文学文本的运用,对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及对民间语言的采用等方面,又显现出张炜小说对胶东民间文学的借鉴与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小说 胶东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坤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让人们感受到生存的艰难、困惑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母爱
下载PDF
论情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晓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为特征的悲剧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性忍 缺失性体验 闺怨情愫 日常叙事
下载PDF
张平小说写作的方向、价值简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都有大量的现实素...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都有大量的现实素材做基础。张平的小说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小说” ,它不仅仅限于提出问题 ,而是要积极地干预现实 ,尤其重视对社会正面力量的褒扬和歌颂 ,充满了正面的激情 ,散射出积极的理想主义光彩。张平小说其实正代表着一种文学传统 :为人民代言 ,为老百姓鼓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写作传统 ,如儒家的“文以载道”论 ,以《诗经》为开端的现实主义传统 ,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的“三吏、三别” ,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 ,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赵树理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甘当“文摊作家” ,当然 ,还有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我们党后来的一系列类似的文艺政策等等。张平的小说创作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出现、成功 ,无疑是对文学领域那种远离“大众生活”的私人化倾向的有力针砭和拨正。代言传统小说 ,过去曾经步入公式化、概念化和庸俗政治化的歧途 ,而张平却未落窠臼 ,他的小说写作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如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平 小说 文学价值 文学评论 现实生活 创作素材 社会 现实主义《法撼汾西》《天网》 《孤儿泪》 《抉择》 《十面埋伏》 《对面的女孩》
下载PDF
生命与道德的抗衡──张炜长篇小说批评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尚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7-53,共7页
本文讨论张炜长篇小说中存在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意志的矛盾,进而指出较有价值的小说文本并不消弧其内部可能出现的这一矛盾。在某种意义上,优秀的当代小说并不承诺文本世界中思与诗和谐的意境。
关键词 生命 道德 张炜小说
下载PDF
论张炜小说创作中的阈限性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张炜作为新时期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文本分析,仍可看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阈限和不足,尤其是其作为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所超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身阅历和潜在资质的不足,带来了诸如创作理念的强盛、启蒙思想的... 张炜作为新时期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文本分析,仍可看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阈限和不足,尤其是其作为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所超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身阅历和潜在资质的不足,带来了诸如创作理念的强盛、启蒙思想的偏颇、现实关照的盲点、道德拯救的虚妄以及生活阅历的自我限定等创作中难以避祛的问题,这些都使张炜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文学性的缺失和思想力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小说 创作理念 偏颇 困顿
下载PDF
论张承志、张炜及阿来小说的诗意叙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诗和小说在叙述上是相通的。“二张”和阿来以诗人的气质进行小说创作,让诗和小说达到了灵与肉的真正统一。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熟稔加强了这种融合,其小说的诗意叙事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神,换言之,诗人的梦想在小说中得以实现。3位作家通... 诗和小说在叙述上是相通的。“二张”和阿来以诗人的气质进行小说创作,让诗和小说达到了灵与肉的真正统一。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熟稔加强了这种融合,其小说的诗意叙事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神,换言之,诗人的梦想在小说中得以实现。3位作家通过不同的意象进行艺术构思,让小说的叙事空间在诗意氛围里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张炜 阿来 小说 诗意叙事 意象
下载PDF
嬗变的风格,迷失的自我——张洁小说情爱观综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乐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近30年的创作,张洁小说的风格发生了从纯情到肆虐,由唯美到审丑的变化。这是张洁艺术创作的一种退步,一种自我迷失。张洁风格的迷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高与浪漫的迷失,二是真诚与简洁的消逝,三是优美与宁静的丧失。
关键词 张洁小说 风格嬗变 自我迷失
下载PDF
多元融合与自由超越:张炜创作的思想资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张炜的小说创作思想源于其对多种文化理路的博览众采,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俄罗斯文化、民间文化,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构成了其创作的主要思想背景,形成了他创作中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性批判意向。
关键词 张炜的小说 人道主义 理性批判
下载PDF
卫慧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狂欢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建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卫慧小说对于欲望的赤裸裸地呈现使其成为人们批判挞伐的对象。但客观地说,卫慧小说以诗意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她通过拼贴、戏仿与反讽等后现代手法表现出后工业时代的生命图景,表现出世纪之交的都市现代人在失却理想,... 卫慧小说对于欲望的赤裸裸地呈现使其成为人们批判挞伐的对象。但客观地说,卫慧小说以诗意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困境,她通过拼贴、戏仿与反讽等后现代手法表现出后工业时代的生命图景,表现出世纪之交的都市现代人在失却理想,失去信仰,面对一无可取的过去与一无所知的未来的茫然失措,及于无奈绝望中的生命狂欢。但她身陷其中,不能超脱,也不能对其进行理性批判。所以,无聊与颓丧成为卫慧作品的基调与氛围,也影响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慧小说 后现代 狂欢
下载PDF
时间意识与张爱玲小说艺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爱琳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着重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时间意识形成的心理动因及表现 ,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小说艺术风貌。文章认为 ,时间焦虑背后的心理动因是身份焦虑 ,其外在表现是作品中呈现的两类时间形式 :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 ,张爱玲的时间策略是以心理时间操... 本文着重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时间意识形成的心理动因及表现 ,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小说艺术风貌。文章认为 ,时间焦虑背后的心理动因是身份焦虑 ,其外在表现是作品中呈现的两类时间形式 :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 ,张爱玲的时间策略是以心理时间操纵现实时间 ,在“过去”的时间场上找寻一片澄明之境。“意象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张爱玲 小说 文学艺术
下载PDF
张炜小说中大地女儿和大地母亲的人物形象原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阎怀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3-88,共6页
张炜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大地女儿和大地母亲的完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源于中国神话传说中兼有母亲和女性特征的创世女神形象原型,是民间文学中为爱降生、为爱坚贞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延续,寄予了作家朴实自然、浑厚深邃的审美观念... 张炜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大地女儿和大地母亲的完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源于中国神话传说中兼有母亲和女性特征的创世女神形象原型,是民间文学中为爱降生、为爱坚贞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延续,寄予了作家朴实自然、浑厚深邃的审美观念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小说 女性形象 原型 大地女儿 大地母亲
下载PDF
高启死因新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民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6-61,共6页
高启死因是高启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来,有学者认为高启死于明初文官与武将、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权势之争。其实党派之争只是魏观案的诱发因素,不是导致魏观等人罹难的决定因素。高启寓京期间,对朱元璋专制统治的抨击和反抗,才是他... 高启死因是高启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来,有学者认为高启死于明初文官与武将、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权势之争。其实党派之争只是魏观案的诱发因素,不是导致魏观等人罹难的决定因素。高启寓京期间,对朱元璋专制统治的抨击和反抗,才是他无辜遭牵连,最终被杀害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死因 朱元璋 君主专制 魏观案
下载PDF
语调的“暗示”: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感性还原——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管窥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慧英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5-89,共5页
作为现代小说家,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显示出超常的天赋。她善于将人物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暗含于语调的微妙转换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富于感性的还原,其复杂隐幽的心理因之得到了生动鲜活的表现。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心理描写 “暗示” 感性还原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现代元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华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8-81,90,共5页
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极具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将古典与现代相融通,将雅俗语言相结合。但是"现代性"依然是她小说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所在。那么,其语言形式现代特征又具体体现在何处呢?诗化语言、戏剧语言以及电影语言的丰富与灵活... 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极具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将古典与现代相融通,将雅俗语言相结合。但是"现代性"依然是她小说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所在。那么,其语言形式现代特征又具体体现在何处呢?诗化语言、戏剧语言以及电影语言的丰富与灵活使用,构成了小说语言的"现代元素"。它们的存在极大丰富了其语言的表现力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语言 现代元素
下载PDF
“发现”与“追思”——论张炜小说中“个体”存在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辉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张炜是新时期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家之一 ,在其小说创作中对于人的“个体”存在意义的发现和肯定贯彻始终 ,在封建文化的阴霾中闪露出对于“个体”价值的呼唤 ,在集体主义的时代氛围中凸显个体的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性的迷幛中认识到个体价... 张炜是新时期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家之一 ,在其小说创作中对于人的“个体”存在意义的发现和肯定贯彻始终 ,在封建文化的阴霾中闪露出对于“个体”价值的呼唤 ,在集体主义的时代氛围中凸显个体的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性的迷幛中认识到个体价值被解构的困惑 ,这些都折射出张炜小说对于“个体”价值存在丰富而深刻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小说 个体 存在
下载PDF
高蹈·漂泊·本真——从张炜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入手谈其小说创作的变化
20
作者 吴凤翔 沈琛 胡佳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在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有着沉重的道德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道德”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价值立场。面对着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当代中国,张炜强烈呼唤知识分子的救世责任。但是,张炜创作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炜... 在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有着沉重的道德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道德”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价值立场。面对着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当代中国,张炜强烈呼唤知识分子的救世责任。但是,张炜创作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炜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高蹈的理想者、不流于俗的漂泊者逐渐回归到生活中的本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知识分子形象 创作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