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可久山水散曲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亮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小山将散曲当作诗来创作,描写山水,抒写性灵。他的山水散曲,常把观景的人物融进美景中,显示出一种极深的情致之美;受元代山水画影响明显,极富于画意、画境;多充溢着仙道影响形成的奇情异彩;精妙地展示各种山水景物之美;尤其以所写的山... 小山将散曲当作诗来创作,描写山水,抒写性灵。他的山水散曲,常把观景的人物融进美景中,显示出一种极深的情致之美;受元代山水画影响明显,极富于画意、画境;多充溢着仙道影响形成的奇情异彩;精妙地展示各种山水景物之美;尤其以所写的山水题材和相关的雅事、雅趣、雅境及所用雅语,最明显地实现了散曲的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山水散曲 情致之美 仙道影响 奇情异彩 雅化
下载PDF
张可久散曲风格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双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660-663,共4页
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曲中可以窥见元后期仕人的审美心态。
关键词 张可久 散曲 审美心态
下载PDF
试论张可久散曲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德坤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13-115,117,共4页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作家张可久 ,其作品数量居于元一代散曲诸家之首 ,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作为一代曲家 ,张可久散曲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 ,但其主导倾向则表现为清和雅二层面 .本文即拟从这两个方面切入 。
关键词 张可久散曲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张可久曲风成因浅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德坤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50-53,共4页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家张可久,其作品风格,自元代以来盛评不断,虽然论者切入角度各异,但都指向清丽典雅。形成其曲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文化、作家和文体几个层面切入,试图对张可久散曲风格成因作初步探析。
关键词 张可久 曲风 成因
下载PDF
张可久散曲的“诗”类意象与诗化倾向
5
作者 王雪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做诗、诗作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它们又可分为以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分... 通过对张可久散曲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发现,其中"诗"类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谓"‘诗’类意象",隶属于人文意象,特指以诗人、诗友、做诗、诗作作为审美对象的意象,它们又可分为以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成果分别为中心的三个层次。"诗"类意象的频繁使用使张可久散曲形成了浓重的诗化倾向,其在散曲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呈现出一种趋向:创作主体的自我定位由浪子型向雅士型回归;曲体功能由娱乐性转变为言志化;曲作的审美情趣由世俗化走向典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散曲 “诗”类意象 诗化倾向
下载PDF
两芥寒士,一样清风——试论白石与小山之“清”
6
作者 赵德坤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7-90,共4页
南宋词人姜夔与元代曲家张可久,有诸多可比之处,尤其是二者的人格与文格方面,有突出的相通点,可以一“清”字概括。但二者之“清”在人生境遇、人格操守、作品风格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姜夔 张可久 “清”
下载PDF
《张可久集校注》订补
7
作者 张如安 《台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吕薇芬、杨镰合著的《张可久集校注》,在注释上存在误注、漏注等疏失,从而影响了对张氏作品的深入解读甚或误读。《张可久集校注》误注漏注的若干条目,根据有关地理总志、方志、碑刻及其他材料,予以订补。
关键词 张可久集 校注 小札
下载PDF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从散曲中窥探张可久的心态
8
作者 赵平分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张可久的散曲几乎涉及元代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他一生郁积的情感,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呻吟,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矜持与含蓄,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特征。
关键词 元代 张可久 散曲创作 传统文人 感情郁积 矜持 含蓄 儒雅 时代特征
下载PDF
浅析张可久小令中的季节意蕴
9
作者 王艳歌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3,8,共4页
张可久小令中写景之作甚多,且大都涉及春夏秋冬四季。这些季节的不同特质与张可久的心情暗合,体现了春"思"、夏"闲"、秋"愁"与冬"静"的特点。此外,为了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绪,张可久小令中... 张可久小令中写景之作甚多,且大都涉及春夏秋冬四季。这些季节的不同特质与张可久的心情暗合,体现了春"思"、夏"闲"、秋"愁"与冬"静"的特点。此外,为了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绪,张可久小令中重点突出了对"伤春悲秋"传统文学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这也与春秋两季的悲伤特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小令 季节 意蕴 伤春悲秋
下载PDF
张可久隐逸散曲中的“尚陶”情结
10
作者 赵丽恒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60-161,185,共3页
元代和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怀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洒脱超越。元末散曲作家张可久的"尚陶"情结不仅有历史的普遍性,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羡慕陶渊明卸印休官的潇洒和延续... 元代和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怀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洒脱超越。元末散曲作家张可久的"尚陶"情结不仅有历史的普遍性,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羡慕陶渊明卸印休官的潇洒和延续着对桃源梦幻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元散曲 隐逸 “尚陶”
下载PDF
论张可久儒道思想并存下的人生悲剧
11
作者 周立平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0-83,共4页
生活在元代后期的清丽派散曲代表作家张可久,在儒、道两种思想的矛盾中苦苦求索。一方面,他坚守传统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并积极奔走于仕途之路;另一方面,元代的现实条件又无法给汉族知识分子以实现理想的机会,一度看破名利,想要归隐... 生活在元代后期的清丽派散曲代表作家张可久,在儒、道两种思想的矛盾中苦苦求索。一方面,他坚守传统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并积极奔走于仕途之路;另一方面,元代的现实条件又无法给汉族知识分子以实现理想的机会,一度看破名利,想要归隐,但终究未能做到。在现实与理想分离的情况下,他徘徊于仕与隐之间,无法为自己找到真正的出路,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张可久人生悲剧的根源。他将一生悲情都凝聚在散曲中,形成了其散曲伤感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儒道思想 矛盾 悲剧
下载PDF
张可久涉及杭州风物之元曲述略
12
作者 孙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13-21,共9页
本文结合元朝的历史背景、文化演变和作家生平等因素,对元散曲重要作家张可久留存于世的,尤其是涉及杭州风物的作品予以艺术分析,详细阐述了元曲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的戏曲样式,对于表达作家内心情怀、展示自然人文风情、表现社会矛盾的... 本文结合元朝的历史背景、文化演变和作家生平等因素,对元散曲重要作家张可久留存于世的,尤其是涉及杭州风物的作品予以艺术分析,详细阐述了元曲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的戏曲样式,对于表达作家内心情怀、展示自然人文风情、表现社会矛盾的独特价值;阐述了在元朝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作家个人失意抑郁的情绪,对于元曲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杭州 元曲 zhang 作家 社会历史背景 元朝 艺术手法 艺术分析 文化演变 社会矛盾 独特价值 自然人 元散曲 作品 抑郁 样式 戏曲 题材 失意
下载PDF
散曲家张可久心理探微
13
作者 司维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6-68,共3页
从张可久的人生价值取向、创作审美对象和心理根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具传统气质的文人雅士,他性情和顺,趣味高雅,虽仕途不顺,但散曲是他摆脱俗务、澄净心灵的精神绿洲,是他创造和谐的一种方式。他是一个在畸形的社会里,命运畸零,但人... 从张可久的人生价值取向、创作审美对象和心理根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具传统气质的文人雅士,他性情和顺,趣味高雅,虽仕途不顺,但散曲是他摆脱俗务、澄净心灵的精神绿洲,是他创造和谐的一种方式。他是一个在畸形的社会里,命运畸零,但人格裂变较少的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可久 文人雅士 心理调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