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忆的诗学:重读《朝花夕拾》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建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2,共5页
为了打破研究《朝花夕拾》的惯常思路,本论文选择以"回忆"这一心理学范畴来观察文本的内在矛盾,借此发现"回忆"是一个结构性的文本存在,并通过连续性、时空性和偶然性等特征来认识那富有"意味"的文本矛... 为了打破研究《朝花夕拾》的惯常思路,本论文选择以"回忆"这一心理学范畴来观察文本的内在矛盾,借此发现"回忆"是一个结构性的文本存在,并通过连续性、时空性和偶然性等特征来认识那富有"意味"的文本矛盾形式,从中感受和理解鲁迅这个中国现代伟大灵魂的生与死、爱与恨、挣扎与超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回忆
下载PDF
文集类整本书阅读策略建构——以《朝花夕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峰 《教学研究》 2020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文集类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方面,《朝花夕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明确学习内容之后,采用任务性贯通式阅读、多篇串联式批注阅读、联结阅读、单片精读、分组研究性阅读等策略,建立文本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整部作品集主题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文集 整本书 阅读策略 《朝花夕拾》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学的个人史(之三)——《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中)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俊 《写作》 2021年第4期7-16,共10页
本文是接着前两期连载的后续第三部分,解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三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谓哀而不伤的忆旧和告别,作者温情感怀作别和回望了童年。《父亲的病》既痛恨于庸医之恶,又... 本文是接着前两期连载的后续第三部分,解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三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谓哀而不伤的忆旧和告别,作者温情感怀作别和回望了童年。《父亲的病》既痛恨于庸医之恶,又体现出人伦反思的情感强度。《琐记》留下的是日常生活记忆中的青春成长痕迹,不妨读作鲁迅的一篇青春成长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学的个人史(之二)——《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上)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俊 《写作》 2021年第3期9-20,共12页
本文是作者有关鲁迅及围绕《朝花夕拾》探讨的书稿内容,在本刊连载的第二篇,主体是解读《朝花夕拾》的前五篇。主旨是遵循作品叙述行文的脉络和逻辑,从文体修辞上分析作品的写作趣味、内蕴和技巧;同时作为“文学的个人史”,作品也是鲁... 本文是作者有关鲁迅及围绕《朝花夕拾》探讨的书稿内容,在本刊连载的第二篇,主体是解读《朝花夕拾》的前五篇。主旨是遵循作品叙述行文的脉络和逻辑,从文体修辞上分析作品的写作趣味、内蕴和技巧;同时作为“文学的个人史”,作品也是鲁迅个人生活的一种内心真实呈现,审美导向的还是人生经验和人格世界。《朝花夕拾》后6-8篇的解读,请待本刊下期连载发表。本刊目前已定发表的三篇文章,约占全部书稿的四分之一篇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个人史 《朝花夕拾》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下载PDF
《朝花夕拾》:文学的个人史(之四)——《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下)
5
作者 吴俊 《写作》 2021年第5期12-21,共10页
《藤野先生》不同凡响的最大原因,应该是其中有着鲁迅弃医从文的自述,其次也许就和鲁迅的日本老师有关。著名的“弃医从文”在这篇作品中,只是“混迹”在了作者对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个人化记忆叙述中,更像是一种私人情感的表露方式。... 《藤野先生》不同凡响的最大原因,应该是其中有着鲁迅弃医从文的自述,其次也许就和鲁迅的日本老师有关。著名的“弃医从文”在这篇作品中,只是“混迹”在了作者对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个人化记忆叙述中,更像是一种私人情感的表露方式。《范爱农》是悼亡之作,我读为作者的自伤、自悼之作。范爱农就是鲁迅的化身,友情、性格、时代、历史、命运……尤其是关于人性和革命的缠绕情思,尽写在了《范爱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下载PDF
论鲁迅散文中的语言变异与翻译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海燕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语言变异是鲁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文章分析了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并对照其英译本,探讨了语言变异现象如何在翻译中重构。由于汉语语言变异独特的表意功能与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语言变异是鲁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文章分析了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并对照其英译本,探讨了语言变异现象如何在翻译中重构。由于汉语语言变异独特的表意功能与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翻译中,译者只有揣摩作者的变异意图,从语言变异的功能入手,同时对于文化差异加以适当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以原作的变异之妙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语言变异 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