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熊耳山寨凹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厚民 叶会寿 +3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屈文俊 杜安道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寨凹钼矿床位于河南熊耳山地区,是新近发现的穿插于太古宙太华岩群深变质岩中的辉钼矿石英脉型钼矿床。为了获得该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从10件采自辉钼矿石英脉的样品中挑选出辉钼矿单矿物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10件辉钼矿样品22次测... 寨凹钼矿床位于河南熊耳山地区,是新近发现的穿插于太古宙太华岩群深变质岩中的辉钼矿石英脉型钼矿床。为了获得该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从10件采自辉钼矿石英脉的样品中挑选出辉钼矿单矿物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10件辉钼矿样品22次测定结果的年龄最小值为(1680±24)Ma,最大值为(1831±29)Ma。其中10件辉钼矿粗粒(自然粒度)状态下13次测定结果的等时线年龄为(1686±67)Ma,MSWD=16;4件研磨后粉末状辉钼矿9次测定结果的等时线年龄为(1804±12)Ma,MSWD=1.09。两条等时线的初始187Os值在误差范围内接近于0,表明187Os全部由Re衰变而来。上述结果表明,寨凹钼矿床形成于17~18亿年的中元古代早期,是目前中国已知最老的钼矿床,为中元古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伸展-裂解环境中构造-岩浆热事件所伴随的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与熊耳群火山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辉钼矿的Re含量为4.832×10-6~0.665×10-6,平均3.045×10-6,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围岩地层。东秦岭地区从元古宙到印支期、燕山期的钼矿化构成该区的钼成矿谱系,寨凹钼矿床可能是该谱系中最早的端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定年 辉钼矿 钼矿床 成矿谱系 寨凹 豫西
下载PDF
河南省洛宁县寨凹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5
2
作者 邓小华 陈衍景 +5 位作者 姚军明 李文博 李诺 王运 糜梅 张颖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50-1266,共17页
寨凹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矿床定位受马超营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太华超群石板沟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成矿过程包括3个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碳酸盐阶段(Ⅲ)... 寨凹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矿床定位受马超营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太华超群石板沟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成矿过程包括3个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碳酸盐阶段(Ⅲ),其中,Ⅰ阶段为主成矿阶段。寨凹钼矿床可见2类流体包裹体,即水溶液型和含子晶包裹体;激光拉曼指示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从Ⅰ阶段100~260℃,经Ⅱ阶段110~160℃,变化为Ⅲ阶段120~180℃,矿床总体属于低温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盐度从Ⅰ阶段的2~25wt%NaCl.eqv演化至Ⅱ阶段的6~30wt%NaCl.eqv,然后降为Ⅲ阶段的7~25wt%NaCl.eqv。Ⅰ阶段均一温度范围宽广、流体包裹体盐度由双峰式演化为单峰式以及包裹体温度-盐度双变图的负相关性指示了流体混合是主要的成矿机制。寨凹钼矿流体包裹体以高密度、高盐度的低温低压流体为特征,是含CaCl2流体参与成矿的结果,热的岩浆流体与冷的含CaCl2的卤水的混合,导致了辉钼矿的沉淀。寨凹钼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与侵入岩相关的成矿系统一致,指示其成因类型为与侵入岩有关的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凹钼矿床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侵入岩有关的钼矿 东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东秦岭寨凹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熊耳期成矿事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小华 姚军明 +1 位作者 李晶 孙亚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9-2746,共8页
河南寨凹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脉状钼矿床。9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介于1603.1±10.8~2031.9±10.2Ma,其中7件样品给出了精确的等时线年龄为1762±31Ma(1σ误差,MSWD=3.6),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 河南寨凹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脉状钼矿床。9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介于1603.1±10.8~2031.9±10.2Ma,其中7件样品给出了精确的等时线年龄为1762±31Ma(1σ误差,MSWD=3.6),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753±26Ma(1σ误差,MSWD=3.2),表明寨凹钼矿形成于古元古代或熊耳期,代表着~1.76Ga左右的钼成矿事件。根据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寨凹钼矿形成于与熊耳群弧火山岩建造相当的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背景。寨凹矿床的发现表明,熊耳期成矿事件虽遭受后期多次增生和碰撞造山作用的改造和破坏,但仍可在秦岭造山带最北部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期成矿事件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寨凹钼矿 东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豫西寨凹隐伏岩体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树民 秦曦 +5 位作者 赵晓晓 王耀升 焦平 刘申芬以 崔小玲 秦学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7-1131,共15页
寨凹隐伏岩体是豫西南地区利用重磁资料解释推断的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之一,分布面积约310km^2。豫西南地区主要钼(钨)铅锌银(金)矿床均分布于这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区及其边部附近,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关系。研究隐伏岩体分布形态... 寨凹隐伏岩体是豫西南地区利用重磁资料解释推断的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之一,分布面积约310km^2。豫西南地区主要钼(钨)铅锌银(金)矿床均分布于这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区及其边部附近,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关系。研究隐伏岩体分布形态、深度、产状和深大断裂构造分布,对指导深部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寨凹隐伏岩体重、磁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定量计算,确定了隐伏岩体的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分为三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0.8km,分布面积约71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2.0km,分布面积约153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2~4km,分布面积约86km^2。根据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从浅至深、从中低温成矿元素到高温成矿元素的过渡模型)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指出在Ⅰ、Ⅱ隐伏岩体分布区银(金)铅锌矿床的下部有寻找斑岩型钼、钨、铜矿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岩体 地球物理场特征 立体成矿模型 综合找矿模型 找矿潜力 寨凹 洛宁 河南省
下载PDF
豫西寨凹隐伏岩体对周边银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灵恩 胡国民 支凤歧 《矿产与地质》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总结了寨凹地区的地质背景、寨凹隐伏岩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成矿特征,探讨了该隐伏岩体对区内银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建立了成矿模式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寨凹隐伏岩体 银多金属矿 控矿作用 找矿方向 豫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