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3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乔玉环 冯秀丽 +2 位作者 郭瑞霞 张志萍 王学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腺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UNX3与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腺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UNX3与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67.5%(27/40)与95.0%(19/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0,P<0.001);上述3种组织中EZH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5/60)、42.5%(17/40)与15.0%(3/20),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1,P<0.001)。RUNX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561,-2.367,5.370,P均<0.05),EZH2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χ2=-3.084,5.568,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RUNX3和EZH2蛋白的表达相关(rP=0.330,P=0.007)。结论:RUNX3蛋白表达缺失和EZH2蛋白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的EZH2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调控RUNX3基因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下载PDF
microRNA-101诱导zeste基因增强子的表达沉默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
2
作者 琚雄飞 方巧云 刘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microRNA-101前体在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靶基因EZH2的沉默机制及调控宿主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CMV3.2-mir101;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白质粒及重组子pRNAT-CMV3.2-mir101转染至... 目的:研究外源性microRNA-101前体在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靶基因EZH2的沉默机制及调控宿主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CMV3.2-mir101;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空白质粒及重组子pRNAT-CMV3.2-mir101转染至SHG44细胞;检测microRNA-101的表达对于SHG44的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pRNAT-CMV3.2-mir101转染组细胞中mature microRNA-101呈高水平表达,pRNAT-CMV3.2-mir101转染组SHG44细胞中的EZH2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表达量,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利用上调microRNA-101的表达,可以引起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抑制。结论:microRNA-101可以有效的沉默宿主细胞SHG44中靶基因EZH2的表达,并且诱导该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人脑胶质瘤 zeste基因增强子 增殖抑制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司瑞丽 李晓凤 +1 位作者 张美云 刘卓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HIF-1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同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IF-1和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分期及病理类型未见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密切相关(P<0.05)。两者间在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13,P=0.018)。结论:HIF-1和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有可能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抑制剂联合放化疗对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常雅彬 江蓉 +1 位作者 蔡彦敏 江冠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 目的评估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4^(+)百分比与CD4^(+)/CD8^(+)比值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百分比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阴性 程序性死亡因子及其配体抑制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蛋白表达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泽龙 武雪亮 +3 位作者 屈明 薛军 韩磊 孙光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6-864,共9页
目的探究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探究RUNX3和EZH2蛋白表达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31例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的直肠腺癌患者的癌... 目的探究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探究RUNX3和EZH2蛋白表达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31例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的直肠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癌组和癌旁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中RUNX3和EZH2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中RUNX3和EZH2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RUNX3和EZH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将26例术前行3周期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前活检蜡块作为治疗前组,其术后病理蜡块作为治疗后组,病理肿瘤缩退学分级评估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中RUNX3和EZH2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基因蛋白表达模式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相比,癌组RUNX3 mRNA的表达下调,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01),EZH2 mRNA的表达上调,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22);癌组中RUNX3和EZH2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99,P=0.000);1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达到TRG0~TRG2级,新辅助化疗总体有效率为46.15%(12/26);与治疗前组相比,治疗后组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治疗前组RUNX3阳性表达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5.00%(9/12),EZH2阴性表达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7.78%(7/9),RUNX3+/EZH2-的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100%(7/7),高于其他蛋白表达模式(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RUNX3蛋白的表达情况是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RUNX3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EZH2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可能会对直肠癌中RUNX3和EZH2的表达产生影响;RUNX3高表达和EZH2低表达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直肠癌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XELOX 新辅助化疗 肿瘤缩退学分级
下载PDF
前列腺腺癌组织中果蝇Zeste基因增强因子2、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蛋白表达及对Ki67增殖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超 王卓 曹余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46-2947,共2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腺癌中果蝇Zeste基因增强因子(EZH)2、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的表达,关注二者对Ki67增殖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4例前列腺腺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54例前列腺增生术后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 目的检测前列腺腺癌中果蝇Zeste基因增强因子(EZH)2、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的表达,关注二者对Ki67增殖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4例前列腺腺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54例前列腺增生术后蜡块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EZH2、PTEN和Ki67的表达。结果两组中EZH2、PTEN阳性率、Ki67增殖指数表达的差别显著。观察组中EZH2、PTEN阳性率、Ki67增殖指数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EZH2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TEN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前列腺腺癌中EZH2高表达、PTEN低表达对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EZH2、PTEN均可以通过调节Ki67的增殖起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腺癌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因子(EZH)2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 Ki6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抑制剂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被引量:2
7
作者 柳亚珍 孙海伟 +4 位作者 汪继 朱建良 马丽梅 肖盐 刘励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72-480,共9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抑制剂GSK126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制备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OGD/R模型组(OGD/R组)和OGD/R模型+低、中、...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抑制剂GSK126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制备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OGD/R模型组(OGD/R组)和OGD/R模型+低、中、高浓度EZH2抑制剂组(OGD/R+GSK1260.5、1、5μmol/L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T22细胞损伤,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通过荧光探针C11 BODIPY 581/591和FerroOrange检测细胞内铁死亡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ipid ROS)和Fe^(2+)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EZH2、NRF2、HO-1、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HT22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死亡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升高,MDA含量增加,GSH/GSSG比值减少,Lipid ROS、Fe^(2+)含量增加,EZH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NRF2、HO-1、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与OGD/R组比较,OGD/R+GSK1260.5、1、5μmol/L组HT22细胞活力均升高,细胞死亡率均下降,细胞内ROS水平均下降,MDA含量均减少,GSH/GSSG比值均增加,Lipid ROS、Fe^(2+)含量均减少,EZH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NRF2、HO-1、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值均<0.05)。结论EZH2抑制剂GSK126可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RF2/H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SLC7A11/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 GSK126(EZH2抑制剂) 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 铁死亡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放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周梅英 邓鹏 +1 位作者 李幸幸 向世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放化疗治疗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放化疗治疗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GFR-TKI方案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因子水平、预后及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癌胚抗原、金属基质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7个月、22个月;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EGFR-TKI联合放化疗治疗EGFR基因突变型NSCLC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相关因子水平,控制肿瘤进展和延长总生存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下载PDF
清毒栓提取物通过调节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抑制SiHa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美 楼姣英 +1 位作者 耿韦华 乔晓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79-586,共8页
目的研究清毒栓提取物对人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基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稳定并进入对数生长期的SiHa细胞,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的清毒栓含药血清和E... 目的研究清毒栓提取物对人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基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稳定并进入对数生长期的SiHa细胞,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的清毒栓含药血清和EZH2抑制剂GSK126进行干预,使用八肽胆囊收缩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等技术,研究清毒栓含药血清对SiHa细胞活性、增殖与凋亡、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与其组蛋白甲基化水平、β-连环蛋白通路、EZH2表达影响。结果清毒栓含药血清促进Foxp3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并可增加EZH2含量;而Foxp3过表达质粒和EZH2抑制剂GSK126可以逆转清毒栓含药血清诱导的Foxp3表达下调,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以及SiHa细胞活性下调。结论清毒栓对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增加EZH2含量促进Foxp3启动子组蛋白甲基化来改变Foxp3表达,从而抑制SiHa细胞中β-连环蛋白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栓含药血清 宫颈癌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 β-连环蛋白通路
下载PDF
鸡、鹅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现永 施振旦 +2 位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马静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从鸡胚、鹅胚中扩增得到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分别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MSTN基因序列均由1128个核苷酸组成,MSTN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4 6%,推导相应氨基酸序列的... 采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从鸡胚、鹅胚中扩增得到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分别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MSTN基因序列均由1128个核苷酸组成,MSTN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4 6%,推导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7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成抑制因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RT-PCR
下载PDF
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黎刚 王应雄 +3 位作者 刘学庆 翁亚光 何俊琳 陈雪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1-253,共3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的表达与其病因的关系 ,本文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2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 (病例组 )和 36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子宫蜕膜LIFmRNA进行... 为了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的表达与其病因的关系 ,本文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2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 (病例组 )和 36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子宫蜕膜LIFmRNA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LIFmRNA表达水平为 1.314± 0 .45 7,病例组表达水平为 0 .5 12± 0 .2 19,两组相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病例组中有 3例患者完全缺乏LIF基因表达。这些研究结果提示LIF基因表达缺失或减弱 ,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妊娠早期子宫蜕膜LIF基因表达检测可作为诊断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病因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子宫蜕膜 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母代鸡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后代肌纤维发育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MSTN)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闫俊书 单安山 +2 位作者 时本利 王安祺 胡景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41-1349,共9页
旨在研究2个品系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后代肌纤维发育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MSTN)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通过对高、低脂系肉种鸡饲喂3个蛋白水平(分别是NRC肉种鸡饲养标准蛋白水平的80%、100%、120%)的日粮,子代饲喂正常蛋白水... 旨在研究2个品系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后代肌纤维发育及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MSTN)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通过对高、低脂系肉种鸡饲喂3个蛋白水平(分别是NRC肉种鸡饲养标准蛋白水平的80%、100%、120%)的日粮,子代饲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粮,研究母体效应对后代肌纤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母代高蛋白日粮可显著提高子代1日龄肉仔鸡初生体质量(P<0.05),但屠宰日龄肉仔鸡体质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母代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子代胸肌肌纤维直径逐渐减小,且低蛋白组显著低于正常蛋白和高蛋白组(P<0.05),2个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随着母代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胸肌肌纤维密度逐渐增加,且低蛋白组显著高于正常蛋白组和高蛋白组(P<0.05),2个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母代高蛋白日粮有降低MSTNmRNA表达量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低脂系肉仔鸡高蛋白组21日龄胸肌MSTN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蛋白组和低蛋白组(P<0.05)。结果表明,母代高蛋白日粮可提高后代初生体质量,且高蛋白日粮有降低胸肌中MSTNmRNA表达量的趋势;母代低蛋白日粮可显著降低后代肌纤维直径提高肌纤维密度,从而改善肌肉品质。品系对肌纤维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鸡 蛋白水平 肌纤维 肌肉生成抑制因子基因
下载PDF
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和生肌调节因子基因的表达及其性别特点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晓静 陈杰 +2 位作者 胥清富 韦习会 赵茹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8,共5页
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 i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及性别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公猪MyostatinmRNA表达水平在20日龄时达到高峰且显著高... 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 in)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及性别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公猪MyostatinmRNA表达水平在20日龄时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相同日龄二花脸公猪(P<0.05),而二花脸公猪在45日龄时才显著升高,其他日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二花脸公猪和母猪出生后MyostatinmRNA表达水平均表现为上升,45日龄时达到高峰,120日龄时公母猪间差异显著(P<0.05)。二花脸公猪与大白猪公猪MyogeninmRNA的表达发育模式基本相同,均在20日龄达到最高值,品种间差异不显著。90日龄二花脸母猪MyogeninmRNA表达水平较公猪显著下调(P<0.05)。结果提示,猪背最长肌中Myostatin和Myogenin基因表达水平在猪出生后早期均较高,但没有出现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一直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两种基因的表达在20日龄出现品种间差异;性成熟前后二花脸公母猪间表达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二花脸猪 背最长肌 肌肉生长抑制基因 生肌调节因子基因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余祥 张毅 +1 位作者 于秀萍 崔秀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 通过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突变的分析 ,进一步探讨RI与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表达量 ;采用SSCP的方法分析肿瘤细胞R... 目的 通过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突变的分析 ,进一步探讨RI与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表达量 ;采用SSCP的方法分析肿瘤细胞RI基因中是否有突变。结果 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表达明显低于同体癌旁正常组织 ,但用MboI酶切及SSCP分析未发现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有突变。结论 乳腺癌的生长可能与RI表达的下降有关 ,从而可能使癌组织周边新血管的形成未受到有效抑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血管形成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单志新 余细勇 +6 位作者 林秋雄 邓春玉 刘媛 蔡施霞 谭虹虹 符永恒 林曙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IF,并转化人工程菌B121(DE3)。用Ni-亲合柱分离纯化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MIF。用...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MIF,并转化人工程菌B121(DE3)。用Ni-亲合柱分离纯化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MIF。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鉴定复性的重组MIF的活性。分别用0、30、60、120ng/mL的重组MIF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12h,通过Real-time定量PCR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_(165)、FGFR_3、MMP9、TGF-α、PDGF-α的mRNA表达。用体外血管生成试验检测重组MIF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管腔作用。[结果]正确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MIF。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出重组MIF。复性的重组MIF对巨噬细胞移动的抑制水平达30%(P<0.05)。重组MIF能特异地诱导HVECs中VEGF_(165)、FGFR_3、MMP9、TGF-α、PDGF-α表达,并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MIF,MIF能特异地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分子克隆 人血管内皮细胞 定量PCR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扬 娄永华 +2 位作者 王路 朱玉平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 PROEXHTb,IPTG诱导表达 ;初步纯化表达产物 ,检测对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结果 :可溶性人 VEGI可以直接抑制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VEGI是一种新的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及B16细胞中基因沉默的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坤 田余祥 +4 位作者 陈海波 杨帆 樊建慧 赵宝昌 崔秀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9-522,共4页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与血管生长因子(Angiogenin, Ang)紧密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形成.利用全基因组合成法合成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hri)的发夹shRNA序列,亚...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与血管生长因子(Angiogenin, Ang)紧密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形成.利用全基因组合成法合成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hri)的发夹shRNA序列,亚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KD;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与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融合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EGFP-C1-hri共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干扰效果.用Image-Pro plus 4.5软件对绿色荧光照片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显示B16中表达的绿色荧光被干扰,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可达80%以上.成功重组构建了针对hri的siRNA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SIRNA 构建 基因沉默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余祥 王冬梅 崔秀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一种多功能的酸性糖蛋白,人胎盘中富含RI。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从人胎盘中提纯的RI能明显抑制小鼠某些实体瘤(S180肉瘤、Ca761乳腺癌和H22肝癌)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 背景与目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一种多功能的酸性糖蛋白,人胎盘中富含RI。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从人胎盘中提纯的RI能明显抑制小鼠某些实体瘤(S180肉瘤、Ca761乳腺癌和H22肝癌)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RT-PCR及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RT-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较窄;乳腺癌组织Westernblot的斑点较小。乳腺癌组织RT-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吸收曲线峰高及峰宽明显小于对照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和对照乳腺组织RT-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吸收峰面积积分值分别是(3.320±0.365)×106和(4.385±0.880)×10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人乳腺癌组织中RI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I蛋白含量也明显减少,表明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表达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乳腺癌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RI 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行安 段莹 +3 位作者 王化丽 陈骏 陈明生 崔秀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RNH的突变分析,探讨RNH基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针对RNH全基因序列设计21对引物,PCR扩增后采用SSCP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和宫颈癌患者均扩增出相应...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RNH的突变分析,探讨RNH基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针对RNH全基因序列设计21对引物,PCR扩增后采用SSCP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人和宫颈癌患者均扩增出相应的21个条带,未发现异常;经过SSCP分析未发现所收集的18例宫颈癌患者血液中的RNH基因有突变发生。结论尚不能肯定RNH基因的突变是否与肿瘤无关,也不能肯定其他肿瘤没有发生突变。需缩小检测片段进一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 PCR SSCP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内皮抑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喆 潘欣 +6 位作者 潘卫 曹贵松 闻兆章 方国恩 戚中田 毕建威 华积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构建内皮抑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成重组腺病毒,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在hENDO基因的5’端引入IL_3信号肽、3’端引入弹性蛋白连接肽序列(linker),再与sVEGI基因连接... 目的:构建内皮抑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成重组腺病毒,为下一步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在hENDO基因的5’端引入IL_3信号肽、3’端引入弹性蛋白连接肽序列(linker),再与sVEGI基因连接,插入到pCAl3腺病毒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包装出重组腺病毒,PCR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构建完成hENDO-sVEGI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融合基因包括IL_3信号肽、hENDO全长基因、弹性蛋白连接肽序列和sVEGI基因,总长度约1114bp,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证实克隆序列、插入方向和读码框架均正确,可包装出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用TCID_(50)法测定粗制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10^(11) TCID_(50)/L。结论:成功构建了hENDO-sVEGI融合基因,连接肽序列使两蛋白空间构象不受影响,IL_3信号肽保证蛋白可被分泌至胞外,完成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为进一步开展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融合基因 重组腺病毒 包装 鉴定 基因治疗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