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Techniques Handed Down from Dr.Zheng Kuishan's Family
1
作者 郝晋东 郑俊江 王新中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It has been proved by the ancient and modemacupuncture practices that needling techniques are ofvital importance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diseases.At present,much has been reported aboutthe researches on acupunc... It has been proved by the ancient and modemacupuncture practices that needling techniques are ofvital importance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diseases.At present,much has been reported aboutthe researches on acupuncture techniques,which can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reinforcing,reducing,and even methods.Throughlong years of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echniques Handed Down from Dr.zheng Kuishan’s Family
下载PDF
Summary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f.Zheng Kui-shan's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被引量:2
2
作者 盛雪燕 邢家铭 +3 位作者 韩雅迪 张彦峰 张小丽 严兴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specific needling techniques created by Prof. Zheng Kui-shan for treating intractable and difficult diseases. Developed from 'Shao Shah Huo (Mountain-burning Fir...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specific needling techniques created by Prof. Zheng Kui-shan for treating intractable and difficult diseases. Developed from 'Shao Shah Huo (Mountain-burning Fire)' and 'warming- reinforcing method', this method displays the effects of 'warming" 'dredging' and 'reinforcing'. The 'scapula-penetrating heat' and 'eye-transmitting heat' belong to the representative needling techniques of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 sensation zheng Kui-shan Warming-dredging Needling technique Point Tianzong sI 11) Point Fengchi (GB 20)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原文传递
颈七针结合郑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剑伟 李胜吾 +1 位作者 张琳 唐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81-184,共4页
目的 评价颈七针结合郑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颈七针”配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同时,结合郑氏手法治... 目的 评价颈七针结合郑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颈七针”配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同时,结合郑氏手法治疗,共治疗14 d,隔1天1次。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NDI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率,治疗前后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8.95%(P<0.05);研究组治疗后McGill疼痛问卷评分、NDI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流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七针结合郑氏手法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颈椎局部血流状态,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七针 郑氏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燕蓉 杨桂英 +1 位作者 邵阳 林嘉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2组患者均护理10 d。比较2组患者凝血指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72%)与对照组(13.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运用“和伤散”熏洗联合刘氏“三指按摩”手法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刘氏伤科 “三指按摩”手法 “和伤散”熏洗
下载PDF
李墨林按摩疗法结合易筋经九鬼拔刀式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琪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结合李墨林按摩疗法与单纯按摩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练功组和单纯推拿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取李墨林按摩手法治疗,推拿练功组在相同手法基础上结合练习易筋经九鬼... 目的:观察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结合李墨林按摩疗法与单纯按摩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练功组和单纯推拿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取李墨林按摩手法治疗,推拿练功组在相同手法基础上结合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传统推拿疗法结合指导患者习练易筋经九鬼拔刀式在治疗慢性颈痛方面较单纯手法有显著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筋经九鬼拔刀式 李墨林 按摩手法 慢性颈痛
下载PDF
郑风胡推拿学术思想探微
6
作者 杨奕望 戎倩雯 +1 位作者 吴鸿洲 郑风胡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推拿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郑风胡
下载PDF
郑氏伤科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寿斌 罗安民 李冉冉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0期195-199,共5页
目的:研究郑氏伤科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颈型颈椎病探索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郑氏伤科手法治疗)和对照组(颈椎牵引治疗),... 目的:研究郑氏伤科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颈型颈椎病探索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郑氏伤科手法治疗)和对照组(颈椎牵引治疗),每组32例。所有患者每周接受2~3次治疗,每次治疗20min,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首次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改善指数的变化、疗程结束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试验组在首次治疗后、第1疗程结束后改善指数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NDI、PSQI评分下降平缓,疗效持久。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伤科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颈肩部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临床上治疗颈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且操作安全、方便,患者接受度高,优于常规颈椎牵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推拿 郑氏伤科手法 牵引
下载PDF
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峻宏 宁兴明 +2 位作者 肖晓 李茂林 巫宗德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功能锻炼... 目的:观察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郑氏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14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天、7天、14天患肢肿胀情况、VAS评分。结果:术后3天、7天、14天患肢肿胀情况,术后3天、7天、14天,足周径差研究组(3.28±0.48、1.94±0.21、0.78±0.14)均低于对照组(3.95±0.66、2.66±0.76、1.52±0.23),且P均<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14天VAS评分,VAS疼痛评分研究组(6.3±0.6、5.2±0.3、3.3±0.2)均低于对照组(7.7±0.1、6.1±0.7、4.5±0.4),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优良率研究组优60%,良36%,中4%,差0%,总优良率94%,对照组优52%,良36%,中8%,差4%,总优良率84%,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郑氏推拿手法对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术早期康复有着明显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在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推拿手法 chopart关节骨折脱位 术后 康复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