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in some bays along the coastal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Yuheng,Dong Henglin and Jiang Guochang The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47-554,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angzhou Bay,Xiangshan Bay and Leqing Bay along the coastal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re discussed .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hemical e... In this paper,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angzhou Bay,Xiangshan Bay and Leqing Bay along the coastal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are discussed .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hemical elements are obvious. The distribution of silicate in Hangzhou Bay and contents of dissolved oxygen and nutrient in the Xiangshan Bay are found to be unusual in winter. Correlations among the elements are complex.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in the Hangzhou Ba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Xiangshan Bay and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in the Xiangshan Ba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eqing Bay . The variation of the ratio of N/P is obvious. This reflects 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y. Finall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 why the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ys are unus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dy of aquat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 in some bays along the coastal reg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BAY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High Tide Level Due to A Super Typhoon in A Coastal Region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世昌 李玉成 +1 位作者 赵鑫 谢亚力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7年第3期471-484,共14页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couphng between astronomical tide and storm surge based on Mike 21 is applied to the coastal reg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high tide levels combined with storm su...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couphng between astronomical tide and storm surge based on Mike 21 is applied to the coastal region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high tide levels combined with storm surge during 5 typhoons, including two super typhoons, that landed in the Province. In the model, the atmospheric forcing fields are calculated with parametric wind and pressure models.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with average computed errors of 13 cm for the high astronomical tide levels and 20 cm for the high storm-tide levels, show that the model yields good simulations. Typhoon No. 5612, the most intense to land in China since 1949, is taken as the typical super typhoon for the de- sign of 5 typhoon routes, each landing at a different location along the coast. The possible extreme storm-tide levels along the coast are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5 designed typhoon routes when they coincide with the spring tid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high storm-tide levels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entral atmospheric pressure at the base of a typical super typhoon, the change of tidal type, and the behavior of a Saomai-type typhoon. The results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forecasting and minimization of damage during super typho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rm surge storm-tide super typhoon coastal region zhejiang Province
下载PDF
区域史与社会治理研究的一部力作——《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读后
3
作者 陈俊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张宏利《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一书,就浙江官民开发沿海滩涂的动因、具体形态、开发活动与区域社会治理的演化、经营海洋事业的样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新观察。作为学界首部关于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问题... 张宏利《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一书,就浙江官民开发沿海滩涂的动因、具体形态、开发活动与区域社会治理的演化、经营海洋事业的样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新观察。作为学界首部关于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问题研究的专著,该书以独到视角建构自身对宋代区域史、国家治理问题的新阐释,突破了学界的既有认识,是一部创新性突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浙江 沿海滩涂 区域治理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特征
4
作者 叶艺华 陈羽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1-90,共10页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的城市两两用户关注指数,构建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称网络矩阵、节点区域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地区信息流总量增长明显,2014—2021年总量较为稳定;福州、厦门、泉...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的城市两两用户关注指数,构建粤闽浙沿海城市信息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称网络矩阵、节点区域法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4年地区信息流总量增长明显,2014—2021年总量较为稳定;福州、厦门、泉州、温州、赣州为重要节点城市,兼具较强的信息资源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潮州、梅州和鹰潭融入不足,福州为强辐射型城市,厦门逐渐由强吸收型转为强辐射型城市;网络式城市结构初具,在地理上呈现以厦门、福州为支撑节点的皇冠型结构,沿海城市间联系密集,西部则较为稀疏,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形成稳定且相对紧密的信息互动关系;网络呈现明显的省域界限,大致形成“1+4+15”的层级结构,厦门吸收网络中接近一半城市的最大信息流,为主导城市,福州、赣州、汕头、温州吸引着各自省内城市的最大信息流,为次级主导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闽浙沿海 信息流 节点区域法 网络时空演变
下载PDF
2005年春初浙江近海的低温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德弟 陆斗定 +1 位作者 王云峰 苏纪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9,共9页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站位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海区2005年春初的温度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阐明了2005年春季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物理环境原因。结果表明,2005年3月浙江近海水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低,且这种情况在近岸区更为明显;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春初(4月初)浙江近海水温偏低,2005年和2004年的这种水温差异在近岸和中上层的低盐水里最为明显,而在远岸和下层的高盐水水温差异则相对要小;近岸低盐水最低温度2005年比2004年低约2.6℃;2005年1—3月浙江近海特殊的气象条件(10 a中最低的气温和强劲的偏北大风)和2004/2005年冬季较弱的台湾暖流是形成4月初浙江近海低温特征的主要原因;2004年冬季和2005年春初浙江近水温偏低很可能是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 低温特征
下载PDF
浙江沿海超强台风作用下的台风浪波高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世昌 赵鑫 +1 位作者 娄海峰 谢亚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5,383,共8页
基于SWAN波浪传播模型建立包含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传播的台风浪数值模型,通过多次台风引起的波浪模拟,证实该模型可适用于浙江沿海。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在浙... 基于SWAN波浪传播模型建立包含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传播的台风浪数值模型,通过多次台风引起的波浪模拟,证实该模型可适用于浙江沿海。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3个不同地点登陆遭遇天文潮高潮位时产生的沿海波高过程。结果显示,在开敞海区,登陆点南侧附近及其以北沿海,台风登陆时过程最大有效波高与风暴高潮位基本同时出现,而在登陆点以南远区的沿海海域,最大有效波高出现在登陆前的一个高潮位附近;超强台风作用下浙江陆域沿海离岸近1 km范围内有效波高可达4~6 m。这些结论对海堤工程设计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台风浪 浙江沿海
下载PDF
浙江沿海超强台风作用下风暴潮增水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世昌 李玉成 +1 位作者 赵鑫 谢亚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4,共7页
基于河口海岸水动力二维数值模型,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式,通过三次强台风和二次超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模拟和分析,证实该模式可用于浙江沿海增水预测。以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 基于河口海岸水动力二维数值模型,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式,通过三次强台风和二次超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增水模拟和分析,证实该模式可用于浙江沿海增水预测。以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利用本模式计算分析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5个不同地点登陆遭遇大潮时可能出现的风暴潮增水过程和最大增水,该结果对于海岸工程的防护具有实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浙江沿海 数值模拟 风暴潮增水
下载PDF
浙江沿海超强台风作用下的风暴潮流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世昌 李玉成 +1 位作者 赵鑫 谢亚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7,共10页
应用河口海岸水动力模型,利用浙江沿海包括2场超强台风在内的5场台风作用下发生的风暴潮位过程验证了该数值模式的适用性。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3... 应用河口海岸水动力模型,利用浙江沿海包括2场超强台风在内的5场台风作用下发生的风暴潮位过程验证了该数值模式的适用性。将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沿海最强的"5612"号台风作为典型的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在浙北至浙南3个不同地点登陆时产生的风暴潮流,结果显示风暴潮流一般小于天文潮潮流与基于海平面风暴海流的线性叠加值,风暴潮流场更多地呈现风暴海流的流场特点,在开敞海岸基本顺岸流动,这对于分析航道骤淤和海岸带物质输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超强台风 风暴潮流
下载PDF
基于敏感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的浙江沿海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丰华 刘正华 +2 位作者 夏跃珍 张达政 佘恬钰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4期64-68,共5页
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该文通过地质灾害点对坡度、坡向、地质、岩性、降雨、植被、断层、道路、水系等因素的敏感性计算,获得评价格网的各指标... 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该文通过地质灾害点对坡度、坡向、地质、岩性、降雨、植被、断层、道路、水系等因素的敏感性计算,获得评价格网的各指标的综合面积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格网各要素的综合分值,表征格网地质灾害脆弱性,对示范区地质灾害脆弱性进行分级,结合典型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区规划作为样本,对脆弱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调整得到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为区域地质灾害防御及工程建设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地质灾害 易发区评价 浙江沿海地区
下载PDF
浙江省港口航运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建湖 胡晓青 +1 位作者 周青 李辉 《上海管理科学》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当前各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港航物流具有日益突出的地位。以浙江省为例讨论了港航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布局模式,分析了物流园区在港航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沿海港口、内河港口... 在当前各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港航物流具有日益突出的地位。以浙江省为例讨论了港航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布局模式,分析了物流园区在港航物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沿海港口、内河港口以及物流园区的联动模式。最后,剖析了港航物流体系构建中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浙江省 港航物流 物流园区
下载PDF
试论明清浙西海塘与沿海区域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福祥 单惠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7,共5页
江浙海塘是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之一,被誉为"海上长城"。江浙海塘又以浙西海塘为重中之重。明清浙西海塘修筑不仅是历史治海的顶峰,更是这一时期江南、太湖流域水利的重心和力作。海塘的修筑对王朝国家和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具... 江浙海塘是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之一,被誉为"海上长城"。江浙海塘又以浙西海塘为重中之重。明清浙西海塘修筑不仅是历史治海的顶峰,更是这一时期江南、太湖流域水利的重心和力作。海塘的修筑对王朝国家和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浙西海塘 沿海区域 开发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浙江滨海地区(包括港口及航道)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宗涛 蒋国俊 +1 位作者 邱建立 逢自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57,共7页
根据对16个验潮站的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本文首次公布了浙江沿岸近30余年来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9mm/a,是过去100a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1.0~1.5mm/a)的2.5倍,显示出区域性构造沉降因素不容忽视。据此,推测到2050年,浙江海平面将上升50~70... 根据对16个验潮站的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本文首次公布了浙江沿岸近30余年来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9mm/a,是过去100a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1.0~1.5mm/a)的2.5倍,显示出区域性构造沉降因素不容忽视。据此,推测到2050年,浙江海平面将上升50~70cm,可能对滨海地区造成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包括海岸侵蚀、低地淹没、地下水水质恶化等。最后,就海平面上升对港口航道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滨海地区 港口 航道 构造沉降 灾害
下载PDF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陈修颖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9,共8页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各县市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内部的区域差异成为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运用锡尔系数分析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经济差异表明,浙江沿海总体经济差异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市内差异和市...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各县市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内部的区域差异成为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运用锡尔系数分析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经济差异表明,浙江沿海总体经济差异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市内差异和市县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市内差异不断扩大。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历史基础、市场发育程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利用外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区域经济差异 锡尔系数
下载PDF
影响浙江中南部台风的统计分析和预报思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凤才 张锡军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107-114,共8页
本文首先用20 a的资料对影响我国浙江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台风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的台风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特征;然后从动力学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此类台风生成、发展、移动的机制,给出了其预报的思路和今后须进一... 本文首先用20 a的资料对影响我国浙江中南部沿海地区的台风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的台风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特征;然后从动力学热力学角度探讨了此类台风生成、发展、移动的机制,给出了其预报的思路和今后须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浙江中南部 统计分析 预报经验
下载PDF
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基于InVEST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潘艺 鲍海君 +1 位作者 黄玲燕 祝锦霞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第3期18-24,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 采用InVEST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1980-2015年期间浙江沿海城市化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及其生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35年间,浙江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宁波市的建设用地强度最高,温台地区相对较弱。嘉兴市建设扩张最为迅速,舟山市扩张最为缓慢,且各区县建设扩张强度差距逐渐加大。(2)从空间格局看,沿海建设用地扩张整体呈现北部强于南部、近海强于内陆的趋势。其景观变化呈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景观格局由蔓延式、破碎化、形状复杂逐渐向集聚态势转变。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发展格局已显雏形。(3)资源禀赋限制生境质量的总体水平,而产业发展与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导致浙江沿海生境持续退化,尤其在环杭州湾和核心城市区域的生境较差。随着海洋经济战略推进,宁波—舟山区域优势凸显,近15年舟山市主要海岛生境质量明显退化。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新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浙江沿海区域要摸清城市空间生态基地,强化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的多元互动过程的理解,优化“分级、分区、分类”用途管控和城市系统精细布局,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升级的空间赋能效应,提升城市空间韧性和治理效能,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城市化 时空格局 空间自相关 景观格式指数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浙江省沿海立地区立地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吉兴 余国信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1-36,共6页
阐述了浙江省沿海立地区立地分类系统的构成和分类依据,并将我省“沿海立地区”划分成4个立地类型区、7个立地类型组和26个立地类型。
关键词 浙江 沿海立地区 分类系统 森林
下载PDF
浙南沿岸海表面温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小燕 潘晓东 马林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9-624,共6页
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 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 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 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17℃/a;SST变化存在3.5 a、5~6 a、2~7 a及11 a左右的振荡周期;SST主要由年循环分量决定,谐波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沿岸 SST 均一性 功率谱 谐波
下载PDF
加快浙东沿海地区旅游联合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跃军 《台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69-72,共4页
浙东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侧,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沿海各旅游区联合开发是组建浙江旅游网络、提高浙东旅游市场竞争力重要措施。为此应立足国家级风景区,加快浙东中部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品牌效应宣传旅游形... 浙东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侧,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沿海各旅游区联合开发是组建浙江旅游网络、提高浙东旅游市场竞争力重要措施。为此应立足国家级风景区,加快浙东中部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品牌效应宣传旅游形象,立足旅游资源特色,提出适当旅游形象营销口号和主题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沿海 联合开发 旅游形象 旅游品牌
下载PDF
浙南沿岸海表面温度分布特征(英文)
19
作者 韩小燕 潘晓东 马林芳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3年第1期27-38,共12页
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 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17°C/a;SST变化存在3.5a、5a~6a、2a~7a及11a左右的振荡周期;SST主要由年循环分量决定,谐波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沿岸 SST 均一性 功率谱 谐波
下载PDF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罗丹 李加林 +5 位作者 叶持跃 徐谅慧 袁麒翔 王明月 马仁锋 黄大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78-1790,共13页
明清小冰期是中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1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 明清小冰期是中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1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害发生频次成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明末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值;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各种灾害中,水、旱两灾的发生最为频繁,水灾发生频次高于旱灾。2水灾、旱灾、台风和潮灾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台风与水灾、潮灾之间高度相关,且台风灾害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主要致灾因子,台风灾害诱发的灾害链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旱灾和水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该地区水、旱两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相对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副高季节内振荡所导致的。3浙江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损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以平原、丘陵及低山等地貌类型为主的孕灾环境对浙江沿海地区水灾、旱灾、台风灾害和风暴潮灾等4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损失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浙北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剧烈,浙中、浙南地区相对较弱。杭州湾地区台风灾害的分布具有湾口多于湾顶,南岸多于北岸的特点。4从灾害损失的空间格局来看,特大损失程度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潮灾,且集中分布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地和浙东南平原丘陵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自然灾害 时空分异特征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