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音乐描写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志平 黎翠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张爱玲曾说她不大喜欢音乐,但她的小说却频频跳跃着不同乐器的音符。张爱玲把音乐融入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音乐描写,窥见其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探索音乐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生命力,发掘其独特... 张爱玲曾说她不大喜欢音乐,但她的小说却频频跳跃着不同乐器的音符。张爱玲把音乐融入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音乐描写,窥见其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探索音乐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生命力,发掘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创作 音乐描写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耿春亮 李会勤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7-82,共6页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一位传奇式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始终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意蕴,这是其小说特有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蕴的形成原因、具体体现以及在艺术形式上的主要表现来探讨其小说中的...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一位传奇式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始终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意蕴,这是其小说特有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蕴的形成原因、具体体现以及在艺术形式上的主要表现来探讨其小说中的悲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悲剧意蕴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红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都以婚恋生活为题材,婚恋视角是其创作的基本视角。借助这一视角张爱玲表达了她对婚恋、亲情、人性等诸多问题极具个性的思考,其小说的主要思想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思考之中。基于对张爱玲小说思想价值的关注,本文从... 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都以婚恋生活为题材,婚恋视角是其创作的基本视角。借助这一视角张爱玲表达了她对婚恋、亲情、人性等诸多问题极具个性的思考,其小说的主要思想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思考之中。基于对张爱玲小说思想价值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对婚恋的制约,心理因素与婚恋的关系,以及偶然事件亦即未可知的命运对婚恋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中体现出的婚恋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心理因素 偶然事件 视角 价值 思想 经济
下载PDF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学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2-94,共3页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并在对人性的自私的求生本能反省中隐含了对人性的深深理解和宽悯。张爱玲的作品以人性的弱点为着眼点,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人性观 人性弱点 独特认识与理解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颠峰与末路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良骏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1-89,共9页
张爱玲以中国传统小说特别《红楼梦》为底色,广收博采,中体西用,兼收并蓄,做到了艺术上的中体西用、中西合璧。张爱玲是一个中西文化功底都很扎实的富有现代色彩的作家。张家玲早期以《传奇》为代表的十九篇小说堪称其创作颠峰。这批小... 张爱玲以中国传统小说特别《红楼梦》为底色,广收博采,中体西用,兼收并蓄,做到了艺术上的中体西用、中西合璧。张爱玲是一个中西文化功底都很扎实的富有现代色彩的作家。张家玲早期以《传奇》为代表的十九篇小说堪称其创作颠峰。这批小说在为人生、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开拓和贡献。其善写婚恋中男女的心理变化,大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手段;善写人性异化和心理变态,在现代文学中更是独树一帜。这批小说意象丰富,文字优美,耐人咀嚼,具有参差对照的艺术风格和苍凉美,以及中体西用、中西合璧的艺术取向。张爱玲晚年创作力衰退,其小说创作因滑波而走向末路,这除了因为抗战胜利之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张爱玲赴美定居后的种种不利因素,首先是因为她远离祖国,举目无亲,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何创作;其次是她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仅靠英文好,并不能写出切近社会生活的好作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俗务的缠身,张爱玲晚年创作力的衰退也符合自然规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颠峰 末路
下载PDF
清末广雅书院的创建——张之洞的空间策略:选址、布局与园事 被引量:9
6
作者 彭长歆 《南方建筑》 2015年第1期67-74,共8页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 广雅书院由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其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杰出代表。在广雅书院的创建中,张之洞综合选址、布局及园事等空间策略,在营造礼乐相承空间格局和自然朴素的士人园林风格的同时,实现了喻物抒怀的意境追求。在西方空间殖民主义盛行的1880年代,广雅书院展现了帝国晚期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史 广雅书院 张之洞 岭南园林 空间策略
下载PDF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坤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视角。张爱玲受不幸的自身经历、社会环境、战争因素、西方文化的影响,塑造了残忍、自私、冷酷、虚伪、变态的母亲群像,无情地解构了"母爱"的神话,展示了"没有一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让人们感受到生存的艰难、困惑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母爱
下载PDF
张翎小说创作的亮点与误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澄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张翎的小说展现出当代知识女性身上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在两性关系上,两种看似矛盾的观念集于一身。一方面是女性主体意识包括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女性固有的依附性和"被供养"意识依然不减。这两种意识... 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张翎的小说展现出当代知识女性身上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在两性关系上,两种看似矛盾的观念集于一身。一方面是女性主体意识包括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女性固有的依附性和"被供养"意识依然不减。这两种意识看似矛盾,实质却都是源于女性"只要权利,不要责任"的自私。女性极端自我中心但她们往往如愿以偿,这就使得张翎小说具有白日梦般的非现实色彩。张翎文笔清新优美,心理描写细腻入微,但在跨文化外衣下一味渲染离奇复杂的多角恋情,在小说题材、主题、情节以及细节描写上多有自我重复。张翎小说的误区也是女性文学的通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小说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自我中心主义 非现实 自我重复
下载PDF
时间意识与张爱玲小说艺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冯爱琳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着重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时间意识形成的心理动因及表现 ,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小说艺术风貌。文章认为 ,时间焦虑背后的心理动因是身份焦虑 ,其外在表现是作品中呈现的两类时间形式 :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 ,张爱玲的时间策略是以心理时间操... 本文着重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时间意识形成的心理动因及表现 ,以及由此呈现出的小说艺术风貌。文章认为 ,时间焦虑背后的心理动因是身份焦虑 ,其外在表现是作品中呈现的两类时间形式 :现实时间与心理时间 ,张爱玲的时间策略是以心理时间操纵现实时间 ,在“过去”的时间场上找寻一片澄明之境。“意象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张爱玲 小说 文学艺术
下载PDF
论情感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晓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 情感的缺失体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又和家庭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都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小说的日常叙事,正是在这种情感缺失体验的过滤下,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为特征的悲剧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性忍 缺失性体验 闺怨情愫 日常叙事
下载PDF
张平小说写作的方向、价值简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都有大量的现实素...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 ,都有大量的现实素材做基础。张平的小说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小说” ,它不仅仅限于提出问题 ,而是要积极地干预现实 ,尤其重视对社会正面力量的褒扬和歌颂 ,充满了正面的激情 ,散射出积极的理想主义光彩。张平小说其实正代表着一种文学传统 :为人民代言 ,为老百姓鼓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写作传统 ,如儒家的“文以载道”论 ,以《诗经》为开端的现实主义传统 ,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的“三吏、三别” ,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 ,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赵树理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甘当“文摊作家” ,当然 ,还有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我们党后来的一系列类似的文艺政策等等。张平的小说创作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出现、成功 ,无疑是对文学领域那种远离“大众生活”的私人化倾向的有力针砭和拨正。代言传统小说 ,过去曾经步入公式化、概念化和庸俗政治化的歧途 ,而张平却未落窠臼 ,他的小说写作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如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平 小说 文学价值 文学评论 现实生活 创作素材 社会 现实主义《法撼汾西》《天网》 《孤儿泪》 《抉择》 《十面埋伏》 《对面的女孩》
下载PDF
嬗变的风格,迷失的自我——张洁小说情爱观综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乐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近30年的创作,张洁小说的风格发生了从纯情到肆虐,由唯美到审丑的变化。这是张洁艺术创作的一种退步,一种自我迷失。张洁风格的迷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高与浪漫的迷失,二是真诚与简洁的消逝,三是优美与宁静的丧失。
关键词 张洁小说 风格嬗变 自我迷失
下载PDF
论“张爱玲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剑华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18,共13页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写的一次全面突破与完美终结,同时又开启了女性写作新世纪的大门,成为后世女性书写的又一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批判 女性叙事 文本意义 后世影响
下载PDF
百转千回终是梦——新移民作家张翎小说的“离散”书写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桂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3-127,共5页
新移民作家张翎笔下的人物常常穿梭于中国经验与北美经验之间。作家的回归想象一方面是双重经验的越界书写,另一方面是文化身份的确认与审视;然而,一旦放逐与漂泊的状态没有改变,作家的回归想象终将是离散的想象,充满着离散与回归的悖谬... 新移民作家张翎笔下的人物常常穿梭于中国经验与北美经验之间。作家的回归想象一方面是双重经验的越界书写,另一方面是文化身份的确认与审视;然而,一旦放逐与漂泊的状态没有改变,作家的回归想象终将是离散的想象,充满着离散与回归的悖谬,越界与游移的吊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越界书写 回归想象 离散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意识和婚姻的探索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晓花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5-88,共4页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无奈和苦痛。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几篇代表性作品来分析她的女性小说系列,为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健全,女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提供了审美和参照作用,并以此来明示她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作了最初的不倦的探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婚姻 探索 张爱玲 小说
下载PDF
荒原上的孤独者——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益 《长沙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4,8,共5页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 ,形成了她的人生悲剧意识。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 ,直觉地将自己的经验世界转化为小说世界 ,把创作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她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基本理解 ,她告诉人们 ,人间无爱。她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人...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 ,形成了她的人生悲剧意识。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 ,直觉地将自己的经验世界转化为小说世界 ,把创作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她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基本理解 ,她告诉人们 ,人间无爱。她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情感关系 ,以“人生挑剔者”的姿态极尽揭露人性冷酷、自私、丑恶之能事。她力图展示人们对生存的无可奈何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充满了荒谬。她将解剖的力量集中在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血缘亲情关系上 ,力透纸背地表现扼杀血缘亲情的三大毒素 :金钱 ,自私与变态。她所展示的荒原般的小说世界源自于她的荒原般的精神世界 ,她所写的故事均来自她的生命体验的最深刻的部分 ,她是一个踟蹰于荒原般的世界中失落了希望的孤独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孤独者 张爱玲小说 精神实质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瑞华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女性视角是张爱玲小说写作中常用的视角。作为故事中人活动场域的营造者、故事的知情与旁观者,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场景的定位还是题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女性特征;其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某一女性的期待或命运展开,人物性格塑造里也隐含了性... 女性视角是张爱玲小说写作中常用的视角。作为故事中人活动场域的营造者、故事的知情与旁观者,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场景的定位还是题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女性特征;其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着某一女性的期待或命运展开,人物性格塑造里也隐含了性别立场。张爱玲小说写作的女性视角具有自我投射、女权意识和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形象等艺术特征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写作 视角 形而上
下载PDF
语调的“暗示”: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感性还原——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管窥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慧英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5-89,共5页
作为现代小说家,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显示出超常的天赋。她善于将人物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暗含于语调的微妙转换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富于感性的还原,其复杂隐幽的心理因之得到了生动鲜活的表现。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心理描写 “暗示” 感性还原
下载PDF
现代人生的“混合色”——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再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理开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68-72,共5页
由于特殊时代新旧文明的交融冲突,由于特殊家庭的非凡际遇,张爱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在小说中从三个方面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角色身份的模糊性:女性思想观念的新旧并存、女性生存态势的强弱兼备以及女性人格特征的神魔交织。更重要的是... 由于特殊时代新旧文明的交融冲突,由于特殊家庭的非凡际遇,张爱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在小说中从三个方面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角色身份的模糊性:女性思想观念的新旧并存、女性生存态势的强弱兼备以及女性人格特征的神魔交织。更重要的是,张爱玲小说塑造女性形象的这种技法是对中国文学女性书写传统的一次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女性 角色 模糊性
下载PDF
论毛姆对张爱玲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智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
毛姆是迄今为止英国小说界难得的几个雅俗共赏、深得各阶层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大都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毛姆一样,张爱玲的小说人物也颇具真实性。她主张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把真实... 毛姆是迄今为止英国小说界难得的几个雅俗共赏、深得各阶层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大都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毛姆一样,张爱玲的小说人物也颇具真实性。她主张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把真实地表现生活视为艺术的生命。毛姆对张爱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思想、表现方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精神分析方法四个方面。把握张爱玲的创作渊源,为的是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其作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 张爱玲 影响 小说创作 文学思想 表现方式 费洛伊德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