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search on Two Gazetteers of Southeast Tibet Entitled Menkong Tushuo and Zayu Dil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摘要)
1
作者 ZHAO Xinyu 《民族学刊》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地方志 西藏 图说 东南亚 清末 中国历史 清朝 莳萝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s in the Zayu area of eastern Gangdese, Tibet: Constraints from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Sr-Nd-Hf isotopes 被引量:108
2
作者 ZHU DiCheng MO XuanXue +4 位作者 WANG LiQuan ZHAO ZhiDan NIU Yaoling ZHOU ChangYong YANG Yue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223-1239,共17页
The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Gangdese, Tibet are generally interpreted as the products of anatexis of thickened deep crust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hasa-Qiangtang collision. This paper ... The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Gangdese, Tibet are generally interpreted as the products of anatexis of thickened deep crust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hasa-Qiangtang collision. This paper reports bulk-rock major element,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ic data, zircon U-Pb age data, and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on the Zayu pluton in eastern Gangdese, Tibet. These data shed new light o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pluton. Our SHRIMP zircon U-Pb age dates, along with LA-ICPMS zircon U-Pb age dates recent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he Zayu pluton was emplaced at about 130 Ma, coeval with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c rocks in other areas of eastern Gangdese (e.g., Rawu, Baxoi areas) and the Middle Gangdes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lack amphibole and muscovite, and are composition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69.9%―76.8%), K2O (4.4%―5.7%), and low P2O5 (0.05%―0.12%). These samples also have A/CNK values of 1.00-1.05, and are enriched in Rb, Th, U, and Pb, and depleted in Ba, Nb, Ta, Sr, P, Ti, and Eu. Thes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are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 and are of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have high εNd(t) values (-10.9--7.6) and 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120- 0.7179) relative to melts derived from matur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Gangdese (e.g., Ningzhong Early Jurassic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are heterogeneous in zircon εHf(t) values (-12.8--2.9), yielding ancient zircon Hf crustal model ages of 1.4―2.0 Ga. Th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gether with the data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eastern Gangdese represent the eastward extension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middle Gangdese, and that the Lhasa micro-continent block with ancient basement may extend for ~2000 km from east to west.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and bulk-rock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 (789-821℃) indicate that mantle-derived materials likely played a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Zayu pluton. We propose that the Zayu pluton was most likely generated in a setting associated with southward sub- duc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floor, where mantle wedge-derived magmas may have providedthe heat and material for the anatexis of ancient crust of the Lhasa micro-continent, resulted in hybrid melts (i.e., mantle-derived basaltic magmas + crust-derived felsic magmas). Such hybrid melts with subsequen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ly evolved Zayu pluton (crust thick- ening is not a prerequi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 U-Pb dating Sr-Nd-Hf isotope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 zayu PLUTON EASTERN GANGDESE TIBET
原文传递
基于综合遥感的察隅县滑坡隐患识别及致灾机理分析
3
作者 蔡建澳 明冬萍 +3 位作者 赵文祎 凌晓 张雨 张星星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原辽阔,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较大,滑坡灾害频发。针对该区域开展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与早期预警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获取的162景升降轨Sentinel-1A雷达遥感影像... 察隅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幅原辽阔,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差异较大,滑坡灾害频发。针对该区域开展滑坡灾害隐患识别与早期预警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此,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1月获取的162景升降轨Sentinel-1A雷达遥感影像数据及高分光学遥感影像数据,以Google Earth平台为辅助,采用综合遥感(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IRS)技术开展研究区内活动性滑坡隐患识别、编录制图和分析评价,共识别出活动性滑坡隐患237处,主要分布于贡日嘎布曲(察隅河支流西支)、察隅河、怒江两岸及察隅河东部至怒江西部的区域。将解译结果与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岩性)、自然环境(降雨、温度)等定量因子结合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左布村滑坡、阿扎村滑坡有极大的灾害风险,推荐进一步采取减灾措施。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遥感(IRS) 短基线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 察隅县 活动性滑坡 滑坡监测
下载PDF
1950年西藏墨脱—察隅8.6级地震震源参数、发震构造及周边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詹慧丽 白玲 陈治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1期44-55,共12页
印度—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了长达2500 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北京时间1950年8月15日22点09分,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察隅一带发生了M_(S)8.6地震,是世界上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整个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印度平... 印度—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了长达2500 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北京时间1950年8月15日22点09分,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察隅一带发生了M_(S)8.6地震,是世界上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整个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印度平原均有明显震感,给周边地区带来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我们基于前人在地震灾害、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等方面获得的研究成果,对墨脱—察隅大地震的震源参数、震源区地下结构、发震断层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我们收集了不同机构给出的历史地震目录资料,总结了震前20年和震后10年较为完整的5.0级以上地震目录,分析了4个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阶段的地震活动性;同时利用现代地震目录和我们在震源区架设的近台观测波形资料,探讨了1964年以来发生的中小地震、2017年米林6.9级地震和2019年墨脱6.3级地震的发生机制.东构造结地区构造背景复杂,发育了三个不同方向、依次向南迁移的次级构造结,即南迦巴瓦构造结、桑构造结及阿萨姆构造结.在最年轻的阿萨姆构造结地区,印度板块不仅沿着米什米逆冲断裂向NE方向俯冲,同时沿着主前锋逆冲断裂向NW方向俯冲,阿萨姆构造结前缘的察隅岛弧和桑构造结表现出强烈的地壳水平缩短.这种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的构造挤压应力作用,导致主前锋逆冲断裂和米什米逆冲断裂同时发生破裂,形成M_(S)8.6的墨脱—察隅大地震,并在米什米山和阿博尔山一带发生大范围的余震活动和明显的地表形变.早期地震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地震、地质、遥感和野外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的融合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全面的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墨脱—察隅大地震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地震活动性 震源机制 构造背景
下载PDF
藏东南德姆拉山东坡及察隅河谷的蚂蚁群落 被引量:17
5
作者 于娜娜 徐正会 +2 位作者 张成林 刘霞 李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植物种子、防治害虫等功用(徐正会,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德姆拉山 察隅河谷
下载PDF
2017年米林6.9级地震与1950年察隅8.6级地震的关系及两次地震对周边活动断层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尹凤玲 韩立波 +1 位作者 蒋长胜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85-3197,共13页
2017年11月18日,我国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M6.9地震.其东南220km距离处,1950年发生了察隅8.6级大地震.二者同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拐弯处,周边分布多条活动断裂带.察隅地震作为20世纪我国内陆最大的地震,它的发生对周边断层活动性的影... 2017年11月18日,我国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M6.9地震.其东南220km距离处,1950年发生了察隅8.6级大地震.二者同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拐弯处,周边分布多条活动断裂带.察隅地震作为20世纪我国内陆最大的地震,它的发生对周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目前研究尚少.本文基于分层半无限空间黏弹性地球模型,计算了察隅地震对周围活动断裂带和米林地震的影响,同时利用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米林地震对周边活动断层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并分析了两次地震的关系,讨论了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和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察隅地震影响范围广、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活动断层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库仑应力变化达到数MPa量级.在下地壳黏滞系数为1.0×10^(20) Pa·s、摩擦系数为0.4情况下,按照青藏高原主要活动断裂每年由正常构造运动应力累积1~4kPa计算,察隅地震的发生使米林地震提前了相当于2.79~11.15年的时间.米林6.9级地震影响范围和强度有限,只对震源附近的活动断层产生一定影响,库仑应力变化最大为数十kPa量级,对远处的断层影响较小.下地壳及以下介质的黏滞系数在震后黏滞松弛过程中影响逐渐明显,断层有效摩擦系数对同震库仑应力计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林地震 察隅地震 黏弹松弛 有效摩擦系数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藏东南察隅河流域不同海拔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被引量:8
7
作者 侯磊 周尧治 任毅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1-498,共8页
在藏东南察隅河流域选取海拔分别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3个村庄,对26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状况,并对居民的感知状况与海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村... 在藏东南察隅河流域选取海拔分别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3个村庄,对26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状况,并对居民的感知状况与海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拔为3 313.5、2 891.1和2 476.4 m的村庄中,分别有91.7%、88.9%和97.7%的居民认为当地气候发生了变化,其中又有91.7%、95.5%和97.7%的居民认为气候变化明显。不同海拔居民对温度的感知强烈,分别有75.0%、100%和48.3%的居民认为夏季变暖,41.7%、100%和49.4%的居民认为冬季变冷,但大部分居民对湿度的感知不强烈。随着海拔降低,认为以前气候比现在好的居民比例增大(分别为50.0%、56.5%和61.4%),认为冰川面积增加(分别为8.3%、13.6%和45.5%)、河流水量增加(分别为46.7%、56.0%和79.1%)、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分别为33.3%、58.3%和72.7%)的居民比例增大,认为以前气候比现在好的居民比例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分别有75.0%、74.1%和72.7%的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在感知气候变化的途径中,自身经历是最主要的途径(分别为83.3%、100%和90.9%)。当地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宣传指导,帮助当地居民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隅河流域 感知 气候变化 海拔 西藏
下载PDF
藏东南察隅河上游流域大中型兽类动物资源现状和保护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鹏举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4-589,共6页
从2001年8月到2002年8月对藏东南察隅河上游流域内的大中型兽类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野外调查,对其捕猎状况进行了社区调查。主要调查了灵长目、食肉目和偶蹄目共21种动物,确认了一物种分布新记录。调查发现,数量最多的是羚牛、鬣羚等偶... 从2001年8月到2002年8月对藏东南察隅河上游流域内的大中型兽类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野外调查,对其捕猎状况进行了社区调查。主要调查了灵长目、食肉目和偶蹄目共21种动物,确认了一物种分布新记录。调查发现,数量最多的是羚牛、鬣羚等偶蹄类动物,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食肉类动物,但其数量稀少,有的可能已经灭绝。调查发现,捕猎是威胁当地野生大中型动物生存的最直接和最大的因素,另外,它们还受到林区人为活动和栖息地破坏等不利因素的威胁。论文把保护当地野生动物与发展当地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并提出了6点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资源现状 系统取样 察隅河上游 大中型动物
下载PDF
清末藏东南方志类著作《门空图说》、《杂瑜地理》考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心愚 《民族学刊》 2013年第3期39-41,102-105,共3页
在清代西藏,由于设县时间较晚,故府县志的数量极少。宣统年间段鹏瑞《门空图说》及程凤翔《杂瑜地理》二作皆初具地方志性质。《门空图说》涉及了今察隅一带的历史、地理、交通、经济、物产、民族、民俗、宗教等,是研究西藏东南部历史... 在清代西藏,由于设县时间较晚,故府县志的数量极少。宣统年间段鹏瑞《门空图说》及程凤翔《杂瑜地理》二作皆初具地方志性质。《门空图说》涉及了今察隅一带的历史、地理、交通、经济、物产、民族、民俗、宗教等,是研究西藏东南部历史的重要一手资料。《杂瑜地理》记录了杂瑜地区的地理及此地区内的山川、形势、气候、津梁、关隘、路程及部落等情况。清代西藏的府县志极其缺乏,藏东南地区更几为空白。因此,有关方志目录应著录《门空图说》与《杂瑜地理》,清代西藏方志的研究者也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清代 地方志 《门空图说》 《杂瑜地理》
下载PDF
西藏察隅河流域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的气候变化感知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磊 郭健斌 +1 位作者 周尧治 任毅华 《高原农业》 2018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藏东南高海拔地区农牧业的影响,在西藏察隅河流域选取海拔最高的村庄博学村参与式农村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牧民均认为与过去相比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年降雨量减少、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10...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藏东南高海拔地区农牧业的影响,在西藏察隅河流域选取海拔最高的村庄博学村参与式农村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牧民均认为与过去相比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年降雨量减少、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100%)。大部分农牧民认为气候变干、夏季变热、河流水量减少、草场返青时间推迟、草场质量恶化(>60%)。有超过半数的农牧民认为农作物播种时间提前、农作物病虫害变少(>50%)。有近一半的农牧民认为自然灾害变少(>40%)。当地政府一直以来缺少在气候变化适应方面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高海拔 察隅河流域 藏东南
下载PDF
2015年以来藏东南察隅河上游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11
作者 侯磊 郭健斌 +1 位作者 张志伟 周尧治 《高原农业》 2019年第3期340-348,352,共10页
以藏东南察隅河流域上游高海拔地区博学村为研究区,基于2015、2018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和认识状况,为引导农户适应气候变化、制定适宜的适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2015年到2018年,农户均认为气候... 以藏东南察隅河流域上游高海拔地区博学村为研究区,基于2015、2018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和认识状况,为引导农户适应气候变化、制定适宜的适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2015年到2018年,农户均认为气候发生了变化,认为气候变化程度“很明显”和“有些明显”的农户有所增加。认为湿度“变干”的农户从无到有,且超过了50%。认为“冬季变冷”的农户从有到无,间接说明“冬季变暖”。对降雨量的感知由“增加”变为“减少”。对冰雪覆盖面积和河流水量的感知均由不统一态度转变为“减少”。对草场质量的感知向“恶化”发展。对自然灾害的感知整体上“减少”。总之,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愈加强烈,对温度的感知印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对湿度、降雨量、河流水量、草场质量、自然灾害的感知说明当地正在经历干旱化。此外,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更为深刻,但地方政策性的引导亟待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高海拔 察隅河流域 藏东南
下载PDF
西藏察隅地区古元古代德玛拉岩群的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兴阶 陈应明 张世权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西藏察隅地区出露一套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原岩建造的研究,并采用构造—岩层—事件方法的分析与对比,新建立了墨色同岩组和蛇躲岩组两个岩石... 西藏察隅地区出露一套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原岩建造的研究,并采用构造—岩层—事件方法的分析与对比,新建立了墨色同岩组和蛇躲岩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统称为德玛拉岩群。依据SmNd法年龄2145~2264Ma将其时代确定为古元古代。该岩群与印度马德拉斯和斯里兰卡形成于2300~2100Ma的孔达岩系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察隅地区 古元古代 德玛拉岩群 变质岩
下载PDF
西藏察隅河谷土壤养分状况及宜茶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爽 杨春蕾 +2 位作者 田发益 何建清 李婉茹 《高原农业》 2019年第6期658-663,693,共7页
对西藏察隅河谷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了34个样点的养分含量,从土壤养分角度评价该区是否适宜茶叶的种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西藏察隅河谷拟植茶区域91.2%的样地土壤pH处于适宜范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 对西藏察隅河谷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了34个样点的养分含量,从土壤养分角度评价该区是否适宜茶叶的种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西藏察隅河谷拟植茶区域91.2%的样地土壤pH处于适宜范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39.24 g/kg、1.55 g/kg、146.08 mg/kg、28.55 mg/kg、115.49 mg/kg,对照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土壤营养诊断指标,察隅县拟植茶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丰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供应状况偏低。由于区域和海拔高度的差异较大,导致整个调查区域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异程度较大,因此在种植茶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察隅 土壤养分状况 宜茶性
下载PDF
西藏拉抗俄地区铜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拉片 格桑多吉 +1 位作者 阿旺 次旦仲嘎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3期168-168,170,共2页
结合最新地质成果,重点对拉抗俄地区铜钼矿(化)点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物质来源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指明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拉萨 - 察隅地层分区
下载PDF
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村产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西藏察隅县L村为例
15
作者 白建华 杨文凤 刘天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52-158,共7页
易地搬迁是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有力手段,搬迁后配套产业发展既是支撑搬迁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经济基础;西藏察隅县原L村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脆弱的深度贫困... 易地搬迁是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有力手段,搬迁后配套产业发展既是支撑搬迁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经济基础;西藏察隅县原L村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属于易地搬迁对象,但在易地搬迁后面临着产业发展困境。为具有类似资源特征的易地搬迁村优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在介绍L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耕地面积少、基础薄弱和产品附加值低等;并根据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提出了茶叶种植与茶叶加工融合发展、利用其良好的气候特点与自然风景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并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以及以茶叶种植为中心的种、加、销、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产业发展 路径选择 察隅 西藏
下载PDF
Editorial 被引量:1
16
作者 XIE Sishen,Institute of Physics,Chinese Ace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2-3,共2页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have a history of nearly a decade-long intensive development.Since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on of USA (in the year 2000),many important progresses have been
关键词 EDITOR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