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之洞与新式教科书的编撰--以《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小鸥 艾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受到日本近代学校唱歌运动及军歌的影响,1904年张之洞写成《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强调兴学强邦,提倡新锐视野,但必须坚守与卫道思想的结合,彰显了一代名臣对皇权与时俱进的忠诚。
关键词 晚清 张之洞 唱歌教科书
下载PDF
张之洞聘任洋员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姗萍 黎仁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6,共7页
作为晚清继李鸿章之后最重要、成效最卓著的洋务首领,张之洞通过多种途径聘请了众多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知识的外籍人员,进入其创办的实业、教育、军事等各领域,担任着各项事业的筹建、生产指导与人才培养的工作。他还在... 作为晚清继李鸿章之后最重要、成效最卓著的洋务首领,张之洞通过多种途径聘请了众多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知识的外籍人员,进入其创办的实业、教育、军事等各领域,担任着各项事业的筹建、生产指导与人才培养的工作。他还在总结前人引进人才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聘用与监督机制,较好地消除了洋员揽权的现象。因此,其幕府中的洋员大多都能恪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张之洞的功业,也使其经营的事业显现出更多的先进性和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洋员 幕府
下载PDF
曾国藩与张之洞幕府之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黎仁凯 王向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曾国藩幕府与张之洞幕府作为晚清两大重要幕府,在对传统幕府的改革、网罗人才、主幕关系、幕府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和继承关系。例如,奏调、札委制由曾国藩开始,张之洞继之普遍实行;两人都保举大批幕僚为官;主宾间经济... 曾国藩幕府与张之洞幕府作为晚清两大重要幕府,在对传统幕府的改革、网罗人才、主幕关系、幕府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和继承关系。例如,奏调、札委制由曾国藩开始,张之洞继之普遍实行;两人都保举大批幕僚为官;主宾间经济关系分离;幕中多为文人学者等。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品性等方面的差异,曾、张幕府又各有特色,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例如,曾幕重地缘关系,张幕重学缘关系;曾幕多道学先生,张幕多奇才怪杰;曾幕忌用洋人,而张幕中则吸纳了大批洋人;张之洞对幕府制度的改革比曾国藩更全面,影响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张之洞 幕府
下载PDF
张之洞与湖北工业化的起始:汉阳铁厂“由粤移鄂”透视  被引量:15
4
作者 袁为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67-73,共7页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冬,张之洞调任鄂督,其原在粤所订炼铁机炉也随之移鄂兴办。铁厂移鄂,标志着湖北工业化的起始。但此举并非张氏之初衷,亦非出于继任粤督李瀚章之不喜洋务,遇事推诿。实际上,这是清廷中枢为了抑制李鸿...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冬,张之洞调任鄂督,其原在粤所订炼铁机炉也随之移鄂兴办。铁厂移鄂,标志着湖北工业化的起始。但此举并非张氏之初衷,亦非出于继任粤督李瀚章之不喜洋务,遇事推诿。实际上,这是清廷中枢为了抑制李鸿章集团势力过于膨胀,有意“扬张抑李”,扶植张之洞,并考虑到湖北省自然资源、位置、交通有利条件,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湖北钢铁工业之建立,乃是晚清特定的政治局势与湖北省资源、位置等人文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 工业史 工业化 盛宣怀 通观铁厂
下载PDF
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剑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85-193,共9页
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的 1 8年 (1 889- 1 90 7)中 ,为着兴修铁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组训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 ,曾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其引进国外人才的指导思想是权操自我 ,为我所用 ,并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空前规模的外才引进是... 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的 1 8年 (1 889- 1 90 7)中 ,为着兴修铁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组训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 ,曾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其引进国外人才的指导思想是权操自我 ,为我所用 ,并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空前规模的外才引进是张之洞湖广任内成就举世瞩目的近代化事业的重要支撑 ,其客观效果是好的 ,应当充分肯定 ,其缺憾是在大量引进国外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 ,未能相应地引进管理人才 ,借以学习和逐步建立起与大机器生产相适应的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这是张之洞所办工业企业大都效益不彰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湖广总督任内 人才引进 国外人才
下载PDF
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国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探讨了张之洞在清末法制改革中所扮演的倡导、示范改革 ,又阻止改革深入的复杂角色 。
关键词 清朝末年 法制改革 司法独立 礼教 张之洞
下载PDF
张之洞与芦汉铁路的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朱从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张之洞认为芦汉铁路的建设是振兴国力、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战略举措 ,该路的修建对巩固国防、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风气转变等都有重要作用。张之洞对芦汉铁路的筹建政策、筹款方式、线路走向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芦汉铁路的筹... 张之洞认为芦汉铁路的建设是振兴国力、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战略举措 ,该路的修建对巩固国防、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风气转变等都有重要作用。张之洞对芦汉铁路的筹建政策、筹款方式、线路走向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芦汉铁路的筹建实践中 ,张之洞负责统领全局 ,并且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芦汉铁路 认识 方案 实践
下载PDF
《辛丑条约》议定过程中的一个关节问题——从“惩董”交涉看清政府内部多种力量的互动 被引量:5
8
作者 戴海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18,共14页
从《辛丑条约》议定过程而言,传统认识理解为帝国主义的"争赃"竞赛,谈判过程全为西人主导,清朝一方对议题几乎没有介入。这一种印象或结论的产生,主要是依赖外国一侧史料建筑史实的后果。议和过程中,清朝一方虽然对议题缺少... 从《辛丑条约》议定过程而言,传统认识理解为帝国主义的"争赃"竞赛,谈判过程全为西人主导,清朝一方对议题几乎没有介入。这一种印象或结论的产生,主要是依赖外国一侧史料建筑史实的后果。议和过程中,清朝一方虽然对议题缺少发言权,却并非全无努力,其内部西安政府(那拉氏、军机处)、北京全权(奕、李)、东南督抚(刘、张、盛、袁)等多种力量互动频繁,唯因相互制约造成内耗,本来的多方合作反而滑向多方角力的态势,未能形成有效的对外合力。这一现象也成为近代外交转型的重要背景之一。本文拟从"惩董(福祥)"问题切入,通过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从一侧面观察当时清政府外交及内部政治关系的实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丑条约 董福祥 惩祸 张之洞 李鸿章 荣禄
下载PDF
清末民初湖北官钱局向日本订印钞票述论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英 许龙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6,共10页
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之后,设立湖北官钱局并发行官票,以推动货币改革。但由于国内印刷技术落后,伪造官票情况严重,张之洞遂向日本印刷局请求印刷钞票,首次订印成功后又多次续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辛亥之后湖北地方财政拮据,官钱局大... 张之洞就任湖广总督之后,设立湖北官钱局并发行官票,以推动货币改革。但由于国内印刷技术落后,伪造官票情况严重,张之洞遂向日本印刷局请求印刷钞票,首次订印成功后又多次续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辛亥之后湖北地方财政拮据,官钱局大量发行官票导致通货膨胀。吴佩孚主政湖北时再次向日商订印钞票,但其计划曝光之后,遭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民众的强烈反对,日本政府为了缓和中日关系,限制吴佩孚发展,也要求中止印刷契约,最后湖北政府不得不取消钞票印刷契约。钞票印刷事件的日趋政治化,反映出了不同历史环境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民众,中国与日本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湖北官钱局 钞票印刷 日本
下载PDF
袁世凯、张之洞与北洋、湖北新军异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同书琴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2-598,共7页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去甚远的内在素质,最终决定了两军不同的政治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张之洞 北洋新军 湖北新军
下载PDF
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51,共10页
光绪二十一年秋,张之洞与康有为最初交往于南京,张因甲午战争而署理两江总督,反对李鸿章等人的议和,康因发动"公车上书"及上书光绪帝而名声初震,此中的牵线人是张之洞的幕僚梁鼎芬。黄绍箕也参与了此后的活动。两人相会后,张... 光绪二十一年秋,张之洞与康有为最初交往于南京,张因甲午战争而署理两江总督,反对李鸿章等人的议和,康因发动"公车上书"及上书光绪帝而名声初震,此中的牵线人是张之洞的幕僚梁鼎芬。黄绍箕也参与了此后的活动。两人相会后,张之洞支持康有为办理上海强学会,并开办《强学报》。康有为的学术主张与政治见解与张之洞有很大的差别,而康在办理《强学报》时,坚守其见,与张之洞一派决裂。此是张、康关系的转折点,也说明了两人因学术分歧导致政治反目的起因。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的"张之洞档案",有一批新的史料可以细化此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康有为 《强学报》 梁鼎芬 黄遵宪 黄绍箕
下载PDF
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 被引量:3
12
作者 喻大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91,共6页
自晚清开始,儒学经历了新陈代谢的过程,对此,张之洞、康有为、章太炎等文化保守思想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捍卫者,他们改造儒学,期望使之重获生机与活力,却适得其反,加速了儒家经学的衰落。从中虽见历史... 自晚清开始,儒学经历了新陈代谢的过程,对此,张之洞、康有为、章太炎等文化保守思想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捍卫者,他们改造儒学,期望使之重获生机与活力,却适得其反,加速了儒家经学的衰落。从中虽见历史的大势所趋,然而对其个人来说,难免是个悲剧。同时,他们为儒学的转变和新生作出了贡献,如对现代新儒学有所启发。尽管这一转变尚未结束,对其努力还不能定论,但由此体现出的思想解放意义和怀疑、批判的精神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当时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文化保守 儒学 张之洞 章太炎
下载PDF
从书院教育的角度看《书目答问》的编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书目答问》初刻于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其编撰意图并非纯粹出于学术的目的,而是与张之洞的学政身份密切相关。在书院草创、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绝非易事,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蓝本,是《书目答问》得以完成的重... 《书目答问》初刻于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其编撰意图并非纯粹出于学术的目的,而是与张之洞的学政身份密切相关。在书院草创、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绝非易事,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蓝本,是《书目答问》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答问》 尊经书院 张之洞
下载PDF
张之洞与文学研究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学文 戴晓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1903年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文学研究法”的课程方案反映了“文学理论”学科早期发展的情况。主要论述了章程的制定,课程的起源,“文学研究法”这门课程在1910年才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设,不久便被“中国...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1903年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文学研究法”的课程方案反映了“文学理论”学科早期发展的情况。主要论述了章程的制定,课程的起源,“文学研究法”这门课程在1910年才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设,不久便被“中国文学”课取代,从中可以看出世纪之初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法 张之洞 姚永朴
下载PDF
张之洞与苏州租界的开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大春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61,共5页
中日甲午战争后 ,日本和清政府从苏州开始新设租界的谈判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是中方的主要领导。他在中国已败的大局下 ,坚持取益防损的原则 ,组织谈判班子 ,就苏州租界界址、运行方式、章程签订等问题同日方据理力争 ,力挽国权 。
关键词 张之洞 日本 苏州 租界
下载PDF
张之洞对近代中国纺织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历史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洪林 邱月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张之洞以振兴民族经济、维护民族权益为根本动因和出发点,创办民族纺织业和纺织教育,改革了传统纺织教育,创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推动了纺织教育跨越式发展。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广泛聚集优质... 张之洞以振兴民族经济、维护民族权益为根本动因和出发点,创办民族纺织业和纺织教育,改革了传统纺织教育,创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推动了纺织教育跨越式发展。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广泛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开创了产、学、研一体化纺织教育新模式,开辟了近代纺织教育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纺织教育 历史贡献
下载PDF
武汉纺织大学百年发展史研究——兼论张之洞对武汉纺织教育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和山 杨洪林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张之洞督鄂十余年,不仅在湖北武汉建立起包括冶金、矿业、军工、纺织等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而且建构了近代工业教育体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公亲自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将农桑、丝绸织造教育纳入工艺学堂教育之中,由此揭开... 张之洞督鄂十余年,不仅在湖北武汉建立起包括冶金、矿业、军工、纺织等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而且建构了近代工业教育体系。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公亲自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将农桑、丝绸织造教育纳入工艺学堂教育之中,由此揭开了近代纺织教育的历史新篇章。他在开创近代纺织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112年来武汉纺织教育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武汉纺织教育的惟一传承者,其教育史、校史应遵循唯物史观得出具有112年悠久办学历史的科学结论,她与华中农业大学同时开办,与武汉科技大学同根同源,是具有百年历史渊源的一所国立纺织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近代纺织教育 武汉纺织大学 百年渊源
下载PDF
张之洞与中国铁路建设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永刚 《唐都学刊》 2004年第6期152-155,共4页
张之洞是晚清社会颇有作为的封建官吏。其后半生的政绩与中国铁路紧密相连,曾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江浙铁路,并为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的建设费尽了毕生的精力。为解决铁路建设的资金问题,他始终坚持"权自我操"的原则,借债筑路... 张之洞是晚清社会颇有作为的封建官吏。其后半生的政绩与中国铁路紧密相连,曾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江浙铁路,并为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的建设费尽了毕生的精力。为解决铁路建设的资金问题,他始终坚持"权自我操"的原则,借债筑路。为实现铁路材料"自产自销,利不外溢",张之洞创建铁路交通企业,生产了大量的筑路产品,较大程度地维护了中国铁路的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建设费 江浙 资金问题 铁路建设 产品 铁路交通 张之洞 粤汉铁路 晚清
下载PDF
张之洞实业教育观之我见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世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实业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张之洞与外洋抗争思想的直接结果之一。它以创办实业学堂、派遣留学生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旨 ;以培养近代农、工、商业人才 ,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影... 实业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张之洞与外洋抗争思想的直接结果之一。它以创办实业学堂、派遣留学生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旨 ;以培养近代农、工、商业人才 ,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实业教育观
下载PDF
论张之洞的农业近代化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晓丽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0-93,共4页
学习西方技术,推进农业发展是近代思想家的共识,清末张之洞提出系统农业近代化的思想,他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产品结构,农业科技等方面都提出具有近代特色的见解,并倡导进行近代农业实践活动,对推进晚清农业近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张之洞 农业近代化 生产方式 产品结构 农业科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