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冲十三味丸调控Hippo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大鼠的影响
1
作者 理扎·沙布尔江 张晓璐 +8 位作者 尚津锋 王璟邑 闫明雪 宋琪 文胤琏 黄贵金凤 陈文彬 白梅荣 刘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6-103,共8页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对脑缺血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金纳多,21.6 mg/kg)和扎冲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81、162、324 mg/kg),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5 d,第6日线栓法制备脑...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对脑缺血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金纳多,21.6 mg/kg)和扎冲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81、162、324 mg/kg),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5 d,第6日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后24 h继续以相同方式给药2 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横木行走评分、抓握力测试,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率,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通过转录组学筛选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缺血差异基因,RT-q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差异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横木行走评分、抓握力降低,脑梗死率升高,神经元核固缩、空泡样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尼氏体数量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扎冲十三味丸中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横木行走评分、抓握力升高,脑梗死率降低,神经元损伤程度较低,尼氏体数量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扎冲十三味丸抗脑缺血的相关通路Hippo信号通路。该通路关键基因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MST1)1、Yes相关蛋白(YAP)1、大肿瘤抑制激酶(LATS)1、TEA域家族成员(TEAD)1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脑组织MST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YAP1、LATS1、TEA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扎冲十三味丸可下调模型大鼠脑组织MST1表达,上调YAP1、LATS1、TEAD1表达。结论扎冲十三味丸可能通过Hippo信号通路发挥抗脑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扎冲十三味丸 转录组学 Hippo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颖 邓雪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遗症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系...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遗症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系统性康复训练、任务导向性训练及营养支持等,同时给予长春西汀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扎冲十三味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评价项目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机体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指标,主要包括Rivemead运动指数(RMI指数)、Berg平衡指数(BBS指数)、Meyer上肢运功功能指数(S-FMMFA上肢指数)及Meyer下肢运功功能指数(S-FMMFA下肢指数)。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指标,主要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思维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浆黏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MI指数、BBS指数、S-FMMFA上肢指数及S-FMMFA下肢指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S评分、HAMD评分及MMSE评分改善程度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长春西汀 脑卒中后遗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勇 诸艳蓉 +2 位作者 郏征伟 王柯 季申 《齐鲁药事》 2012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建立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细辛醚的含量。采用C18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分离度较好... 目的建立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细辛醚的含量。采用C18柱,以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α-细辛醚的线性范围为4.305~861 ng(r=0.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1.3%,n=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质量标准 Α-细辛醚 高效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会品 王金梅 刘丹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12期93-100,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扎冲十三味丸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Tnature C_(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6℃。采用SPSS 22.0统计...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扎冲十三味丸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Tnature C_(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6℃。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和SIMCA-P 14.1软件对14批扎冲十三味丸的色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对不同产地14批扎冲十三味丸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共标定了24个峰,指认出其中8个色谱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相同厂家的药品聚为一类。经主成份分析,3个主成份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162%。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为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份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医院门诊含扎冲十三味丸处方点评结果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刚 张林祥 +3 位作者 沈明 赵颖斐 刘芳琳 周昔程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36-137,共2页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门诊扎冲十三味丸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院合理用药系统导出2018年7月门诊含扎冲十三味丸所有处方共868张,采用回顾性处方点评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文献报道、相...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门诊扎冲十三味丸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医院合理用药系统导出2018年7月门诊含扎冲十三味丸所有处方共868张,采用回顾性处方点评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文献报道、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原则等对处方进行点评.结果2018年7月使用扎冲十三味丸的门诊处方共868张,不合理处方189张,不合理率为21.77%.门诊外科使用率最高,占84.91%,其不合理率为22.66%.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用药"占91.01%,其次为"适应证不适宜"占16.40%,"用药超天数"占2.12%.通过合理用药系统设置药品规则(扎冲十三味与其他有重复用药的药品不能同时开具),可将"重复用药"问题解决.结论该院扎冲十三味丸的应用主要问题为"重复用药",通过设置药品规则可有效对此进行监管,同时临床需重视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中成药的应用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干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反应相关因素探讨
6
作者 林琳 张东威 +5 位作者 塔娜 刘鑫 刘月英 白梦蕾 孙天洋 陶春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68-72,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探讨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Medicine Zhachong Shisanwei Pill)干预血管内皮损伤炎性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制作改良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Abdominal Aorta Coarctation AAC),实验大鼠分假手术组...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探讨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Medicine Zhachong Shisanwei Pill)干预血管内皮损伤炎性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制作改良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Abdominal Aorta Coarctation AAC),实验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扎冲十三味丸组、曲美他嗪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给各组连续灌相应液体28 d。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血管壁组织纤维化;HE染色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血管组织中IL-6、TNF-α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血浆中血管内皮因子NO、ET-1含量,计算NO/ET-1以观察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O/ET-1系统平衡情况。结果:扎冲十三味丸可降低血管组织纤维化程度;使管壁组织中炎性细胞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粗面内质网扩张程度减少;降低血管组织中TNF-α、IL-6蛋白表达;减少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维持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O/ET-1系统平衡。结论:扎冲十三味丸可干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反应,此作用优于西药曲美他嗪,与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O/ET-1系统平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血管内皮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损伤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86例
7
作者 李琳 郑颖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该院就诊的86例PHN患者,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其设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究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该院就诊的86例PHN患者,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其设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缓激肽、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DLQI评分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比治疗前低,IL-2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缓激肽、PGE2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扎冲十三味丸 临床疗效 疼痛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8
8
作者 马瑞丽 李锦田 马桂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建立扎冲十三味丸(诃子、制草乌、石菖蒲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25 n... 目的建立扎冲十三味丸(诃子、制草乌、石菖蒲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25 nm。结果没食子酸、鞣花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分别在5.16~165.0、2.59~83.00、1.06~34.00、1.25~4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99.8%、98.4%、101.6%,RSD分别为1.84%、1.86%、1.33%、1.96%。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8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没食子酸 鞣花酸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指纹图谱 HPLC
下载PDF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徽 新图雅 +4 位作者 杨雪莲 美丽 于水 陈红梅 王秀兰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镇痛抗炎作用,以促进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致痛法考察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镇痛作用;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考察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抗炎作用。结果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对小鼠扭体次数... 目的研究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镇痛抗炎作用,以促进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致痛法考察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镇痛作用;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考察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抗炎作用。结果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对小鼠扭体次数、小鼠热板痛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对小鼠耳肿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基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评价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培峰 张民 曲培向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扎冲十三味丸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长春西汀片,B组此基础上给予扎... 目的探讨扎冲十三味丸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长春西汀片,B组此基础上给予扎冲十三味丸。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A组的73.00%(P<0.05)。治疗1个月后,2组NIHSS评分、全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红细胞压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水平、综合功能评定(FCA)评分、Rivemead运动(RMI指数)、Meyer上肢运功功能指数(S-FMMFA上肢指数)及Meyer下肢运功功能指数(S-FMMFA下肢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进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长春西汀片 扎冲十三味丸 血液流变学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药效学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白梦蕾 陈宇欣 +2 位作者 陶春 林琳 强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对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其药效学进行归纳、总结,理清其药效学作用及机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涉及扎冲十三味丸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扎冲十三味丸在临床上治疗脑梗死... 目的:对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其药效学进行归纳、总结,理清其药效学作用及机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涉及扎冲十三味丸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扎冲十三味丸在临床上治疗脑梗死、脑缺血、坐骨神经痛等疗效显著而确切。结论: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的临床用途颇为广泛,其药效学研究的深入有助于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 药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4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12
作者 王徽 新图雅 +4 位作者 杨雪莲 美丽 于水 王秀兰 陈红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2年第3期47-49,6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丁香酚、β-细辛醚、麝香酮及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初始温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丁香酚、β-细辛醚、麝香酮及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初始温度为50℃,维持1 min之后以10℃·min^(-1)的速率上升至120℃,维持1 min,再以20℃·min^(-1)的速率上升至250℃,维持1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 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氢气流速为20 mL·min^(-1);空气流速为400 mL·min^(-1);尾吹气流速为25 mL·min^(-1)。结果:丁香酚、β-细辛醚、麝香酮及去氢木香内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2796~0.16776μg·μL^(-1)(r=0.9997)、0.0059~0.0354μg·μL^(-1)(r=0.9994)、0.0109~0.0654μg·μL^(-1)(r=0.9997)、0.0025~0.015μg·μL^(-1)(r=0.9998),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RSD=2.97%)、108.34(RSD=1.75%)、99.99(RSD=2.65%)、96.18(RSD=3.01%)。结论:该方法有效可靠,可用于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丁香酚、β-细辛醚、麝香酮及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 丁香酚 Β-细辛醚 麝香酮 去氢木香内酯
下载PDF
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健玮 周骏奥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Rivemead运动指数(RM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上肢)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下肢)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83.61%(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ADL、RMI、BBS、S-FMMFA上肢、S-FMMFA下肢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P<0.05),ADL、RMI、BBS、S-FMMFA上肢、S-FMMFA下肢评分均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扎冲十三味丸 温热蜡疗 神经功能 活动能力
下载PDF
LC-MS/MS同时测定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浆中扎冲十三味丸的6种成分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陈腾飞 黄鹤 +8 位作者 高云航 宋玲 李晗 彭博 侯红平 陈韡亚 陈俊苗 叶祖光 张广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932-5943,共12页
建立大鼠血浆中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O)、胡椒碱(piperine,PI)、沉香四醇(agarotetrol,AG)、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香草酸(vanillic acid,VA)和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进... 建立大鼠血浆中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O)、胡椒碱(piperine,PI)、沉香四醇(agarotetrol,AG)、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香草酸(vanillic acid,VA)和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之后将其用于单次多剂量经口给药扎冲十三味丸后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大鼠体内6种成分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最后考察了多剂量连续给药扎冲十三味丸对CCI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经口给药不同剂量扎冲十三味丸后,AG、VA、GA的体内暴露较高,AUC_(0-∞)分别为604.0~2494.2、1305.4~4634.5、2177.5~4045.7 h·ng·mL^(-1),而CO、PI、GL的暴露相对较低,AUC_(0-∞)分别为37.8~238.2、2.4~17.0、146.9~408.5 h·ng·mL^(-1)。6种成分的C_(max)和AUC_(0-∞)与给药剂量均呈正相关。PI和AG的T_(max)为0.3~2.0 h,T_(1/2)为0.8~2.9 h,MRT为1.0~3.7 h;GL和VA的T_(max)较短(0.4~1.9 h),而T_(1/2)(2.6~5.9 h)和MRT(2.5~8.5 h)较长;CO和GA均呈现双峰现象,T_(max)为1.6~6.6 h,T_(1/2)为2.8~7.7 h,MRT为4.1~12.9 h。多剂量扎冲十三味丸连续给药28 d后的肝组织病理学显示,低剂量(生药0.8 g·kg^(-1),约为临床等效剂量的5倍)时肝组织正常,随着给药剂量(生药1.1~3.0 g·kg^(-1),为临床等效剂量的6.9~18.8倍)的增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生化检测显示,给药组1~3(生药0.8、1.1、1.5 g·kg^(-1))的CCI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而给药组4~5(生药2.1、3.0 g·kg^(-1))的ALT、AST、ALP和TB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初步阐明了扎冲十三味丸中6种成分在CCI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征及不同剂量扎冲十三味丸对肝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慢性脑缺血 毒代动力学 液质联用 药代动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8种成分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宝鲁尔 王徽 +3 位作者 吴杰斯 白塔那 陈红梅 王秀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49-3256,共8页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8种成分(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丁香酚、α-细辛脑、β-细辛醚、甘草酸铵)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 目的建立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8种成分(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丁香酚、α-细辛脑、β-细辛醚、甘草酸铵)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0~7 min,271 nm;7~20 min,252 nm;20~28 min,254 nm;28~33 min,281 nm;33~45 min,257 nm;45~55 min,237 nm;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7种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采用2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3根不同色谱柱对所建立的fs/i进行耐用性考察,从而用QAMS法测定各待测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3个批次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8种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并验证所建立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α-细辛脑、β-细辛醚、甘草酸铵7种成分的fs/i重现性良好,分别为0.4334、1.0683、0.5056、0.1416、0.4290、0.3462、1.7488。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丁香酚为内参物,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为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没食子酸 绿原酸 沉香四醇 鞣花酸 丁香酚 Α-细辛脑 Β-细辛醚 甘草酸铵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4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宝鲁尔 陈红梅 +3 位作者 吴杰斯 王徽 刘小伟 王秀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建立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4种成分(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的一测多评方法(QAMS),验证该方法在蒙药扎冲十三味丸质量分析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木香烃... 目的建立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4种成分(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的一测多评方法(QAMS),验证该方法在蒙药扎冲十三味丸质量分析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该3种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ESM)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的相对校正因子(f_(S/i)i)分别为0.560 7、0.924 8、0.363 8。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得的3个批次蒙药扎冲十三味丸样品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5.0%,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易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蒙药扎冲十三味丸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扎冲十三味丸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世奇 赵鹿 +4 位作者 张东旭 杨帆龙 张爱杰 肖娟兰 樊慧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6-1557,共12页
扎冲十三味丸由13味中药组成,用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风湿和关节疼痛等疾病,其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目前尚未报道。该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扎冲十三味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 扎冲十三味丸由13味中药组成,用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风湿和关节疼痛等疾病,其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目前尚未报道。该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扎冲十三味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采用Shim-pack GIST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进行分离,以甲醇和0.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质谱检测,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以及结合对照品、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进行化合物解析,并对各成分的来源进行归属,利用Peakview 2.2/Masterview 1.3软件,和Natural products HR-MS/MS Spectral Library 1.1数据库所含化合物和对照品的二级谱图裂解规律比对分析,共鉴定出98个化合物,包括19个有机酸类化合物、36个黄酮类化合物、13个挥发油类化合物、8个鞣质类化合物、5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5个氨基酸类化合物、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3个生物碱化合物、2个其他类化合物。该实验首次对扎冲十三味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表征,为其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UPLC-Q-TOF-MS/MS 化学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扎冲十三味丸抗炎质量标志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莹莹 常念伟 +2 位作者 牛琳 姜民 白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5-1272,共8页
该实验拟通过扎冲十三味丸(Zhachong shisanwei pills,ZC-13)抗炎活性物质的筛选,明确其抗炎质量标志物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该实验拟通过扎冲十三味丸(Zhachong shisanwei pills,ZC-13)抗炎活性物质的筛选,明确其抗炎质量标志物并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mass spectrum,UPLC/Q-TOF-MS)结合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及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筛选扎冲十三味丸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明确其抗炎质量标志物,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质量标志物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验证木香烃内酯主要抗炎通路。结果从扎冲十三味丸中筛选到NF-κB抑制相关质量标志物4种:没食子酸、鞣花酸、芹糖甘草苷、甘草酸;NO释放抑制相关质量标志物4种:没食子酸、甘草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上述成分主要通过调控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1,PD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等抗炎相关靶点,进而调控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MA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等相关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其中,木香烃内酯可通过抑制AKT磷酸化及NF-κB核转移发挥抗炎作用。以上结果初步确定了扎冲十三味丸抗炎质量标志物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规范扎冲十三味丸的临床应用及完善其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冲十三味丸 抗炎 核因子-ΚB 一氧化氮 谱效筛选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普瑞巴林联合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19
作者 文武 肖永焕 +1 位作者 李矛 熊清丽 《今日药学》 CAS 2023年第9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某院接诊的96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各48例。常规组予普瑞巴林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合用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某院接诊的96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各48例。常规组予普瑞巴林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合用扎冲十三味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血清炎性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4周临床总有效率(93.75%)较常规组高(79.1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85.42%)较常规组高(66.6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VAS、ISI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6(IL-6)水平均下调,且实验组TNF-α、PGE2、IL-6水平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扎冲十三味丸用于PHN疗效确切,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普瑞巴林 扎冲十三味丸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