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rmohaline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and Fujian waters in summer 被引量:4
1
作者 DU Panjun ZHANG Hui +2 位作者 XIAO Wenjun KANG Xing GUAN Qinl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1-83,共13页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mohaline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and Fujian waters,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thermohaline data and on current data (up to 30 d duration) at fixed-po...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rmohaline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and Fujian waters,based on the cross-sectional thermohaline data and on current data (up to 30 d duration) at fixed-point moorings,collected in the summer of 2006.We also performed low-pass filtering and spectrum analysis on the mooring submersible buoy data.Based on that analysis,w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frequency currents and time-variations in these water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There is a low salinity pinnate area near the Hangzhou Bay in summer,and outside the low salinity area,an obvious salinity front is present from surface to bottom near 123 E.There is also a temperature front below the surface at a corresponding position.(2) Bottom water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comes from the subsurface of Kuroshio.(3) The direction of low frequency current at fixed anchor stations is N-NE or S,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 of control currents in this waters.(4) Significant spectral peaks at all mooring stations are typically semidiurnal and diurnal tides.Semidiurnal tidal waves are the main ones in these waters,and have more energy closer to the shore.(5) Significant energy spectral peaks of middle period (3 to 8 d) of currents are responses to weather frequency.(6) Significant energy spectral peaks of long periods at the surface or bottom are probably responses to seasonal wind or bottom friction,while,the long period peaks of other depths can reflect cyclical chang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currents.We conclude that the pulsation period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in these waters is 10-1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ejiang and fujian waters thermohaline distribution low-frequency current spectrum analysis Taiwan Warm Current Kuroshio subsurface water
下载PDF
EcologyofmacrobenthosinthesouthofZhejiangcoastalwaters 被引量:7
2
作者 贾海波 胡颢琰 +2 位作者 唐静亮 壬益鸣 柴小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2,共6页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 为了解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009年4月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应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和多维尺度排序,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群落划分;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分析群落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对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9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构成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23.38g/m^2,平均丰度为335.5ind/m^2,平均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69.数量组成: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13.29g/m^2),鱼类次之(3.68g/m^2);丰度以多毛类居首(268.0ind/m^2),软体动物次之(51.7ind/m^2).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含量、深度、溶解氧含量、盐度和悬浮物含量是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上,除了瓯江口和乐清湾海域受到一定扰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环境质量较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浙江近岸海域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 生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Heavy Minerals in Shelf Sediments off Fujian-Zhejiang Co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ir Provenance and Geological Application
3
作者 MA Xiaohong HAN Zongzhu +4 位作者 ZHANG Yong BI Shipu HU Gang LIU Jinqing XU Chengfe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69-1381,共13页
To exa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ource variations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Fujian-Zhejiang mud belt(FZMB) over the past few hundred years, heavy minerals in 150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and two sediments cores collec... To examine the composition and source variations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Fujian-Zhejiang mud belt(FZMB) over the past few hundred years, heavy minerals in 150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and two sediments cores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ern FZMB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eral assemblage of hornblende-magnetite-epidote-chlorite is dominant in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heavy mineral content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two mineral zones, namely a near-shore muddy sediment zone(zone Ⅰ) and an offshore mixed sediment zone(zone Ⅱ). The sediments from zone Ⅰ contains relatively abundant metallic minerals with proximal sediments from the Oujiang River and the Minjiang River as the primary component. The sediment from zone Ⅱ has relatively low content for minerals from the near-shore materials and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Oujiang River sediments, and by the flaky mineral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cores may be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EAWM), the sandy sediment in FZMB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Oujiang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sediments, and relatively unaffected by near-shore terrigenous matter. In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intensity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Current(ZFCC) decrea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Minjiang coastal sand enhanced. Since the 1980s, as the collective effect of relatively weak EAWM and frequent storm surges and typhoons, the impact of the Minjiang River sediments on the FZMB sediments h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RAL ASSEMBLAGE MINERAL distribution PROVENANCE fujian-zhejiang MUD belt(FZMB)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 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neritic waters of Fujian Province
4
作者 Chen Qihuan, Chen Xingqun and Zhang Ming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Xiamen 361005,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33-139,共7页
INTRODUCTIONThe coast zone is the area where most human activities take place and where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 is produced. The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se... INTRODUCTIONThe coast zone is the area where most human activities take place and where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 is produced. The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ses as reference helping the marin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 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neritic waters of fujian Province
下载PDF
浙闽海域冬季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
5
作者 乔璐璐 王祥宇 +1 位作者 刘世东 郭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共11页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浙闽近岸的悬沙锋在冬季普遍发育,主要分布在浙闽海域20~25m等深线附近,但在浙江北部约29°N海域和台湾岛北部26~27°N海域锋面向海突出,指示了近海高浓度悬浮泥沙的向海输运;浙闽悬沙锋次中尺度现象显著,多表现相对涡度的气旋性涡旋;悬沙锋位置逐步向南移动,主要与冬季偏北风产生的西南向沿岸流有关;冬季大风事件有利于锋面次中尺度过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中尺度涡旋 悬沙锋 浙闽近海 大风 冬季
下载PDF
闽浙赣边革命的兴起及其历史影响
6
作者 易凤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7,共10页
在五四浪潮之下,闽浙赣边的方志敏、黄道等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成立江西改造社、创办《新江西》刊物等方式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边区民众的革命觉醒,体现了主义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他们充分利用学缘、地缘、血缘等地方社会的关... 在五四浪潮之下,闽浙赣边的方志敏、黄道等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成立江西改造社、创办《新江西》刊物等方式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边区民众的革命觉醒,体现了主义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他们充分利用学缘、地缘、血缘等地方社会的关系网络,实现了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开拓和发展。汇于大革命的洪流,闽浙赣边的组织力得以积极发挥,边区革命逐渐兴起。总体而言,闽浙赣边革命的兴起既是它响应中国革命的主动行为,也体现了地方革命的特色。从历史的长时段而言,闽浙赣边革命运动的兴起为闽浙赣苏区的创建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为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厚实的思想土壤、准备了最基本的党组织力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锻炼了革命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赣边 马克思主义 地方社会
下载PDF
基于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浙江省动态需水量预测
7
作者 许月萍 曾田力 +3 位作者 周欣磊 章鲁琪 王贝 王冬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收集了浙江省2000—2020年各用水行业需水量数据,采用基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筛选了影响各行业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构造了改进的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各行业需水量进行动态滚动预测,并... 收集了浙江省2000—2020年各用水行业需水量数据,采用基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筛选了影响各行业需水量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而构造了改进的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需水量预测模型,对各行业需水量进行动态滚动预测,并将改进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单变量LSTM预测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改进的LSTM模型能实时动态滚动预测各行业每年需水量,且预测结果精度高于其他3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预测 主要驱动因子筛选法 LSTM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水网总体布局与建设实践
8
作者 李锐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7期57-61,共5页
浙江省是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在系统分析构建浙江水网的新形势新要求、省情水情工情的基础上,提出“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总体布局以及高水平水资源配置体系、高标准防洪保安体系、高品质幸福河湖体系、高效能智慧水利体... 浙江省是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在系统分析构建浙江水网的新形势新要求、省情水情工情的基础上,提出“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总体布局以及高水平水资源配置体系、高标准防洪保安体系、高品质幸福河湖体系、高效能智慧水利体系、高质量水网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建设思路,从加快建设高质量浙江水网、持续补强防洪排涝安全屏障、着力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系统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创新探索水利投融资模式五个方面提出重点突破方向和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网 水资源保障 防洪排涝 幸福河湖 数字孪生 浙江水网
下载PDF
赣粤浙闽皖贵畲族凤凰装比较与数字化创新传承研究
9
作者 涂少荣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文章还探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现畲族服饰的数字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畲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畲族服饰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粤浙闽皖贵畲族服饰 比较 数字化
下载PDF
2019-2020年福建水体总放射性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智新 陈东军 +1 位作者 林明贵 梁美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2019—2020年在福建省设置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定量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试验表明:河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04 Bq/L~0.130 Bq/L、0.056 Bq/L~0.840 Bq/L,湖泊(水库)测... 2019—2020年在福建省设置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定量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试验表明:河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04 Bq/L~0.130 Bq/L、0.056 Bq/L~0.840 Bq/L,湖泊(水库)测定值分别为0.005 Bq/L~0.057 Bq/L、0.066 Bq/L~0.170 Bq/L,饮用水源地水测定值分别为0.001 Bq/L~0.103 Bq/L、0.039 Bq/L~0.243 Bq/L,地下水测定值分别为0.012 Bq/L~0.110 Bq/L、0.046 Bq/L~1.10 Bq/L。说明2019—2020年福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变化稳定,未出现异常,饮用水源地水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辐射监测 饮用水源地水 地表水 地下水 福建省
下载PDF
浙江省灵江流域地表水化学特征及灌溉适宜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施阳 向翻 +5 位作者 袁东方 姚飞延 董好刚 吴鑫 王震威 李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灵江是浙南诸河流域重要河流,在浙南一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灵江流域地表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演化机理及其灌溉适宜性,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主成分分析和离子... [目的]灵江是浙南诸河流域重要河流,在浙南一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灵江流域地表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和演化机理及其灌溉适宜性,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利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主成分分析和离子比等方法对流域地表水体进行水化学统计分析及成因判别;通过绘制Wilcox图和USSL图评估流域内地表水体灌溉适宜性。[结果]①灵江流域地表水的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从中上游(Ⅰ区)-下游温黄平原河网区(Ⅱ区)-台州湾入海口(Ⅲ区)水化学类型从HCO_(3)-Ca型向Cl-Na型过渡。②Ⅰ区地表水的化学特征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中的硅酸盐岩溶解影响,少量受碳酸盐岩溶解影响;Ⅱ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硅酸盐岩溶解影响,Ⅲ区地表水的化学特征主要受蒸发盐岩溶解影响。③Ⅰ,Ⅱ区地表水的K^(+),Na^(+)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溶解,Ca^(2+),Mg^(2+),HCO^(-)_(3),SO^(2-)_(4)主要受硅酸盐岩溶解,少量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NO^(-)_(3)则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④Ⅰ,Ⅱ区地表水适用于农业灌溉,Ⅲ区地表水灌溉适宜性较差,易引起盐碱害。[结论]灵江流域地表水体的水化学组分受天然溶解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中上游和下游温黄平原河网区地表水适宜农业灌溉,台州湾入海口地表水易引起盐碱害,在制定农业灌溉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江流域 水化学特征 主成分分析 灌溉适宜性 地表水 浙江省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福建水利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颖 高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国内社会史研究的勃兴促使福建水利史的研究取向发生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的水利工程科技与建设研究外,学界对农田水利管理模式与制度、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水域变迁与水生态问题、水利与国家社会的互动、水利遗产与水文化... 国内社会史研究的勃兴促使福建水利史的研究取向发生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的水利工程科技与建设研究外,学界对农田水利管理模式与制度、水旱灾害与防治措施、水域变迁与水生态问题、水利与国家社会的互动、水利遗产与水文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缺少对闽北、闽西等内陆地区水利工程的研究,研究广度不够宽泛、理论性创新不足、资料杂乱无序、数字化资料较少等。组建立足于福建的专门性研究机构,加大对档案资料、民间材料的挖掘力度,开展福建水利史与全国水利史的比较研究,是福建水利史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水利史 水利社会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福建地区断裂带温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13
作者 姚炳宇 周晓成 +10 位作者 杜建国 何苗 天娇 颜玉聪 李静超 董金元 欧阳澍培 刘峰立 王昱文 曾召君 陈曲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6-2372,共17页
通过对福建地区断裂带附近温泉水样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采用水文地球化学和统计方法重点讨论了温泉水中有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WQI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温泉水主量元素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水解... 通过对福建地区断裂带附近温泉水样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采用水文地球化学和统计方法重点讨论了温泉水中有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利用WQI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温泉水主量元素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水解.F-浓度均超标,平均值为9.32 mg·L^(-1),沿海地区温泉水F-浓度普遍高于内陆地区.水—岩相互作用、Na^(+)—Ca^(2+)阳离子交换作用是控制温泉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HCO_(3-)Na,HCO_(3)·SO_(4-)Na型水中氟含量较高,pH、温度和含氟岩石类型对温泉水中氟富集过程有重要影响.(2)研究区温泉水中砷浓度平均值为3.29μg·L^(-1),特殊的地质环境使得漳州地区砷浓度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群体性.还原性—弱碱性环境、地热水的循环深度与热储温度和中小型地震的频繁发生会影响温泉水中砷的含量.(3)研究区温泉水中As与F-呈负相关,这与含水介质的岩性分布密切相关.同时由于阳离子交换作用也使得砷含量高的温泉水中Ca^(2+)较高,不利于F-富集.(4)温泉水质评价表明本次采集的温泉水均不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用水:SO_(4)^(2-)、Cl^(-)、F^(-)均出现不同程度超标,微量元素WQI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1类和3类之间,但个别温泉中Fe、Mn、Be、Tl元素出现超标情况.部分温泉中Li、Sr、F含量及水温达到理疗热泉标准,具有理疗保健的功效.研究结果为福建地区温泉开发提供了新的环境地球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水 水岩反应 水质评价 福建
下载PDF
近60年福建“龙舟水”期间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子芊 杨云月 +1 位作者 邓海军 姜修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每年5月中旬左右,南海夏季风爆发后“龙舟水”给福建地区带来大量的降雨,短时强降雨易引起积涝的风险,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福建省6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监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 每年5月中旬左右,南海夏季风爆发后“龙舟水”给福建地区带来大量的降雨,短时强降雨易引起积涝的风险,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福建省6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监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合成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重建了近60年来福建“龙舟水”期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年际尺度上福建“龙舟水”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在1981-1995年明显趋于偏少,而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呈增加趋势。“龙舟水”的长期趋势与副热带高压活动(以下简称副高)存在着反相关关系,即副高弱时其位置偏东,“龙舟水”偏多;而副高强时,位置偏西,“龙舟水”则偏少。此外,在El Nino年时,季风爆发相对较晚,“龙舟水”偏少;而在La Nina年,夏季风爆发相对较早,“龙舟水”较多。“龙舟水”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1世纪初期与ENSO存在5~7 a的共同周期,进一步说明在年代际尺度上ENSO对龙舟水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水” 年际变化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福建
下载PDF
夏、秋季浙江南部近海带鱼摄食习性分析
15
作者 刘志豪 韩东燕 +1 位作者 高春霞 叶深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26,共10页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是海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鱼类的摄食习性不仅受自身发育的影响,而且也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2019年8月和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共采集带鱼样品599尾,通过胃含物分析研究带鱼的食物...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是海洋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鱼类的摄食习性不仅受自身发育的影响,而且也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2019年8月和11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共采集带鱼样品599尾,通过胃含物分析研究带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随季节和肛长的变化,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带鱼摄食习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以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的排序来看,浙江南部近海带鱼主要以鱼类、浮游幼体、等足类和磷虾类为食,摄食的饵料生物达60余种,优势饵料种类为短尾类大眼幼体、七星底灯鱼和太平洋磷虾等。此外,带鱼的摄食习性随季节和肛长发生明显变化,在夏季,带鱼摄食鱼类、浮游幼体和等足类的比例较高;秋季则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随着肛长的增大,带鱼从摄食浮游幼体等小型饵料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个体较大的鱼类饵料为主。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pH、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与浙江南部近海带鱼的摄食习性有较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浙江南部近海带鱼摄食习性的了解,可为该海域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浙江南部近海 胃含物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及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磊 解华顶 赵敏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通过对分布于浙江乡村地区,被文物和文化部门所公布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进行初步梳理,对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类和价值评价,建立相对完善的分类系统和价值评价体系。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物质类水文化遗产,分析其在时空分布... 通过对分布于浙江乡村地区,被文物和文化部门所公布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进行初步梳理,对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类和价值评价,建立相对完善的分类系统和价值评价体系。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物质类水文化遗产,分析其在时空分布上的主要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呈现出浙北多浙南少,中东部盆地平原多,西南山地丘陵少,区域特征明显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以清代为主,约占遗产总数一半,其他年代相对较少。在对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评价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乡村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在浙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水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文旅发展、品牌IP打造、诗路文化带建设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水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保护开发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根听 徐泽琪 +4 位作者 周鑫妍 尤爱菊 胡可可 许开平 唐文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1,37,共7页
以浙江省水利工程项目为切入点,按照产品服务功能将水利工程生态产品划分成了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经济服务和生命支持服务四大类,构建了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并以婺城区上干溪综合整治工程(山区河道)、吴兴区高铁新城综... 以浙江省水利工程项目为切入点,按照产品服务功能将水利工程生态产品划分成了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经济服务和生命支持服务四大类,构建了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并以婺城区上干溪综合整治工程(山区河道)、吴兴区高铁新城综合整治项目(平原河道)、柯城区寺桥水库建设项目(湖库)3类典型水利工程为例,对该核算体系进行了试算验证。结果表明,以上3类工程分别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2120.42万、1964.14万、18575.99万元。该核算体系的构建可有效助力水利行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进规划、进决策、进项目、进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水利工程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下载PDF
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持水性能
18
作者 邓慧华 林晗 +3 位作者 郑义文 陈锐琼 欧阳玉莹 彭绍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林分改造后的林地水文生态特征,分析水土保持林的持水特性,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治理、植被恢复以及树种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松林改造后营造的千年桐生态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林外草坡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林分改造后的林地水文生态特征,分析水土保持林的持水特性,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的生态治理、植被恢复以及树种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松林改造后营造的千年桐生态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林外草坡作为对照,比较千年桐生态林和草坡的枯落物持水性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同时测定千年桐林分0—60 cm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对林地持水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千年桐枯落物持水量始终高于对照,浸水前为对照的1.15倍,浸水24 h后为对照的2.10倍;浸水0.25 h时,千年桐和对照的枯落物吸水速率分别为1723.64,700.8 mm/h。千年桐林地的枯落物累积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地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其他土层,而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蓄水量和有效水储量显著低于20—60 cm土层。林地持水性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毛管孔隙度的综合评价值较高,而土壤自然含水率的综合评价值较低。[结论]千年桐生态林枯落物持水性能较好,土壤通气、透水性较高。从林分综合评价来看,与土壤孔隙度,特别是毛管孔隙度相关的指标对于提高千年桐生态林持水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改造 水土保持林 持水性能 千年桐 福建省长汀县
下载PDF
水资源丰沛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苗 贺义雄 余晓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从2010年的1.153上升至2020年的1.661,年均增长3.71%,多年均值为1.535,始终处于有效利用状态,多年稳定性较强,且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浙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高于浙南地区,但地区差异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业用水的重视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丰裕程度是影响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分异并不是单一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非线性增强的结果。据此,浙江省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主体节水意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 核密度估计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下载PDF
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发展历程
20
作者 刘国云 周茶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很有特色,受到毛泽东三次表扬。第一次是在创建、巩固的阶段(1927年10月-1930年6月),被毛泽东称赞为“方志敏”式根据地;第二次是在大发展的全盛阶段(1930年7月-1934年11月),赣东北省苏维埃、闽浙赣省苏维...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很有特色,受到毛泽东三次表扬。第一次是在创建、巩固的阶段(1927年10月-1930年6月),被毛泽东称赞为“方志敏”式根据地;第二次是在大发展的全盛阶段(1930年7月-1934年11月),赣东北省苏维埃、闽浙赣省苏维埃的同志们被毛泽东亲切地称赞为“苏维埃模范工作者”;第三次是在三年游击战争阶段(1934年12月-1937年7月),毛泽东称赞赣东北是“坚强的苏维埃根据地”。研究毛泽东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褒奖,对凝炼方志敏精神和深化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发展历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