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与嬗变——以青海宗日遗址为中心
1
作者 汤惠生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8,共21页
青海省海南州宗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这几种考古学文化在宗日遗址上展示出演变、进化和嬗变三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模式,为我们了解考古学文化的进程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 青海省海南州宗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这几种考古学文化在宗日遗址上展示出演变、进化和嬗变三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模式,为我们了解考古学文化的进程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都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定居文化,所以呈现出碰撞、融汇和适应的包容关系;而卡约文化替续齐家文化时,由于完全不同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形态,故显示出暴力的对抗和革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史前考古学文化 宗日文化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卡约文化 演变与嬗变 藏彝走廊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文化符号传播与产业发展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
2
作者 蒋建琼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藏羌彝走廊有着神秘的宗教祭祀、节庆仪式等民间身体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符号传播为切入点,把... 藏羌彝走廊有着神秘的宗教祭祀、节庆仪式等民间身体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藏羌彝走廊民间身体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符号传播为切入点,把符号生产和符号消费作为主客对象,探索身体文化符号引申意义,主要针对大渡河流域以藏民族为主的不同支系民间身体活动展开调查,结合目前的消费现状且供大于求的符号补缺时代特征,在身体艺术、仪式、文化领域的符号表意价值上,从符形、符义、符用的符号传播互动以及“以小见大”的微观个案和整体观,研究身体活动在生产生活、节庆、宗教等的文化表达,有助于文化发展的真实记述与客观分析,创建出身体文化符号服务质量提升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身体文化符号 文化传播 文化产业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阈下藏羌彝走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
3
作者 方永恒 芦梦荻 朱敏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70,共12页
以藏羌彝走廊七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估2014—2019年藏羌彝走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着力推动藏羌彝走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建设。结果显示:(1)藏羌彝走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地区间... 以藏羌彝走廊七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估2014—2019年藏羌彝走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水平,着力推动藏羌彝走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建设。结果显示:(1)藏羌彝走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地区间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相对差距不断缩小。(2)藏羌彝走廊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高西低”格局。(3)藏羌彝走廊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障碍因子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但差异较小。针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差距较大问题以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优化及整合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效能水平 熵权-TOPSIS 藏羌彝走廊
下载PDF
河谷文明演变与历史滑坡堵江——以金沙江上游卓英村为例
4
作者 邓建辉 周小棚 +3 位作者 赵思远 李化 叶成林 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近年来,作者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开展历史堵江滑坡调查,在金沙江上游发现系列沿江分布的残碉,其中以左岸的白玉县卓英村残碉分布最为集中,共17座,且未见公开报道。这些残碉是一个历史部落或村庄的遗迹,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的组成部... 近年来,作者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开展历史堵江滑坡调查,在金沙江上游发现系列沿江分布的残碉,其中以左岸的白玉县卓英村残碉分布最为集中,共17座,且未见公开报道。这些残碉是一个历史部落或村庄的遗迹,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的组成部分。鉴于藏彝走廊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方面,本文尝试采用自然科学方法拓展相关研究。基于现场调查和地质测年,结合前人工作成果,确定残碉群的建造时间与历史归属,分析历史滑坡堵江事件对河流地貌与河谷文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卓英村残碉群兴建于1780~1490 a BP,相应的历史年代为东汉末期至南朝时期,按地域极有可能是古白狼国遗迹;2)残碉的修建高程和时间与措拉古滑坡堰塞湖尾部的湖滩高程和溃决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湖泊淤积、干热河谷气候、取水便利等为卓英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3)约1510 a BP前的一次大洪水事件导致措拉堰塞坝完全溃决,岸坡塌岸引起的耕地逐渐消失,以及取水不便等人居环境恶化是导致卓英村被遗弃的自然因素;4)横断山脉河流历史堵江滑坡引起的河道淤积为民族迁徙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也留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类似卓英村残碉的深入研究有望丰富和拓展白狼国与藏彝走廊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残碉 藏彝走廊 古白狼国 古滑坡堵江 淤积 溃坝
下载PDF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2008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
5
作者 张曦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爱知大学松冈正子女士的羌族和藏羌彝走廊研究,其绵密的田野调查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详尽的田野材料以及深入的理论分析。2023年出版的汉文译作更像是一种自身的研究总结,既是以往研究的延续性结果,同时也能让我... 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爱知大学松冈正子女士的羌族和藏羌彝走廊研究,其绵密的田野调查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详尽的田野材料以及深入的理论分析。2023年出版的汉文译作更像是一种自身的研究总结,既是以往研究的延续性结果,同时也能让我们看到今后民族走廊研究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研究 藏羌彝走廊 田野 民族志
下载PDF
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心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藏彝走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民族的活动,藏彝走廊古代通道具有数量较多、南北向通道更显重要和通道形成后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三个基本特点。分析这些基... 藏彝走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民族的活动,藏彝走廊古代通道具有数量较多、南北向通道更显重要和通道形成后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三个基本特点。分析这些基本特点,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研究 藏彝走廊 古代通道 基本特点
下载PDF
藏彝走廊地区白族商人的商贸空间网络演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灿松 饶允昌 李佳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多民族地区民间商贸活动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和维系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的关键途径。白族商人通过在藏彝走廊地区商贸活动的不断深化拓展了新时期该地区多民族经济的共生发展空间,促进了大尺度地域空间内各民族共生资源... 多民族地区民间商贸活动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和维系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的关键途径。白族商人通过在藏彝走廊地区商贸活动的不断深化拓展了新时期该地区多民族经济的共生发展空间,促进了大尺度地域空间内各民族共生资源的互动与交流,形成了以拉萨、丽江等地为中心的较完整的网络结构,该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并呈现不断向其他周边地区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商人 商贸活动 空间网络 藏彝走廊地区
下载PDF
藏彝走廊的汉族移民与汉藏互动——以九龙为个案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玉琴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2,共8页
族群迁徙是影响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因各种原因,自清代中叶以来大量汉族迁入九龙地区。汉藏通过通婚与经济利益互补等方式构成了相互依存的族群关系。汉族移民入赘藏家,为二者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汉藏文化的交流... 族群迁徙是影响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因各种原因,自清代中叶以来大量汉族迁入九龙地区。汉藏通过通婚与经济利益互补等方式构成了相互依存的族群关系。汉族移民入赘藏家,为二者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汉藏文化的交流反过来又密切了相互关系,促进了汉藏民族的交融。汉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双向进行的,并且他们也相对地固守与改变着自身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汉族移民 九龙 汉藏互动
下载PDF
从四川汉族肘浅静脉看“藏彝走廊”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兴宇 蓝顺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6-19,共4页
观察了 1190例四川汉族青年肘部浅静脉的配布方式和吻合类型 :比较了四川汉族与北方汉族、湖北汉族 (长江流域汉族 )之间的差异。发现四川汉族肘区浅静脉的类型既不同于北方汉族也不同于湖北汉族。表明四川汉族体质类型应为藏彝走廊类... 观察了 1190例四川汉族青年肘部浅静脉的配布方式和吻合类型 :比较了四川汉族与北方汉族、湖北汉族 (长江流域汉族 )之间的差异。发现四川汉族肘区浅静脉的类型既不同于北方汉族也不同于湖北汉族。表明四川汉族体质类型应为藏彝走廊类型。从而从一个侧面证实藏彝走廊的存在。西北汉族、四川汉族、湖北汉族肘区浅静脉的类型呈过渡性变化 ,表明四川汉族既有古羌人的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 肘部浅静脉 体质类型 藏彝走廊
下载PDF
司马相如与通“西南夷”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炳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2-65,共4页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怀有建功报国的伟大志向。在汉武帝通西南夷的历史进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平息了唐蒙事件,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保证了通西南夷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亲自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怀有建功报国的伟大志向。在汉武帝通西南夷的历史进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平息了唐蒙事件,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保证了通西南夷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亲自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得以加强,增强了"西南夷"对汉王朝的政治认同,为汉武帝后来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西南夷 藏彝走廊 南方丝绸之路
下载PDF
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文县铁楼乡白马藏族村寨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权新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 人是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存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村落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定生活空间,这一生活空间的建构总是遵循着民族的文化个性。就白马藏族的村寨而言,白马部族聚居空间的历史性、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以及"血缘—姻缘"并重的传统伦理价值规范,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村落建构的文化逻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文县铁楼乡 白马藏族 “查瓦” 内婚制 文化自觉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视阈下贵州美食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杰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1,共4页
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全面建成阶段的到来,区域内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将进一步加快,内涵丰富、品类众多、口味独特的贵州美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调研发现,目前贵州美食产业发展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与旅游产业融合度... 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全面建成阶段的到来,区域内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将进一步加快,内涵丰富、品类众多、口味独特的贵州美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调研发现,目前贵州美食产业发展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低、管理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而借助贵州打造"五张名片"的历史机遇,提升美食文化内涵,推动美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餐饮连锁品牌将会助推贵州美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贵州 美食产业 发展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北川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云萍 《文化产业研究》 2019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特色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羌族是我国川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文化资源丰富,为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qu... 特色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羌族是我国川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文化资源丰富,为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等为羌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通过梳理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文化资源,分析现存困境及探讨发展路径,力图为其他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北川羌族 特色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藏羌彝走廊小族群文化艺术符号研究与数字化设计再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赛兰 李昕昕 龚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9-274,294,共7页
目的在藏羌彝走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保存了众多人数较少但文化独特的小族群,其独有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象征。方法以四川西南区域中典型的小族群——尔苏藏族为例,以其文化... 目的在藏羌彝走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保存了众多人数较少但文化独特的小族群,其独有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象征。方法以四川西南区域中典型的小族群——尔苏藏族为例,以其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算日子书”为样本,对其中的图画文字符号进行研究和解读,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再现。结论通过民族学、设计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以数字手绘的方式重新构建了尔苏藏文“算日子书”的数字化体系,并应用于当地旅游文化建设中,是对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尔苏藏族 算日子书 数字化设计
下载PDF
近40年来我国“藏彝走廊”的族群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沛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4-19,共6页
族群问题是“藏彝走廊”研究的学术热点议题。根据理论视角的时段性差别,近四十年来,我国“藏彝走廊”族群研究大致经历早期的探索研究(1981-2003)、族群理论与民族走廊研究初步结合(2004-2009),以及族群交往关系研究(2010-至今)三大阶... 族群问题是“藏彝走廊”研究的学术热点议题。根据理论视角的时段性差别,近四十年来,我国“藏彝走廊”族群研究大致经历早期的探索研究(1981-2003)、族群理论与民族走廊研究初步结合(2004-2009),以及族群交往关系研究(2010-至今)三大阶段,初步搭建起多维度、多视角探讨“藏彝走廊”族群现象的研究框架。“藏彝走廊”独特的多族群共生、共存现象研究对于阐释中华各民族内在互动关系,拓深和丰富人类学族群理论,构建中国学术话语权等层面具有难以忽视的学术意义和当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族群研究 意义
下载PDF
论藏羌彝走廊的多元宗教文化——以羌族释比文化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9-24,共6页
彰显羌族哲学思想、精神面貌的宗教文化是释比文化,它是藏羌彝走廊内最主要的宗教文化之一。羌族释比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它与走廊内的藏族苯教文化、彝族毕摩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等,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同属原始宗教文化,宗教... 彰显羌族哲学思想、精神面貌的宗教文化是释比文化,它是藏羌彝走廊内最主要的宗教文化之一。羌族释比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它与走廊内的藏族苯教文化、彝族毕摩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等,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同属原始宗教文化,宗教人员的祭祀内容及其祭祀的法器、程序基本一致,宗教人员的传承方式大体相同,这些宗教人员也是该民族社会的权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羌族 宗教文化 释比文化
下载PDF
边缘的形成——藏彝走廊中老寨子村的个案研究
17
作者 刘亚玲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7-60,120,共5页
学界在汉族与非汉族交往研究中曾有"涵化即汉化"的倾向,而此观点大有可补正之余地。民国以后,异地汉族迁入位于彝族聚居区的老寨子村。在彝族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产生了"彝化"现象,形成了异于汉文化核心的边缘区。... 学界在汉族与非汉族交往研究中曾有"涵化即汉化"的倾向,而此观点大有可补正之余地。民国以后,异地汉族迁入位于彝族聚居区的老寨子村。在彝族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产生了"彝化"现象,形成了异于汉文化核心的边缘区。本文以藏彝走廊中金沙江、西溪河并流处的金阳县老寨子村为调查点,回溯了当地汉族的源流,探索了其文化被彝化而形成边缘的过程,据此分析了汉族被彝化的程度、原因等,强调了边缘之为边缘,而非异文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彝化 藏彝走廊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藏羌彝走廊空间范围数据集研发
18
作者 邢路歌 张扬 +4 位作者 阚瑷珂 代航 成嘉莉 陈飏 刘通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25-32,V0025-V0032,共16页
藏羌彝走廊是西南地区藏族、羌族、彝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见证,作者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特点,基于基础地理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布、全国人口普查等多源数据,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指数作为范围识别的关键指标,对... 藏羌彝走廊是西南地区藏族、羌族、彝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见证,作者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特点,基于基础地理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布、全国人口普查等多源数据,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指数作为范围识别的关键指标,对藏羌彝走廊的空间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研发出《藏羌彝走廊空间范围数据集》。结果表明,藏羌彝走廊空间范围包括162个县级行政区,涉及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25个市州。数据集内容包括:(1)藏羌彝走廊范围边界数据;(2)藏羌彝走廊各县(市)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非遗流传散布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指数数据。数据集以.shp和.xlsx格式存储,由9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4.05 MB(压缩为1个文件,2.54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空间范围 多源数据 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指数
原文传递
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白志红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5,共8页
本文以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回"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将民族认同放在具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景中来讨论,分析"藏回"身份认同的特点,挖掘、再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挑战回族... 本文以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回"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将民族认同放在具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景中来讨论,分析"藏回"身份认同的特点,挖掘、再现研究对象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挑战回族族源多元但认同一元的观点。本文将说明迪庆藏族与回族之间的族群界限是模糊的、流变的,他们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历史记忆是建构"藏回"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文化实践只是"藏回"认同的一个表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藏回”身份认同 族际通婚
原文传递
藏羌彝走廊的研究路径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曦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由于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的多次强调,"藏彝走廊"问题开始被学者们所关注,学者们开始了大量的实际的调查、研究。然而"藏彝走廊"的概念中缺失了本应该包含在内的羌族历史文化的强调,羌族历史文化的强调对于走廊的... 由于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的多次强调,"藏彝走廊"问题开始被学者们所关注,学者们开始了大量的实际的调查、研究。然而"藏彝走廊"的概念中缺失了本应该包含在内的羌族历史文化的强调,羌族历史文化的强调对于走廊的历史及现状的理解应该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近年来的羌语支((Qiangic或Kiangic))研究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为弥补这一明显缺陷,本文首先由历史及现状出发,强调古羌在民族走廊中的历史作用,进而提出民族走廊的正确命名应该为"藏羌彝走廊"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梳理"藏羌彝走廊"研究的历史及现在的研究路径,并指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才是"藏羌彝走廊"研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跨学科途径 综合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