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水水源的独立性权–模糊可变理论识别模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东林 李祥 +3 位作者 林刚 卞建玲 曹成龙 吴恒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害事故频繁发生。为快速准确地找出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给煤矿生产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运用独立性权系数与模糊可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Na^+,Ca^2+,Mg^2+,Cl^–,SO4^2–和HCO3^– 6种水化学指...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害事故频繁发生。为快速准确地找出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给煤矿生产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运用独立性权系数与模糊可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Na^+,Ca^2+,Mg^2+,Cl^–,SO4^2–和HCO3^– 6种水化学指标,对赵各庄矿的20组水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独立性权系数–模糊可变理论模型排除了水样中各指标间冗余信息的影响,克服了水样各变量间权重难以确定以及变量对水质影响不均匀的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突水水源识别模型的准确度;Cl^–权重值远大于其他各项化学指标的权重值,即Cl^–对突水水源的识别结果影响较大;采用本文所建模型判别赵各庄矿的8组测试水样,判别准确率达87.5%,表明该模型在矿井突水水源识别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识别 独立性权系数法 模糊可变集理论 水化学指标 赵各庄矿
下载PDF
赵各庄矿深部带压开采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建民 张壮路 张瑞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0-553,共4页
通过对赵各庄矿底板隔水层厚度及其阻隔水能力的研究,采用突水系数法及弹塑性力学理论分析法,论证了赵各庄矿深部资源在煤层底板完整、突水系数小于0.15 MPa/m的区段可进行带压开采,创造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深度-1 200 m的记录.
关键词 赵各庄矿 深部带压开采 突水系数法
下载PDF
赵各庄矿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突水条件的力学机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建民 朱斌 武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为揭示突水发生的力学机理,以矿区典型地质剖面为基础,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差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采阶段岩石巷道围岩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其突水发生的可能类型和方式.结果表明,处于地质体内不同部位的... 为揭示突水发生的力学机理,以矿区典型地质剖面为基础,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二维有限差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采阶段岩石巷道围岩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其突水发生的可能类型和方式.结果表明,处于地质体内不同部位的岩石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与主采煤层的开挖过程有条件地相关,以致其突水类型也有所不同;位于断层上盘的通风道处围岩应力易受开采条件和开采进度的影响,并易于产生由采动诱发所引起的突发性突水灾害事故,其突水水源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而位于断层下盘的电车道处围岩应力受开采影响较小,其突水水源为煤层顶板、底板薄层状裂隙承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各庄矿 大倾角煤层 煤矿突水 FLAC^3D
下载PDF
PCA与ELM模型相结合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文洁 杨恒 +2 位作者 李祥 王子超 杨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判别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给煤矿生产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PCA确定了赵各庄矿中Na+、Ca2+、Mg2+对... 为了快速准确判别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给煤矿生产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PCA确定了赵各庄矿中Na+、Ca2+、Mg2+对水样影响较大,为赵各庄矿水样的主控因子,排除了其它指标冗余信息的影响;在MATLAB中导入PCA确定的水样中三种主成分数据,通过ELM模型仿真训练可在10s内得出水样分类结果,分类学习时间迅速;对比ELM模型与BP神经网络对水样的分类结果,ELM仿真训练结果精确度高达100%,而BP神经网络仿真训练结果精确度仅为83.33%,远低于ELM模型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模型 ELM模型 矿井突水 水源判别 赵各庄矿
下载PDF
深部大倾角综放面瓦斯与火灾共存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豫敏 林柏泉 +1 位作者 朱传杰 李贤忠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6,101,共6页
为解决赵各庄3237工作面瓦斯与自燃火灾共存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12#煤层上覆岩层垮落三带分布特征,确定了抽放的最佳位置。以CO与O2浓度为主要指标,以遗煤温度为辅助指标,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划分,得出灌浆的最佳位置在... 为解决赵各庄3237工作面瓦斯与自燃火灾共存的难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12#煤层上覆岩层垮落三带分布特征,确定了抽放的最佳位置。以CO与O2浓度为主要指标,以遗煤温度为辅助指标,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划分,得出灌浆的最佳位置在采空区距工作面19.7m处。最后,提出利用增稠粉煤灰二氧化碳泡沫材料进行采空区堵漏和防火抑爆,利用高位巷和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瓦斯突出 火灾 瓦斯抽放 注浆 粉煤灰 深部大倾角 赵各庄矿
下载PDF
赵各庄矿动压区缺陷卸压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杨忠东 庞绪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72,共3页
赵各庄矿属深部开采矿井,动压显现严重,文章对赵各庄矿动压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工程缺陷法对工作面和巷道高应力区进行卸压的方法,从而转移煤岩体的应力分布、促进冲击能释放。通过对孔洞型缺陷卸压的数值... 赵各庄矿属深部开采矿井,动压显现严重,文章对赵各庄矿动压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工程缺陷法对工作面和巷道高应力区进行卸压的方法,从而转移煤岩体的应力分布、促进冲击能释放。通过对孔洞型缺陷卸压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利用工程缺陷进行巷道卸压的可行性,并在2337E工作面的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卸压效果,实现了煤矿的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各庄矿 动压 工程缺陷 卸压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开滦赵各庄矿2137_(西下)工作面防水煤柱留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谭静 张普田 +3 位作者 洪益清 马亚杰 郭立稳 张丽阁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4期35-37,51,共4页
开滦赵各庄矿2137西下工作面为大埋深、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区。为预防顶板老窑突水灾害,合理留设防水煤柱,采用了FLAC3D模拟方法分析连续介质大变形条件下围岩体积应变分带特征,并与工作面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了该矿冒落带、裂隙带最... 开滦赵各庄矿2137西下工作面为大埋深、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区。为预防顶板老窑突水灾害,合理留设防水煤柱,采用了FLAC3D模拟方法分析连续介质大变形条件下围岩体积应变分带特征,并与工作面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了该矿冒落带、裂隙带最大高度,合理解释了切眼处采空区上方煤层超高抽冒现象。通过计算决定该矿留设防水煤柱60m,该结果比规程少留煤柱15.75m。经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防水煤柱留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区 防水煤柱 煤层抽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arbon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Carbonate in the Zhaogezhuang Section of Early Ordovician in Tangshan,North China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振鸿 张宁 +2 位作者 董金秀 夏文臣 鲍征宇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18-934,共17页
In the Early Ordovician Zhaogezhuang Section of Tangshan , North China, the Yel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an entire third-order sequence, with facies ranging from the inner ramp restricted platform and open marine t... In the Early Ordovician Zhaogezhuang Section of Tangshan , North China, the Yel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an entire third-order sequence, with facies ranging from the inner ramp restricted platform and open marine to the middle and even outer ramps. The Liangjiashan Formation is dominated by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HST) with predominantly inner ramp grain-shoal and lagoon facies. Analyzing 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during the whole-rock carbonate reveals the 613C values in the Yeli Formation range from -7.11%o-0.76%o (PDB), with the mean value at -2.98%0, while the 6180 values range of-9.09%o- -4.65%o with the mean value at -6.12%o. The 613C values in the Liangjiashan Formation range of -1.15%o-0.3%o, and the mean value of -0.57%0; the 61SO values are -8.76%0- -7.48%0, and the mean value is -8.06%o. The 613C values in the Yeli Formation decrease, but at the bottom of the Liangjiashan Formation the values increase steadily. In the middle-upper formation, there is an extended fluctuation between 0- -1.00%o. The 613C trend in the studied sectio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emporary sections, except that it has much lower 613C values and a more negative excur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613C changes and the eustatic events, as well as the sedimentary facies, indicates that in the Tangshan area, the carbon isotope evolution can be attributabled to the processes of the eutrophic sea/oligotrophic sea, the seafloor organism- mediated oxidation in shallow water and the organic reduction after maximum flooding. The changes in the carbon isotope contents were primarily affected by the regional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s.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eval data, the Early Ordovician of the Tang shan area is also severely depleted in 180, with all of the 6180sample values being Delow 5%o, except for one sample with a value ot -4.02%0. Witlt the ancient sea- water having a 6180 value of-5.5%0 (SMOW), it is reasonable to delineate a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37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oxygen isotope analysis Early Ordovician Tangshan zhaogezhuang S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