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朴对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的小说想象
1
作者 杨玲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曾朴从未出国,其创作的《孽海花》中却有大量关于外交及海外经历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陈骥东其原型就是陈季同。陈季同对曾朴创作《孽海花》有多方面的影响,小说人物陈骥东成为曾朴对恩师陈季同的文学想象,学界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朴从未出国,其创作的《孽海花》中却有大量关于外交及海外经历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陈骥东其原型就是陈季同。陈季同对曾朴创作《孽海花》有多方面的影响,小说人物陈骥东成为曾朴对恩师陈季同的文学想象,学界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魏绍昌的《孽海花资料》列出的《人物索引表》并未提到小说人物陈骥东原型即陈季同,兹从文学想象侧面揭橥这位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孽海花》 陈季同 陈骥东
下载PDF
缺失、渲染与隐形:曾朴译雨果小说《九十三年》的艰难抉择
2
作者 《长江学术》 202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曾朴于1912年翻译了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曾朴译为“九十三年”),译文所用的文言语体精炼简洁,与雨果语言的繁复详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位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的激情和诗意在曾朴的译文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原作对话中... 曾朴于1912年翻译了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曾朴译为“九十三年”),译文所用的文言语体精炼简洁,与雨果语言的繁复详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位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的激情和诗意在曾朴的译文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原作对话中展示的具体情境与人物内在情感,与文言文所代表的历史积淀难以兼容,因而产生间离效果,令人难以感受到原作人物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译文对人物的动作和感情的描述采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某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原作中分布于小说各个情境中的哲人点评叙述被译者删除,使原本表露的作者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在译文中隐形。以上三方面反映出译者的翻译选择及其深层的文学观与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九三年》 曾朴 文言 翻译选择
下载PDF
从曾朴到李劼人: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形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联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8,共7页
过去十多年的现代文学研究,确立了李人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上的开拓者地位。实际上,中国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开创者是曾朴,而完成者是李人。曾朴与李人,均师承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 过去十多年的现代文学研究,确立了李人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上的开拓者地位。实际上,中国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开创者是曾朴,而完成者是李人。曾朴与李人,均师承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和独立的历史叙述,创作出与传统历史小说演义正史、叙写英豪、表现正统道德完全不同的现代历史小说模式。由于社会文化原因,曾朴、李人的历史小说模式,并未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主流。40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更多是茅盾式的"社会剖析"形式;而历史小说创作,则基本回复到五四前的传统历史小说套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李劼人 历史小说 法国文学 宏大叙事
下载PDF
人心之变与文学之变——《孽海花》、《广陵潮》与晚清社会心态的变异 被引量:4
4
作者 耿传明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清末民初文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反映社会变迁风貌的小说可以曾朴的《孽海花》和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代表。《孽海花》主要表现的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心态转换,而《广陵潮》则集中表现的是内地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孽海花》对历史的... 在清末民初文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反映社会变迁风貌的小说可以曾朴的《孽海花》和李涵秋的《广陵潮》为代表。《孽海花》主要表现的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心态转换,而《广陵潮》则集中表现的是内地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孽海花》对历史的表现带有传统史传文学的特点,表现出某种新旧杂糅性。《广陵潮》具有一种原发的自然的民间立场和民间视角,其作品以言情为主线形象地展现清末民初的民俗风情以及其在时代冲击下的演进和蜕变。作家对政治、社会主题的关注,是近代小说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社会心态 曾朴 李涵秋 文学转型
下载PDF
曾朴对法国文学的接受与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荻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9-83,共5页
曾朴是近代中国翻译介绍法国文学的先驱。他先后译介了雨果等名家的浪漫主义多种名著 ,他的译文大多采用白话 ,深受读者欢迎。曾朴的创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均受到法国文学的影响 ,这是他的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曾朴 法国文学 雨果 文学接受 文学翻译 文学影响
下载PDF
曾朴的译著及版本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润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曾朴的译著及版本,指出曾朴不愧是近代译介法国文学的第一人。
关键词 近代文学 曾朴 译著 版本
下载PDF
以掌故为小说——曾朴的《孽海花》与晚清民国的掌故之学
7
作者 魏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5,共11页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文学立场回看晚清小说,无论梁启超的"新小说"、鲁迅的"谴责小说",还是旧文人的"鸳蝴派"小说,都被归入了"旧文学"的营垒。但若以小说观和女性观来衡量的话...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文学立场回看晚清小说,无论梁启超的"新小说"、鲁迅的"谴责小说",还是旧文人的"鸳蝴派"小说,都被归入了"旧文学"的营垒。但若以小说观和女性观来衡量的话,曾朴的《孽海花》都是"新小说"而非"旧小说"。其"以掌故为小说"的文学实践,不仅打通了章回体与笔记体的传统小说样式,也能以西方文学的小说观念为参照,在清末民初的转型期,适成为新旧文学的桥梁。《孽海花》写了才子佳人,但不再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写法,而是其终结;写晚清历史,也不是历史演义体,而有丰富的生活细节,是一种风俗志式的呈现;作为描摹官场士林之小说佳作,从类型小说的角度,也可视之为中国"学界小说"之先驱,上继《儒林外史》,下开《围城》,倘与欧美"学界小说"所描写的士林画像及学术场域对照磨勘,更可知曾朴的《孽海花》有其不可磨灭的文学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孽海花》 掌故之学 学界小说
下载PDF
陈西滢与曾朴父子的翻译论争——兼及1930年代前后文坛的翻译大讨论
8
作者 管新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救亡和启蒙使晚清民国掀起对外翻译高潮。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被大量翻译成中文,随着西学翻译的扩大和翻译群体的增多,译文的规范性和质量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对译法和技巧等进行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起来,且伴有诸多... 救亡和启蒙使晚清民国掀起对外翻译高潮。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被大量翻译成中文,随着西学翻译的扩大和翻译群体的增多,译文的规范性和质量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对译法和技巧等进行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起来,且伴有诸多翻译商榷和论争,并在1930年前后达到论争高潮。其中陈西滢和曾朴父子之间的论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之间的论争主要集中在"信达雅"问题、直译和意译问题、诗歌翻译的可能性问题、翻译中的神韵问题等方面。以点带面,较好呈现了当时译界的翻译实践和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西滢 曾朴父子 翻译论争 信达雅 直译和意译 神韵
下载PDF
《赴试学院放歌》、《孽海花》之互释
9
作者 伏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0-94,共5页
曾朴主要以小说闻名,其《孽海花》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年未二十,即成诗集《未理集》。本文将其诗歌《赴试学院放歌》与小说《孽海花》进行"互文"研究,试图寻绎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他的思... 曾朴主要以小说闻名,其《孽海花》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年未二十,即成诗集《未理集》。本文将其诗歌《赴试学院放歌》与小说《孽海花》进行"互文"研究,试图寻绎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他的思想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赴试学院放歌》 《孽海花》
下载PDF
文化转型期的曾朴父子翻译出版活动
10
作者 吴磊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6-88,共3页
曾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除创作了以《孽海花》为代表的众多文学作品外,还积极投身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活动中。不仅创立小说林社,还在晚年与其长子曾虚白共同开办真美善书店,致力于系统译介法国文学。
关键词 曾朴 曾虚白 翻译 出版
下载PDF
浅论曾朴对雨果的译介
11
作者 陈梦 《惠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0-64,共5页
晚清小说家曾朴毕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在法国文学众多名家中,他对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情有独钟。曾朴译介雨果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文学因素和个人因素。他对待翻译态度严谨、思想明确,注重名家名篇,重视译品质量。对雨果的全... 晚清小说家曾朴毕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在法国文学众多名家中,他对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情有独钟。曾朴译介雨果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文学因素和个人因素。他对待翻译态度严谨、思想明确,注重名家名篇,重视译品质量。对雨果的全面系统译介最好地体现了曾朴的翻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雨果 译介
下载PDF
试论曾朴小说创作的超越性
12
作者 吴舜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7-72,共6页
曾朴的小说创作是富有探索性和超越性的;作家以一种前进的精神,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探索,突破了传统偏重伦理的取向,又以暴露内幕新闻般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当下晚清社会的风俗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 曾朴的小说创作是富有探索性和超越性的;作家以一种前进的精神,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探索,突破了传统偏重伦理的取向,又以暴露内幕新闻般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当下晚清社会的风俗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小说创作 超越性
下载PDF
译介雨果第一人─—《曾朴与雨果》之一
13
作者 陈梦 《武陵学刊》 1999年第5期76-79,共4页
曾朴是近代中国译介雨果的第一人。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译介雨果,一是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时代要求,二是中国近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曾朴本人在政治思想、文学观念、个性气质等方面与雨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曾朴译介雨果鲜明... 曾朴是近代中国译介雨果的第一人。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译介雨果,一是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时代要求,二是中国近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曾朴本人在政治思想、文学观念、个性气质等方面与雨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曾朴译介雨果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翻译思想。他的翻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翻译 雨果
下载PDF
《戏赠杜甫》非李白诗辨及对李杜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丹枫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 ,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 ,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 ,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 ,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 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 ,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 ,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 ,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 ,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诗歌及创作主张、思想经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戏赠杜甫》 李杜关系
下载PDF
汇编五家后汉艺文志刍议
15
作者 林海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清人前后有八家为后汉补作艺文志,现存有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及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并考》五家,由于时代局限,诸家补志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体... 清人前后有八家为后汉补作艺文志,现存有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及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并考》五家,由于时代局限,诸家补志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体例不一、收书此有彼无、为求全而著录了不少伪书、非后汉著述、分类不当等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在诸家补志的基础上编制一部新的《后汉艺文志》。汇编当以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为主,补入其他四家所录而姚氏漏收的条目,剔除误收的伪书、非后汉著述,将分类不当者重新分类,且据出土文献辑录新书目,整理为一全面、详尽地反映后汉一代著述情况的新艺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昭 侯康 姚振宗 顾櫰三 曾朴 《后汉艺文志》
下载PDF
释[女菐]盘铭文中的“■”字
16
作者 岳拯士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52-56,共5页
本文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参证出土文献,认为[女菐]盘铭文“■”字右旁所从当释为“夨”,读作“胡国”之“胡”。同时指出铭文之“[女菐]”应是胡国嫁到曾国的女子。
关键词 [女菐]盘 曾国 胡国
下载PDF
扬州西山陈集林述曾及其家族事迹考
17
作者 罗加岭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林述曾出生于扬州西山陈集名门望族林氏。阮元任浙江巡抚时,聘他为幕僚。后被大盐商江振鸿邀他去助鹾总之事。嘉庆十八年(1813),他被授浙江武康知县。他好梅,曾请奚冈绘《绕屋梅花三十树》,请王学浩绘《绕屋梅花图》,又请陈鸿寿刻“绕... 林述曾出生于扬州西山陈集名门望族林氏。阮元任浙江巡抚时,聘他为幕僚。后被大盐商江振鸿邀他去助鹾总之事。嘉庆十八年(1813),他被授浙江武康知县。他好梅,曾请奚冈绘《绕屋梅花三十树》,请王学浩绘《绕屋梅花图》,又请陈鸿寿刻“绕屋梅华三十树”朱文印。他与陈鸿寿的关系最为密切。他多次参加阮元组织的诗歌唱和。他好诗,著有《梅花屋诗存》。他有四个儿子,其中林溥、林鸿俱有文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述曾 阮元 梅花 陈鸿寿 篆刻 林溥 林鸿
下载PDF
“略存欧西文学之精神”的尝试——曾朴的首部译作《影之花》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晓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曾朴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还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通过对其首部译作《影之花》(1905)的考察后,可以理解他的翻译策略与文学理想。论文第一部分根据史料考证出署名为"润词者"的曾朴即是《影之花》译者,并分析了这一署名方式... 曾朴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还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通过对其首部译作《影之花》(1905)的考察后,可以理解他的翻译策略与文学理想。论文第一部分根据史料考证出署名为"润词者"的曾朴即是《影之花》译者,并分析了这一署名方式背后的原因;第二部分则通过《影之花》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呈现出曾朴"略存欧西文学之精神"的多种翻译尝试以及独立于时代风尚的翻译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影之花》 翻译策略 异化
原文传递
译本的选择与阐释:译者对本土文学的参与——以《肉与死》为中心
19
作者 马晓冬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5,共10页
本文以小说家曾朴及其子曾虚白合作的一部翻译作品《肉与死》(原作为法国作家皮埃尔·路易的小说Aphrodite)为中心,讨论译者如何通过译本选择与阐释参与本土文学建设。除以该作品矫正文坛性文学泛滥的翻译动机外,曾朴在序言中... 本文以小说家曾朴及其子曾虚白合作的一部翻译作品《肉与死》(原作为法国作家皮埃尔·路易的小说Aphrodite)为中心,讨论译者如何通过译本选择与阐释参与本土文学建设。除以该作品矫正文坛性文学泛滥的翻译动机外,曾朴在序言中还竭力强调原作色情内容的“丑”和艺术表现的“美”两方面的反差,突出了对作家的艺术加工以及文学审美特质的重视,从而使肉欲和色情本身不再具备在原作者那里所拥有的天然价值。经过这番阐释,译者同时与当时国内泛滥的性文学及包括“革命文学”在内的功利主义文学展开了对话;而译本作为一个跨文化产品,也就被赋予了原作所并不具备的目的语文化场的诸种信息与话语痕迹,成为目的语文化生产内在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译者 《肉与死》 文化参与
原文传递
苏社集团的分裂:张謇父子、江苏省教育会与1921年省议长之争 被引量:2
20
作者 靳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102,共15页
1920年,张謇与黄炎培、沈恩孚等江苏耆绅成立了具有统合全省自治事业的团体—苏社。在这一团体中,张謇与黄炎培、曾朴、朱绍文等江苏省教育会派士绅在利益、理念等问题上明显不同。1921年,江苏省第三届省议会选举,张謇有意让其子张孝若... 1920年,张謇与黄炎培、沈恩孚等江苏耆绅成立了具有统合全省自治事业的团体—苏社。在这一团体中,张謇与黄炎培、曾朴、朱绍文等江苏省教育会派士绅在利益、理念等问题上明显不同。1921年,江苏省第三届省议会选举,张謇有意让其子张孝若参选省议长。但是黄炎培、曾朴与朱绍文等人支持张謇的老友张一麐竞选省议长。这导致张謇父子与张一麐形成竞争关系,也导致省议会内部分裂成两派。一派为支持张一麐的南张派,一派为支持张孝若的北张派。两派争持互斗,互相揭发,最终南张派爆出张孝若伪造年龄,进行贿选的丑闻。最终两张同时退出竞选,但议长仍被北张派取得。这一事件对张謇晚年的声誉、心境均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也使原本统合全省士绅的苏社分裂成两派。两派矛盾在此后不断演进,成为影响1920年代前期江苏政局走向的结构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社 江苏省教育会 江苏省议会 张謇 曾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