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典与世俗之间:《串雅》医疗知识空间的构筑
1
作者 刘雨茁 王育林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5期463-472,共10页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 《串雅》往往被认为是一部反映清代江南地区走方医特点的方书,但通过对《串雅》内、外编8卷内容的史料溯源发现,其文本主要直接抄录自《本草纲目》《石室秘录》《万氏家抄济世良方》等多部医学典籍。其编纂者赵学敏将民间走方医学体系与既有经典文本“嫁接”,对走方医的具体医疗知识进行了优化与改造,构筑了一个介于正典与世俗之间,士人、医者与大众共享的医疗知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雅》 赵学敏 文本溯源 《本草纲目》 书籍史
下载PDF
《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之特色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妍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7种,多为化学药物,外治剂型共21种剂型。传统外用药剂拟用的基质约13种,记载频次最多的是油脂性基质。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其中主治病症频次较多的前5位属外科、内科、皮肤科、喉科、骨伤科等。按原文治法表述用语归类统计外治方法计63种。[结论]《本草纲目拾遗》蕴藏着丰富的中药外用药材、验方、制剂及传统的外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药外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中药外治方法的挖掘利用、改良优化及开发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本草纲目拾遗》是研究"浙派中医"之"本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中药外治 用药特色 浙派中医 本草学派
下载PDF
蒸花取露:西方药露知识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承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305,共17页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 香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之一。西方的香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在唐宋时期尤盛,其中有一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蔷薇露,深受时人青睐,但阿拉伯通过蒸馏制取蔷薇露的方法并未在中国被全面接受。阿拉伯的蒸馏技术传入欧洲后,与本草知识结合,于16世纪产生一场以蒸馏为标志的“医药革命”。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熊三拔以当时欧洲著作为底本,编译《药露说》(附于《泰西水法》刊行),专门对药露的功用及蒸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使欧洲药露知识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也使蒸花取露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士人继而以各种花草制作了名目繁多的药露,药露亦逐渐被吸纳为中药制剂的一部分。西方药露及蒸馏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欧洲、中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露 蔷薇露 香水 蒸馏技术 熊三拔 《泰西水法》 赵学敏
下载PDF
赵学敏及其《凤仙谱》的科学成就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露苓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6年第1期56-62,共7页
清代赵学敏所著《凤仙谱》记录了181个凤仙品种,总结了前人多年种植凤仙的宝贵经验,提出一套精湛的栽培技术。谱中赵氏对植物学及遗传变异的见解,与现代生物学中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风仙谱》不仅是清代植物专谱中的佳作,也是... 清代赵学敏所著《凤仙谱》记录了181个凤仙品种,总结了前人多年种植凤仙的宝贵经验,提出一套精湛的栽培技术。谱中赵氏对植物学及遗传变异的见解,与现代生物学中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风仙谱》不仅是清代植物专谱中的佳作,也是现存优秀的中国古代花卉专谱,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学敏 凤仙谱 花卉专著 科学成就
下载PDF
鲍廷博迁居桐乡考——兼补证刘尚恒先生“鲍廷博由杭州迁桐乡时间考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生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迁居桐乡 刘尚恒 赵学敏
下载PDF
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足迹探寻
6
作者 梁飞 张卫 +1 位作者 李健 张瑞贤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40-43,共4页
搜集整理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的有关文献资料,对其活动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出生及早年生活都在福建,之后则以浙江为主要活动区域。又据文献资料判断,其职业当为"幕宾"。
关键词 清代 医家 赵学敏
下载PDF
赵学敏亲族考
7
作者 李健 张卫 +1 位作者 梁飞 张瑞贤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对清代药学家赵学敏的亲属进行了文献调查,对其父亲、兄弟、儿子、外甥、岳父、内兄、表戚、门人、仆人等进行了梳理,以冀对今后研究赵学敏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外编》等有所帮助。
关键词 zhao xuemin RELATIVES DESCENDANTS VERIFICATION
下载PDF
浅谈“津沽医学”
8
作者 胡雨 曹魏敏 王惠君 《河南中医》 2014年第3期383-385,共3页
天津的医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发源于张锡纯的中西汇通,形成于吴咸中院士为代表的"三朵金花",至今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在各个阶段,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支持与否,以及代表性医家的学术观点和成果都影响着天津中西医结合的进程... 天津的医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发源于张锡纯的中西汇通,形成于吴咸中院士为代表的"三朵金花",至今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在各个阶段,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支持与否,以及代表性医家的学术观点和成果都影响着天津中西医结合的进程。因此,明确"津沽医学"发展脉络,传承天津名家学术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津沽医学"的精髓,对更好地发展中西医结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沽医学 张锡纯 杨焕文 刘松菴 董晓初 邢锡波 尚天裕 王今达 吴咸中 谷济生 赵恩俭 石学敏 张伯礼
下载PDF
清人赵学敏《凤仙谱》献疑
9
作者 杨明明 于胜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历来被认为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凤仙花专谱。文章基于现代植物分类学领域对凤仙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习性、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等方面对《凤仙谱》中所载植物进行了全面考证,发现《凤仙谱》中收录的&qu...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历来被认为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凤仙花专谱。文章基于现代植物分类学领域对凤仙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习性、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等方面对《凤仙谱》中所载植物进行了全面考证,发现《凤仙谱》中收录的"凤仙花"与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凤仙花大多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凤仙谱》中之"凤仙"是否皆为凤仙花属植物值得商榷。为了能够正确利用《凤仙谱》一书,应对其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重新认识其学术价值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谱》凤仙花 赵学敏 考证
下载PDF
中国古代烟火制作工艺考略——基于《火戏略》之研究
10
作者 王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黑火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其后不仅被应用于军事,也成为烟火的主要原料。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火戏略》是有关中国传统烟火制作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中记录并总结了原料加工、基础材料处理、药物配合以及火戏制作技巧等诸多烟... 黑火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其后不仅被应用于军事,也成为烟火的主要原料。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火戏略》是有关中国传统烟火制作工艺的专门著作,其中记录并总结了原料加工、基础材料处理、药物配合以及火戏制作技巧等诸多烟火制作技艺和经验,为今人了解古代相关工艺和技术,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宝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 制作工艺 赵学敏 《火戏略》
下载PDF
《本草纲目拾遗》引《广东新语》考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贤 张卫 +1 位作者 李健 梁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种以上的名称,涉及药物57种(个别有重合)。《新语》作者屈大均为明遗民,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文字狱迫害,书籍被查禁销毁,赵学敏在引用时不得已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广东新语》 赵学敏 屈大均 本草文献
原文传递
《本草纲目拾遗》中金锁银开的考释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青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七收载之金锁银开 ,分别为今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 蓼科植物天荞麦FagopyrumcymosumMcisn 蓼科植物贯叶蓼Polygonumperfoliatum
关键词 越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金锁银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