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一弓小说的“跨文体”传播——以《流泪的红蜡烛》为例
1
作者 李勇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1980年代,张一弓的小说被改编曾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以中篇小说《流泪的红蜡烛》为例,除被改编为电影外,还被改编为话剧以及梨园现代戏、河北梆子、花灯剧、楚剧等多种地方戏剧目。此外,根据小说原作以及同名电影改编的连环画,至少就... 1980年代,张一弓的小说被改编曾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以中篇小说《流泪的红蜡烛》为例,除被改编为电影外,还被改编为话剧以及梨园现代戏、河北梆子、花灯剧、楚剧等多种地方戏剧目。此外,根据小说原作以及同名电影改编的连环画,至少就有四个版本。一方面,张一弓的小说原作本身,为不同艺术形式的改编提供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还有丰厚的思想资源和“见微知著”的时代特质;另一方面,他的小说也因为改编之后的“跨文体”传播,其受众才得以呈“几何级”递增。对文学研究者而言,通过研讨与考释作品的不同版本、作品的“跨文体”传播,进而更深刻、更精准地解读文学文本和文学意蕴,应该说是一条崭新的有待深耕细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弓 《流泪的红蜡烛》 “跨文体” 传播
下载PDF
论《远去的驿站》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创造 被引量:2
2
作者 翟苏民 《殷都学刊》 2005年第3期88-93,共6页
《远去的驿站》里的“驿站”是人生途中的精神补给地,是精神的驿站。整部作品充溢着主要人物甚或次要人物的精神追求,它们共同汇聚成了“驿站”的多采、丰富与深邃。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是这部优秀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塑造的成... 《远去的驿站》里的“驿站”是人生途中的精神补给地,是精神的驿站。整部作品充溢着主要人物甚或次要人物的精神追求,它们共同汇聚成了“驿站”的多采、丰富与深邃。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是这部优秀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得力于他对人物无限的崇敬之情;得力于小说修辞手段的成功运用;得力于他在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情节中塑造人物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弓 远去的驿站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塑追
下载PDF
悲壮崇高的英雄赞歌——论张一弓的小说创作
3
作者 袁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张一弓的小说创作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对昨日农民命运的历史反思到改革后农民新生活的反映,从表现农民的觉醒到开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魂,这些内容构成了他具有时代色彩的创作轨迹。小说致力于发掘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具有崇高悲壮的美学风... 张一弓的小说创作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对昨日农民命运的历史反思到改革后农民新生活的反映,从表现农民的觉醒到开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魂,这些内容构成了他具有时代色彩的创作轨迹。小说致力于发掘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具有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但由于小说存在浓厚的政治意识和盲目乐观主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总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留下了明显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弓 英雄品格 理性批判 反思
下载PDF
张一弓文学年谱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东亮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张一弓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该年谱细致梳理了张一弓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轨迹,对其发表的作品进行了准确详实地记录,对其作品的转载、获奖以及被文坛评论、被学界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考察。该年谱对于学界关于张一弓及河南文... 张一弓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该年谱细致梳理了张一弓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轨迹,对其发表的作品进行了准确详实地记录,对其作品的转载、获奖以及被文坛评论、被学界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考察。该年谱对于学界关于张一弓及河南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弓 年谱 转载 获奖
下载PDF
From Representing Trauma to Traumatized Representation: Experiential and Reflective Modes of Narrating the Past
5
作者 Irmy Schweiger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3期345-368,共24页
In contrast to history, which strives for a neutral and objective stance from which to narrate the past, literature can be thought of as multi-functional when it comes to traumatic history: as healing, in that it res... In contrast to history, which strives for a neutral and objective stance from which to narrate the past, literature can be thought of as multi-functional when it comes to traumatic history: as healing, in that it restores meaning where it has been destroyed; as subversive, master-narrative; as complementary, in in that it tells counter-histories of the that it integrates suppressed voices and painful experiences into the collective memory; or as disturbing, in that it narrates trauma as a persisting condition that continues into the present. This article looks into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trauma that make use of different narrative modes to reconstruct the past and to deal with collective trauma in 20th-century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trauma a,'ad collective memory and to demonstrate the way in which memory relates to the past and to what extent memory shapes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of the present, the paper utilizes the concepts of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as formulated by Jan and Aleida Assma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iential and reflexive narratives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memory traumatic history zhang yigong Yu Hu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