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杜预--论晚清今古视野下的章太炎《春秋》学
1
作者 曾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清中叶以来,随着常州今文学的复兴,今古之争再次成为学术与思想领域的焦点问题。章太炎借助其对《左传》的诠释,对康有为及保皇党人所依据的《公羊传》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上溯到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学术,甚至对今文家... 清中叶以来,随着常州今文学的复兴,今古之争再次成为学术与思想领域的焦点问题。章太炎借助其对《左传》的诠释,对康有为及保皇党人所依据的《公羊传》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上溯到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学术,甚至对今文家所尊奉的孔子,亦肆意贬抑。透过这种批评,章太炎的《左传》学最后标榜回到杜预,从而背离了清初以来驳正杜预的主流倾向。不难发现,章太炎的《春秋》学,表面上通过对康有为诠释《公羊传》的批评,发挥了《左传》中的思想,其实充满了基于党派意识的门户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章太炎 杜预 康有为 刘逢禄
下载PDF
章太炎进化观的历时性研究
2
作者 张翊轩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21-33,164,共14页
1903—1906年间,章太炎的进化观发生了鲜明的“断裂”,在《訄书》时期,章太炎认同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至《俱分进化论》时期,他提出了善恶苦乐并进的俱分进化观,并把“俱分”进一步推扩为“文明”的定语;到《民报》时期,特别是在《... 1903—1906年间,章太炎的进化观发生了鲜明的“断裂”,在《訄书》时期,章太炎认同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至《俱分进化论》时期,他提出了善恶苦乐并进的俱分进化观,并把“俱分”进一步推扩为“文明”的定语;到《民报》时期,特别是在《齐物论释》中,批判线性进化观背后的理论根源逐步呈现出来,表达为“齐文野”的思想旨趣及对目的论文明观的深刻反思,对进化概念本身的批判实则是对诸如文明、进步等观念被用以将强权和暴力合理化、合法化、合目的性的危险的格外警惕,这是理解章太炎一以贯之之道的方便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断裂 《俱分进化论》 齐文野 目的论
下载PDF
章太炎齐物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破与立
3
作者 梅寒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量传统学者对西方文化的理性、智识等观念极为推崇,而章太炎则以庄子的齐物观念对这些西方思想予以批评。在《辨性下》中章太炎认为文教国民更具智力,但却远离真如本性,陷入对概念系统的执着。这源于... 近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量传统学者对西方文化的理性、智识等观念极为推崇,而章太炎则以庄子的齐物观念对这些西方思想予以批评。在《辨性下》中章太炎认为文教国民更具智力,但却远离真如本性,陷入对概念系统的执着。这源于章太炎以其齐物哲学体系对进化以及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批判,也与章太炎反对维新的彻底革命立场相关。按章太炎齐物哲学,传统学术与西方现代思想都属于世间范畴,不悟本真,所以不能定一者为“公理”。不过中国文化追求“愚菴(愚钝)”这种“大智慧”,离本真更近,因此在文化选择,即“回真向俗”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而非一味追求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反智 反公理 齐物哲学
下载PDF
章太炎国学教育思想研究--以国学演讲与讲学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周郅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在新旧更替的近代社会,章太炎秉持“学亡则国亡”的理念,面向现实,趋向未来,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探索国学的现代化发展。他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投身国学教育,极力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尤其注重用语言文字、经学、历史等民族文化... 在新旧更替的近代社会,章太炎秉持“学亡则国亡”的理念,面向现实,趋向未来,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探索国学的现代化发展。他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投身国学教育,极力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尤其注重用语言文字、经学、历史等民族文化唤醒国人认同感和救亡意识。在朝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章太炎结合其旧学传统教育路径,并辅以现代教学理念,以传统小学为国学入门之基,崇尚相知相契的师生关系,规约国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以培养经世青年为国学教育目标,对近代中国学风与世风的转变影响甚大。立足时代语境,考察章太炎国学教育思想,分析其国学施教特色及蕴含的育人价值,对新时代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国学教育 存学救世 学行修明
下载PDF
多元性与普遍性的弥合--章太炎以“齐物”解构“公理”的后果
5
作者 何刚刚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2期61-77,197,198,共19页
章太炎在与《新世纪》派论战的过程中,深感“公理”对于个体的压制。他从“公理”观念形成的认识论基础与话语霸权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齐物”思想取代“公理”的观点。为了避免“齐物”观念同样面临从认识论层面被解构的风... 章太炎在与《新世纪》派论战的过程中,深感“公理”对于个体的压制。他从“公理”观念形成的认识论基础与话语霸权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以“齐物”思想取代“公理”的观点。为了避免“齐物”观念同样面临从认识论层面被解构的风险,他将“齐物”的合法性建立在否定名相以体证“真如”的基础之上,然而这却致使其价值指向徘徊于多元性与普遍性之间。章太炎最终以当下历史情境中的“人民”弥合了二者之间的裂隙。因此,“齐物”思想的价值指向并非多元或者普遍,而是回归于“人民”这一历史主体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思想 公理 多元性 普遍性
下载PDF
乐观本体论、混沌宇宙观与进步不稳定性——谭嗣同的《仁学》与章太炎的回应
6
作者 徐小芳(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44,70,共17页
《仁学》在西方学者眼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中国古典文献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框架重新诠释的作品,在中国学者笔下这是近代中国新儒学哲学体系融入现代性全球主义的一次大胆尝试,以求能与当时的国际社会在同一维度上对话。然而《仁学》... 《仁学》在西方学者眼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中国古典文献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框架重新诠释的作品,在中国学者笔下这是近代中国新儒学哲学体系融入现代性全球主义的一次大胆尝试,以求能与当时的国际社会在同一维度上对话。然而《仁学》中谭嗣同以其进化最终带来自由的乐观本体论为导向,援引佛教和道教中对有限性的传统解决方案,提出了超越时间的绝对平等观,这一观念遭到了章太炎的批驳。在章太炎看来,进化最终没有超越混沌,相反,它起源于时间世界,且必须有法律之限制,即基于法之平等与等级,官员和国家试图在此基础上将突发事件和混沌合理化。通过对二人不同哲学观的梳理与对比,清晰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士人对近代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观念转向的尝试与辩论,这对于归纳传统中国儒家的哲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乐观本体论 谭嗣同《仁学》 混沌宇宙观 进步不稳定性
下载PDF
章太炎论董仲舒
7
作者 邓红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19,33,共8页
章太炎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董仲舒的文章,但是在一些著作中对董仲舒进行了评判。章太炎在政治方面批判董仲舒为专制大一统帝国提供思想武器和主张“独尊儒术”等,其批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学术层面对董仲舒的评判有褒有贬,对“春秋决狱... 章太炎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董仲舒的文章,但是在一些著作中对董仲舒进行了评判。章太炎在政治方面批判董仲舒为专制大一统帝国提供思想武器和主张“独尊儒术”等,其批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学术层面对董仲舒的评判有褒有贬,对“春秋决狱”的批判则有些偏颇;在论述董仲舒与儒教乃至宗教的关系时,成功地运用了哲学和宗教关系的近代哲学原理,并有所发展和突破,值得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董仲舒 春秋决狱 儒教
下载PDF
章太炎对法家与法治思想的现代阐释
8
作者 华云刚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107,共10页
晚清以来,面对国内外社会政治发展态势,章太炎率先擎起法家的大旗,开启现代法家研究之先声。章太炎对法家历史的祛魅为研究法家思想提供了契机,在还原法家历史时,他重新廓清法家学派与法家思想的概念及其联系,并融合儒、法思想以重建法... 晚清以来,面对国内外社会政治发展态势,章太炎率先擎起法家的大旗,开启现代法家研究之先声。章太炎对法家历史的祛魅为研究法家思想提供了契机,在还原法家历史时,他重新廓清法家学派与法家思想的概念及其联系,并融合儒、法思想以重建法家的价值体系。面对西方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冲击,章太炎主张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养分,强调因循传统和习俗来制定法律,镜鉴西方法治思想以熔铸中国的法治精神,并通过法家“著述定律”、法吏“听事任职”实践这一法治理想。虽然章太炎的法治建国思想含有颇多理想化成分,但他在法律准则的制定、法学学科的设置、法吏建设等方面的理念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他所倡导的法治精神也直接推动了现代法学研究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法家 著书定律 法吏 “听事任职” 法治
下载PDF
学术与政治:双重视野下的章太炎孟子观
9
作者 王晓洁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7,160,共10页
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近代中国,如何重整传统文化资源来抵御西学的入侵,是有识之士面临的共同问题。尊荀抑孟是章太炎研究先秦子学,彰显自己经世用心时的整体立场。受制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章太炎认为孟子以道德介入政治的路径... 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近代中国,如何重整传统文化资源来抵御西学的入侵,是有识之士面临的共同问题。尊荀抑孟是章太炎研究先秦子学,彰显自己经世用心时的整体立场。受制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章太炎认为孟子以道德介入政治的路径过于理想化,无法切中现实之弊,不如荀子的政治治理思想务实、理性而有效验。因此,相比于其他诸子,对孟子的研究是章太炎学术思想中极为薄弱的部分。尽管如此,章太炎还是通过以佛解孟的方式对孟子人性论进行诠释,以外道的“神我”来诠释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鲜明地体现了他在近代学者中比较独特的研究方式与学术特点。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的思想观点亦有学术和政治两方面的用心,并经常因为二者之间的张力而使得其前后言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与政治 章太炎 以佛解孟 孟子观
下载PDF
略论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的辑佚学体例
10
作者 傅荣贤 杨苏闽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1,127,共9页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 章太炎《七略别录佚文徵》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七略别录》为对象,以完善马氏辑本为目标,剔除《汉志》“所录书目及其子注”以及“诸书叙录”集中呈现的佚文,表达了对辑佚条目“多”与“真”之间辩证关系的独特思考。章氏辑本承绪马氏,《别录》《七略》混辑不别,值得商榷。但章太炎依《汉志》分类框架确定佚文的类别位置,并根据“班氏省出新入”对佚文类别位置做出相应调整,较为准确地复原了“刘氏旧文”的原书篇第。尤其是,章氏佚文首列“《艺文志》所录书目”作为“起本”文献,使佚文各有攸归,并揭示了《别录》《七略》佚文与《汉志》著录在书名、篇卷等方面的异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七略别录佚文徵》 辑佚 目录学
下载PDF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与《文始》“孳乳”比较研究
11
作者 肖存昕 陈晓强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4期52-63,127,共13页
“孳乳”是章太炎词源学的重要术语。《笔记》用“孳乳”系联的同源词共37组,其中与《文始》完全对应的有15组,部分对应的有12组,不对应的有6组,未见于《文始》的有4组。《文始》“于”族用“孳乳”系联的同源词共35组,其中与《笔记》... “孳乳”是章太炎词源学的重要术语。《笔记》用“孳乳”系联的同源词共37组,其中与《文始》完全对应的有15组,部分对应的有12组,不对应的有6组,未见于《文始》的有4组。《文始》“于”族用“孳乳”系联的同源词共35组,其中与《笔记》论述对应的有8组,未见于《笔记》的有27组。比较《笔记》《文始》中的“孳乳”,可以对“孳乳”的性质有深入认识,加深对《文始》及章太炎词源学思想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文始 孳乳
下载PDF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一字”研究(二)
12
作者 肖存昕 陈晓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一字”是《笔记》中用于说明一组同源词字形有关联、词义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术语。通过对《笔记》“一字”的内部考察及与《文始》的对应,可对《笔记》“一字”的性质有深入认识,可加深对《文始》“变易”及章太炎词源学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一字 文始 变易
下载PDF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一字”研究(一)
13
作者 肖存昕 陈晓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一字”是《笔记》中用于说明一组同源词字形有关联、词义相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术语。通过对《笔记》“一字”的内部考察及与《文始》的对应,可对《笔记》“一字”的性质有深入认识,可加深对《文始》“变易”及章太炎词源学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一字 文始 变易
下载PDF
章太炎的甲骨文态度及其学术史意蕴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文玖 李玉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83,共13页
章太炎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奠基人,他对甲骨文的态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本文以章氏晚年弟子的回忆、章氏晚年的讲演记录和书信为主要资料,认为章太炎晚年对甲骨文仍然持消极、怀疑态度,但已有转变的趋向;对他持这种态度的... 章太炎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奠基人,他对甲骨文的态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本文以章氏晚年弟子的回忆、章氏晚年的讲演记录和书信为主要资料,认为章太炎晚年对甲骨文仍然持消极、怀疑态度,但已有转变的趋向;对他持这种态度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章氏的甲骨文态度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界对他甲骨文态度的不同评论,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甲骨文态度 原因 学术史意蕴
下载PDF
章太炎与章学诚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荣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4,56,共8页
章太炎的“六经皆史”论与章学诚之间不存在一脉相承关系。他撰于1 90 8年的《原经》篇明驳章学诚,暗斥谭献,其中对《文史通义》的一系列论辩,显然是两种“六经皆史”论的交锋。它反映出经、史概念内涵的变动不居性,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 章太炎的“六经皆史”论与章学诚之间不存在一脉相承关系。他撰于1 90 8年的《原经》篇明驳章学诚,暗斥谭献,其中对《文史通义》的一系列论辩,显然是两种“六经皆史”论的交锋。它反映出经、史概念内涵的变动不居性,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学者对“六经皆史”说的理解并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在特定的历史脉络中分析各家相同命题下的不同含义和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章学诚 谭献 六经皆史 官师治教合一
下载PDF
章太炎“菩萨行”评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香 喻立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章太炎“菩萨行”既指道德修养行为之本身,又指道德修养之过程,还是道德修养之方法;“菩萨行”主要特征体现为“入世修证重于出世修证”、“利他重于自利”、“中土圣贤即大乘菩萨”;“菩萨行”精神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是... 章太炎“菩萨行”既指道德修养行为之本身,又指道德修养之过程,还是道德修养之方法;“菩萨行”主要特征体现为“入世修证重于出世修证”、“利他重于自利”、“中土圣贤即大乘菩萨”;“菩萨行”精神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是一种以失去小我而赢得大我、失去有限而赢得无限、失去有形而赢得神圣的道德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菩萨行 道德修养
下载PDF
孙中山与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以辛亥革命时期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顺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96,共8页
鸦片战争后 ,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时期 ,章太炎以传统观念看待“异族”统治者 ,引经据典宣传反满 ;在推动革命爆发的同时 ,又模糊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 鸦片战争后 ,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时期 ,章太炎以传统观念看待“异族”统治者 ,引经据典宣传反满 ;在推动革命爆发的同时 ,又模糊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始终联系在一起 ,而且还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 ,在提高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程度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章太炎 民族主义思想 兴中会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下载PDF
章太炎医界弟子考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东方 周明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搜寻章太炎先生在医界的弟子,探讨太炎先生对弟子学术思想、学术方法的影响。[方法]全面搜集、研读民国期刊,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考证章太炎弟子的姓名、事迹等,并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氏与弟子之间的学术承继关系。[结果]章太炎先... [目的]搜寻章太炎先生在医界的弟子,探讨太炎先生对弟子学术思想、学术方法的影响。[方法]全面搜集、研读民国期刊,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考证章太炎弟子的姓名、事迹等,并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氏与弟子之间的学术承继关系。[结果]章太炎先生的医界弟子较多,以江浙人氏为主,且均取得很大的成就,著名的有陆渊雷、徐衡之、章次公、陈存仁、张破浪、余云岫、孙世扬等。这些弟子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太炎先生"贯习群方、用资证验"、"以长沙为宗师"、"兼综远西之说,以资攻错"、借鉴日本汉方医学、重视考据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结论]医学界章氏弟子数量众多,且均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考证章太炎先生及其医界弟子,有助于梳理吴越医学发展史,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民国中医 陆渊雷 徐衡之 章次公 陈存仁 学术传承 中医学术史
下载PDF
章太炎的民族主义:天下、世界与民族国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0-204,共5页
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不仅受到西方的影响,也受到传统历史和思想的制约,研究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仅限于用西方的民族主义类型对之进行分析,还需要充分考虑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需要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传统"天下"观念... 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不仅受到西方的影响,也受到传统历史和思想的制约,研究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仅限于用西方的民族主义类型对之进行分析,还需要充分考虑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需要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传统"天下"观念如何同时向"世界"和民族国家观念转变。对章太炎关于种族与文明、排满与种界、民族与国家等三个层面的思想的考察充分地说明此一转变在他身上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民族主义 天下 世界 国家
下载PDF
陈乐素与章太炎藏书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志欢 刘强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共4页
本文叙述陈乐素与暨南大学图书馆章太炎藏书之关系;章、陈二家之交谊;章太炎藏书之文献价值。
关键词 章太炎 陈乐素 藏书 批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