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皇室崇道与官制道教的发展——以四川绵阳云台观为线索的考察
1
作者 王子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6-141,共16页
明代是中国传统道教发展的分水岭,也是官制道教与国家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由于皇室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官制道教在明朝的发展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韧性。四川绵阳云台观是所谓的真武大帝道场,宋元时期开始打造,到明代成为皇家道观。云台... 明代是中国传统道教发展的分水岭,也是官制道教与国家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由于皇室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官制道教在明朝的发展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韧性。四川绵阳云台观是所谓的真武大帝道场,宋元时期开始打造,到明代成为皇家道观。云台观的建筑经历是明代官制道教生存境况的一个缩影。万历皇帝两度遣使颁读御敕、先后赏赐《道藏》、发内帑以培修、赐象笏铁钟等行为促使云台观于万历时代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而藩王作为皇室在地方上的代表,他们对宫观建设的厚礼布施,亦是云台观能够声名远扬的重要推力。明中叶以后皇室对道教的支持力度趋弱,伴着社会转型的大势,皇家宫观开始没落,官制道教逐渐式微,道教朝着民间化与世俗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皇室 官制道教 绵阳云台观 真武大帝道场 民间化 世俗化
下载PDF
从玄武到真武:宋代真武信仰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钦 《史志学刊》 2018年第5期31-37,共7页
真武原名玄武,本是北方星宿之神。在北宋,玄武改称真武,其名称、职能、形象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一演变是圣王神话塑造的结果。在官民互动之下,真武信仰逐渐成为宋代民众的重要信仰之一,真武神也被宋代官方和民间普遍祭祀。道教的真武信仰... 真武原名玄武,本是北方星宿之神。在北宋,玄武改称真武,其名称、职能、形象发生了重大演变,这一演变是圣王神话塑造的结果。在官民互动之下,真武信仰逐渐成为宋代民众的重要信仰之一,真武神也被宋代官方和民间普遍祭祀。道教的真武信仰在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 真武 道教 信仰
下载PDF
广西容县真武阁的道教文化探析
3
作者 梁达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3-39,48,共8页
从真武阁的道教文化溯源、选址和布局的道家选择方式、建筑结构的道教思想、建筑艺术的道教文化和真武阁的传说及道教活动等方面,探析真武阁的道教文化内涵。
关键词 真武阁 道教 建筑 思想 文化
下载PDF
明代真武信仰在武陵山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4
作者 周晓萌 郭峰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真武信仰随着明成祖大修武当山的活动而迅速传播到武陵山各个角落,融入民间后成为当地的主流信仰之一。明代武陵山地区真武信仰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复兴原有的真武信仰;第二是增加旧宫观真武信仰的成分;第三是新增真武信仰。以... 真武信仰随着明成祖大修武当山的活动而迅速传播到武陵山各个角落,融入民间后成为当地的主流信仰之一。明代武陵山地区真武信仰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复兴原有的真武信仰;第二是增加旧宫观真武信仰的成分;第三是新增真武信仰。以上三种真武信仰的发展方式主要通过重建或新修“真武庙”的形式在武陵山地区出现。而真武信仰之所以能在武陵山地区广为流传,与皇家的推崇、地方社会的推动以及儒、佛的尊重分不开。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国家文化地方的需要以及道教地方化的趋势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信仰 道教地方化 武陵山地区 武当山
下载PDF
宋元真武图像、信仰的演变与内涵再探
5
作者 许金凌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9,共8页
真武图像显示出“武神”和“非武神”两条发展序列,宋代已出现少量“非武神”真武像但仍以“武神”像居多。元明时期则出现了多样化的“非武神”真武像。学界对此转变发生的时间和原因仍有争议。本文关注元代出现的描述真武于武当山修... 真武图像显示出“武神”和“非武神”两条发展序列,宋代已出现少量“非武神”真武像但仍以“武神”像居多。元明时期则出现了多样化的“非武神”真武像。学界对此转变发生的时间和原因仍有争议。本文关注元代出现的描述真武于武当山修炼时的灵应故事和版画图像的特殊表达,定义真武修真像为束双髻、披松萝衣的装扮,认为元代真武信仰演化出修真意涵,双髻真武修真像是“非武神”真武像发展的源头和信仰转型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武神真武像 真武修真像 宋元道教 真武灵应故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