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分析
1
作者 高惠婷 郭长江 +2 位作者 韩宾 徐思雯 杨益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表面纹饰阴线中的白色填充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某种黏土矿物混合而成。该研究为东周时期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工艺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国 青铜器 填白
下载PDF
释文峰塔墓地M61铜器铭文中的“占”与“贞”
2
作者 刘新全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湖北随州义地岗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乔”诸器铭文反映出“乔”生前曾担任过“■尹”“■尹”“攻尹”和“大攻尹”。通过字形比较,本文最终认为“■”字当释为“占”,而“■”字当释为“贞”。“占尹”“贞尹”“攻尹”“大攻尹”是M61... 湖北随州义地岗文峰塔墓地M61出土“乔”诸器铭文反映出“乔”生前曾担任过“■尹”“■尹”“攻尹”和“大攻尹”。通过字形比较,本文最终认为“■”字当释为“占”,而“■”字当释为“贞”。“占尹”“贞尹”“攻尹”“大攻尹”是M61墓主“乔”不同时期担任的不同官职,其职务均与占卜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峰塔 曾国 占尹 贞尹 攻尹
下载PDF
关于叶家山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郁永彬 陈建立 +3 位作者 梅建军 陈坤龙 常怀颖 黄凤春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2,共9页
铅同位素研究显示,叶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 铅同位素研究显示,叶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与曾国铜器相同原料的情况,其他器物的数据则与之存在差异;商代风格器物中,多数为先周时期制作,个别器物的成器年代则已进入西周时期。本文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探讨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青铜技术与文化联系及相互影响。论文指出,周王室对青铜物料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和配置,在周王室统筹下开展青铜冶铸生产并分配给各诸侯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本文研究结果,还为深入认识曾国与其他族群或方国间关系、商末周初铸铜产业发展、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技术 曾国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青铜工业
下载PDF
曾侯乙墓衣箱上的宇宙图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信芳 苏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鲜有人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衣箱 宇宙图式 斗土
下载PDF
从曾侯乙墓看曾国的军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玉堂 黄敬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曾(随)以武立国,是春秋早期楚国的强劲对手。曾侯乙墓出土兵器4 777件,随葬简册记载有大量的兵车,彰显出曾(随)作为汉东大国的军事实力。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曾国 军事装备
下载PDF
周、楚之间:湖北随州庙台子遗址农作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丽雅 郭长江 +2 位作者 张博 许稼枢 赵志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4,共9页
曾国在西周早期伴随着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经略活动而被分封于随枣走廊地区,并逐渐成为汉东诸国最大的一支。曾国之先祖“南公”地位可与周公、召公、太公相当,曾国的军事战略意义主要是拱卫宗周的南门、保障青铜之路的畅通。随州庙台子遗... 曾国在西周早期伴随着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经略活动而被分封于随枣走廊地区,并逐渐成为汉东诸国最大的一支。曾国之先祖“南公”地位可与周公、召公、太公相当,曾国的军事战略意义主要是拱卫宗周的南门、保障青铜之路的畅通。随州庙台子遗址的发掘和浮选为研究江汉地区历史时期(两周时期)曾国地区古代农业提供了契机。伴随2015年至2017年随州庙台子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水稻(Oryca sativa)、小米(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豇豆属(Vigna sp.)和豌豆(Pisum sativum)等农作物种子,占植物种子或果实遗存总数的94.8%。量化分析表明,庙台子所在的曾国地区既非单纯的稻作农业经济,也非单纯的旱作农业经济,而是稻、粟几乎并重,此外小麦在农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典型的稻旱兼营。庙台子遗址地处江汉,该地区史前时期属于中国南方传统的稻作农业体系,随着周代曾国先祖受封于此地,受到了周文化旱作农业体系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考古 周代 庙台子遗址 曾国 农业
下载PDF
曾侯乙墓漆箱房星图考 被引量:6
7
作者 武家璧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4,共5页
运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实际天象三者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认为曾侯乙墓漆箱侧面所绘天文图象为天驷房星图。房星又称为农祥星,其星神是古代天子或诸候在农历岁首于郊外举行籍田礼时祭祀的对象,因此绘有房星图的天文图漆箱是曾候乙举... 运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实际天象三者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认为曾侯乙墓漆箱侧面所绘天文图象为天驷房星图。房星又称为农祥星,其星神是古代天子或诸候在农历岁首于郊外举行籍田礼时祭祀的对象,因此绘有房星图的天文图漆箱是曾候乙举行籍礼时必须携带的重要仪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天文图 房星 籍田礼 中国 古代天文学史
下载PDF
曾侯乙墓漆书“日辰于维”天象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武家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9,共10页
在中国古代宇宙理论中,"四维"有"天维"与"地维"之分。曾侯乙墓漆书"日辰于维",表示日月合辰于天之艮维,是《颛顼历》正月"朔旦立春"、日月俱在"营室五度"的特殊天象。由漆... 在中国古代宇宙理论中,"四维"有"天维"与"地维"之分。曾侯乙墓漆书"日辰于维",表示日月合辰于天之艮维,是《颛顼历》正月"朔旦立春"、日月俱在"营室五度"的特殊天象。由漆书"民祀唯房"可知房星晨正,为旦中星。"中星"、"日在"与"辰在"互相印证,证明"日辰于维"是"首日春"天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立春 合朔 天象 首日春
下载PDF
从曾侯乙编钟看古代曲悬与轩悬制度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敬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40,共6页
曾侯乙编钟、编磬所构成优美动听的金石之声,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可以形成立体效果和宏观场面,金声玉振的演奏可营造出隆重气氛。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对铸钟作乐也要加以限制并有具体规定,这种制度就是"乐悬制度"。悬即悬... 曾侯乙编钟、编磬所构成优美动听的金石之声,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可以形成立体效果和宏观场面,金声玉振的演奏可营造出隆重气氛。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对铸钟作乐也要加以限制并有具体规定,这种制度就是"乐悬制度"。悬即悬挂之意。三面挂钟者为诸侯,实际上曾侯乙编钟和编磬为三面曲尺形,即轩悬。用编磬摆放代替的一面,形成三面,即郑注引郑司农云"轩悬,三面,其形曲"。三面悬挂钟才是"曲尺形"的"轩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曲悬 轩悬 制度
下载PDF
从史料角度再读《西学东渐记》
10
作者 乔翩翩 吴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5期75-80,共6页
容闳作为近代联通中西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用英文写成的自传被译成中文,以《西学东渐记》最为著名。容闳个人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不仅是经历者,还是参与者,因此该文从史料角度再读《西学东渐记》,不仅通过容闳的视角探究了其与曾国... 容闳作为近代联通中西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用英文写成的自传被译成中文,以《西学东渐记》最为著名。容闳个人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不仅是经历者,还是参与者,因此该文从史料角度再读《西学东渐记》,不仅通过容闳的视角探究了其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交往,也了解到“留美幼童”计划的成型和夭折,还通过容闳经商之路再现了近代的中国社会图景,使读者强烈感受到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爱国心以及不断为祖国前途命运而寻找出路的努力和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史料 《西学东渐记》 容闳 曾国藩 陈兰彬 留美幼童
下载PDF
关于曾国的政治中心及其变迁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凤春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4期40-46,共7页
曾国是一个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国,通过若干金文和传世文献的对比发现其应是历史文献中的随国。结合曾国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点、居址发掘资料和考古调查资料,可发现其初封的疆域并不大,与古鄂国并存于随州。随着鄂国的灭亡,其疆域逐... 曾国是一个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国,通过若干金文和传世文献的对比发现其应是历史文献中的随国。结合曾国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点、居址发掘资料和考古调查资料,可发现其初封的疆域并不大,与古鄂国并存于随州。随着鄂国的灭亡,其疆域逐步扩大,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曾国的畛域达到顶峰并一度成为汉东之大国。现有考古发掘及文物调查资料证明,曾国的政治中心应经历了四次变迁,时间分别为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至晚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早期至战国时期。除西周中期至晚期不明外,其余政治中心都在随州境内,整体呈由东北向西南迁徙的趋势,其中金文所见的曾国都城"西阳"应在今随州市。通过对已掘侯墓葬制、出土器物、金文材料和传世文献进行分析,京山苏家垄和枣阳郭家庙均不是曾国的政治中心,而可能是同一曾侯不同之子的封地。此外,对于将建立起曾国陶器完整的年代学标尺以及曾楚两国在汉东的博弈进退纳入到曾国政治中心的研究视野中来,也是值得学界进一步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 随国 疆域 政治中心 西阳
下载PDF
曾侯乙钟律与清商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清商音乐起源于先秦,盛行于西汉。曾侯乙编钟产生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律基本形态结构是否与清商律有一定内在联系?文章认为无论曾侯乙的甬钟还是纽钟以及信阳的春秋等编钟,在律列或音阶的结构上都几乎与无射清商律或清商调相同,由此证明... 清商音乐起源于先秦,盛行于西汉。曾侯乙编钟产生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律基本形态结构是否与清商律有一定内在联系?文章认为无论曾侯乙的甬钟还是纽钟以及信阳的春秋等编钟,在律列或音阶的结构上都几乎与无射清商律或清商调相同,由此证明曾侯乙编钟的确存在着在音乐基本形态方面与楚音乐文化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清商音乐 音律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一套亦或数套乎?——曾侯乙编钟编制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
通过对与曾侯乙编钟编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理清了各学说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契机断想下葬编钟件数经历了48件至64件的变化,64件钟是有意选定而并非随意凑成;进而认为:西周建立并严格执行的等级森严之礼乐制度虽早已崩溃,但... 通过对与曾侯乙编钟编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理清了各学说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契机断想下葬编钟件数经历了48件至64件的变化,64件钟是有意选定而并非随意凑成;进而认为:西周建立并严格执行的等级森严之礼乐制度虽早已崩溃,但青铜礼乐器的组合却仍反映出清晰的等级序列;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曾侯乙墓出土的64件编钟并非一套编钟,也即乙生前不可能以如此面貌的一套编钟演奏音乐;从下葬青铜编钟礼的属性来看,我们相信其确为一套编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编制 套数 件数 礼器 礼乐
下载PDF
加嬭编钟与楚庄王服曾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浩 《北方论丛》 2021年第4期14-17,共4页
新出春秋铜器加嬭编钟是曾侯夫人加嬭的自作用器,但铭文中自称"文王之孙子,穆之元子"之人并非曾侯,而是楚庄王熊侣。器主加嬭即随仲嬭加鼎中楚王所嫁之女随仲嬭加,她依靠楚国的支持在丈夫曾侯宝去世后代执国政。编钟铭文所记... 新出春秋铜器加嬭编钟是曾侯夫人加嬭的自作用器,但铭文中自称"文王之孙子,穆之元子"之人并非曾侯,而是楚庄王熊侣。器主加嬭即随仲嬭加鼎中楚王所嫁之女随仲嬭加,她依靠楚国的支持在丈夫曾侯宝去世后代执国政。编钟铭文所记是楚庄王巡省已归附楚国的曾国,加嬭代表曾国燕享楚王之事。从加嬭在楚庄王面前自称"孺小子"来看,其人应即庄王之女。如此一来,加嬭媵器随仲嬭加鼎的作器者也宜定为楚庄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 加嬭钟 随仲嬭加 楚庄王
下载PDF
曾侯乙墓古玉器纹饰与工艺特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妙聪 李晶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古玉器是一批工艺精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战国早期玉器。通过观察这些古玉器,对比商周春秋与汉代的古玉器的特征,分析其艺术特点,认为曾侯乙墓古玉器纹饰繁缛,以云纹为主,多种纹饰共存。其工艺技术造诣高超,但因手工制...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古玉器是一批工艺精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战国早期玉器。通过观察这些古玉器,对比商周春秋与汉代的古玉器的特征,分析其艺术特点,认为曾侯乙墓古玉器纹饰繁缛,以云纹为主,多种纹饰共存。其工艺技术造诣高超,但因手工制作的原因,仍有其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玉器 纹饰 工艺 曾侯乙墓
下载PDF
从编钟编磬铭文看曾侯乙墓出土编磬的国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安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4,共6页
曾侯乙编钟、编磬系同出一墓的先秦古乐器,器上铸、刻的乐律铭文,曾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编磬和编钟铭文中律名、声名、八度界定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磬铭和钟铭在这些方面明显有所差异,故认为编磬的产地是楚国,而非曾国。
关键词 曾侯乙 编磬 编钟 律名 声名 八度界定词 乐律 十二律
下载PDF
钟鸣寰宇 律动千秋--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李幼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2,27,共6页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共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数...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共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数十名学者,在全面回顾、总结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交流了在以曾侯乙编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编钟及相关文化研究方面所产生的最新学术成果,并就曾侯乙编钟在当前乃至今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艺术实践乃至社会文化与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30周年 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从传统绘画到现代小说:汪曾祺诗化小说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建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3-55,59,共4页
中国传统艺术的共通性以及汪曾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偏爱,使他在小说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营养,以草根性书写和开放性结构完成了其小说召唤性意境的创设。
关键词 传统绘画 汪曾祺小说 稳态性 写意性 召唤性
下载PDF
论曾国与铜绿山关系
19
作者 陈树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文章以随枣走廊曾国考古发现和鄂东南铜绿山的考古资料为基础,依据科技手段检测的部分铜器、铜矿石的成分数据与分析的结论,结合文献和金文资料,对两周时期曾国政治地位、统治区域、曾侯铭文铜器的铜料来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 文章以随枣走廊曾国考古发现和鄂东南铜绿山的考古资料为基础,依据科技手段检测的部分铜器、铜矿石的成分数据与分析的结论,结合文献和金文资料,对两周时期曾国政治地位、统治区域、曾侯铭文铜器的铜料来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西周时期曾国作为南土领袖代理周天子之职管控鄂东南铜绿山,东周时期楚国为报答曾侯先后救楚君复楚国之恩,将铜绿山生产部分铜料馈赠曾国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 铜绿山 铜料来源 关系
下载PDF
白酒蒸馏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芮荻 张宿义 +5 位作者 殷鹏飞 林杨 敖宗华 杨艳 贾俊杰 马龙 《酿酒科技》 2022年第9期85-90,共6页
蒸馏是白酒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对白酒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白酒蒸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甑桶蒸馏原理和数学模型的研究情况、影响甑桶蒸馏效果的因素、固态减压蒸馏和原酒二次蒸馏等蒸馏技术。白酒蒸馏的发展和研... 蒸馏是白酒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对白酒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白酒蒸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甑桶蒸馏原理和数学模型的研究情况、影响甑桶蒸馏效果的因素、固态减压蒸馏和原酒二次蒸馏等蒸馏技术。白酒蒸馏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重点是解释固态蒸馏的内在机理及新设备、新方法探索,这对丰富白酒固态蒸馏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对推动中国白酒蒸馏的技术进步,实现白酒高质量生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蒸馏技术 甑桶 固态蒸馏 影响因素 二次蒸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