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haba as We Know Him
1
作者 JAMBIAN GYAMCO&BENFENG 《China's Tibet》 1996年第5期34-35,共2页
ZhabaasWeKnowHim¥JAMBIANGYAMCO&BENFENGItwasahotdayin1905.Thelandwasburningunderthesizzlingsun.Tibet,howTheLi... ZhabaasWeKnowHim¥JAMBIANGYAMCO&BENFENGItwasahotdayin1905.Thelandwasburningunderthesizzlingsun.Tibet,howTheLivingBuddhalolnz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 zhaba as We Know Him
下载PDF
Recording the Singing of Zhaba——An Interview With Lobsang Toindain
2
作者 AIMA 《China's Tibet》 2002年第6期22-23,共2页
On August 1, 2002, a day that featured a clear sky and a gentle breeze, Prof. Ding Linghui and I paid a visit to Prof. Lobsang Toindain, Director of the Ges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bet University, at his home. He re... On August 1, 2002, a day that featured a clear sky and a gentle breeze, Prof. Ding Linghui and I paid a visit to Prof. Lobsang Toindain, Director of the Ges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bet University, at his home. He received us in his spacious sitting room, and served us buttered tea. Our interview lasted from 10:00 to 11:30 in the mo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 Interview With Lobsang Toindain Recording the Singing of zhaba
下载PDF
中国西南扎巴人、摩梭人“走婚”的范围与界限——兼论其对母系家庭形态存续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心愚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102-106,共11页
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两县境内的扎巴人(Zhaba People)与川滇交界处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Mosuo People)一样,至今被称作"走婚部落"。扎巴人族源也与古代羌人有关,其分布区域、地理环境与摩梭人亦相... 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两县境内的扎巴人(Zhaba People)与川滇交界处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Mosuo People)一样,至今被称作"走婚部落"。扎巴人族源也与古代羌人有关,其分布区域、地理环境与摩梭人亦相似,这是至今仍存在"走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根据进一步查阅文献及调查,扎巴人、摩梭人"走婚"能世代延续还有一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因,即长期坚守虽不成文但约定俗成的为"走婚"明确范围、界限的规矩,其中最关键的是严禁血缘婚。在扎巴人、摩梭人传统文化保护中,这些传统规矩要注意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巴人 摩梭人 “走婚” 范围界限 母系文化保护
下载PDF
扎坝走婚形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4
作者 熊灵娜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走婚"一词是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摩梭人走访制度时创建的一个描述当地特殊的婚姻形态的汉语词汇,他们将类似于摩梭人婚姻形态的婚姻形态统称为走婚[1]。走婚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地区最主要的婚姻形态,"热作依兹"... "走婚"一词是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摩梭人走访制度时创建的一个描述当地特殊的婚姻形态的汉语词汇,他们将类似于摩梭人婚姻形态的婚姻形态统称为走婚[1]。走婚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地区最主要的婚姻形态,"热作依兹"是扎坝人对走婚的自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扎坝地区的走婚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走婚与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受感情、经济水平、家庭情况、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走婚的关系即稳定又不稳定;走婚对象以及婚姻形式都在变化;走婚制被淡化,走婚与对偶婚和嫁娶婚相融合形成一种新式走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坝 走婚 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 原因
下载PDF
扎坝藏族民国文献与现代研究概述
5
作者 焦虎三 仲昭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为专著《扎坝藏族文史调查与研究辑要》的总结报告。首先结合民国时期与扎坝藏族相关的文史档案,概其要点并分析其特点;其次,对扎坝藏族现代研究专著进行了介绍;第三,对1949年后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分康巴学、民族学与文化学、语言... 本文为专著《扎坝藏族文史调查与研究辑要》的总结报告。首先结合民国时期与扎坝藏族相关的文史档案,概其要点并分析其特点;其次,对扎坝藏族现代研究专著进行了介绍;第三,对1949年后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分康巴学、民族学与文化学、语言学等类,选取代表性文论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坝 藏族 民国 文史 综述
下载PDF
《造像量度经》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6
作者 魏查理 罗文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76,共17页
《佛说造像量度经》是一部与“梵式”(或称“番式”、“藏式”)佛教绘画和造像的比例、尺度有关的重要经典.这些经典实际上来源于一个习见的婆罗门教传统。自乾隆六年(1741年)工布查布译就之后,中国学者鲜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者.本文综... 《佛说造像量度经》是一部与“梵式”(或称“番式”、“藏式”)佛教绘画和造像的比例、尺度有关的重要经典.这些经典实际上来源于一个习见的婆罗门教传统。自乾隆六年(1741年)工布查布译就之后,中国学者鲜有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者.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学者对此经典及与之相关的梵.藏文经典的研究成果,并就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说造像量度经》 综述 佛教 绘画艺术 佛像比例 婆罗门教 扎巴坚赞 工布查布
原文传递
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从民族志材料看碉楼起源的原初意义与功能 被引量:24
7
作者 石硕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5,共10页
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材料,指出碉楼明显... 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材料,指出碉楼明显具有神性,为权力之象征;当地流传碉楼"为祭祀天神"或"镇魔"而建等传说,可能反映了碉楼更原始的形态,碉楼最初产生可能是作为处理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祭祀性建筑,以后才转变为处理人际冲突的防御性建筑。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碉楼起源与藏彝走廊本土信仰及宗教观念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碉楼 扎巴 神性
原文传递
川西藏区的扎巴母系制走访婚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敏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50,共10页
川西扎巴藏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纳西族摩梭人20世纪60年代的婚姻家庭形态惊人地相似,扎坝地区是迄今继泸沽湖之后发现的第二个母系文化区。由于当地比较闭塞,受现代社会冲击较晚,走访婚和母系亲族家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母系制特点鲜明。... 川西扎巴藏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纳西族摩梭人20世纪60年代的婚姻家庭形态惊人地相似,扎坝地区是迄今继泸沽湖之后发现的第二个母系文化区。由于当地比较闭塞,受现代社会冲击较晚,走访婚和母系亲族家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母系制特点鲜明。这一调查结果为人类学对母系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田野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藏区 扎巴 母系制 走访婚
原文传递
扎巴藏族走婚制度、家户分工及社会性别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旭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7,共5页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罗莎多"二元划分"法对扎巴藏族社会性别及家户分工进行了剖析。认为扎巴家户成员按年龄和性别自然分工。在家户领域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公共领域依然属于男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社会性别不同,对...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罗莎多"二元划分"法对扎巴藏族社会性别及家户分工进行了剖析。认为扎巴家户成员按年龄和性别自然分工。在家户领域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公共领域依然属于男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社会性别不同,对本族群传统文化认同、语言及其现代知识的掌握出现了不对称性:扎巴妇女因为从事传统生产活动而趋于保守,男人则因为和市场的联系而显得现代和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巴藏族 走婚 母系制 社会性别 社会分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