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于书院:一种“中间状态”的出处选择——以元末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为中心
1
作者 鲁小俊 王亚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元末朝廷和地方势力对士人的征召,多少存在竞争和笼络人才的意味。士人的出处机遇,从庙堂与山林的二元区分,转向元廷、地方势力和山林的多元格局。面对各方征召,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抱以“旁观者”的不合作心态。随着徽州路脱离元廷控制... 元末朝廷和地方势力对士人的征召,多少存在竞争和笼络人才的意味。士人的出处机遇,从庙堂与山林的二元区分,转向元廷、地方势力和山林的多元格局。面对各方征召,徽州士人赵汸和郑玉抱以“旁观者”的不合作心态。随着徽州路脱离元廷控制,二人对于政治的疏离态度有所淡化,而“忠元”情结渐趋加深。志在山林却又难以与政治完全绝缘,兼具官方和民间双重性质的书院,成为士人安身立命的绝佳之所。隐于书院,是一种“中间状态”的出处选择。赵汸和郑玉的处境、心态和归宿,是观察古代尤其是易代之际士人生存境遇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 书院 出处 隐逸 徽州 赵汸 郑玉
下载PDF
《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编刻始末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世硕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5-8,共4页
青柯亭刻本是《聊斋志异》的初刊本,《聊斋志异》赖以持久广泛传播,多种外文译本均由之而出。世传青柯亭本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本文经比较天津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分藏的两种青柯亭本的异同,梳理出两种青柯亭刻本的编刻过程,由此便可以... 青柯亭刻本是《聊斋志异》的初刊本,《聊斋志异》赖以持久广泛传播,多种外文译本均由之而出。世传青柯亭本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本文经比较天津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分藏的两种青柯亭本的异同,梳理出两种青柯亭刻本的编刻过程,由此便可以理解多种青柯亭本存在差异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柯亭本 赵起杲 鲍廷博 余集
下载PDF
影印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序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宗良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青柯亭刻本的面世,是《聊斋志异》一书传播态势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个人因素,赵起杲、余集、鲍廷博等人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柯亭刻本对于《聊斋志异》的编次和创作年代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他本特别是现存手稿本之间存... 青柯亭刻本的面世,是《聊斋志异》一书传播态势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个人因素,赵起杲、余集、鲍廷博等人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柯亭刻本对于《聊斋志异》的编次和创作年代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他本特别是现存手稿本之间存在的文字差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版本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就《聊斋志异》在后世的传播而言,青柯亭刻本同样具有其他刻本难以替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柯亭刻本 赵起杲 余集 鲍廷博 重要价值 文字差异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李纲与姚平仲劫寨之战关系新论——《玉照新志》所载“露布”考辨
4
作者 冯世毓 丁建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45-153,共9页
北宋末年金军第一次围攻开封时的姚平仲劫寨之战影响重大,关于李纲在此战中的责任,史书记载不尽相同。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中收录一则“露布”,认为系姚平仲劫寨战前李纲命属官所作。有人依据该“露布”,认为李纲是姚平仲劫寨的主持... 北宋末年金军第一次围攻开封时的姚平仲劫寨之战影响重大,关于李纲在此战中的责任,史书记载不尽相同。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中收录一则“露布”,认为系姚平仲劫寨战前李纲命属官所作。有人依据该“露布”,认为李纲是姚平仲劫寨的主持者。但该“露布”乃疑点众多的“历史档案”,将姚平仲劫寨失败的责任推给李纲,是宋钦宗推卸责任的需要与主和派陷害李纲一拍即合的政治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纲 姚平仲 劫寨 《玉照新志》 露布
下载PDF
《招魂》作者辨
5
作者 周秉高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史记·屈原列传》结尾的太史公赞语已指出《招魂》的作者就是屈原。这是屈原作《招魂》的“铁证”。王逸《招魂章句》序内容与史料和《招魂》内容不吻合,因此“《招魂》为宋玉作”一说不可信据。后代一些学者对王逸说的修正是徒... 《史记·屈原列传》结尾的太史公赞语已指出《招魂》的作者就是屈原。这是屈原作《招魂》的“铁证”。王逸《招魂章句》序内容与史料和《招魂》内容不吻合,因此“《招魂》为宋玉作”一说不可信据。后代一些学者对王逸说的修正是徒劳的。第一人称用“朕”并非宋玉的语言习惯,而是屈原的语言习惯。这进一步证明《招魂》的作者是屈原而非宋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魂》 楚辞 屈原 宋玉
下载PDF
章钰批校本《赵文敏公松雪斋全集》考述
6
作者 苏怡雅 周余姣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曹培廉城书室刻光绪八年(1882)洞庭杨氏重修本《赵文敏公松雪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曾经清代藏书家章钰通篇校读。章钰从群碧楼主人邓邦述处借其所藏元本(实为明初刻本)进行对校,对... 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曹培廉城书室刻光绪八年(1882)洞庭杨氏重修本《赵文敏公松雪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曾经清代藏书家章钰通篇校读。章钰从群碧楼主人邓邦述处借其所藏元本(实为明初刻本)进行对校,对两个版本的行款版式加以比较,并对篇章字句进行了校正,且利用多种校勘符号进行批校。此批校本在充实《松雪斋集》的版本研究方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钰 赵文敏公松雪斋全集 批校
下载PDF
论余昭诗歌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7
作者 李德品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余昭是清中后期西南地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传统文化浸润,体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一是受儒家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和强大充满了自豪感;二是受传统士人价值观的影响,有着为天下苍生奋斗的壮志;三是... 余昭是清中后期西南地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传统文化浸润,体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一是受儒家忠君报国思想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和强大充满了自豪感;二是受传统士人价值观的影响,有着为天下苍生奋斗的壮志;三是受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对乡土充满了深深的眷念。余昭诗歌创作中充满着为国奋斗的豪情壮志及担当精神。余昭从国之大者、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待本民族的历史和贡献,从个人情感上升为家国情怀,对于构建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主体精神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昭 家国情怀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变迁及湮塞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尚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研究古湖泊是开发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在早更新世时是一片汪洋大泽,进入历史时期湖水南泄,在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形成一个残留的湖泊,即昭余祁,《尔雅·释地》将该湖列为全国十... 研究古湖泊是开发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在早更新世时是一片汪洋大泽,进入历史时期湖水南泄,在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形成一个残留的湖泊,即昭余祁,《尔雅·释地》将该湖列为全国十薮之一。此后昭余祁有两次大的淤缩,第一次是汉代,第二次是唐宋时期,元代以后成了面积较小的昭余池和芦苇之地。利用遥感卫片根据比值合成影象进行解译,发现在昭余祁的范围内有3个完整的、大小不同的闭合结构图斑,分别为3个时期的变化范围。再通过地层岩性资料和实地考察来分析,其结果与史籍和遥感解译相同。最后说明了昭余祁湮塞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余古湖 湖泊 盆地 湮塞 湖泊变迁
下载PDF
论李煜李清照词相似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帆 李海帆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婉约主”,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却具有十分相似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二李词抒写真感情、真性灵、自然率真,流利天成。他们的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开拓了词境的...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婉约主”,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却具有十分相似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二李词抒写真感情、真性灵、自然率真,流利天成。他们的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开拓了词境的时空和跨度;渲染其哀伤的深度、广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二李词都善用独特的抒情手法:准确传神的特征写意法,将抽象的思维概念赋予可感可视的形象;绘画的点染法,画龙点睛突出情事;白描法,以寻常语、口语入音律。形成这种“当行本色”审美共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李清照对李煜创作有意识地借鉴与继承;二是他们都具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及相似人生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李清照 审美共性
下载PDF
释“御”与“赵”——赵文化原生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林亭 孙建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0,共3页
从文字学角度解读,"御"本意为驾驶马车,后又衍生出统治之意。"趙"字"从走",即"善跑",从"走"与"肖"字意的组合看,可引申为"善驭者的后代"。"御"、&qu... 从文字学角度解读,"御"本意为驾驶马车,后又衍生出统治之意。"趙"字"从走",即"善跑",从"走"与"肖"字意的组合看,可引申为"善驭者的后代"。"御"、"趙"二字相近的文字学寓意恰恰说明历经夏、商、周三代的赵(嬴秦)族仍保持其先祖"善牧"和"善御"的传统,因此,"牧事"和"御事"即赵文化原生形态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文化 原生形态
下载PDF
李煜及李清照后期词的构思方式及其创作渊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放 武怀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551-555,共5页
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的感情基调极为近似,于是不少读者由此推及并认为他们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点相一致。事实上并不尽然。李煜词少羁约,故而称得上婉约中的豪放派;李清照则是标准的婉约词人。他们的词都浅平通俗,但给读者的感染力却有通... 李煜和李清照后期词的感情基调极为近似,于是不少读者由此推及并认为他们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点相一致。事实上并不尽然。李煜词少羁约,故而称得上婉约中的豪放派;李清照则是标准的婉约词人。他们的词都浅平通俗,但给读者的感染力却有通透、郁结之分。从他们后期词的构思角度进行分析,或可说明两者的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李清照 构思方式 渊源
下载PDF
赵翼论韩愈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恩全 朱留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赵翼是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他较为全面地评论了韩愈的诗歌,博采前人评论的合理之处,扬弃不合理之处,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赵翼所具有的辩证法思想、发展创新的文学史观,使他成为古代韩愈研究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 赵翼 韩愈 诗歌
下载PDF
宋玉作《招魂》说新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刚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招魂》的作者,汉王逸定为宋玉所作,宋元以前并无异议,明时始有人提出怀疑,以为为屈原所作,遂引起古今学界持久的争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我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招魂的地点、对象、作... 《招魂》的作者,汉王逸定为宋玉所作,宋元以前并无异议,明时始有人提出怀疑,以为为屈原所作,遂引起古今学界持久的争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共识。我们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招魂的地点、对象、作者作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招魂的地点在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招魂的对象是楚考烈王,其作者应遵从王逸的说法,“《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招魂》 作者 考证 招魂地点 招魂对象
下载PDF
《三辅决录》考论与佚文拾遗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代富 边思羽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8-103,共6页
赵岐《三辅决录》是中国最早的杂传作品,是书主要收录从汉光武帝以来至赵岐之前已卒之人物,凡三辅地区人物,不分贤愚,一并录之。同时还收录三辅地区的名物。晋挚虞为之作注,有对地名的解释,更多的是对人物事迹的补充。其后正文、注文并... 赵岐《三辅决录》是中国最早的杂传作品,是书主要收录从汉光武帝以来至赵岐之前已卒之人物,凡三辅地区人物,不分贤愚,一并录之。同时还收录三辅地区的名物。晋挚虞为之作注,有对地名的解释,更多的是对人物事迹的补充。其后正文、注文并行,古籍中引用往往混淆。是书亡于宋元之际,陶宗仪《说郛》有辑,清辑佚者有王绍兰、姚东升、茆泮林、黄奭、张澍五家,以张澍辑本最流行,然其中亦有未辑、妄辑、误辑、正注文不分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岐 《三辅决录》 挚虞注 辑本 辑佚
下载PDF
评《肇域志》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惠荣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51,共9页
《肇域志》是顾炎武的地理名著 ,但流传甚稀 ,一般人很难见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全面评价。一、从《肇域志》引录的资料 ,探讨该书的资料来源。二、通过《肇域志》与《读史方舆纪要》的比较 ,说明它们都是以历史军事地理为特点... 《肇域志》是顾炎武的地理名著 ,但流传甚稀 ,一般人很难见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全面评价。一、从《肇域志》引录的资料 ,探讨该书的资料来源。二、通过《肇域志》与《读史方舆纪要》的比较 ,说明它们都是以历史军事地理为特点的巨著。三、《肇域志》虽经顾氏多次补充和修改 ,留待处理的痕迹仍随处可见。该书是一部未定稿。四、《肇域志》版本的流传线索及保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评价 痕迹 修改 资料来源 军事 情况 补充 流传 顾炎武 地理
下载PDF
独活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郝海光 李红艳 +4 位作者 张晓丹 赵丹 孙东 胡昱 杨静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07-2410,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独活对多发性硬化(M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雌性C57BL/6小鼠,按文献方法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独活低、中、高剂量,阳性对照药黄芩苷及醋酸泼尼松等7组。各组每... 目的探究中药独活对多发性硬化(M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雌性C57BL/6小鼠,按文献方法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独活低、中、高剂量,阳性对照药黄芩苷及醋酸泼尼松等7组。各组每日灌胃相应的药物,40天后分别进行EAE神经功能评分、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结果高剂量独活(36 mg/kg)能明显缓解EAE神经功能受损症状,使临床评分显著降低;能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能使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浓度下降、IL-13浓度升高,上述结果与EAE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独活能明显减轻EAE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显著抑制EAE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下调Th1细胞因子IFN-γ、上调Th2细胞因子IL-13,恢复Th1/Th2的平衡,从而有效缓解MS/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赵孟介壶新研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毅强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赵孟介壶,共两器,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该器有铭文19字,铭为:“禺(遇)邗王于黄池,为赵孟疥(介),邗王之悬(锡)金,台(以)为祠器。”(《殷周金文集成))9678及9679)该器自出土以来,... 赵孟介壶,共两器,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该器有铭文19字,铭为:“禺(遇)邗王于黄池,为赵孟疥(介),邗王之悬(锡)金,台(以)为祠器。”(《殷周金文集成))9678及9679)该器自出土以来,已有十余位学者对之进行了探讨。目前,诸家对该器年代的认识基本一致,多数学者认为该器作于黄池之会后不久,即公元前482年或以后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邗王 赵孟介
下载PDF
归复祖制、承前启后的定陵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箴 曾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19,共8页
定陵在清东陵裕陵西面四里的平安峪,合葬着清文宗奕和孝德皇后萨克达氏,为清东陵中的第四座帝陵。平安峪在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由奕钦定为万年吉地。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开工兴建,至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蒇事。定陵营建之初就发... 定陵在清东陵裕陵西面四里的平安峪,合葬着清文宗奕和孝德皇后萨克达氏,为清东陵中的第四座帝陵。平安峪在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由奕钦定为万年吉地。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开工兴建,至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蒇事。定陵营建之初就发生了“规制之争”,遗存样式雷图档表明,定陵规划设计曾拟订多个方案:定陵设计或效仿慕陵,或恢复祖制,或两者兼顾。最终,定陵建筑采用宝华峪吉地规制。论文分析了定陵建筑采用宝华峪吉地规制的原因。定陵地形陡峭,里程短,布局紧。由于慕陵改制的影响以及风水地势的限制等因素,在恢复以往祖制的同时,定陵建筑形制与布局也形成许多独有的特点。定陵规制是承上启下的,在清陵制度的发展史上,定陵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陵 清朝 中国 文物考古 陵址选定 规划设计 规模布局 工程费用 建筑手法
下载PDF
简论明代诏狱的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天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161,共5页
为加强皇权,明太祖延续历代设立诏狱的传统,于洪武年间设立诏狱。明成祖以后由北镇抚司负责诏狱的日常管理。诏狱主要关押涉及重大案件的官员,其管理相对严密。由于诏狱犯人所涉及案情重大等因素的存在,诏狱犯人长期滞留狱中,形成诏狱... 为加强皇权,明太祖延续历代设立诏狱的传统,于洪武年间设立诏狱。明成祖以后由北镇抚司负责诏狱的日常管理。诏狱主要关押涉及重大案件的官员,其管理相对严密。由于诏狱犯人所涉及案情重大等因素的存在,诏狱犯人长期滞留狱中,形成诏狱淹滞问题,尽管采取种种措施予以缓解,但收效甚微。诏狱的出现破坏了正常司法秩序,常常被宦官所操纵,给明代政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特殊 中央监狱 诏狱
下载PDF
书写的相似:语境、主题与手法——中国创作界对福克纳的接受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宇 朱振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从宏观看,中国创作界与福克纳在书写语境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时代背景、文学环境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等,这些相似点成为中国创作界接受福克纳的基础。从微观看,立足家乡、挖掘人性和忍受苦难是福克纳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意识流和多角度叙事... 从宏观看,中国创作界与福克纳在书写语境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时代背景、文学环境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等,这些相似点成为中国创作界接受福克纳的基础。从微观看,立足家乡、挖掘人性和忍受苦难是福克纳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意识流和多角度叙事则是福克纳主要运用的创作手法。莫言、余华和赵玫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对上述因素有选择地进行了仿效、借鉴和融合。由此创作出的文本不仅成为作家个人的重要作品,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当代接受 莫言 余华 赵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