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簋铭文与鲁国初封——兼说“兆”之异体
1
作者 徐熠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2-49,68,共9页
禽簋铭文中的“■”应隶定为“■”,释为“■”,该字亦见于周原甲骨文,与“■”“■”等同为表示“兆”动词形态的后起形声字。禽簋铭文记载的禽在东征之前“祝”的行为符合器主“禽”大祝的职业身份。“■”与鲁侯尊铭文中的“■”实... 禽簋铭文中的“■”应隶定为“■”,释为“■”,该字亦见于周原甲骨文,与“■”“■”等同为表示“兆”动词形态的后起形声字。禽簋铭文记载的禽在东征之前“祝”的行为符合器主“禽”大祝的职业身份。“■”与鲁侯尊铭文中的“■”实为一字之异体,为系联两器提供了线索,禽簋铭文器主“禽”即鲁侯尊铭文之鲁侯,亦即初代鲁侯伯禽。禽簋铭文与鲁国初封直接关联,更与《尚书·多方》《史记·鲁世家》等文献系联,则可探索鲁国初封之年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簋 鲁侯尊 鲁国初封
下载PDF
李鸿章佚函《复欧阳兆熊》钩沉——李鸿章出幕与赴沪的人事臂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澧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李鸿章亲笔信《复欧阳兆熊》不见于《李鸿章全集》,而欧、李往返通信都论及曾国藩选派统帅建军东征之事,欧阳兆熊"自诩其藻鉴之明",李鸿章则回以"谬膺艰巨"而"怨及良媒"。通过对佚函的考证,结合《曾国藩... 李鸿章亲笔信《复欧阳兆熊》不见于《李鸿章全集》,而欧、李往返通信都论及曾国藩选派统帅建军东征之事,欧阳兆熊"自诩其藻鉴之明",李鸿章则回以"谬膺艰巨"而"怨及良媒"。通过对佚函的考证,结合《曾国藩全集》、欧阳兆熊《榾柮谈屑》与《李鸿章全集》《胡林翼集》,可探知李鸿章离开曾幕与领军赴沪的人事臂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佚函 欧阳 曾国藩 胡林翼 淮军赴沪
下载PDF
甲骨文兆辞“不■”述议
3
作者 陈子君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31-38,共8页
文章讨论了甲骨文常见兆辞“不■”,认为■字下部为樴代象形,上部为“午”(杵),是“樴”的异体,可读为异常的“异”;■为蜘蛛的象形,是“■”的象形初文,可读为“兆”,《说文》“读若朝”的“鼂”和炊灶的“灶”字实应从“■”得声。兆... 文章讨论了甲骨文常见兆辞“不■”,认为■字下部为樴代象形,上部为“午”(杵),是“樴”的异体,可读为异常的“异”;■为蜘蛛的象形,是“■”的象形初文,可读为“兆”,《说文》“读若朝”的“鼂”和炊灶的“灶”字实应从“■”得声。兆辞“不■”即“不异兆”,表示不异常、没有异常的兆象,与“大吉”“引吉”等兆辞相似。“不异兆”一般刻在兆序之旁,与“二告”无关。卜人可能先刻兆序,后将兆辞“不异兆”刻于兆序之旁,但不是每一次卜兆都会记刻兆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异
下载PDF
释两方秦印中的“姚”字
4
作者 石继承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近年新公布秦印中有一个从“址”从“女”的字。结合秦汉文字“兆”的形体变化来看,我们认为此字应当是“姚”字异体。将“兆”写作从“止”之形与秦文字一般写法不同,而与楚文字相合。这种写法的“兆”在目前所能见到的秦文字资料中... 近年新公布秦印中有一个从“址”从“女”的字。结合秦汉文字“兆”的形体变化来看,我们认为此字应当是“姚”字异体。将“兆”写作从“止”之形与秦文字一般写法不同,而与楚文字相合。这种写法的“兆”在目前所能见到的秦文字资料中屡次出现,说明当时秦楚间文字交流比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印 秦文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