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Biofertilizer from Organic Waste Material and Evalu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on the Growth of Corn (<i>Zea mays</i>)
1
作者 Christie Oby Onyia Amarachi Mariam Okoh Okoh Irene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0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Biofertilizer can be defined as preparation that contains?microbes capable of?nitrogen (N)-fixation and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that promote plant?growth. These groups?of microbes, classified as Plant Growth-Promotin... Biofertilizer can be defined as preparation that contains?microbes capable of?nitrogen (N)-fixation and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that promote plant?growth. These groups?of microbes, classified as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PGPB), colonize the rhizosphere and the soil. In this work, liquid biofertilizer was produced from whole orange, banana and grape, wheat and rice chaff,?Moringa oleifera?leaves, soil, and brown sugar (as carbon source) mixed with water and cultured in an anaerobic condition for two weeks. The sieved culture was stored in a tightly sealed PVC container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Nitrogen fixing bacteria (Azotobacter?sp.) and phosphorus solubilizing bacteria were isolated using Ashby’s Mannitol Azotobacter medium and Pisvikoya’s PSB medium respectively, while?Bacillus sp. was isolated using Bacillus ag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rates of the biofertilizer against those of the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NPK)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the control, on the growth of corn (Zea mays).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consisted of three treatments of the Biofertilizer, Chemical fertilizer (NPK) and Control, conducted in three replicates.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using?one-way ANOVA at?P?< 0.05.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growth and yield of maize on which biofertilizer was applied as against those treated with NPK and the Control.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the biofertilizer did not show signs of insects attack, which were easily observed on the blades of those treated with NPK and th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ERTILIZER zea mays NPK Bacillus sp. AZOTOBACTER sp. PGPB
下载PDF
土壤逐渐干旱条件下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英 吴沿友 +2 位作者 李海涛 苏跃 罗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在气候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下,一些喀斯特地区依旧处在日益严重和频发的干旱情况中,这会对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喀斯特地区两种土壤(粉砂质壤土(Ld)和粉砂质粘壤土(Lc))和两种植物(玉米(Zea mays L.... 在气候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下,一些喀斯特地区依旧处在日益严重和频发的干旱情况中,这会对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喀斯特地区两种土壤(粉砂质壤土(Ld)和粉砂质粘壤土(Lc))和两种植物(玉米(Zea mays L.)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L'Her.ex Ve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逐渐干旱的条件下构树和玉米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期间,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w)均逐渐降低,胞间CO_(2)浓度(Ci)后期显著上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土壤中玉米的WUE高于构树,不同土壤中同种植物的最大WUE均为Ld高于Lc。玉米在两种土壤条件下的初始荧光(Fo)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前期先降低,中期稳定,后期再快速升高的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趋势与Fo相反。构树的Fo则只存在先下降后升高两个阶段,其Fv/Fm的变化趋势也与Fo相反。同时根据叶片A、gsw和Ci的变化趋势判别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分别是干旱前中期和后期影响玉米和构树光合特性的主要因素,且Lc和Ld中玉米的两种限制的交替时间节点分别为第10天和第9天,构树为第10天和第7天,当超过这个时间点,植物即使复水光合作用也无法回升,也可称此节点为调亏灌溉点。本研究可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和用水特征以及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 玉米 构树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干旱胁迫
下载PDF
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翠荣 刘莹 +6 位作者 王立峰 唐清 彭萍 陈科海 杨青 余华强 陈新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5935-5938,共4页
选用5个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4个基因型玉米(Zea mays)研究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显著影响得胚率,小麦基因型与二者间的互作极显著影响得胚率。参加试验的各小麦基因型... 选用5个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4个基因型玉米(Zea mays)研究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显著影响得胚率,小麦基因型与二者间的互作极显著影响得胚率。参加试验的各小麦基因型均产生了单倍体胚,不同基因型小麦与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平均得胚率差异极显著,最高达33.0%,最低仅为8.8%。小麦单倍体胚产生过程中,玉米基因型极显著影响小麦单倍体胚产生频率,应根据小麦材料的遗传背景选择合适的玉米基因型。针对遗传背景特别复杂的小麦材料,建议选用单倍体诱导率普遍较高的几种玉米的混合花粉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玉米(zea mays) 基因型 单倍体胚 得胚率
下载PDF
野老鹳草水提取物对大豆、玉米、花生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建波 方丽 +1 位作者 郝雨 葛应兰 《杂草学报》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L.)不同浓度(0、0.100 00、0.050 00、0.025 00、0.012 50、0.006 25 g/mL)茎水浸液对3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野老鹳草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化感...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L.)不同浓度(0、0.100 00、0.050 00、0.025 00、0.012 50、0.006 25 g/mL)茎水浸液对3种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野老鹳草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大小与水浸液浓度呈正相关;所有浓度的野老鹳草茎水浸提液对大豆、玉米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0.10、0.05 g/mL野老鹳草茎水浸提液对花生的化感综合效应为负值,即表现为抑制作用;0.025 00、0.012 50、0.006 25 g/mL野老鹳草茎水浸提液对花生的化感综合效应为正值,即表现为促进作用;3种受体植物对野老鹳草的化感作用敏感程度不同,玉米对野老鹳草茎水浸液较敏感,而花生、大豆对野老鹳草茎水浸液较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老鹳草 农作物 大豆 玉米 花生 化感作用 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亚太地区玉米质量标准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正友 尚艳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6,共8页
通过对亚太地区部分经济体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玉米质量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和部分重要安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各经济体玉米标准对质量要求的方向是相同的,设置的质量指标大同小异,主要是以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 通过对亚太地区部分经济体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玉米质量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和部分重要安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各经济体玉米标准对质量要求的方向是相同的,设置的质量指标大同小异,主要是以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等指标进行质量分级,按玉米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在术语定义、检测仪器、检验方法、感官检验和质量要求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相同样品使用不同经济体的标准检测和判定时,质量等级和结果判定会存在差异;重要安全指标如真菌毒素、外来种子等差异较大,尤其是国际公认的外来有害种子。建议启动亚太地区玉米容重、杂质、不完善粒、水分等重要指标测定方法的研究,统一相关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制作感官检测指标的可视化参照系统;开展多层面检测技术人员研讨和交流,收集玉米样品检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经济体玉米标准的实际差异;增加国际同行沟通与协调,推动区域玉米质量标准协同一致,形成统一或相似贸易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效率,实现区域玉米贸易便利化和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质量 标准 亚太地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快速多重SSR法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任星旭 易红梅 +5 位作者 刘丰泽 许理文 刘文彬 葛建镕 高玉倩 王凤格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0-886,共7页
近几年,随着中国玉米品种数量的激增,对制种基地玉米种子纯度质量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快、更准确地鉴定玉米种子纯度中的自交苗和异型株,本研究采用9对优异SSR引物,建立了快速PCR程序,可在28 min内完成PCR扩增。采用TaKaRa Multipl... 近几年,随着中国玉米品种数量的激增,对制种基地玉米种子纯度质量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快、更准确地鉴定玉米种子纯度中的自交苗和异型株,本研究采用9对优异SSR引物,建立了快速PCR程序,可在28 min内完成PCR扩增。采用TaKaRa Multiplex PCR assay kit体系,基于快速PCR和多重PCR,建立了快速9重PCR体系,结合碱裂解DNA提取法和荧光毛细管电泳,1 h 30 min内可完成SSR纯度鉴定基因分型全流程。采用快速9重PCR体系对一份96粒‘郑单958’检测样品进行纯度鉴定,共检测出93个正常个体,2个自交个体,1个异型株,鉴定结果与常规PCR结果完全一致。该快速PCR体系扩增结果稳定、重复性强、节约成本、峰型易判断,能大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对种子纯度鉴定、品种真实性检测以及SSR基因型检测有较高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纯度 多重PCR 快速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