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通信技术在智慧医疗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柯 朱新银 赵碧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4-17,共4页
在阐述无限通信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在智慧医疗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无线查房、无线护理、RFID无线识别、无线移动通信等。
关键词 无线查房 RFID 无线监测 无线通信技术
下载PDF
赵必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 被引量:9
2
作者 曾长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2,共6页
介绍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情况,湖南常德的赵必振在五四前期翻译了大量作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1902-1903年,赵必振在上海翻译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上下册)、《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广长舌... 介绍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情况,湖南常德的赵必振在五四前期翻译了大量作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1902-1903年,赵必振在上海翻译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上下册)、《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广长舌》等二十余本日文著作,还翻译了具有爱国救亡作用的其他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最早传播到中国来。赵必振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必振 翻译《近世社会主义》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下载PDF
《枣窗闲笔》辨伪论 被引量:5
3
作者 温庆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枣窗闲笔》提到的与曹雪芹有关的信息是自相矛盾的。《枣窗闲笔》的作者与"脂评本"中的"脂研斋"在说话口气、表达习惯等如此相似;他们都推崇八十回本《红楼梦》,提出"程高续书说"。但从《枣窗闲笔》的... 《枣窗闲笔》提到的与曹雪芹有关的信息是自相矛盾的。《枣窗闲笔》的作者与"脂评本"中的"脂研斋"在说话口气、表达习惯等如此相似;他们都推崇八十回本《红楼梦》,提出"程高续书说"。但从《枣窗闲笔》的诸多自相矛盾的话及目的意图看,此书是为迎合"新红学派"观点而造,不具备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窗闲笔 脂研斋 程高续书说 辨伪
下载PDF
赵和平治痹学术思想初探
4
作者 孟彪 高立珍 赵和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赵和平教授治疗痹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益气养血、补肝脾肾以扶正,化痰逐瘀以达邪,尤其擅长虫类及藤类药物的运用。
关键词 痹证 学术思想 赵和平
下载PDF
赵和平治痹十法
5
作者 高立珍 王虹 孟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22-23,共2页
论述赵和平教授辨治痹证之法。包括温阳散寒、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寒温并用、健脾化湿、益气养血、养阴通络、活血通络、补肾化痰逐瘀、虫蚁搜剔等,并列举其常用方药。
关键词 痹证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赵和平
下载PDF
吉隆沟“招提壁垒”石刻题铭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勇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60,共4页
“招提壁垒”石刻题铭位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宗喀镇至吉隆镇公路左侧峡谷内,从题刻出现的时间背景、“招提”和“壁垒”的涵义诠释可以解密“招提壁垒”石刻题铭的内涵,其意为具有佛教寺庙内涵的堡垒,由此可以断定“招提壁垒”石刻题铭... “招提壁垒”石刻题铭位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宗喀镇至吉隆镇公路左侧峡谷内,从题刻出现的时间背景、“招提”和“壁垒”的涵义诠释可以解密“招提壁垒”石刻题铭的内涵,其意为具有佛教寺庙内涵的堡垒,由此可以断定“招提壁垒”石刻题铭是清代乾隆年间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的过程中或其后不久,清朝官兵或驻藏大臣留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沟 招提壁垒 石刻题铭
下载PDF
试析刘濞所谓燕王“抟胡众入萧关”说——兼论汉初赵国与匈奴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0,2,共6页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赵及匈奴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吴王刘濞在"敬问"诸侯书中,刻意强调"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并为无意反汉的燕王刘嘉杜撰出"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的进军路线,希冀通过燕、赵将匈奴卷入七国之乱中。然而,不论战国时燕还是汉初卢绾之燕,即使与匈奴连兵,也只是"往来苦上谷以东",并没有波及代地以西地区,更遑论远在今甘肃固原东北的萧关。自文帝后七年匈奴入侵上郡与云中后,汉廷缘边严密布防,应是匈奴不愿"与赵合谋入汉",卷入汉廷内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汉廷则汲取七国之乱的教训,诸侯国不再领有北边郡,其后诸侯国虽偶有"叛逆"与"不轨",却再无联合匈奴为害北边郡之"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赵国 赵王刘遂 燕王刘嘉 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 匈奴 萧关
下载PDF
钟嵘的诗歌批评与诗学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农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钟嵘诗歌批评的基本思路是认为当下诗坛问题很严重 ,公认的大师并不高明 ,时人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 ;而创作队伍的急剧扩大 ,则造成了水平的普遍下降。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向历史上优秀的诗人学习。钟嵘对于以谢、沈约为重要代表的“永... 钟嵘诗歌批评的基本思路是认为当下诗坛问题很严重 ,公认的大师并不高明 ,时人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 ;而创作队伍的急剧扩大 ,则造成了水平的普遍下降。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向历史上优秀的诗人学习。钟嵘对于以谢、沈约为重要代表的“永明体”的两大特色 :讲究声律和追求警句都有相当的保留 ,对他们通俗化的倾向也不以为然。对于当代诗人热衷模仿的鲍照 ,钟嵘作了一分为二 ,不赞成他“俗”的一面。钟嵘提倡高雅的审美趣味 ,主张兼用赋比兴而以比兴为主 ,以达成“风力”与“丹彩”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诗品》谢Zao 沈约 鲍照 比兴 风力 丹彩
下载PDF
论民族精神信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赵必振为例
9
作者 王慧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116-118,共3页
民族精神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在将个体对民族的认可作为前提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民族利益的根本地位,其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是本民族永续性和规律性的生存和发展,坚定的民族精神信仰能够起到凝心聚力和激励引导作用,聚合所有人的力... 民族精神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在将个体对民族的认可作为前提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民族利益的根本地位,其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是本民族永续性和规律性的生存和发展,坚定的民族精神信仰能够起到凝心聚力和激励引导作用,聚合所有人的力量,朝着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前进。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赵必振,他的一生都始终坚守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用行动践行了信仰的力量,为民族的繁荣和兴盛奉献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信仰 赵必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北宋“岩川醉仙神”石刻画像引论——元祐更化下道释人物画的变革
10
作者 许永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1,I0012,共10页
济南市长清区所刻“岩川醉仙神”石刻画像,为北宋元祐二年(1087)十月所作,通过石刻画像及六处题跋,结合元祐二年前后文献相关史料考证,该画像为目前惟一暂见于世的北宋配享功臣像,画像人物为神宗赵顼与丞相富弼,该画像与神宗神御、元祐... 济南市长清区所刻“岩川醉仙神”石刻画像,为北宋元祐二年(1087)十月所作,通过石刻画像及六处题跋,结合元祐二年前后文献相关史料考证,该画像为目前惟一暂见于世的北宋配享功臣像,画像人物为神宗赵顼与丞相富弼,该画像与神宗神御、元祐更化、东封泰山、道教皇权化以及西域美术南传等息息相关,有非常重要的美术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仙神 赵顼 富弼 神御 配享
下载PDF
迂阔偏驳还是超越时代——赵弼《雪航肤见》再认识
11
作者 吴文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8-66,共9页
赵弼《雪航肤见》成书于正统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左右,是一部私修史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雪航肤见》"论多迂阔,亦颇偏驳",这一评价严重影响了其在后世的传播。然而,重新审视该书,可以发现,其在评《外... 赵弼《雪航肤见》成书于正统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左右,是一部私修史论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雪航肤见》"论多迂阔,亦颇偏驳",这一评价严重影响了其在后世的传播。然而,重新审视该书,可以发现,其在评《外纪》、皇帝、臣子、女主和历代王朝更替方面与明朝前期官方的论调多有不同,反映了赵弼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怀和对儒家道德的坚守;在历史观和史学主张方面,《雪航肤见》则呈现出进步与传统紧密交织的特点。可见,《雪航肤见》在内容和思想上均有超越明朝前期的史学创见,其史学价值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批评则明显有失公允。而这种有失公允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恰恰是四库馆臣出于反对明人空谈之风、崇汉学贬宋学以及轻视地方文人等复杂心态的缩影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弼 《雪航肤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史论
下载PDF
魏晋哲学对“言不尽意”的两种回应——以王弼和僧肇为例
12
作者 何波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23-31,94,共10页
汉末名教之治的崩塌令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在魏晋哲学中遭受猛烈批判,其中主流观点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有限手段无法完整呈现具体而丰富的思想意涵,更无从接近超越一切具象形式的实在或真理。王弼与僧肇二人作为魏晋时代玄佛二家的... 汉末名教之治的崩塌令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在魏晋哲学中遭受猛烈批判,其中主流观点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有限手段无法完整呈现具体而丰富的思想意涵,更无从接近超越一切具象形式的实在或真理。王弼与僧肇二人作为魏晋时代玄佛二家的代表,均承认封闭而排他的名言将阻碍人认知世界的真实状貌,且在语词构筑的有限视域内通达无碍的道或实相无法被确定或说明。然而二人均以为“言不尽意”这一论题本身即源自人对语言与现实的错误理解,破除言意之隔的关键在于扭转追寻确定性的认知模式。在此共识下,王弼认为有形的语言是道对自身的呈现与说明,僧肇则在破除名相的真实性后,指出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重新运用语言,“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之辩 王弼 僧肇 魏晋玄学 言不尽意
下载PDF
赵弼生平著述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剑国 陈国军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74,共10页
本文考证赵弼的生平事迹 ,包括籍贯、生卒年、仕历、著述及后裔等。主要结论是 :赵弼是明重庆府巴县 (今重庆 )人。生于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 4 ) ,约卒于明景泰元年 (14 5 0 )稍后。永乐元年 (14 0 3)以明经修行荐举入仕 ,历任新繁、... 本文考证赵弼的生平事迹 ,包括籍贯、生卒年、仕历、著述及后裔等。主要结论是 :赵弼是明重庆府巴县 (今重庆 )人。生于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 4 ) ,约卒于明景泰元年 (14 5 0 )稍后。永乐元年 (14 0 3)以明经修行荐举入仕 ,历任新繁、资县、汉阳三县儒学教谕。宣德八年 (14 33)七十岁致仕 ,家汉阳。正统中曾寓居麻城 ,卒葬汉阳。永乐中至宣德三年创作《效颦集》 ,后又续补 ,约正统元年 (14 36 )定稿。宣德七年修《汉阳府志》。致仕后著《雪航肤见》十卷、《事物纪原删定》二十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弼 生平事迹 籍贯 生卒年 仕历 著述 后裔 明朝 学者 小说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