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侨日僧的中国叙事——以日本“唐绘祖”江南禅僧逸然为例
1
作者 王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I0002,共8页
日本“唐绘开祖”逸然明末东渡,任兴福寺住持期间精研佛法并暗中支持明末志士。退隐后,他潜心习画,兼收并蓄中日画风,200余幅藏品以中后期佛画人物居多,有效弘扬中华佛教美学精神。其门下谱系一派繁荣,聚多社会角色跨界艺术家,生发出“... 日本“唐绘开祖”逸然明末东渡,任兴福寺住持期间精研佛法并暗中支持明末志士。退隐后,他潜心习画,兼收并蓄中日画风,200余幅藏品以中后期佛画人物居多,有效弘扬中华佛教美学精神。其门下谱系一派繁荣,聚多社会角色跨界艺术家,生发出“若芝派”“渡边派”两分支,画风承传二百余年,绘写和传播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绘 江南禅僧 逸然 逸然画派 中国叙事
下载PDF
论南宋禅僧的诗学观念——以橘洲宝昙、北磵居简和物初大观为例
2
作者 张硕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南宋禅僧宝昙、居简、大观对诗歌的本质、诗人与自然环境和前人经验之关系的探讨,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和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以及为禅僧从事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显现出该群体的诗学观念:他们认为“诗为道之余”,反对雕琢苦吟,推崇平... 南宋禅僧宝昙、居简、大观对诗歌的本质、诗人与自然环境和前人经验之关系的探讨,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和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以及为禅僧从事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显现出该群体的诗学观念:他们认为“诗为道之余”,反对雕琢苦吟,推崇平淡之美;既提倡“江山之助”,也重视“遍考前作”;强调诗歌创作本乎性情,应以抒情达意为先;他们相信禅僧热衷诗文与参禅修行并行不悖。这些观念反映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表明了他们决不甘当士人诗坛的附庸而致力成为诗坛重要一翼的态度,昭示着禅僧“诗人”身份意识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禅僧 橘洲宝昙 北磵居简 物初大观 诗学批评
下载PDF
禅宗对于深沙神形象的建构及其影响
3
作者 汤德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在禅宗语录中经常将深沙神形象汇入禅僧的说法体系中,多采用消解神性并附以生活化的特点,提升了深沙神的影响力,也促使密教神祇进一步世俗化。前辈学者多指出《西游记》中沙和尚源自密教深沙神,但对深沙神形象的动态演化与沙和尚的关系... 在禅宗语录中经常将深沙神形象汇入禅僧的说法体系中,多采用消解神性并附以生活化的特点,提升了深沙神的影响力,也促使密教神祇进一步世俗化。前辈学者多指出《西游记》中沙和尚源自密教深沙神,但对深沙神形象的动态演化与沙和尚的关系尚缺乏专门性的探究。禅宗话语中深沙神信仰世俗化的进路,同其与沙和尚形象保持关联相同频。俗文学中沙和尚地位的转变,或与禅宗体系对于深沙神形象的建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沙神 沙和尚 禅宗语录 《西游记》
下载PDF
Writing and Criticism on the Zen Buddhism in Zen Not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4
作者 Huang Jing-J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11期1016-1024,共9页
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based on the use of scattered essays to record trivial fragments of Zen Buddhistmonks’ daily life, including Hui Hong’s Lin Jian Lu, Da Hui Pu Jue Chan Shi Zong Men Wu Ku edited by D... 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based on the use of scattered essays to record trivial fragments of Zen Buddhistmonks’ daily life, including Hui Hong’s Lin Jian Lu, Da Hui Pu Jue Chan Shi Zong Men Wu Ku edited by DaoQian, Xiao Ying’s Luo Hu Ye Lu and Yun Wo Ji Tan, Dao Rong’s Cong Lin Sheng Shi, and Huan Wu’s Ku YaMan Lu. Through Zennotes, it is possibl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life of Zen Buddhist masters in the SongDynasty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which were seldom investigated in past studies. Firstly,this study explain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generated by Zennotes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Zennotes inthe Song Dynast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 of Zennotes. Zennotes highlight the characters through thedescription of specific events and make the images and characters of Zen Buddhist monks become vivid on paper.They are the most direct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mastering Zen Buddhist monks in the Song Dynasty. Secondly,Zennotes in the Song Dynasty record anecdotes about Zen Buddhist monks and the literati talking about Zen atthat time, demonstrating the lively and witt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Lastly, the authors of Zennotes oftenrevealed their personal concerns about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emples in the narrative. Based on the above,Zennotes have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recordings of trivia, and they are first-h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Zen in the So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notes essays of the zen Song Dynasty zen Buddhist historical materials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i and monks zen Buddhist monks
下载PDF
元代陕北地区僧官机构与基层社会治理--以“重修大普济禅寺记”碑为中心
5
作者 杜林渊 邹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2-108,127,共8页
延安子长市钟山石窟发现的元代“重修大普济禅寺记”碑,记载了元代延安路所属州县的文官系统、武官系统、屯田官员系统、元代村社制度以及州县佛教僧官系统。通过对碑文中反映的元代延安路州县地方政权官员职能及村社制度进行讨论,可以... 延安子长市钟山石窟发现的元代“重修大普济禅寺记”碑,记载了元代延安路所属州县的文官系统、武官系统、屯田官员系统、元代村社制度以及州县佛教僧官系统。通过对碑文中反映的元代延安路州县地方政权官员职能及村社制度进行讨论,可以发现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系统建设较为完善,并依靠村社制度完成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通过对碑阳左部州县各级官吏结衔题名与碑阴下部有关功德主题名人员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元代北方地区佛教的发展盛况,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元代僧务机构与州县佛教僧官系统的认识,反映了元代对地方佛教寺院严密地组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大普济禅寺 村社制度 僧官
下载PDF
明末清初渡日黄檗宗禅师高泉性潡著述初探
6
作者 彭晓玲 赖正维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99-806,共8页
高泉性潡(1633—1695)是明末清初东渡日本弘法的闽籍禅僧代表,同时是日本佛教史、日本中世文化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高泉禅师博学多才,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因长于文章,时有“文高泉”之说。高泉禅师的禅学思想融汇于... 高泉性潡(1633—1695)是明末清初东渡日本弘法的闽籍禅僧代表,同时是日本佛教史、日本中世文化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高泉禅师博学多才,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因长于文章,时有“文高泉”之说。高泉禅师的禅学思想融汇于其语录文本当中,其作品形式多样,囊括僧传、诗文集、语录等文本。这些著述文本展现了高泉以诗会友、以文扬禅的弘法手段,体现了高泉对日本社会极强的适应性,文本在江户社会的传播也为改善黄檗宗形象、进一步促使宗派融入日本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泉性潡 僧人传记 翰墨禅 禅宗语录
下载PDF
典范与传统:惠洪与中日禅林的“潇湘八景”书写 被引量:9
7
作者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 本文旨在讨论"潇湘八景"诗在中日禅林里的书写情况。首先探究惠洪的"有声画"(诗)与宋迪"无声句"(画)之间的经典对话,然后指出惠洪的"潇湘八景"诗的典范性为中日禅林所共同认可,其书写范式为日本五山禅僧所仿效。由此考察统计五山禅林"潇湘八景"诗的创作规模,并分析其书写传统的形成。最后探讨"潇湘八景"诗入禅的文化背景,其诗的禅意化与"文字禅"观念的流行同步,其书写传统可视为"文字禅"影响下中日文学艺术交流的一个绝佳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八景 宋迪 惠洪 中日禅林 五山诗僧 文字禅
下载PDF
基于汉传佛教衲衣拼布文化的禅榻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彦可 刘宗明 姜夏旺 《湖南包装》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汉传佛教博大精深,佛教衲衣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修行的象征,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禅机。田相纹和禅系色彩也成为了中国设计表现佛系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了佛教衲衣中的拼布艺术,对"中国禅"与"... 汉传佛教博大精深,佛教衲衣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修行的象征,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禅机。田相纹和禅系色彩也成为了中国设计表现佛系文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了佛教衲衣中的拼布艺术,对"中国禅"与"榻"进行了文化探析,并运用产品语意学的设计方法对禅榻进行了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拼布 衲衣 禅榻 叙事性设计
下载PDF
无止找寻的精神皈依——李碧华:从《胭脂扣》到《烟花三月》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祥宗意味,尤其是有关“寻找”的理念,15年来,渗透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寻找,找的是永恒的精神皈依;找的是灵魂的虚静之境;找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寻找,象征着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无止找寻的创作轨迹。
关键词 李碧华 寻找 禅宗 精神皈依 《胭脂扣》《诱僧》 《烟花三月》
下载PDF
苏曼殊诗画的禅佛色彩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永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诗僧 禅诗 禅画
下载PDF
宋代僧人之间诗歌唱和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肖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7,共7页
宋代僧众内部唱和基本采用教禅话语系统,与僧、俗二众之间唱和大多采用士人话语系统颇不相同,这种内、外有别的话语系统使得僧人唱和具有双重文学形态和审美标准。颂古唱和可以说是僧众内部唱和最具原创性的方式,这种唱和给宋代以士大... 宋代僧众内部唱和基本采用教禅话语系统,与僧、俗二众之间唱和大多采用士人话语系统颇不相同,这种内、外有别的话语系统使得僧人唱和具有双重文学形态和审美标准。颂古唱和可以说是僧众内部唱和最具原创性的方式,这种唱和给宋代以士大夫为主流的诗歌唱和增添了新的样态;僧众之间的应请应求、寄赠答谢诗歌让俗众窥探到僧众的生活情状与情感;《东林和尚云门庵主颂古》、《无象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一帆风》等唱和集的留存,展示出僧众内部唱和的方式与规模。僧众内部唱和为已经十分繁荣的宋代唱和文化增补了更加丰富的方外内涵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僧众 内部唱和 教禅话语系统
下载PDF
元代诗僧天隐圆至考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舜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5-99,共5页
天隐圆至是元代著名的"诗禅三隐"之一,他不仅以遗民身份遁迹佛门,而且一生远权要,避名誉,以道味自尚,是"三隐"中最当得起"隐"之名者。圆至所著《牧潜集》,元明凡经三刻,是元代诗僧重要的别集。圆至虽不... 天隐圆至是元代著名的"诗禅三隐"之一,他不仅以遗民身份遁迹佛门,而且一生远权要,避名誉,以道味自尚,是"三隐"中最当得起"隐"之名者。圆至所著《牧潜集》,元明凡经三刻,是元代诗僧重要的别集。圆至虽不乏儒者忧生嗟世之想,但在禅心的作用下,却少了一般文士的哀戚、悲鸣。他的诗歌多写行旅胜迹、山川景物和酬答赠别,较少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婉可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僧 天隐圆至 《牧潜集》 “诗禅三隐”
下载PDF
梦窗疏石庭园建设思想的嬗变轨迹与文化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川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6期20-22,25,共4页
梦窗疏石在庭园的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初期的造"庵"、中期的造"亭"以及后期的造"庭",直至把枯山水庭园定格在中世日本。其庭园建设在样式的思想表达上,由初期的简陋到中期的朴实,再到后期的静寂闲雅;在建园... 梦窗疏石在庭园的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初期的造"庵"、中期的造"亭"以及后期的造"庭",直至把枯山水庭园定格在中世日本。其庭园建设在样式的思想表达上,由初期的简陋到中期的朴实,再到后期的静寂闲雅;在建园的区位选择上,从最初的山间僻地到室町幕府的中心地京都,梦窗完成了造园样式的转变,开拓了其独特的禅式庭园,为中世禅式庭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镰仓、室町时期庭园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窗疏石 禅僧 枯山水 禅式庭园
下载PDF
禅宗语录杜诗崇拜综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小荣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3期1-21,共21页
在盛唐三大诗人王维、李白、杜甫之中,禅宗语录讨论最多的不是“诗佛”王维而是“诗圣”杜甫,从北宋开始,还出现了持续近千年的杜诗崇拜现象。禅师借杜诗说教并以之喻禅、释禅、证禅,取材极其广泛,运用自如,形式多样,无论是篇章语句之摘... 在盛唐三大诗人王维、李白、杜甫之中,禅宗语录讨论最多的不是“诗佛”王维而是“诗圣”杜甫,从北宋开始,还出现了持续近千年的杜诗崇拜现象。禅师借杜诗说教并以之喻禅、释禅、证禅,取材极其广泛,运用自如,形式多样,无论是篇章语句之摘引,还是对杜诗的字词改易、句式变动、语序调整、意义转移乃至步韵唱和,大都体现了以故为新的创新意识。究其成因,一方面和多数禅僧对杜甫创作经历、善写日常生活,杜诗精于句法、语言清丽雅正、写景状物心境合一的高度认同有关,另一方面,它是两宋以来士僧文化互动的产物,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的示范引领,特别是江西诗派和“文字禅”诗学的理论指引,对禅僧学杜的影响最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语录 杜诗崇拜 士僧互动 文字禅
下载PDF
辽金诗僧与僧诗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达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5-51,共7页
辽金两朝诗僧可分为职业僧人和准职业僧人两种类型,前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后者。其群体特征主要有三:丰富的漫游、访学经历有利于他们佛学知识、佛教活动经验的积累和陶冶诗情、增长诗才、提高诗艺;绝大多数诗僧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学创... 辽金两朝诗僧可分为职业僧人和准职业僧人两种类型,前者的人数远远多于后者。其群体特征主要有三:丰富的漫游、访学经历有利于他们佛学知识、佛教活动经验的积累和陶冶诗情、增长诗才、提高诗艺;绝大多数诗僧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很多诗僧都具有深厚的佛学素养并在宗教事业或社会发展方面有显著贡献和历史地位。从创作的主题取向上来看,辽金僧诗的成就主要体现于佛理禅机诗、酬赠君主诗、抒发感触诗、表现俗情诗和山居修行诗五大类型的题材。辽金僧诗的独特魅力表现在多述山林幽隐之兴的"蔬笋气"和借佛典禅籍中的话语入诗、造意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 诗僧 僧诗 佛禅 创作
下载PDF
论明代士僧互动与禅茶文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刚俊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46-150,共5页
明代是“三教合一”的重要时期,儒家、佛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出现了士僧互动的风潮。文人以个人和群体结社的方式在寺庙中与僧人品茶赋诗、论学谈禅。茶以其自然特质,被文人赋予了特有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性格,而又因茶道的审美意境、感... 明代是“三教合一”的重要时期,儒家、佛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出现了士僧互动的风潮。文人以个人和群体结社的方式在寺庙中与僧人品茶赋诗、论学谈禅。茶以其自然特质,被文人赋予了特有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性格,而又因茶道的审美意境、感悟方式与禅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被文人和禅僧共同所推崇。同时,茶文化在明朝有了新的发展,明人在茶侣选择、品茗方式和环境等都有前人所未发的创见,在与禅宗思想结合后,明代禅茶思想推动中国茶文化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士僧互动 禅茶文化
下载PDF
“川杂剧”、傀儡戏及其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2-100,共9页
南宋禅师兰溪道隆"颂古"诗所说的"川杂剧",按照禅宗语录特别是杨岐派禅师以戏说法的言说系统进行阐释,它最可能指的是"神鬼杂剧"。当然,也不能排除它属于"杂剧用傀儡"之列。此外,"川杂剧&... 南宋禅师兰溪道隆"颂古"诗所说的"川杂剧",按照禅宗语录特别是杨岐派禅师以戏说法的言说系统进行阐释,它最可能指的是"神鬼杂剧"。当然,也不能排除它属于"杂剧用傀儡"之列。此外,"川杂剧"还可能随着禅僧的地域流动而东入浙江各地,进而对绍兴杂剧、温州杂剧等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杂剧” 傀儡戏 神鬼杂剧 禅僧流动
下载PDF
论金朝咏寺酬僧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琴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金朝咏寺酬僧诗直接反映了佛禅对文学的渗透溶浸。这部分诗作包括三大类型: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向往净土、崇信佛禅的意识;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对世事的感触和内心情致的抒发;通过酬僧之作表现文人与方外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 金朝咏寺酬僧诗直接反映了佛禅对文学的渗透溶浸。这部分诗作包括三大类型: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向往净土、崇信佛禅的意识;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对世事的感触和内心情致的抒发;通过酬僧之作表现文人与方外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佛禅的向往。它们所体现的佛禅意蕴的深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佛禅对金诗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咏寺诗作 酬僧诗作 佛禅
下载PDF
圆悟克勤与江西禅宗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金凤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2-47,共6页
圆悟克勤受江西禅宗人物的启发而出川游学,其学法与交往的对象又大都是江西禅宗人物,因此其禅法体系中颇多江西禅宗的因子。克勤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期间,积极修法传禅,对包括江西在内的南方禅宗的发展影响深刻。圆悟克勤与江西禅宗... 圆悟克勤受江西禅宗人物的启发而出川游学,其学法与交往的对象又大都是江西禅宗人物,因此其禅法体系中颇多江西禅宗的因子。克勤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期间,积极修法传禅,对包括江西在内的南方禅宗的发展影响深刻。圆悟克勤与江西禅宗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禅宗重师缘、友缘、地缘的宗教性格,蜀赣两地的禅宗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悟克勤 禅宗 江西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从《高僧传》看《汉语大词典》始见例之不足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阿根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始见例 《高僧传》 中古汉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