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思想到制度:郑玄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1
作者 王洪军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作为一代通儒,郑玄创建“郑氏家法”,又遍注群经,一个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经学盛世。郑玄以道家思想注《易》,使汉代学术打破门户之见走向融合,也开启了魏晋玄学义理阐释的先声。郑玄注经兼收并蓄,并以己意融合今古文经,董理旧章,希冀重... 作为一代通儒,郑玄创建“郑氏家法”,又遍注群经,一个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经学盛世。郑玄以道家思想注《易》,使汉代学术打破门户之见走向融合,也开启了魏晋玄学义理阐释的先声。郑玄注经兼收并蓄,并以己意融合今古文经,董理旧章,希冀重建儒家的思想体系乃至政治秩序。郑玄构建的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世界图式,以礼学为根底的思想秩序不断扩展开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自洽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体系不乏谶纬学说的融入,从而形成了经纬混合的完善理论,体现了东汉时代的经学特点。郑玄注经,不仅从学理上达到了自洽,既融汇了儒道、今古文经的经说,又完成了自身经学理论的质的飞跃,使经学呈现了一统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知识体系 糅合儒道 错综经纬
下载PDF
郑玄礼学的体系建构与思想创造
2
作者 张树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4,共7页
郑玄经学体系建构的初衷在于回应汉末经学衰微、百家互起的思想史变局,其重整儒家经学的方式是以礼为本,统贯群经。通过对《周礼》《仪礼》《礼记》的注解与整合,郑玄创立了“三礼学”,其基本构型特征是以《周礼》为中心而三礼并举,礼... 郑玄经学体系建构的初衷在于回应汉末经学衰微、百家互起的思想史变局,其重整儒家经学的方式是以礼为本,统贯群经。通过对《周礼》《仪礼》《礼记》的注解与整合,郑玄创立了“三礼学”,其基本构型特征是以《周礼》为中心而三礼并举,礼学由此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郑玄统合三礼的基本方案是首先以经礼、曲礼之分确定《周礼》《仪礼》关系,通过将《周礼》解为“统之于心”的“体”,而将《仪礼》释为“践而行之”的“履”,使礼之制度义与仪式义得以协调。其次是将《礼记》作为礼义诠释文献与《周礼》《仪礼》并行。三礼学体系的建立在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三礼学
下载PDF
郑玄《毛诗笺》的灾异观念
3
作者 陈斯怀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灾异观念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代。灾异观念的理论体系和官方记录模式在汉代基本确立。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吸收流行的灾异观念,对《诗经》的灾异之象进行揭示,既拓展了《诗经》的灾异内涵,又表现出较为节制、审慎的态度。这可能与郑玄... 灾异观念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代。灾异观念的理论体系和官方记录模式在汉代基本确立。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吸收流行的灾异观念,对《诗经》的灾异之象进行揭示,既拓展了《诗经》的灾异内涵,又表现出较为节制、审慎的态度。这可能与郑玄以“比兴”说《诗》,大量的物象和事象被置于“比兴”视野下理解,而不是视为灾异有关。《毛诗笺》延续西汉以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的传统,同时把东汉末年的时政与郑玄个人经验投射到西周末年的历史中,形成灾异的末世论调。郑玄特别关注君德与灾异的关系,从灾异谴告的角度对君主无德提出批评,与此相应,他又期待有德之君的出现,并且在天人感应的框架下提出“政平气和”的理想。这种理想强调阴阳和、风雨时、丰年至,体现了以农业为本的社会核心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毛诗笺》 灾异 天人感应 末世论
下载PDF
从郑玄、虞翻《易》注之“宗统”观念看汉《易》之体
4
作者 陈磊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现行研究一般认为汉代是一宇宙论时代,本体论的突破则待王弼之注《易》《老》。但汉儒尤其是郑玄与虞翻在注《易》时实有一种“宗统”观念:重视卦爻与卦爻间之关系,更由对其关系之研究,而组织成种种卦爻集群,从而以种种象数系统去解释... 现行研究一般认为汉代是一宇宙论时代,本体论的突破则待王弼之注《易》《老》。但汉儒尤其是郑玄与虞翻在注《易》时实有一种“宗统”观念:重视卦爻与卦爻间之关系,更由对其关系之研究,而组织成种种卦爻集群,从而以种种象数系统去解释《易》之经文。如此,在解释卦爻时乃极尽其拓展与繁衍之能,而其中即同时蕴涵着收敛与凝聚。拓展与繁衍是宇宙论的解析,而收敛与凝聚即是由宇宙论的解析逐渐会归本体。其具体的表现分为两阶段:诸卦会归到乾坤;乾坤推极到乾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易》 宗统 本体 乾元 郑玄 虞翻
下载PDF
论郑玄《公食大夫礼》授几之仪省略说
5
作者 林秀富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34-39,共6页
《士昏礼》《聘礼》《觐礼》《有司彻》均载有授几之仪,但《公食大夫礼》文中却记载不授几。对于《公食大夫礼》授几之仪之有无,郑玄持省略说。围绕郑玄说,学界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授几之仪的意义从几的器物功能,逐步因社会与礼典... 《士昏礼》《聘礼》《觐礼》《有司彻》均载有授几之仪,但《公食大夫礼》文中却记载不授几。对于《公食大夫礼》授几之仪之有无,郑玄持省略说。围绕郑玄说,学界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授几之仪的意义从几的器物功能,逐步因社会与礼典功能的叠加,形成多层次的意涵。从礼典进行探究,或可于郑玄省略说之外,提供新的诠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公食大夫礼》 授几
下载PDF
以诗注礼,以礼笺诗:郑玄对《诗》义之解析
6
作者 李申曦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23,共7页
郑玄注《诗》与三礼时,采用诗、礼互证的方式,为诗、礼之间建立了联系。郑玄以诗注礼,是指注礼时引诗以证,对所引诗句的诠释是其对礼的义解所在。以礼笺诗,即援引三礼笺注诗句,注诗时对礼制的引证蕴含其对《诗》义的理解。诗礼互证既形... 郑玄注《诗》与三礼时,采用诗、礼互证的方式,为诗、礼之间建立了联系。郑玄以诗注礼,是指注礼时引诗以证,对所引诗句的诠释是其对礼的义解所在。以礼笺诗,即援引三礼笺注诗句,注诗时对礼制的引证蕴含其对《诗》义的理解。诗礼互证既形成了郑玄注经的特色,也造成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偏差和误读。这些注解为今人观察理解先秦礼乐之制与《诗》之义解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诗经》 三礼 《诗》义 以诗注礼 以礼笺诗
下载PDF
重树经学典范:曹元弼“郑注配经”的思想要义
7
作者 邓国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百年来中国人文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在研究内容、态度、方法上均不断变化,在接受的同时亦自我调整。20世纪60、70年代“范式转移”的研究观念论开始大行其道,亦渗透进近40年来中国学术各类之中,与“新变”一词语义互参,成为当下学术... 百年来中国人文学术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在研究内容、态度、方法上均不断变化,在接受的同时亦自我调整。20世纪60、70年代“范式转移”的研究观念论开始大行其道,亦渗透进近40年来中国学术各类之中,与“新变”一词语义互参,成为当下学术思路不断求新求变的集体风尚,形成集中一偏的思想困局。相对于集大成式的学术高度的追求,无疑是背道而驰。以客观态度审视学术研究主体性的范式观念,本来早存在于中国经学的传统之中,透过范式的“会通”构成强大的学术人格魅力,以顶天立地的文化精神为时代缔构正面的建设力量,从而体现集体幸福的愿望,形成“立”的精神动力,与“范式转移”所导致的“破”,实在是两副照面。因此特别彰显民国时代以来,在学制“废经”而学术全面西化的时代情景中,于学制外所存在坚持不懈的终身治经之士如曹元弼,其全力重建经学的典范价值,坚持树立中国文化的恒常属性,重建中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正视曹元弼“范式重建”的意义,无疑能增强社会上有所“立”的正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元弼 经学典范 郑注配经 学术大统 王道精神
下载PDF
郑玄与胡克定律——兼与仪德刚博士商榷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树勇 李银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从材料力学的原理出发,解读和阐明郑玄的发现,证明郑玄和胡克的表述是等价的,但都有些不足,并认为郑玄具备发现弹性定律的条件,从而否定了仪德刚等人的观点。
关键词 郑玄 胡克定律 材料力学
下载PDF
郑玄“爻辰”易例与古代乐律论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黎星 孙晓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6,共8页
"爻辰",是东汉易学家郑玄所倡的重要易学条例。"爻辰"说承西汉京房《易》例而立,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相值配,并运用十二辰属相及其所值五行、方位、时令... "爻辰",是东汉易学家郑玄所倡的重要易学条例。"爻辰"说承西汉京房《易》例而立,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相值配,并运用十二辰属相及其所值五行、方位、时令、二十八宿等各类物象解《易》,兼有诸多旁涉性的运用,其中,将"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乃接绪京房援《易》立律的思想,对后世的相关论说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音律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对"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的体系进行梳理、探析,探究其学说渊源,并揭示其思想文化的深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周易 爻辰 十二律吕 象数模式
下载PDF
郑玄生平事迹考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天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12,共5页
郑玄 ,北海高密人 ,公元 12 7年生。 18岁为乡小吏 ,后造太学受业 ,遍习今古文经学。 32岁西入关 ,拜在马融门下 ,七年后回归故里。遂遭党禁 ,闭门教学撰述 ,达 14年之久 ,这是他学术大成时期 ,《三礼注》即完成于此时。 5 8岁党禁解 ,... 郑玄 ,北海高密人 ,公元 12 7年生。 18岁为乡小吏 ,后造太学受业 ,遍习今古文经学。 32岁西入关 ,拜在马融门下 ,七年后回归故里。遂遭党禁 ,闭门教学撰述 ,达 14年之久 ,这是他学术大成时期 ,《三礼注》即完成于此时。 5 8岁党禁解 ,凡征辟皆不应 ,仍潜心经术 ,却忧伤时事 ,时刻关注国家命运。 70岁写下著名的《戒子书》。 74岁病卒于元城。郑玄对两汉传统的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改造 ,创立郑学 ,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郑玄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位伟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生平事迹 学术成就 郑学 考证 《三礼注》 东汉 《戒子书》
下载PDF
郑玄“六天”说与禘礼的类型及其天道论依据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111,共26页
郑玄的"六天"说是由昊天与五帝构成,而天、帝乃是天的不同指称方式:天言天之体,而帝言天之德。在五帝中又可区分对一朝一代而言的上帝,这种上帝其实是感生帝与受命帝,上帝尊于其他四帝,而祭于南郊。由此天被区分为昊天、上帝... 郑玄的"六天"说是由昊天与五帝构成,而天、帝乃是天的不同指称方式:天言天之体,而帝言天之德。在五帝中又可区分对一朝一代而言的上帝,这种上帝其实是感生帝与受命帝,上帝尊于其他四帝,而祭于南郊。由此天被区分为昊天、上帝与五帝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对应着三种配天之祭,即祭祀昊天的圆丘礼、祭祀上帝的郊祀礼、总祭五帝的明堂礼。这三种配天的大祭同谓之"禘",其祭祀的主体是王者,受祭的则是天帝,配享的则是有功德的先帝与先王。三种配天之禘结合成为一个结构整体,在家天下的架构下,它成为神圣家族从感生到受命昭示政治正当性的典礼;也是通过时王与天帝、时王与人鬼的显性关系建构时王与诸侯、臣民之间的隐性关系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六天”说 禘礼 圆丘礼 郊祀礼 明堂礼
下载PDF
周公的郊祀礼——郑玄的经学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壁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8,共9页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郊祀礼中的始祖的存在,是统三统的思想基础。郊祀礼中的感生说,使郑玄理解的历史世系不同于《史记》。同时,周公的郊祀礼,是孝治天下的最典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郊祀 郑玄
下载PDF
《论语·八佾》孔子不欲观禘说之礼制内涵诠释
13
作者 黄溪 宁镇疆 《唐都学刊》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论语》礼制的诠解为古代经师看重,近代论语注本却往往忽略。《论语·八佾》载孔子云:“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句的诠释很能体现礼制在经典解释中的重要性,历代诠解主要有三种:孔安国、邢昺等认为鲁国吉禘举行时间违... 《论语》礼制的诠解为古代经师看重,近代论语注本却往往忽略。《论语·八佾》载孔子云:“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句的诠释很能体现礼制在经典解释中的重要性,历代诠解主要有三种:孔安国、邢昺等认为鲁国吉禘举行时间违反礼制;清人认为孔子讥讽当时宗室僭越大禘之礼;郑玄、马融从禘礼内部进行解释。分析三种诠解的方式,结合禘礼的内在仪式与外在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孔子不欲观禘是其对传承周礼、谨遵礼制的坚守,也是对鲁国现实政治的忧虑关切。重视《论语》礼制诠解是解读经典文本、理解孔子圣人之意的关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禘祫 郑玄
下载PDF
论郑玄《周礼注》从泛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玉平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136-166,共31页
郑玄《周礼注》中使用了读如类、读为类、读日类、之言类、假借字类、字之误类、声之误类、当为/当作类、某与某音相似(近)类术语、其他类等多种术语,相关材料集中反映了郑玄从泛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观念,分析这些材料和术语对了... 郑玄《周礼注》中使用了读如类、读为类、读日类、之言类、假借字类、字之误类、声之误类、当为/当作类、某与某音相似(近)类术语、其他类等多种术语,相关材料集中反映了郑玄从泛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观念,分析这些材料和术语对了解东汉学者的字际关系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前的字际关系沟通研究、字用学理论术语研究等也有很多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周礼注》 泛时 字际关系
下载PDF
郑玄经学的特色及评价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边家珍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103,共3页
郑玄是东汉最大的通儒,他打破了今古文经学的分界及各种家法师法,融通众家以为一,因而可以说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论者每以为郑玄推翻了今文经学,实际上,郑玄经学有明显的今文经学色彩。汉代经学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人归咎于郑学... 郑玄是东汉最大的通儒,他打破了今古文经学的分界及各种家法师法,融通众家以为一,因而可以说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论者每以为郑玄推翻了今文经学,实际上,郑玄经学有明显的今文经学色彩。汉代经学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人归咎于郑学,这是对郑玄经学影响的一种歪曲,并不符合学术发展史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特色 评价
下载PDF
郑玄经学三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史应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5-92,共8页
郑玄经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史上影响非常深远。今天如果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特有的经学形态,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一是郑玄通学的形成与长期以来王朝政治的实际导向有关,二是郑玄经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王朝的政治统治问题... 郑玄经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史上影响非常深远。今天如果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特有的经学形态,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一是郑玄通学的形成与长期以来王朝政治的实际导向有关,二是郑玄经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王朝的政治统治问题,三是郑玄经学笃信谶纬,由于清代学者的回护,这个问题变得有点模糊了,现在需要重新予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通学 谶纬
下载PDF
许森《尔雅郑玄注稽存》述评——兼《尔雅诂林叙录·郑玄‘尔雅注’(许森辑本)提要》辨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喜双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
详细考查了许森所著《尔雅郑玄注稽存》,发现许森所稽混淆了郑玄本《尔雅》和《尔雅》郑玄注的概念,且多为整合前人之研究成果,整合不当,成绩并不显著。《尔雅诂林叙录》为许书所撰提要,未对此书认真考查,褒扬有加,鉴于《尔雅诂林叙录... 详细考查了许森所著《尔雅郑玄注稽存》,发现许森所稽混淆了郑玄本《尔雅》和《尔雅》郑玄注的概念,且多为整合前人之研究成果,整合不当,成绩并不显著。《尔雅诂林叙录》为许书所撰提要,未对此书认真考查,褒扬有加,鉴于《尔雅诂林叙录》在学术界的重要影响,文中于其不妥之处,详为辨析。其他言及许书之著作,或认识不够,或沿袭《尔雅诂林叙录》之误,一并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森 《尔雅郑玄注稽存》 《尔雅》 郑玄 《尔雅诂林叙录》
下载PDF
郑玄“以易笺诗”考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居渊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7,共10页
在中国《诗经》学史上,郑玄的《毛诗传笺》久负盛名。尤其是他利用由古代礼义与礼例对《诗》作了制度化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以来说《诗》的重要发展。然而,作为郑玄《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的"以易笺诗",却常... 在中国《诗经》学史上,郑玄的《毛诗传笺》久负盛名。尤其是他利用由古代礼义与礼例对《诗》作了制度化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以来说《诗》的重要发展。然而,作为郑玄《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的"以易笺诗",却常为世人所忽略。本文通过对《郑笺》与《易注》的梳理与论证,指出郑玄以《周易》卦爻象与《易传》笺《诗》,虽然大多是片断的,不连贯的,有的甚至是随文引申有感而发,但是他借助《周易》话语,运用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理论表述自己对《诗》的理解,丰富和深化了《诗》学的"比兴"手法、"天命"观念与讽喻功能,为我们展示了汉代《诗》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诗经 郑笺
下载PDF
郑玄笺注引《尔雅》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秀艳 徐文贤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30-136,共7页
通过对郑玄在笺《诗》注《礼》过程中征引《尔雅》的特点及其在雅学史上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郑玄笺注引《尔雅》主要有以下特点:引《尔雅》证成己说、据诸经经文改《尔雅》、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等,其中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 通过对郑玄在笺《诗》注《礼》过程中征引《尔雅》的特点及其在雅学史上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郑玄笺注引《尔雅》主要有以下特点:引《尔雅》证成己说、据诸经经文改《尔雅》、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等,其中以声通义破诸经假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同时,探讨了后世《尔雅》注家征引郑玄注的情况,认为郑玄笺注有助于我们了解《尔雅》所释词语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后人对《尔雅》版本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毛诗笺 三礼注 尔雅
下载PDF
试论郑玄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明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7-102,共6页
郑玄自幼志于经学,在外求学近20年。40岁时,他游学归乡,开始聚徒讲学。郑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体现在其对上古学制的研究,主要是对上古学校名称的考订、官学学生的组成、教学内容、教师地位,进而确立了"学以致知"、"学... 郑玄自幼志于经学,在外求学近20年。40岁时,他游学归乡,开始聚徒讲学。郑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体现在其对上古学制的研究,主要是对上古学校名称的考订、官学学生的组成、教学内容、教师地位,进而确立了"学以致知"、"学以化民"的教育终极目标。郑玄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客耕东莱"和"筑庐不其"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育原则,即"志行合一"、"思与解"、"因材施教"、"精研与博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生平考述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