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鲵的活动习性及移动距离初探
1
作者 王丞 蒋万胜 +6 位作者 周强 李伟 张稚渃 邓智勇 解宜兴 袁花艳 魏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生存环境退化及丧失问题严峻。为深入了解大鲵活动习性,利用溯溪回捕与无线电追踪,对该物种的活动特征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大鲵迁移直线距离为1...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生存环境退化及丧失问题严峻。为深入了解大鲵活动习性,利用溯溪回捕与无线电追踪,对该物种的活动特征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大鲵迁移直线距离为182.73±42.9(SE) m,无明显远距离迁移现象;(2)大鲵夜间活动节律呈单峰型,活动高峰期在21:00-23:00;(3)大鲵活动区域水深为5~60 cm,流速不超过0.14 m/s,体长与活动位置的水深、流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初步揭示了大鲵的夜间活动规律与栖息偏好,为保护区保护与修复大鲵生境提供了必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节律 栖息习性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健康评价
2
作者 邓智勇 解宜兴 +5 位作者 刘懿 王丞 刘梦云 马骏 王朋冲 付意成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111-117,129,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确定河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河流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健康,分项评价指标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指数、河岸稳定性未达到健康水平。提出需要将修复保护区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河流生态基流作为管理与治理重点,同时对澧水北源、中源等涉及山区河段河流采取生态化的防洪治理模式,既满足防洪标准又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为野生大鲵生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的河流底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澧水干流 澧水支流 RHS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更新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3
作者 王丞 魏营 +3 位作者 刘懿 邓智勇 解宜兴 袁花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60-169,共10页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东北部,以线状分布于张家界市76.5%的水域,鸟类资源丰富。自1995年保护区成立以来,未对保护区鸟类进行系统的科学梳理与调查。随着鸟类新记录、新物种的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需...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东北部,以线状分布于张家界市76.5%的水域,鸟类资源丰富。自1995年保护区成立以来,未对保护区鸟类进行系统的科学梳理与调查。随着鸟类新记录、新物种的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需要及时对区域鸟类进行更新和总结。本研究结合保护区巡护监测、公众科学、文献收集,对保护区鸟类名录进行了整理。比对《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本次更新共记录鸟类16目63科309种。较2018年的张家界鸟类资源调查,本名录新增鸟类28种,其中湖南省新记录鸟类5种,删除存疑鸟类7种。研究结果为了解地区鸟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名录修订 公众科学 湖南张家界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外来植物入侵现状——以陕西长青、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兴江 陈晓艳 +5 位作者 张社朝 赵纳勋 李先敏 张文刚 叶新平 刘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8,116,共14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人类活动 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5
作者 刘懿 毛盼 +7 位作者 田明珠 廖巍 袁鸿 吴小丽 徐佳娈 牛艳东 肖亚琴 魏营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于2021年6—7月在保护区河流设置38个浮游植物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69种,隶属6门53属;种类数排名前三的门是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浮游植物...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于2021年6—7月在保护区河流设置38个浮游植物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69种,隶属6门53属;种类数排名前三的门是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6582×10^(4) ind·L^(-1),澧水干流下游及电站水库区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较高(6.2996×10^(4) ind·L^(-1)、5.8816×10^(4) ind·L^(-1))。区域性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3.08~4.24之间,平均值为3.37;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2.70~3.38之间,平均值为3.00;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69~0.82之间,平均值为0.76。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水质整体评价为Ⅰ类或Ⅱ类,水体是极贫营养至贫营养类型;相比于2016年前调查结果,Ⅰ类水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张家界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丞 刘懿 +2 位作者 解宜兴 周韶辉 陈家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4-1122,共9页
生境质量评估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综合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张家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其土... 生境质量评估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综合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张家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和景观破碎度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两者土地利用类型总体较为稳定,变化类型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主。(2)2000—2020年,两者景观破碎度增加,斑块间连通性降低,平均斑块面积变小,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3)2000—2020年,两者生境质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表现为部分生境质量优-良地区退化为良-中和差-极差等级。其中,张家界市生境质量下降明显,生境质量降低1.86%;大鲵保护区生境质量下降不显著,但其核心区与实验区周围生境质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低1.69%和1.57%。(4)大鲵保护区生境质量随坡度和海拔升高而上升,随人口密度升高而下降。研究结果对大鲵保护区和张家界市生境保护及生态系统功能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张家界市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
作者 刘懿 解宜兴 +6 位作者 邓智勇 王丞 袁鸿 吴小丽 徐佳娈 牛艳东 肖亚琴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65-73,共9页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2021年6—7月在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21个采样点,将其中11个位于河流电站水库区的采样点设为受损点,位于河流流水区的9个采样点设为参照点;于各采样点采集浮游...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2021年6—7月在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21个采样点,将其中11个位于河流电站水库区的采样点设为受损点,位于河流流水区的9个采样点设为参照点;于各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后鉴定其所属种类,再通过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参照点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9962×10^(4)ind·L^(-1))要远远小于受损点的(5.3395×10^(4)ind·L^(-1)),且受损点各采样点的P-IBI指数分值P相对偏高,评价为“健康”的采样点有3个;参照点各采样点的P-IBI指数分值P相对偏低,没有评价为“健康”的采样点,推测适当的水源存储建设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植物P-IBI指数分值P为3.58,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评价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 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佛坪保护区冬、夏季大熊猫与同域分布种的活动节律
8
作者 李诗喆 张泽钧 +3 位作者 聂永刚 马亦生 刘坤 淡中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77-87,109,共12页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兽类物种活动节律,于2021年12月—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冬、夏两季的兽类物种活动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4台红外相机,两季度累...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兽类物种活动节律,于2021年12月—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冬、夏两季的兽类物种活动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4台红外相机,两季度累计4 36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1 150张兽类独立有效照片,共鉴定出18个兽类物种,分属4目11科。计算了冬、夏两季兽类物种相对丰富度(RAIs)。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兽类物种冬、夏两季的活动节律,并将大熊猫与同域分布,且存在生态位重叠的兽类的活动节律进行了重叠分析。研究结果可为佛坪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同域分布动物的时空生态位分化,栖息地利用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红外相机技术 相对丰富度 活动节律
下载PDF
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竹林及林下土壤性质影响
9
作者 曾颖 陈明华 +5 位作者 曲比石布 曾进科 龚亿华 黄尤优 张泽钧 韦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急剧丧失和破碎化。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受到人类干扰的严重威胁。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放牧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最严重的的人类干扰因子。探究放牧对栖息地影响的内在机制和科学...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急剧丧失和破碎化。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受到人类干扰的严重威胁。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放牧成为大熊猫栖息地最严重的的人类干扰因子。探究放牧对栖息地影响的内在机制和科学管控措施也成为了近年来大熊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于2022年4–6月在美姑自然保护区放牧最严重的区域,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精确评估放牧家畜对大熊猫主食竹及林下栖息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牲畜利用的样方中竹子株高和基径都比大熊猫利用样方中低,并且枯死竹数量更高;放牧会增加林下土壤的容重和酸碱度,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可能是造成竹子的枯死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策略,为解决大熊猫栖息地内严重的放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放牧家畜 土壤性质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10
作者 魏营 解宜兴 +5 位作者 毛盼 田明珠 廖巍 向华 袁鸿 吴小丽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59-65,共7页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6—7月对保护区内主要河流的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共分布有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10种,枝角类、桡足类各3种。浮游动物平... 为了解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6—7月对保护区内主要河流的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共分布有浮游动物29种,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10种,枝角类、桡足类各3种。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 ind·L^(-1),以原生动物为主。各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15~3.13之间,平均值为1.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37~1.85之间,平均值为0.72;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65~0.99之间,平均值为0.83。研究区域共3种优势种,以贫营养指示生物砂壳虫属的叉口砂壳虫、球形砂壳虫为主。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水质状况整体评价为中度污染,水体为贫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 水质评价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道水质量化评价研究
11
作者 解宜兴 张志会 +9 位作者 周韶辉 冯雪华 邓智勇 魏营 田明珠 朱国平 高泗强 尹书乐 丁洋 马骏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6期27-35,共9页
为提高水质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水质指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秩相关系数4种评价方法,对保护区水质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保护... 为提高水质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水质指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秩相关系数4种评价方法,对保护区水质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水质除TN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或Ⅱ类标准,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或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结果优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从空间上分析,大鲵出苗点水质优于河道水质,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2018—2022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监测时段内保护区水质基本呈稳定状态,部分出苗点及河道水质呈向好趋势。鉴于保护区管理工作需要,建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识别水质超标因子,可为后续水生态、水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借助综合水质指数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利于全面评价保护区水质总体达标情况。研究成果为自然保护区开展水质评价与水环境保护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质评价 单因子指数法 综合水质指数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秩相关系数
下载PDF
安徽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调查
12
作者 王广臣 张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本文采用线路、样地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查阅文献、汇总植物数据库对安徽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分为6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31个群系;保护区内有蕨类植物27科52属100种,裸子植... 本文采用线路、样地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查阅文献、汇总植物数据库对安徽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植被分为6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31个群系;保护区内有蕨类植物27科52属100种,裸子植物5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42科553属1173种,苔藓植物50科95属180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Ⅰ级2种,Ⅱ级10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9种(2级2种,3级7种)。根据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现状,从加强保护宣传、加大科学研究和强化执法巡查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 大鲵 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林冠环境对亚高山针叶林下缺苞箭竹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解蕊 李俊清 +1 位作者 赵雪 李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3-760,共8页
通过对亚高山针叶林的林下、小林窗(130m2)、中林窗(300m2)和大林窗(500m2)4种林冠环境中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分株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克隆形态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1)分株生物量、基径、高度以及分株各... 通过对亚高山针叶林的林下、小林窗(130m2)、中林窗(300m2)和大林窗(500m2)4种林冠环境中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分株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克隆形态可塑性。研究结果表明:(1)分株生物量、基径、高度以及分株各构件生物量随林冠郁闭度减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小林窗中达到最大值;(2)大林窗中,根生物量分配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冠环境,随林冠郁闭度增大,分株不断增大叶生物量分配、比叶面积和分枝百分比等地上部分投资,以适应低光环境;(3)比茎长和比地下茎长随林冠郁闭度增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小林窗值最低,分枝强度在小林窗和中林窗中显著高于林下和大林窗环境。结果显示,缺苞箭竹在不同林冠环境中具有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可塑性,以利于种群对光资源的有效利用。小林窗环境是缺苞箭竹较适宜的生境,生物量积累最多,长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形态可塑性 大熊猫主食竹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家畜竞争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康东伟 赵联军 宋国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6,共3页
基于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的野生动物生境监测数据,利用列联表法、生态位重叠法和分布频率法,研究了大熊猫与家畜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家畜竞争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海拔(A)为2 500 m≤A<... 基于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的野生动物生境监测数据,利用列联表法、生态位重叠法和分布频率法,研究了大熊猫与家畜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家畜竞争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海拔(A)为2 500 m≤A<3 000 m的针阔混交林中,乔木特征是高度(D)为20 m≤D<30 m、郁闭度(E)为0.25≤E<0.50、乔木胸径(F)为20 cm≤F<30 cm;灌木特征是高度(G)为2 m≤G<3 m、盖度(H)为25%≤H<50%;竹子特征是高度(I)为2 m≤I<3 m,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e)生长状况良好。此研究可以为大熊猫生境恢复、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家畜 竞争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壶瓶山大鲵栖息地水环境因子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方同 苏秋霞 +1 位作者 李文健 邓仁健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寻找适合大鲵生活的各类水体环境因子以利于大鲵的保护和人工养殖,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保护区内9条溪流中的11个断面和室内大鲵饲养池进行了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大鲵适宜于生存在清澈透明... 为了寻找适合大鲵生活的各类水体环境因子以利于大鲵的保护和人工养殖,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保护区内9条溪流中的11个断面和室内大鲵饲养池进行了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大鲵适宜于生存在清澈透明、水流速度缓慢、水温为9~25℃、pH值为中性或弱碱性、溶解氧含量高、硬度大、COD低于15 mg/L、TP低于0.02 mg/L的清洁水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壶瓶山 水质分析 水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庆华 曹威 +3 位作者 魏梦雅 杨杰 朱深海 付磊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选取海拔、道路、水质等12个影响大鲵生境选择的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确定了大鲵栖息适宜、次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在此基础上...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选取海拔、道路、水质等12个影响大鲵生境选择的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确定了大鲵栖息适宜、次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态完整性与保护区面积不变的调整原则,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分区方案。该方案中,核心区外围有缓冲区保护,其面积分别占保护区的34.43%和38.01%,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的28.56%,保护区涉及水域长度缩短至原保护区的1/5,该方案将极大减少保护区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提高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两栖动物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自然保护区 中国大鲵 3S 张家界
下载PDF
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地下茎侧芽的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6 位作者 李仁贵 刘巅 周晓 严啸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地下茎侧芽的数量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秆基上的侧芽有壮芽、弱芽和死芽3种不同类型;侧芽一般分布在1~15年生的秆基上,每段秆基具1~4(6)个发育侧芽,1~2(3)个壮芽可发育为竹的地...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地下茎侧芽的数量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秆基上的侧芽有壮芽、弱芽和死芽3种不同类型;侧芽一般分布在1~15年生的秆基上,每段秆基具1~4(6)个发育侧芽,1~2(3)个壮芽可发育为竹的地上地下部分;5、6、7年生三个年龄段地下茎上的侧芽所占比例最高,其前后均开始递减,成正态分布;壮芽一般着生于1~7年生地下茎秆基上,7年生以上地下茎的秆基上极少或无壮芽,弱芽在1~15年生地下茎秆基上都有着生,死芽出现在3年生及以上地下茎秆基上;根据拐棍竹地下茎生长特性和营养生长周期预测拐棍竹在2014年可能会大面积开花,届时大熊猫将遭遇食物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拐棍竹 地下茎 侧芽
下载PDF
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彪 苟惠荣 +1 位作者 周明蓉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98-10100,10172,共4页
对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该区年日照数为1027.5~1158.6h,年日照百分率为23%26%,年大阳总辐射为3435.0—3667.8MJ/m^2;年均温为14.5℃左右,日均温≥10℃持续日数约为229.0d,≥10℃... 对贵定县岩下乡大鲵自然保护区气候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该区年日照数为1027.5~1158.6h,年日照百分率为23%26%,年大阳总辐射为3435.0—3667.8MJ/m^2;年均温为14.5℃左右,日均温≥10℃持续日数约为229.0d,≥10℃积温约为4433.3℃·d;年降雨量为1142.9~1474.3mm。该区属北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石山林立,溶洞遍布,洞内水质清澈,是野生大鲵的天然小生境,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价值、大鲵自然保护价值和自然景观游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自然保护区 太阳辐射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梦雅 罗庆华 +2 位作者 李捷 朱深海 王金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59-64,共6页
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区域1995年功能分区及存在的问题,以及2015年功能分区调整的意义与不足。提出了对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思路,建议将有野生大鲵栖息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调整到核心区外... 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区域1995年功能分区及存在的问题,以及2015年功能分区调整的意义与不足。提出了对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思路,建议将有野生大鲵栖息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调整到核心区外围,将可以通过生态恢复进行大鲵种群恢复的区域划分为实验区,将主城区、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域或农田毗邻河段划出保护区,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调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功能分区 大鲵 张家界
下载PDF
大熊猫与同域动物在海拔分布上的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莲莲 周宏 +4 位作者 唐俊峰 韦伟 韩菡 张泽钧 洪明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45,共9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成功放归可能受放归地气候、栖息地、同域动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位理论等方法,探讨了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其大中型同域动物的空间关...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成功放归可能受放归地气候、栖息地、同域动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位理论等方法,探讨了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其大中型同域动物的空间关系。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大熊猫同域动物共20种,分别属于2纲5目,其中东洋型分布物种占优势(30%)。大熊猫同域动物分布海拔显著低于大熊猫的分布海拔(P<0.05),大熊猫分别与灵长目等5个目的动物在海拔分布上均存在显著的生态位分化(P<0.001)。灵长目动物在空间分布上与大熊猫分布相异,而其他目动物与大熊猫空间分布类似。本文偶蹄目动物痕迹数量占比最高(54.14%),食肉目的小熊猫与大熊猫样线共同遇见率达到43.75%。本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大熊猫同域动物较为丰富,在海拔分布上与大熊猫存在生态位分化。该研究可为圈养大熊猫的放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同域动物 海拔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