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略》“互著”、“别裁”辨正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新勋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66,共11页
从古书流传与刘向、刘歆校书的具体背景出发 ,通过全面考察《汉书·艺文志》反映的《七略》中著录的同名书的情况 ,可以认定《七略》中存在的同名书是刘氏有意所为 ,这些书或因篇数不等而著录 ,或因内容不同而著录 ,不是同一书 ,所... 从古书流传与刘向、刘歆校书的具体背景出发 ,通过全面考察《汉书·艺文志》反映的《七略》中著录的同名书的情况 ,可以认定《七略》中存在的同名书是刘氏有意所为 ,这些书或因篇数不等而著录 ,或因内容不同而著录 ,不是同一书 ,所以《七略》中没有“互著” ;通过综合对比与具体分析《汉书·艺文志》中同名书以及《孙卿赋》、《贾谊赋》和《琴颂》等情况 ,可以看出刘氏校书加深了对书的内容的认识 ,在单行本的基础上 ,在对特殊关系的单行本和全本的处理时 ,采取了保留特殊单行本的做法 ,著录在《七略》里产生了我国最初的“别裁” ,这种“别裁”不成熟也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略》 互著 别裁 刘向 刘歆 章学诚
下载PDF
张履祥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王学的批判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天杰 肖永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59,共6页
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治学,经历了一个"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这正好体现了明清之际学术转变第一阶段的"尊朱辟王"趋向。张履祥对王学有深刻的批判,指出王学有骄吝诳人、阐扬异教、直捷径省等弊病,认为陆王之学在学术... 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治学,经历了一个"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这正好体现了明清之际学术转变第一阶段的"尊朱辟王"趋向。张履祥对王学有深刻的批判,指出王学有骄吝诳人、阐扬异教、直捷径省等弊病,认为陆王之学在学术史上可谓"霸道之学"。作为清初辟王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吕留良、陆陇其等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尊朱辟王"思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履祥 清初理学 由王返朱 尊朱辟王
下载PDF
《辛丑条约》议定过程中的一个关节问题——从“惩董”交涉看清政府内部多种力量的互动 被引量:5
3
作者 戴海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18,共14页
从《辛丑条约》议定过程而言,传统认识理解为帝国主义的"争赃"竞赛,谈判过程全为西人主导,清朝一方对议题几乎没有介入。这一种印象或结论的产生,主要是依赖外国一侧史料建筑史实的后果。议和过程中,清朝一方虽然对议题缺少... 从《辛丑条约》议定过程而言,传统认识理解为帝国主义的"争赃"竞赛,谈判过程全为西人主导,清朝一方对议题几乎没有介入。这一种印象或结论的产生,主要是依赖外国一侧史料建筑史实的后果。议和过程中,清朝一方虽然对议题缺少发言权,却并非全无努力,其内部西安政府(那拉氏、军机处)、北京全权(奕、李)、东南督抚(刘、张、盛、袁)等多种力量互动频繁,唯因相互制约造成内耗,本来的多方合作反而滑向多方角力的态势,未能形成有效的对外合力。这一现象也成为近代外交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本文拟从"惩董(福祥)"问题切入,通过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从一侧面观察当时清政府外交及内部政治关系的实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丑条约 董福祥 惩祸 张之洞 李鸿章 荣禄
下载PDF
张履祥理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史革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张履祥是明清之际活跃于学坛的一位著名理学家。清朝入关后,他拒不出仕,隐居乡间,以耕读著述名世。张履祥治学最初源于陆王之学,以后通过阅读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且痛绝于王学末流的积弊,遂尽弃王学,归于程朱,成为清初程朱理学营垒中... 张履祥是明清之际活跃于学坛的一位著名理学家。清朝入关后,他拒不出仕,隐居乡间,以耕读著述名世。张履祥治学最初源于陆王之学,以后通过阅读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且痛绝于王学末流的积弊,遂尽弃王学,归于程朱,成为清初程朱理学营垒中的一员骁将。尽管他未显达于仕途,始终是一名隐居乡里的布衣之士,但他关于理学的阐扬对于程朱理学在清初的复兴却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清代理学士人的高度评价,以至把他推崇为与陆陇其并列的儒学道统的“传道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履祥 理学思想 程朱理学 尊朱黜王
下载PDF
明末清初江南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
5
作者 周邦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8-61,共4页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优秀的农学家之一。从他的视野看来,江南部分农民在农具置备、水利建设、林果生产、桑蚕经营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害防治经验。他们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为乡土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江南 农业生产 灾害防治 张履祥
下载PDF
藤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赫军 马秉智 +4 位作者 赵铁 王巍 魏凤玲 陆进 张相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研究藤梨根(Actinidia chinensis root)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藤梨根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儿茶素(2)、秦... 目的 研究藤梨根(Actinidia chinensis root)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藤梨根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类成分, 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儿茶素(2)、秦皮素(3)、秦皮乙素(4)、原儿茶醛(5)、(-)-表儿茶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6)、erythro-1, 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 3-propanediol(7)、threo-1, 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 3- propanediol(8)。结论 化合物3~8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水提取物 酚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表儿茶素 (%PluS%)-儿茶素 秦皮素
原文传递
张良的事迹与心态发微
7
作者 邓骏捷 《汉籍与汉学》 2022年第2期72-84,共13页
张良是秦汉之际的传奇式人物,他在楚汉之争及西汉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张良的前半生,其内心主要萦绕着“韩国情结”,这种因韩国贵族身份所产生的情愫限制和决定了他的许多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项梁立韩王成,使得他具有项氏集... 张良是秦汉之际的传奇式人物,他在楚汉之争及西汉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张良的前半生,其内心主要萦绕着“韩国情结”,这种因韩国贵族身份所产生的情愫限制和决定了他的许多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项梁立韩王成,使得他具有项氏集团的政治属性;又因与刘邦的私人关系,使得他心向刘邦集团。张良夹于三股力量之中,徘徊瞻顾,项羽杀韩王成切断了他与韩国的精神和行动上的联系,使他毫无顾虑地投向刘邦集团。西汉建国后,张良表面上选择支持吕后,反对刘邦废太子刘盈;惠帝死后,张良又选择支持汉朝大臣而非吕后。张良思虑的不是具体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政治势力和权力问题,而是如何维护以汉家天下为代表的大一统皇朝政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良 项羽 刘邦 吕后 大一统皇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