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势与时移:“八厘公债案”与“二次革命”后的政局
1
作者 濮思喆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八厘公债案”是民初轰动一时的财政大案,涉及众多政商名流。此案主要由收购日晖呢厂和抵押借款两部分构成。此案由平政院审理后,涉及刑事犯罪部分移交大理院继续审理。大理院预审后,应德闳免于正式起诉。与以往观点不同,新开放档案表... “八厘公债案”是民初轰动一时的财政大案,涉及众多政商名流。此案主要由收购日晖呢厂和抵押借款两部分构成。此案由平政院审理后,涉及刑事犯罪部分移交大理院继续审理。大理院预审后,应德闳免于正式起诉。与以往观点不同,新开放档案表明,袁世凯并未刻意制造此案诬陷程德全和应德闳,而是利用此案以达其他政治目的。袁世凯升级此案并非只为打击程、应,而主要是为打击张謇及其江浙派。“二次革命”后,北洋派与中间派、地方势力的矛盾凸显,时势的转换促使袁世凯等人做出打击昔日盟友江浙派的决策。“二次革命”不能仅被视为“辛亥革命”失败因素累积的自然结果,其所带来的矛盾转换与势力重组,是新的革命浪潮到来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厘公债案 二次革命 江浙派 张謇 袁世凯
下载PDF
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栋梁 倪小兰 +2 位作者 何行真 龚千锋 王林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就药典法、樟帮法及建昌帮法 3种炮制工艺的不同炮制品的栀子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通过比较 ,认为建昌帮炮制方法更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栀子 炮制工艺 药典法 樟帮法 建昌帮法 比较 栀子苷
下载PDF
枳壳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谌瑞林 何行真 龚千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测定了江西樟帮、建昌帮与中国药典方法炮制的枳壳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 ,江西的两种炮制方法与药典法的饮片的挥发油含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枳壳 炮制方法 挥发油 中药 植物药
下载PDF
附子“樟帮”法炮制前后TLC和HPLC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千锋 张钰祺 +2 位作者 易炳学 颜干明 刘苇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比较附子经"樟帮法"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利用TLC和HPLC对附子以及樟帮炮制品种临江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附子炮制前后TLC图谱以及HPLC图谱表明有多个新增成分出现,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大大下降,个别成分含量... 目的:比较附子经"樟帮法"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利用TLC和HPLC对附子以及樟帮炮制品种临江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附子炮制前后TLC图谱以及HPLC图谱表明有多个新增成分出现,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大大下降,个别成分含量有所增加。结论:附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有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樟帮 炮制 TLC HPLC
下载PDF
易水学派医家张元素生平补正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昊天 张保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搜集、整理有关金代医家张元素的生平信息,以修正医学界对其生平考证认识上的讹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并认真研读相关医学文献、地方志,对张元素生卒年份、生活背景、社会关系、生平逸事等内容进行考证。[结果]张元素为易州五... [目的]搜集、整理有关金代医家张元素的生平信息,以修正医学界对其生平考证认识上的讹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并认真研读相关医学文献、地方志,对张元素生卒年份、生活背景、社会关系、生平逸事等内容进行考证。[结果]张元素为易州五廻县军士村人,出生于公元1129年,死后葬于易县张氏祖茔。张元素名中"元"字与"完"字音、形均极为相似,故犯"金代统治者"之名讳。此外金代"学正"承沿北宋国子监学正,张元素有涿州任学正之经历。张元素于曾世宗时期任涿州学正,其罢官下第之原因并非科举考试中犯讳,而是因姓名犯讳所致。[结论]考证张元素生平,对理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之源流,以及研究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庙讳 李东垣 易水学派
下载PDF
论前期“甲寅派”政治调和的意涵及思想来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双林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政治调和是前期"甲寅派"最重要的思想。作为该派精神领袖,章士钊在民国初年率先提出调和立国的主张,到处讲调和,但他从没有专门给调和下过一个完整的定义。作为章士钊的追随者,李大钊、李剑农和高一涵等不仅认同章士钊的调和... 政治调和是前期"甲寅派"最重要的思想。作为该派精神领袖,章士钊在民国初年率先提出调和立国的主张,到处讲调和,但他从没有专门给调和下过一个完整的定义。作为章士钊的追随者,李大钊、李剑农和高一涵等不仅认同章士钊的调和观念,而且对其进行了发展。前期"甲寅派"政治调和主张的内容,基本可以用"相抵"、"有容"、"相让"六个字来概括。其政治调和主张的来源,主要是近代英美等国思想家的调和理论,而非中国传统的调和思想;同时,从中也可隐约看到梁启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寅派 调和 章士钊 李大钊 李剑农 高一涵
下载PDF
进士同年、党争与士人关系——立足于苏轼与章惇关系考述
7
作者 祁琛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作为北宋后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领袖人物,苏轼与章?的关系比较复杂,二人同年考中进士,早年交往密切,一度结为至交,后来随着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苏轼与章惇也由交善走向交恶,昔日的同年挚友变为政坛仇雠。导致苏轼、章惇关... 作为北宋后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领袖人物,苏轼与章?的关系比较复杂,二人同年考中进士,早年交往密切,一度结为至交,后来随着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苏轼与章惇也由交善走向交恶,昔日的同年挚友变为政坛仇雠。导致苏轼、章惇关系恶化的原因不在于个人品德操行的好坏,而主要在于他们政治立场的异同及"党同伐异"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章悖 党争
下载PDF
张耒杂诗创作背景浅论
8
作者 周振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3-97,共5页
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诗歌创作的成就闻名于世,其杂诗数量约有四百首。张耒杂诗创作数量多,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诗歌主张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在新旧党争中的坎坷经历;二是他的反对片面追求声律之奇,发... 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诗歌创作的成就闻名于世,其杂诗数量约有四百首。张耒杂诗创作数量多,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诗歌主张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在新旧党争中的坎坷经历;二是他的反对片面追求声律之奇,发乎自然,出乎精诚的诗歌创作主张;三是其诗歌创作远师汉唐,近师都官、苏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耒 杂诗 新旧党争
下载PDF
甲申朝局与张佩纶之进退
9
作者 邹晗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84,共16页
光绪初年兴起的清流势力因甲申年的朝局变动趋于式微,张佩纶之进退颇能反映清流士人群体的命运。光绪十年张树声父子运动盛昱上折弹劾张佩纶,此事的关键原因是双方围绕广西巡抚人选反复较量,矛盾无法调和。甲申易枢后醇王当国,颇欲罗致... 光绪初年兴起的清流势力因甲申年的朝局变动趋于式微,张佩纶之进退颇能反映清流士人群体的命运。光绪十年张树声父子运动盛昱上折弹劾张佩纶,此事的关键原因是双方围绕广西巡抚人选反复较量,矛盾无法调和。甲申易枢后醇王当国,颇欲罗致清流参与朝政,张佩纶会办福建海防应从醇王延揽清流的角度来理解。马尾海战前后,张佩纶两次运动京官弹劾闽浙总督何璟,遭到闽省官绅与清流后辈的联手反击。而朝廷起初无意惩处张佩纶,屡次不允张佩纶辞官,也与醇王此时用人尚重清流有关。最后张佩纶之所以被流放,乃因该年十月起清流对醇王用人施政屡有阻挠,质疑甲申易枢,促使慈禧、醇王改变对清流的态度,整肃清流。朝廷以雷霆手段惩治清流士人后,根基薄弱的醇王唯有倚重旗人与疆吏,未能成功建立以朝廷为中心的洋务体制,深刻影响了日后晚清政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佩纶 清流 奕譞 中法战争 甲申易枢
原文传递
江西特色炮制工艺对升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祝婧 袁恩 +3 位作者 陈香玲 陈泣 钟凌云 叶喜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95-105,共11页
目的:分析江西樟帮蜜麸炒法和建昌帮蜜糠炒法对升麻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60℃,传输线温度250℃... 目的:分析江西樟帮蜜麸炒法和建昌帮蜜糠炒法对升麻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进样口温度260℃,传输线温度250℃,载气为氦气,流速1. 0 m 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设定起始柱温70℃,以2℃·min-1升至150℃,保持2 min,以6℃·min-1升至240℃,保持3 min,再以25℃·min-1升至300℃,保持2 min后结束。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生品中鉴定出73个成分,蜜麸升麻中鉴定出37个成分,蜜糠升麻中鉴定出93个成分,蜜升麻中鉴定出71个成分,均以棕榈酸相对质量分数为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0. 38%~46. 47%,除棕榈酸等脂肪酸类成分外,挥发油中还含有烷类、酯类、醇类、烯类、酮类、苯类、炔类、醛类、醚类等成分。升麻生品、炮制品中相对质量分数≥1. 0%的共有成分有8个,这些成分经蜜麸炒后相对质量分数大多呈现上升趋势,而经蜜糠炒后相对质量分数则大体呈现降低趋势。结论:升麻经樟帮、建昌帮所载方法炮制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质量分数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阐释江西特色升麻饮片的炮制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樟帮 建昌帮 炮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蜂蜜
原文传递
派系、政争与“不党”理念之形塑——报人张季鸾第二次入狱之考察
11
作者 刘宪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101,共16页
张季鸾1918年在北京第二次被捕入狱。他后来说是因"登载满蒙五铁路借款成立的新闻,报受封禁,(个人也被)地方法院判了二十天拘役"。这大体不错,惟若干细节尚欠准确。其实此次报界风潮并非单纯的新闻性事件。从最初的消息泄露... 张季鸾1918年在北京第二次被捕入狱。他后来说是因"登载满蒙五铁路借款成立的新闻,报受封禁,(个人也被)地方法院判了二十天拘役"。这大体不错,惟若干细节尚欠准确。其实此次报界风潮并非单纯的新闻性事件。从最初的消息泄露到事后的案件处理,其背后都涉及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派系斗争。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非尽与报界为难也"。张季鸾素来政治态度稳健,主张南北和平,反对滥借外款。他参与组织被怀疑有冯国璋背景且涉嫌泄密的新闻交通社,又主持政学会机关报北京《中华新报》,难免卷入其中。这种实际上并未加入任何派系组织、但在复杂的政争中又常被误解为某派系的困窘经历,使他愈发坚定早年的不党观念,并在后来接办新记《大公报》时,明确揭橥不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季鸾 第二次入狱 派系政争 不党原则
原文传递
左思《三都赋》与西晋党争
12
作者 陈洁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6-68,共3页
西晋文学家左思《三都赋》的成功与当时朝中重臣张华密不可分,张华是西晋朋党之争的骨干成员,《三都赋》的主旨与张华伐吴主张一致,因而得到张华的特别关注。
关键词 左思 《三都赋》 张华 党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