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cage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鹏飞 危国军 +5 位作者 石作为 王凯夫 蒋玉东 徐申 张晓娟 董大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2008年1月~2018年6月对比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 目的:比较颈前路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2008年1月~2018年6月对比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以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3~C7Cobb角、融合率、邻近节段退变。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危险度差值(risk difference,RD)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漏斗图判定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14篇文献总计1159例患者(Zero-P组546例患者,钛板组613例患者)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评价6篇为9分,4篇为8分,4篇为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患者的手术时间[SMD=-0.60,95%CI(-0.73,0.46),P<0.01]、术中出血量[SMD=-0.50,95%CI(-0.64,-0.37),P<0.01]、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RD=-0.09,95%CI(-0.14,-0.04),P<0.01]及慢性吞咽困难发生率[RD=0.14,95%CI(0.06,0.31),P<0.01]显著低于应用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的患者。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NDI、VAS评分、Cobb角、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斗图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与应用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相比,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亦具有满意的疗效,且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盘切除融合 zero-p椎间融合系统 META分析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巧迪 李越 +1 位作者 肖清清 刘道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治疗,B组行常规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腰腿部疼痛与功能障碍状况,脊髓功能,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4周两组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两组各项脊髓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优于B组(P<0.05);术后3 d A组血清SP水平高于B组,而血清PGE2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可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以及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 孔腰融合 脊髓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3
作者 穆恒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3-0086,共4页
探究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0年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0,常规腰椎融合术)及微创组(n=30,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手术),观察围术期指... 探究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0年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0,常规腰椎融合术)及微创组(n=30,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手术),观察围术期指标、疼痛、腰椎及骨科功能。结果 参照组切口长度[(8.25±1.49)cm]、手术时间[(145.28±20.49)min]、术中出血量[(250.82±20.41)mL]、术后引流量[(434.72±40.83)mL]、红细胞输入量[(0.26±0.07)U]均高于微创组[(4.52±1.08)cm]、[(115.64±20.37)min]、[(109.41±10.27)mL]、[(114.59±10.42)mL]、[(0.04±0.01)U],(P<0.05)。手术前,患者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骨科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微创组数据好转(P<0.05)。结论 采用扩张通道微创手术可减小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创口,术中状态稳定,术后恢复更快,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系统 扩张通道 MIS-TLIF 孔入路腰融合 管狭窄症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吴昊 张兴庆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 目的探究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TLIF术治疗,观察组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及腿、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两组腿、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GSH-Px、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两组血清GSH-Px、SOD水平均低于术前,血清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血清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在保证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可减轻患者术中创伤,缓解患者疼痛感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 孔腰融合
下载PDF
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鞠海庆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287-289,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观察组采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4、14.203、5.018,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腿疼、腰痛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65、17.842;t=2.439、3.935,P<0.05);术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2、 3.436、 2.320、 2.360、 2.281、 2.573、4.219,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2.618、2.113、2.176、2.716、2.413、2.133、3.749,P<0.05)。结论: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较短,效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相邻两节段腰盘突出症 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cage植骨融合
下载PDF
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和ACDF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林加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Zero-P颈前...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椎功能影像学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0.03±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42±3.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1.82±0.45)、(1.04±0.32)分及NDI评分(16.69±2.71)、(12.06±2.12)分低于对照组的(2.74±0.62)、(1.88±0.47)分及(20.05±3.32)、(15.51±2.24)分,JOA评分(12.65±1.12)、(13.32±1.18)分高于对照组的(10.17±1.01)、(12.03±1.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变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病变椎间高度(6.72±0.71)cm及颈椎生理曲度(15.11±3.75)°大于对照组的(5.28±0.52)cm、(12.24±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ro-P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手术损伤小,不良事件少,恢复速度快,并促进患者颈椎功能及吞咽困难进一步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p前路融合内固定系统 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Zero-P椎间融合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彪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2期15-18,共4页
分析颈前路零切迹(Zero-P)椎间融合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随机将2022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取颈前路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10)采取Zer... 分析颈前路零切迹(Zero-P)椎间融合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随机将2022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取颈前路钛板融合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10)采取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Cobb角和椎前软组织厚度比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观察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Zero-P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曲度、椎体间高度及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且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吞咽困难。Zero-P椎间融合术可以作为颈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o-p融合 颈前路钛板融合器内固定 盘突出 神经功能 吞咽困难
下载PDF
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尉志强 王亚非 +3 位作者 尉禹 柏立群 李彦 李运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67-69,共3页
目的 评价和分析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前路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的6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 评价和分析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前路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的68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1年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颈椎Cobb角JOA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减压及椎间融合效果良好,均未出现二次手术者。结论 Zero-P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能使融合节段立即稳定,解决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钢板螺丝钉内手术对椎体前软组织食管的刺激,解决了颈前路跨阶段椎间融合的问题。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后带颈托时间只需要一周,椎间隙融合效果好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zero-p
下载PDF
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烨 王建波 邓立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5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 目的观察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病变椎间高度、颈椎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实施零切迹(Zero-P)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吞咽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zero-p)颈前路融合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Zero-P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置入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刚 吴涛 +7 位作者 黄鑫鹏 李威霖 谢宁 陈华江 刘军 王云华 黄野 倪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1期4980-4985,共6页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使用颈前路钢板可能引起治疗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目的:观察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优势。方法: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行...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使用颈前路钢板可能引起治疗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目的:观察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优势。方法: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患者51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3,6个月,治疗后1年及2年等时间节点采用颈部及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吞咽困难评分法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射线片评价术后植骨融合程度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5.4个月。治疗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疼痛缓解,肌力恢复;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7%。治疗后第2天有7例患者出现轻、中度的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未发现内置物沉降,也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或内固定器移位等并发症。表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式中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良好,其设计同时具备了颈椎间融合器以及颈椎前路固定钢板的优点,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zero-p融合 脊柱融合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不同融合装置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管减压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11
作者 任杭岭 宋娜 +3 位作者 徐大霞 李宗欢 张志 张景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75-5381,共7页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 背景:颈前路手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影响逐渐被关注,目前对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术式选择缺乏明确可行的临床指南,寻求最适合的固定方式更有益于此类型患者。目的:对比颈前路减压不同融合装置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全部患者均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治疗,根据椎间融合装置的不同分为2组,零切迹组(zero-p组)纳入患者23例,钛板联合cage组(cage组)纳入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手术前后于X射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包括颈椎前凸角(C2-7 Cobb角)、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病椎局部前凸角和T1倾斜角。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椎间融合以及术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日本骨科学会颈椎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值并对比其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zero-p组手术时间较cage组短,术中出血量较cage组少,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cage组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7/21,33%)高于zero-p组(3/23,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相同,均骨性融合;组内比较发现两组颈椎矢状位参数指标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末次随访时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颈椎矢状位垂直距离、C2-7 Cobb角、T1倾斜角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zero-p组病椎局部前凸角变化值较cage组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过程中使用zero-p与钛板联合cage均能有效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可以更好地重建患者颈椎前凸曲度,对于融合装置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前路盘切除减压融合 融合 zero-p 钛板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汤呈宣 李永奖 +3 位作者 彭茂秀 林光锚 王涛 张力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6-157,共2页
2004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置入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 2004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置入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单枚融合 滑脱症 内固定治疗 后路腰融合 lumbar 融合 疗效满意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缪锦浩 匡勇 +4 位作者 陈德玉 杨立利 王新伟 陈宇 刘晓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4例,2个间隙18例,3个间隙7例。共置入Zero-P 71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分别为8、19、30、14枚。术前、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伸屈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手术时间48~13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40~310ml,平均110ml。1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其中13例术后2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2.6%)症状持续至术后4个月消失。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3±0.9分,均低于术前的7.3±1.3分(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6±1.1分、15.0±1.2分,均高于术前的9.7±1.7分(P〈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4°±9.6°、17.8°±9.2°,大于术前的9.0°±10.0°(P〈0.05)。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间隙无异常活动,内置物无移位。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满意,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术后慢性吞咽不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盘切除融合 零切迹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 疗效 吞咽不适
下载PDF
应用RF系统及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宇星 赵庆 +2 位作者 陈少明 钟祥德 靳安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RF内固定系统及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8例腰椎滑脱症应用RF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和椎间融合器(TFC)治疗。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临床结果:优23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6.8... 目的探讨应用RF内固定系统及Cage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8例腰椎滑脱症应用RF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和椎间融合器(TFC)治疗。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临床结果:优23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6.8%。结论应用RF椎弓根钉内固定加上Cage椎体间融合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融合 RF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可扩张通道系统辅助椎间盘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承军 唐福宇 +3 位作者 王力平 徐敏 娄宇明 梁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47-749,共3页
关键词 融合 盘镜 通道系统 微创技术 隙高度 疾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Zero-P椎间融合器在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廷飞 孙璟川 +4 位作者 杨勇 孙晨曦 贾连顺 史建刚 史国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目的:探讨Zero-P椎间融合器在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采用颈前路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的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34~69岁,平均49... 目的:探讨Zero-P椎间融合器在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采用颈前路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的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34~69岁,平均49.65±5.7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5.37±3.63个月。CT及MRI均显示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及脊髓受压,MRI显示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5例(2例为C4/5、C7/T1,2例为C6/7、C7/T1,1例为C3/4、C4/5、C7/T1),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4例(C7/T1)。术前通过X线、CT和MRI进行评估,所有入选的病例其胸骨切迹水平所对的椎体高度均位于突出间隙下位椎体以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植骨愈合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所有突出节段均获得良好减压、融合。术中减压及内固定放置顺利,均未出现脊髓、硬膜损伤,未出现脑脊液漏、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患者的VAS及NDI术前分别为7.06±1.64分和43.27±4.53分,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2.02±1.38分和8.64±2.37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前JOA评分为6.94±1.57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改善为13.14±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随访颈椎X线片中未发现内置物沉降、螺钉松动、断裂和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达骨性融合。结论:采用颈前路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胸交界处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良好的减压和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交界处 盘突出症 zero-p融合 前路减压
下载PDF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跃 左文山 +1 位作者 田纪伟 王守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按... 目的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按照Nakai标准,优良率92.9%。结论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优良,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脊柱内固定系统 融合 横突植骨
下载PDF
应用Cage与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飞雁 顾湘杰 +3 位作者 鲍根喜 王旭 华英汇 蒋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110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50例;双节段单独使用Cage 18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23例;3节段1例,使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采用后侧入路斜向置入单枚长Cage,其中圆柱形螺纹Cage 100枚,接触式Cage 90枚,楔形53枚。术后平均随访2.8年(6月~4.5年),并行影像学评估和临床效果评价,包括X线片和薄层CT扫描;用ODI作术前/后的临床评价。结果:融合率术后6月90.1%(219)、12月93.0%(226)、24月95.1%(231);临床症状缓解率术后3月91.6%(185例),6月以上95.0%(192例);术后并发症:一过性足下垂和伸踇乏力30例;Cage后滑出3例(1.2%);术后脑脊液漏5例(2.4%);术后下腰痛持续3月者10例,持续6月者3例,1年以上者1例;术后内植物下沉、假关节形成者1例。结论:应用PLIF腰椎体间置入Cage行融合术是满意而可靠的方法,2节段以上单独应用Cage可发生内植物滑出、椎体塌陷等并发症,Cage联用椎弓根螺钉可以有效防止融合器的松动和后滑出,尤其是多节段的后路减压融合术时。良好的手术技巧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E 弓根螺钉系统 后路腰融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覃海飚 钟远鸣 +4 位作者 张家立 李智斐 韦家鼎 陈勇喜 肖增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 目的 探讨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腰椎不稳症患者1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融合成功154例(93.9%)。融合失败10例(6.1%),其中单节段术后不融合5例,2节段不融合3例,3节段不融合2例;Cage向后滑脱7例,向前滑脱3例;未融合有明显透亮带无临床症状者4例。末次随访时,出现Cage沉降2例,椎间隙高度丢失,同时出现神经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发生。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脊柱手术节段情况,综合评估,术中严格把握置入方法,减少融合节段,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减少Cage植骨不融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症 后路弓根钉棒系统 植骨融合 Cage植骨 融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Dynesys动态中和系统和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江龙 刘继波 +3 位作者 周鹏 熊飞龙 谢大伟 光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中和系统和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动态中和系统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分析动态中和系统和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动态中和系统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6及12个月的腰椎间盘功能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治疗节段ROM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邻近节段治疗后ROM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中和系统用于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治疗,手术创伤较小,且在治疗后腰椎功能及活动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中和系统 退行性变 经后路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