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骏祥佚文《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考释
1
作者 李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署名“弓马示”的书评《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曾被认为是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所作,其实不然。根据笔名字面含义,查阅多种笔名录,兼以比较文章所涉专业领域等信息,研究发现真正的作者应是张骏祥。张骏祥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理论家和导演... 署名“弓马示”的书评《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曾被认为是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所作,其实不然。根据笔名字面含义,查阅多种笔名录,兼以比较文章所涉专业领域等信息,研究发现真正的作者应是张骏祥。张骏祥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理论家和导演,他的评价能够鞭辟入里,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戏剧演出和诗歌朗诵都作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马示 张骏祥 李长之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下载PDF
从档案记载看曹禺、张骏祥视察黄泛区的真实历史
2
作者 祁洋波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档案记载了抗战胜利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河南开展善后救济的活动。剧作家曹禺曾受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邀请来河南黄泛区视察,档案记录了这一过程,这对于完善曹禺年谱和曹禺传记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档案 历史记录 善后救济 曹禺 曹禺年谱 曹禺传记 张骏祥 黄泛区
下载PDF
“飘零”与“抵达”:张骏祥电影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以《还乡日记》《乘龙快婿》为例
3
作者 邬敏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11-515,共5页
以张骏祥的《还乡日记》《乘龙快婿》为例,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相似的主题和共同的精神内核,发现张骏祥在这两部电影中有意塑造了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他们的困境及试图为其出路寻找答案。认为两部影片是张骏祥在主流... 以张骏祥的《还乡日记》《乘龙快婿》为例,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相似的主题和共同的精神内核,发现张骏祥在这两部电影中有意塑造了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他们的困境及试图为其出路寻找答案。认为两部影片是张骏祥在主流叙事模式和个人化创作之间不断平衡的结果,对于当代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骏祥 知识分子 《还乡日记》 《乘龙快婿》
下载PDF
论张骏祥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导演创造
4
作者 张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共17页
综观张骏祥的理论著述和导演创造可知,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演剧的现状与实际需求,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求一种能够在演剧中体现均衡、融会、协调的艺术契合点,籍以推进中国话剧舞台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综观张骏祥的理论著述和导演创造可知,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演剧的现状与实际需求,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求一种能够在演剧中体现均衡、融会、协调的艺术契合点,籍以推进中国话剧舞台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重要贡献。在《导演术基础》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格体”论,在此框架下系统阐述了其现代导演观念、导演语言运用的基本方法及效果,并善于结合当时中国话剧舞台的状况和特点,每每使用自己或同时代其他中国导演的作品作为实例和样本。这种“中国化”的话剧舞台探索意识和“格体”论意义上的演剧思维方式,在其主要导演作品中也得到明确体现,以《北京人》《牛郎织女》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骏祥 中国话剧演剧学派 理论贡献 导演创造
原文传递
从“黄万张剧院”到“上海观众演出公司”
5
作者 段丽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3,共9页
成立"黄万张剧院"是20世纪40年代张骏祥、曹禺、黄佐临等中国剧人的共同理想。为此,张骏祥在大后方重庆借主持剧团之机,团结了一批优秀青年剧人为"黄万张剧院"积蓄力量。抗战胜利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重压让"... 成立"黄万张剧院"是20世纪40年代张骏祥、曹禺、黄佐临等中国剧人的共同理想。为此,张骏祥在大后方重庆借主持剧团之机,团结了一批优秀青年剧人为"黄万张剧院"积蓄力量。抗战胜利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重压让"黄万张剧院"计划搁浅,于是"上海观众演出公司"便成为"黄万张剧院"在争取戏剧生存的特定情境下的暂时性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骏祥 黄万张剧院 上海观众演出公司
原文传递
“导/教”矛盾与张骏祥的《蜕变》《以身作则》排演
6
作者 王耿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2,93-100,共16页
张骏祥离美归国后,以教师身份于1940年完成了头两个本土导演作品。导《蜕变》失利,主因在张忽视、回避“导/教”矛盾;而后选排笑剧《以身作则》,即有意解此矛盾,他巧用教师身份,借教学手段包装创作诉求、整合校内资源,故成功。处理“导... 张骏祥离美归国后,以教师身份于1940年完成了头两个本土导演作品。导《蜕变》失利,主因在张忽视、回避“导/教”矛盾;而后选排笑剧《以身作则》,即有意解此矛盾,他巧用教师身份,借教学手段包装创作诉求、整合校内资源,故成功。处理“导/教”矛盾,是演剧艺术、演剧教育的恒久课题。教师应结合自身能力、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调整“导演/教师”定位重心,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追求既定目标。这或许是张骏祥八十年前在剧校(专)的“导/教”经验、教训,带给后人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骏祥 “导/教”矛盾 蜕变 以身作则 国立戏剧学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