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云南昆明“莲湖吟社”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亚敏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7-102,共6页
晚清光绪年间云南昆明的“莲湖吟社”,是以朱庭珍为首创立的一个重要诗社群体,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该社成员多达十四人,其中有享誉云南文坛的赵藩、张星柳、李坤等人。“莲湖吟社”刊有社诗总集《莲湖吟社稿》,是一个比较典型而又... 晚清光绪年间云南昆明的“莲湖吟社”,是以朱庭珍为首创立的一个重要诗社群体,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该社成员多达十四人,其中有享誉云南文坛的赵藩、张星柳、李坤等人。“莲湖吟社”刊有社诗总集《莲湖吟社稿》,是一个比较典型而又具有特色的文学社团,对“莲湖吟社”的成立、社员构成及交游、集会地点、社稿结集等进行初步梳理研究,可认清其在晚清云南诗坛的影响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云南昆明 莲湖吟社 朱庭珍 莲湖吟社稿
下载PDF
试论朱庭珍的诗歌相题理论
2
作者 王欢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8-80,共3页
通过追溯相题理论的源流,简述清人对相题理论的发展,并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朱庭珍的诗歌相题理论,认为其相题理论对诗歌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 朱庭珍 诗歌相题理论 指导意义 弊端
下载PDF
晚清云南诗论家朱庭珍的科举经历对其诗论的影响
3
作者 王欢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9-72,共4页
通过分析朱庭珍的科举经历,认为他参加科举主要有"延续家族荣誉、实现经世梦想、走上仕进正途、关心时事的精神"等四方面原因,其科举经历与诗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方面科举失利坚定了朱氏立言不朽的决心,另一方面朱氏八... 通过分析朱庭珍的科举经历,认为他参加科举主要有"延续家族荣誉、实现经世梦想、走上仕进正途、关心时事的精神"等四方面原因,其科举经历与诗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方面科举失利坚定了朱氏立言不朽的决心,另一方面朱氏八股文创作从折中辨证思维、诗法说、理论范畴、相题理论等四个方面,对其诗论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庭珍 科举经历 八股文 影响
下载PDF
论《筱园诗话》的诗学主张
4
作者 张雅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时代,诗学理论更是得到了系统的提升和总结。晚清学者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因为其生前地位低,又长期居住在偏远的云南,所以不为学界所重视。本文以这部诗话为研究对象,力争探究并梳理其诗学主张,深入发掘其... 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时代,诗学理论更是得到了系统的提升和总结。晚清学者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因为其生前地位低,又长期居住在偏远的云南,所以不为学界所重视。本文以这部诗话为研究对象,力争探究并梳理其诗学主张,深入发掘其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庭珍 筱园诗话 诗学主张
下载PDF
《筱园诗话》象喻式表达的新变及意义
5
作者 宋长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90,共12页
象喻式表达虽然是传统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的鲜明特征,但在大多数诗话中只是偶尔涉及,显得零散。朱庭珍《筱园诗话》对这种言说方式的运用不仅呈现出系统性的特点,而且大多具有深切著明的效果,强化了朱氏诗学话语的趣味性和批评效力,极... 象喻式表达虽然是传统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的鲜明特征,但在大多数诗话中只是偶尔涉及,显得零散。朱庭珍《筱园诗话》对这种言说方式的运用不仅呈现出系统性的特点,而且大多具有深切著明的效果,强化了朱氏诗学话语的趣味性和批评效力,极具示范意义。此外,它还对一些旧有譬喻进行了精辟的阐发,提供了新颖的诗歌观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象喻性言说的发展。上述现象的形成不仅与指示初学有关,更取决于历史情境的影响。考察诗话中的意象类型及其阐释功能,进而从知识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发掘象喻式话语的生成过程和认知逻辑,对于实现“在中国发现批评史”的学术理念是有所助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庭珍 《筱园诗话》 象喻式表达 新变 诗学意义
下载PDF
朱庭珍年谱精要(1841-1903)
6
作者 王欢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朱庭珍是晚清滇云著名的诗论家。早年师从黄琮、戴絅孙、朱雘等滇云前辈,并长期致力于古典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亲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咸同滇变、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著有《筱园诗话》... 朱庭珍是晚清滇云著名的诗论家。早年师从黄琮、戴絅孙、朱雘等滇云前辈,并长期致力于古典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亲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咸同滇变、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著有《筱园诗话》《穆清堂诗钞》《穆清堂诗钞续集》等,在滇云诗坛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朱庭珍 年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