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茅盾长篇小说《锻炼》的创作与修改
1
作者 王诗蕾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锻炼》是茅盾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理解和把握茅盾创作后期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文献。《锻炼》创作于1948年,经历了“创作-修改-出版”三个阶段。1979年,茅盾整理旧稿时,新增了两章描写上海官办难民收容所情景的内容... 《锻炼》是茅盾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理解和把握茅盾创作后期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文献。《锻炼》创作于1948年,经历了“创作-修改-出版”三个阶段。1979年,茅盾整理旧稿时,新增了两章描写上海官办难民收容所情景的内容。茅盾个人复杂的生活经历造就了《锻炼》较为复杂的创作过程。同时,茅盾对《锻炼》的修改,既体现出对时代精神的呼应,又有出于创作实际的考量,象征着其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锻炼》 长篇小说 修改 《走上岗位》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与中国共产党——以闻一多、韦君宜、邹韬奋、李鼎铭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美东 胡尚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7-123,161,共8页
共产党开始独立从事武装斗争、夺取领导权活动的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的多数对于中共的事业是持中立或消极的态度的,中共事业的合理性主要是在农民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对中共疏离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 共产党开始独立从事武装斗争、夺取领导权活动的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的多数对于中共的事业是持中立或消极的态度的,中共事业的合理性主要是在农民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对中共疏离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不少曾对共产主义持反对态度的人渐渐缓和起来、甚至于转向;多数曾安于书斋、追求个人天地的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小知识分子空前地团结在中共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为数不多的以追求自由民主、反对独裁专制为目标的知识分子,也出于对国民政府腐败的愤怒和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认同而同情、支持起中共来了;传统的乡绅知识分子在中共放弃阶级斗争和坚决抗日的双重政策感召下,也积极地向共产党靠拢。本文特选取了各派的代表人物闯一多、韦君宜、邹韬奋、李鼎铭等政治心理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闻一多 韦君宜 邹韬奋 李鼎铭
下载PDF
“启”在魏晋六朝的衍化
3
作者 赵俊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启"产生于上奏类公文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它从表、奏中分离衍生,乃是出于承担言细小公务的需要,面目没有表、奏庄重严肃,篇幅也往往短小。至刘宋,谢物小启从"启"体中分化而出,这一方面是"启"体一些内在要... "启"产生于上奏类公文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它从表、奏中分离衍生,乃是出于承担言细小公务的需要,面目没有表、奏庄重严肃,篇幅也往往短小。至刘宋,谢物小启从"启"体中分化而出,这一方面是"启"体一些内在要素发扬光大的结果;另一方面乃因谢物小启的作者和行文对象之间关系密切,在"书"体影响下,此类启文具有了私人交流的性质,表现在为私事而发,寄寓作者感情、生活情趣、行文骈化等方面。"启"至此向"书"体靠拢,与"书"体相融。受强势文体影响,某些文体发生演变分化,这是文体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 衍化
下载PDF
旧题韦孟《讽谏》《在邹》创作时代辨正
4
作者 郜同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169-172,共4页
《汉书·韦贤传》载有韦孟《讽谏》《在邹》二诗,班固对此二诗的作者并不确定,但后世学者大多不加辨别地将此二诗系于韦孟名下。此二诗引用了《尚书》《尚书大传》等韦孟不太可能见到的书,大量化用《诗经》等儒家经典语句,而且其中... 《汉书·韦贤传》载有韦孟《讽谏》《在邹》二诗,班固对此二诗的作者并不确定,但后世学者大多不加辨别地将此二诗系于韦孟名下。此二诗引用了《尚书》《尚书大传》等韦孟不太可能见到的书,大量化用《诗经》等儒家经典语句,而且其中还有大一统的思想,这都与汉初风气不同。因此这两首诗不可能产生了武帝之前,绝非韦孟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孟 讽谏 在邹
下载PDF
具题与折奏之间:从“改题为奏”看清代奏折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铮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45,共18页
清代公文书初沿明制,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地方大小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则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这是康熙在正式公文书外,与亲... 清代公文书初沿明制,分题本与奏本二种。地方大小公事用题本,个人私事则用奏本;前者用印,后者不用印。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这是康熙在正式公文书外,与亲信间另辟的通讯管道。这种君臣间的私人通讯在雍正朝不仅持续进行,甚而盛大发展。雍正皇帝不但扩大了折奏官员的范围,而且订定规章,确立自缮折、传递、批阅、发还、缴回的程序,清代的奏折制度自此成形。乾隆十三年,以"同一入告,何必分别名色"为由,废除奏本。题本与奏折成为地方与中央的沟通管道,地方例行公事以题本上报,重大事件则折奏以闻,直达天听;这种君臣间公私文书并行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成就了清代特有的文书制度。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以"整顿庶务,诸事务去浮文"为名,谕令所有具题之件全数"改题为奏"。此一谕令结束了题本二百多年来担当上下沟通的公文书任务,而改由奏折单独承担。不过,光绪二十七年的废题本不是改题为奏的开始,而是改题为奏的结束。乾隆朝以后,经由改题为奏的提出,奏折不再只是统治者与臣僚间的私人通信,而是与题本一样具有公文书的性质。我们今日所认知的例行公事用题本,重要公事用奏折,其实是这个改题为奏过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题本 奏折 改题为奏
下载PDF
魏源与邹汉勋的交谊
6
作者 刘丽虔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8,共3页
魏源与邹汉勋青少年时代都生活在望云山麓,有相似的爱好,交往密切,交谊深厚,互有影响。
关键词 魏源 邹汉勋 交谊 深厚
下载PDF
邹伟从痰论治抑郁症经验介绍 被引量:18
7
作者 于学平 牛明明 邹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76-3978,共3页
文章介绍邹伟教授从痰论治抑郁症的经验。邹教授认为肝气郁滞是本病的诱发因素,痰郁闭窍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痰郁日久可产生各种变证:痰热内扰、痰凝阳虚、痰阻气虚、痰阻阴虚、痰瘀互结,但痰郁始终贯穿其中。治疗当以化痰为纲、辨证加... 文章介绍邹伟教授从痰论治抑郁症的经验。邹教授认为肝气郁滞是本病的诱发因素,痰郁闭窍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痰郁日久可产生各种变证:痰热内扰、痰凝阳虚、痰阻气虚、痰阻阴虚、痰瘀互结,但痰郁始终贯穿其中。治疗当以化痰为纲、辨证加减为原则:重用化痰药,随证配合疏肝解郁、清火安神、温阳开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痰郁闭窍导致脑络瘀阻、脑神失聪、五脏之神失调,治疗中还应结合熄风通脑、醒脑调神,并时时呵护胃气,以养神气,收效显著。邹教授从病理因素"痰"的角度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起到了提纲挚领、纲举目张的作用,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伟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论走马楼简所见“小妻”——兼说两汉三国社会的多妻现象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子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4,共6页
本文对汉代以至魏晋有关历史记录中多见的“小妻”称谓,结合长沙走马楼简所载进行考辨,认为正史记载,大体以上层社会作为主要对象,而走马楼简则提供了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资料,其中有关“小妻”的记录,体现了多妻现象涉及社会层面的... 本文对汉代以至魏晋有关历史记录中多见的“小妻”称谓,结合长沙走马楼简所载进行考辨,认为正史记载,大体以上层社会作为主要对象,而走马楼简则提供了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资料,其中有关“小妻”的记录,体现了多妻现象涉及社会层面的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妻” 走马楼简 汉代 三国时期 多妻婚姻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