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刊杂剧说白语言即是清入作上、次入作去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新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元刊杂剧说白语言中,清入声字与次浊入声字的表现,分别同上声字和去声字趋于一致。由此可见,这些清入声字与次浊入声字也应当是分别读作上声和去声。
关键词 元刊杂剧 说白语言 清入作上 次入作去
下载PDF
《单刀会》双调[新水令]字调腔格初探——基于语言音乐学视角的元杂剧旋律风格考辨之一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锋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55-74,共20页
元杂剧是近古中国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其音乐既承续两宋遗音,又融入时代新声,在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融中流变发展,成为继唐宋诗词音乐之后我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高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以关汉卿《单刀会》双调[新水令]为例,重点关... 元杂剧是近古中国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其音乐既承续两宋遗音,又融入时代新声,在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融中流变发展,成为继唐宋诗词音乐之后我国音乐史上的又一高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以关汉卿《单刀会》双调[新水令]为例,重点关照曲牌的音韵字调组合与仄声词组腔格,力求从唱腔旋律形态方面,对元杂剧“以曲牌原型框架为音调生成基础,以特定宫调音列为音高组织规范,以仄声词组腔格为基本衍展手段,以腔词音韵谐协为总体创作追求”的旋律结构和音乐风格有更为具体的认知。本文也希望以此个案研究为契机,引发学界对“语言音乐学”历史属性的进一步关注,并由此扩大至以《九宫大成》为代表的更多南北曲音乐分析,从新材料和新方法视角不断丰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新水令 音韵字调 仄声词组腔格 《中原音韵》 语言音乐学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下载PDF
《元曲选》中"兀的"及其句式——兼与《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唐韵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兀的"在《元曲选》中共459例,构成六类句式。《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有44个用例,构成四类句式。通过比较,"兀的"的表意及构成句式在两种文献中有一定的差异。从中可看出"兀的"在元明之际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 句式 《元曲选》 表意 构成 差异 发展变化 用例 杂剧
下载PDF
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翻译和研究
4
作者 高玉海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3期77-89,共13页
相较于中国古典戏曲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在俄罗斯的翻译更少,但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既有数量可观的单篇论文,也有专论元杂剧特点、明杂剧历史的专著,甚至出现了专论戏曲演出的著作,所... 相较于中国古典戏曲在俄罗斯的翻译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在俄罗斯的翻译更少,但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既有数量可观的单篇论文,也有专论元杂剧特点、明杂剧历史的专著,甚至出现了专论戏曲演出的著作,所论内容涉及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与发展、创作与批评、角色与演出等方面。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古典戏曲史的关注始于20世纪初,研究持续时间最长;对戏曲创作和批评理论的研究较晚,大概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国内《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出版的影响开始的;关于角色和演出的论述不多,但也有少数汉学家长期深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汉学 戏曲理论 中国古典戏曲 杂剧 杂剧
下载PDF
论杨景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
作者 金小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和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当时成就较高的杂剧作家之一。杨景贤有丰富多样的作品,其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在思想艺术上成就较高,影响较大;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应当... 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和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当时成就较高的杂剧作家之一。杨景贤有丰富多样的作品,其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在思想艺术上成就较高,影响较大;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提高杨景贤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景贤 杂剧 西游记 中国文学史 地位
下载PDF
南戏起源新论
6
作者 孙红瑀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俗曲、乐舞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戏文 杂剧 诸宫调
下载PDF
元代山西人杂剧用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蕊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元代山西曲家的用韵与其他地区用韵基本一致、与《中原音韵》相符,这反映了元曲是根据通语入韵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元代的实际语音,代表了当时的通语系统。
关键词 山西 杂剧 用韵 中原音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