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时大本从忠谏”——以王安石与赵抃切入的宋代士大夫政治关系考察
1
作者 王瑞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7,共12页
透过熙丰变法前后王安石与赵抃的交集,可以窥见的是,宋代士大夫之间的政治关系,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冰炭不投。在士大夫政治的背景之下,儒学的教养和政治主宰的使命感,让多数士大夫拥有治国平天下的共同理念。在士大夫之间,尽管因具体施... 透过熙丰变法前后王安石与赵抃的交集,可以窥见的是,宋代士大夫之间的政治关系,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冰炭不投。在士大夫政治的背景之下,儒学的教养和政治主宰的使命感,让多数士大夫拥有治国平天下的共同理念。在士大夫之间,尽管因具体施策的主张出现分歧,但多是止于公事层面的争执,较少夹杂个人恩怨。这是政治生态在激烈的党争时期以外的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赵抃 变法 党争 士大夫政治
下载PDF
赵抃与熙宁政局 被引量:3
2
作者 白效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赵抃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担任过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右司谏、知御史杂事、三司度支副使、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要职,是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间有着重要影响的官员。在熙宁政局中,赵抃作为旧党的一员,反对变法,与王安石在御史... 赵抃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先后担任过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右司谏、知御史杂事、三司度支副使、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要职,是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间有着重要影响的官员。在熙宁政局中,赵抃作为旧党的一员,反对变法,与王安石在御史选任制度、青苗法和治理成都府等方面发生全面冲突。反复抗争无效后,他辞去参知政事一职,离开中枢。他的命运,是旧党士大夫在熙宁政局中命运的缩影。他与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的冲突,也反映了专制社会政治的致命缺陷:缺乏协调机制的党争,起不到相互制衡,只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王安石 熙宁政局 青苗法
下载PDF
赵抃其人及其所作三游洞、下牢溪诗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瑾 袁在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赵抃 ,官至参知政事 ,北宋仁宗、英宗、神宗要臣、重臣 ,既是政治上的铁腕人物 ,又是百姓的父母官。“以宽为治”是他的行政特点 ,其政策思想和行政作风 ,很有创造性和个性特点。其政绩既显于朝中 ,尤显于治蜀、治虔和越州救灾。还是一... 赵抃 ,官至参知政事 ,北宋仁宗、英宗、神宗要臣、重臣 ,既是政治上的铁腕人物 ,又是百姓的父母官。“以宽为治”是他的行政特点 ,其政策思想和行政作风 ,很有创造性和个性特点。其政绩既显于朝中 ,尤显于治蜀、治虔和越州救灾。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本文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 ,对赵扑一生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并揭示了这一历史人物对于当今反腐廉政建设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文学上 ,则着重分析了他经三峡入蜀时所作的《初入峡》、《下牢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Dian 三游洞 《下牢溪》 北宋 政治 诗歌 《初入峡》 文学家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赵抃与范镇之争——仁宗朝台、谏关系个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效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
仁宗朝殿中侍御史赵与知谏院范镇因对于弹劾宰相陈执中杀婢一事的主张不同,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本文对这一争论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台、谏关系、台谏风气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剖析。
关键词 赵抃 范镇 台、谏关系
下载PDF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探索——以赵抃故里“非遗”文化融入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春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5期91-92,共2页
以赵抃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分析"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能力指标和情境载体。赵抃故里"非遗"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为人、为官、为学等层面。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赵抃故里
下载PDF
三教融合与儒学重振之间:北宋名臣赵抃的佛道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志诚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76-84,共9页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炼养生思想。一言蔽之,赵抃思想虽有以儒学为主旨的一面,又有融合佛、道的一面。明乎此,对聚讼千年未有定谳的赵抃"理欲交战"、携龟鹤入蜀等行为方式方可得一确切解释。赵抃思想中的这一对立统一,在北宋前期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三教融合及儒学重振两种时代思潮的产物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佛道思想 禅宗 养生 三教融合 儒学重振
下载PDF
《清献集》所见之赵抃兄弟事实 被引量:4
7
作者 詹亚园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3-56,共4页
关于北宋诗人赵抃兄弟的情况,旧籍没有完整记载。为清楚起见,在全面考察赵抃《清献集》的基础上,就该集涉及兄弟关系的诗文作了细致考索,弄清了赵抃兄弟的一些生平事实,于赵抃与《清献集》研究不无裨益。
关键词 清献集 赵抃兄弟 考索
下载PDF
赵与周敦颐交游事实略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詹亚园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17,共4页
赵与周敦颐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而关于他们之间的交游情况,旧籍却基本无载。作者主要依据赵与周敦颐所存诗作对其交游情况加以考察,从而大致示现了赵、周之间的交游事实。
关键词 赵抃 周敦颐 交游 考索
下载PDF
北宋名臣赵概通判海州及晚年杭州四老会考述
9
作者 张家超 李千乔 许强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
赵概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游宦经历颇丰,初仕即通判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离任后赴京任朝官,之后连任地方官多起,惟任职时间史乘不详或不确,以致行状缺漏;晚年从居住地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千里赴知州赵抃邀约畅游西湖,多位好友前来诗... 赵概是北宋政治家、诗人,游宦经历颇丰,初仕即通判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离任后赴京任朝官,之后连任地方官多起,惟任职时间史乘不详或不确,以致行状缺漏;晚年从居住地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千里赴知州赵抃邀约畅游西湖,多位好友前来诗酒酬唱,惟“四老会”成员存疑。结合传世文献考知,赵概通判海州及仕宦初期任职诸地方官大致时间,晚年畅游杭州西湖“四老会”成员分别为赵概、赵抃、吴天常和吴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概 通判海州 赵抃 吴天常 四老会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赵抃研究评述
10
作者 王燕飞 周日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21,31,共7页
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有关赵抃家世、生平、交游、诗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目前赵抃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赵抃诗文集的整理、年谱的重新编纂、晚年的思想和诗学渊源等方面指出下一步深入研究赵抃的方向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赵抃 研究 评述
下载PDF
中医视野里的瘟疫与曾巩的救灾实践
11
作者 许怀林 《地方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13-20,共8页
本文从中医视野,以东汉、宋朝的史事为重点,论证中医药与灾疫的辩证关系,表彰先贤“有志于民”之举。东汉末大瘟疫的苦痛,引发对人生追求的终极思考。几千年与疾病抗争的磨难,促使医家反复探索病源,不断识别药物,形成辨症施治理念,筛选... 本文从中医视野,以东汉、宋朝的史事为重点,论证中医药与灾疫的辩证关系,表彰先贤“有志于民”之举。东汉末大瘟疫的苦痛,引发对人生追求的终极思考。几千年与疾病抗争的磨难,促使医家反复探索病源,不断识别药物,形成辨症施治理念,筛选出疗效明确的验方,贡献出《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系列论著,扩大了医药成就,改善了人们健康状况。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官为救治灾疫卓有成效。宋朝设置医疗官署,配备军医,颁行《救荒活民书》。赵抃在越州赈灾治疫勇于担当,事前进行全面调查,措施具体落实,收效明显。曾巩向朝廷提出深思远虑的救灾建议;在越州救灾预防诱发瘟疫,贷给粮种助春耕;在洪州治瘟疫,要各地“皆储药以授病者”,设官舍病房治疗贫苦下层,有“人赖以生”的成效。他俩心忧国计民隐的作为,都有普遍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中医药 《伤寒论》 赵抃 曾巩
下载PDF
梅友二三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庆山 杨艳芳 +1 位作者 晏晓兰 余爱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53-256,共4页
陈俊愉和赵守边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梅花专家。为了摸清我国梅花的家底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为了让梅花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跋山涉水,为了让梅花走向世界服务世界他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为我国和世界梅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陈俊愉和赵守边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梅花专家。为了摸清我国梅花的家底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为了让梅花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跋山涉水,为了让梅花走向世界服务世界他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为我国和世界梅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二人是生活中的挚友,更是工作中的诤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俊愉 赵守边 梅花事业 贡献
下载PDF
《全边略记》版本评释
13
作者 宋泽民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8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全边略记》作为明代重要的边疆史书籍,受到广泛重视。现收入《续四库全书》中的本子相较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版本多出两篇序言。鉴于明末造伪之风盛行,文章对两篇序言进行了甄别,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释。
关键词 方孔炤 《全边略记》 版本学 序言
下载PDF
论宋玉赋与南楚民间文化的交融
14
作者 于试 郭献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宋玉为官时间不长,奔波于湖北与湖南,且大部分剩余时间在临澧度过,因此,南楚民间文化无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流于笔头,断不能不有蛛丝马迹。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与临澧的亲密关系;穿过两千多年时空,在临澧的民间文化土壤里,我们追寻到... 宋玉为官时间不长,奔波于湖北与湖南,且大部分剩余时间在临澧度过,因此,南楚民间文化无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流于笔头,断不能不有蛛丝马迹。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与临澧的亲密关系;穿过两千多年时空,在临澧的民间文化土壤里,我们追寻到他踽踽而行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赋 南楚民间文化 九辩 招魂
下载PDF
《史记·扁鹊传》所见“扁鹊”事迹及“春秋笔法”论析
15
作者 周峨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2,共14页
《史记·扁鹊传》所载有三种“扁鹊”:“秦越人”之扁鹊、“良医公名”之扁鹊、“借医喻政”之扁鹊。三则医案,所涉及者不皆为秦越人:“诊断赵简子”当出自后世之说,其中提及的“扁鹊”,乃良医之泛称;“救治虢太子”者,方为秦越人,... 《史记·扁鹊传》所载有三种“扁鹊”:“秦越人”之扁鹊、“良医公名”之扁鹊、“借医喻政”之扁鹊。三则医案,所涉及者不皆为秦越人:“诊断赵简子”当出自后世之说,其中提及的“扁鹊”,乃良医之泛称;“救治虢太子”者,方为秦越人,其时在虢国未灭之前;“望诊齐桓侯”一则,病主当为“蔡桓侯”,其中提及的“扁鹊”存在是秦越人的可能。三则医案之记叙,非依据事件发生时间之先后,而是依据其背后之事“义”:抚脉知病、起死回生、论病及国,渐次深入。文中“六不治”之说来自司马迁对“借医喻政”之扁鹊故事的归纳总结,篇末行迹遍布各地、治病随俗为变的“扁鹊”即此一种“扁鹊”。司马迁将三种“扁鹊”合而为一,以“疑以传疑”“推见至隐”的笔法写作此传,乃欲寄寓其治国亦如诊疾、当有见微知著之智的微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传 秦越人 赵简子 虢国 齐桓侯
原文传递
“举朝五往东西蜀”——赵抃再知成都府考述
16
作者 王瑞来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71,192,共15页
历来研究士大夫政治,对于士大夫在中央政治中的作为较为关注,而在地方上的施政,则较少瞩目。有着“铁面御史”美誉的北宋名臣赵抃,晚年再知成都府。其施政、交游乃至心路历程,作为一件个案,检索几乎现存所有资料进行的考述,可以为宋代... 历来研究士大夫政治,对于士大夫在中央政治中的作为较为关注,而在地方上的施政,则较少瞩目。有着“铁面御史”美誉的北宋名臣赵抃,晚年再知成都府。其施政、交游乃至心路历程,作为一件个案,检索几乎现存所有资料进行的考述,可以为宋代士大夫的地方施政提供一个广角式的全息影像。这一考察,不仅希望填补迄今为止的研究空白,更希望通过个别推及普遍,使士大夫政治在地方的贯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赵抃 成都府 为政 交游
原文传递
宋代士大夫的精神结构与社会转型--以赵抃崇佛为视点的考察
17
作者 王瑞来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22-133,172,共13页
北宋名臣赵抃有着大量的崇尚佛学的言行,《五灯会元》等一些佛教文献甚至把赵抃视为佛教中人,称作在家修行的居士。然而,赵抃家族世代业儒,赵抃也由儒学登科,走上仕途,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儒士。如何看待赵抃的崇佛,南宋的道学宗主朱熹也... 北宋名臣赵抃有着大量的崇尚佛学的言行,《五灯会元》等一些佛教文献甚至把赵抃视为佛教中人,称作在家修行的居士。然而,赵抃家族世代业儒,赵抃也由儒学登科,走上仕途,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儒士。如何看待赵抃的崇佛,南宋的道学宗主朱熹也曾有过困惑。不过,如果我们利用赵抃文集中的文献以及搜集到的赵抃散佚诗文,结合时代背景,考察赵抃的生平行历,来加以分析思考,还是可以对这一问题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脉络的。从赵抃这一典型个案,不仅可以回答佛教在宋代有没有边缘化的问题,概观宋代士大夫的精神结构,更可以透视到在时代因素的作用下,从理学到道学的儒学演化过程中三教合一的趋势,以及社会转型的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儒学 佛教 道教 三教合一
原文传递
“屯田”并非赵充国治羌政策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1,共8页
西汉时期的赵充国在平息西羌反叛中因为提出"留田便宜十二事"而备受后人推崇,但本文通过对西汉和西羌关系的梳理,认为西汉对西羌地区的治理基本上是以因俗而治和移民实边为主要特点,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也严重影响了西汉和西... 西汉时期的赵充国在平息西羌反叛中因为提出"留田便宜十二事"而备受后人推崇,但本文通过对西汉和西羌关系的梳理,认为西汉对西羌地区的治理基本上是以因俗而治和移民实边为主要特点,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也严重影响了西汉和西羌的关系,其中农牧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主要因素,并最终导致了宣帝时期西羌的大规模反抗;进而认为屯田并不是"留田便宜十二事"的核心内容,而是针对西羌采取的一项综合性政策,也是和西汉在其他地区屯田存在明显不同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时期 赵充国 “留田便宜十二事” 综合性治羌政策
原文传递
赵抃知江原县事迹钩沉
19
作者 王瑞来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141,159,160,共14页
与“包青天”齐名,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北宋名臣赵抃,曾四度入蜀任官,与四川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赵抃初次入蜀担任江原知县,传世文献没有集中记载,今人研究亦过于简略。然而,根据赵抃本人的诗文以及现存文献,可以从入蜀、施政、交... 与“包青天”齐名,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北宋名臣赵抃,曾四度入蜀任官,与四川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赵抃初次入蜀担任江原知县,传世文献没有集中记载,今人研究亦过于简略。然而,根据赵抃本人的诗文以及现存文献,可以从入蜀、施政、交游等几个层面,对赵抃担任江原知县期间的事迹,应当能够做出较为全面且详细的考述,并可以订正文献记载中的一些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江原 施政 交游 罨画池
原文传递
润燥通便合剂治疗虚证便秘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叶敏馥 陈彦清 +4 位作者 曾雪斌 于升海 刘云兴 张汝林 黄元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1-42,共2页
为观察润燥通便合剂对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将223例虚证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133例)、麻仁丸组(50例)和西沙必利组(40例)。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3个月后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润燥通便合剂 虚证便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