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睡虎地书信木牍札记三则
1
作者 聂菲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56-62,171,共8页
本文是有关睡虎地书信木牍字词释读的三则短札。第一则认为“寄气(乞)就书”应理解为“寄给就的书信”,“寄乞”与“寄遗”“乞匃”相类。第二则指出“自以布此”是“自以布为襌裙、襦于此”的省略。第三则指出“直佐”与“直符”“直... 本文是有关睡虎地书信木牍字词释读的三则短札。第一则认为“寄气(乞)就书”应理解为“寄给就的书信”,“寄乞”与“寄遗”“乞匃”相类。第二则指出“自以布此”是“自以布为襌裙、襦于此”的省略。第三则指出“直佐”与“直符”“直候”“直更”结构相似,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晏子春秋》“直使”、《战国策》“直送”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木牍 寄乞就书 自以布此 使
下载PDF
先秦儒家“直”观念探析
2
作者 张志强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年第5期50-62,共13页
先秦儒家经典中,“直”作为道德观念先于道德范畴形成。从道德观念到道德范畴,“直”在文本中存在着话语变迁。在《论语》中,“直”是一种需要根据情境进行调整和纠正的道德品质,而这些情境之所以如此设计和呈现,与当时的道德观念认知... 先秦儒家经典中,“直”作为道德观念先于道德范畴形成。从道德观念到道德范畴,“直”在文本中存在着话语变迁。在《论语》中,“直”是一种需要根据情境进行调整和纠正的道德品质,而这些情境之所以如此设计和呈现,与当时的道德观念认知密切相关。《论语》关于“直”的论说,基本上衍化为两种倾向:一是把“直”继续向德性范畴的方向发展,如郭店楚简《五行》《孟子·公孙丑》通过探讨“直”和“义”的关联,使“直”在“义”的规训下,内化为正直的德性;二是把“直”从以自然事实为基础的本性、材质中剥离,进而向“是非曲直”等外在规范的方向牵引,如《荀子》明确区分“性直”和“性不直”,并以“绳墨”定曲直,强化“直”是对礼法的遵守。先秦儒家对“直”的叙述方式、举例引喻,均渗透了儒家的观念取向,因此过于强调“直”作为道德范畴的普遍适用,则割裂了其作为道德观念所讲的历史语境,这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不相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 儒家 “亲亲相隐” 观念
下载PDF
《伤寒直指》同名异书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段逸山 《中医药文化》 2018年第3期59-62,共4页
清人强健、余远分别著有医著《伤寒直指》,二书属同名异书。考论强健、余远及其所撰著作,比较两部《伤寒直指》的差异,强健"直指"历代《伤寒论》注释之"是非",余远"直指"伤寒之证候。
关键词 《伤寒指》 强健 余远 考证
下载PDF
试析走马楼吴简“直”“奉”“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雪 陈荣杰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9-28,共10页
据吴简,孙权黄龙、嘉禾间,官府把部分稟斛米作为“直”“奉”“稟”发放给各级官员和吏卒师士。“直”主要是官府发放给基层吏卒师士的酬劳,“奉”是官府发放给官员的俸禄,“稟”是官府供给官员吏卒的基本生活食粮。基层吏卒师士有“直... 据吴简,孙权黄龙、嘉禾间,官府把部分稟斛米作为“直”“奉”“稟”发放给各级官员和吏卒师士。“直”主要是官府发放给基层吏卒师士的酬劳,“奉”是官府发放给官员的俸禄,“稟”是官府供给官员吏卒的基本生活食粮。基层吏卒师士有“直”和“稟”,官员有“奉(俸)”和“稟”,偶有“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楼吴简
下载PDF
“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劲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论语》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论语》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价值亦随之彰显。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前者赓续了"怨刺上政"的诗教传统,借由其人到其文的以事感人,张扬"怨"中积极进取、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核;后者伴随着个体抒情的觉醒和对内心的审视,通过以情动人、言此意彼的艺术化凸显了"怨"本身的缠绵悱恻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怨 美学阐释
下载PDF
《广韵》注文所含直音注音释读
6
作者 赵庸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广韵》注文中有94处对注文用字进行直音注音。这些注音或可补《广韵》正切收音之缺,或可补《广韵》字头收字之缺,或可提示中古字形关系,或可反映混韵现象。注音字的选取无对应被注音字所有读音的要求,音注盖多有文献来源。这些直音注... 《广韵》注文中有94处对注文用字进行直音注音。这些注音或可补《广韵》正切收音之缺,或可补《广韵》字头收字之缺,或可提示中古字形关系,或可反映混韵现象。注音字的选取无对应被注音字所有读音的要求,音注盖多有文献来源。这些直音注音不单反映中古语音,还于形、义有所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注音 形音义
下载PDF
无定代词“有”与动词“有”及相关句子的辨别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玉坤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无定代词"有"与"或"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代换。"有……者"句,"有"可能是代词,也可能是动词;"者"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是(构成者字结构的)助词。句法结构因此而不同。代词"有"前面可以出现先行词。本文还根据语法规则,认为... 无定代词"有"与"或"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代换。"有……者"句,"有"可能是代词,也可能是动词;"者"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是(构成者字结构的)助词。句法结构因此而不同。代词"有"前面可以出现先行词。本文还根据语法规则,认为人名"直躬"本是谓词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代词 动词 句型
下载PDF
越南《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小儿急惊”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丽娜 李几昊 尚力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4期47-53,共7页
越南文化是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医学受中医药学的影响颇深。通过对越南古医籍《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卷九小儿科部分与中国医籍比较,可见其对小儿急惊的病机、症状、治则的认识深受我国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医学思想的... 越南文化是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医学受中医药学的影响颇深。通过对越南古医籍《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卷九小儿科部分与中国医籍比较,可见其对小儿急惊的病机、症状、治则的认识深受我国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医学思想的影响,其所载方药主要引自《本草纲目》《普济方》等中国医籍。这种域外接受形式,扩大了中国医药在汉文化圈的影响力,拓展了中医药的应用范围,也促进了中医方药的域外流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传统医学 《南药神效》 《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 小儿急惊 《小儿药证诀》
下载PDF
“直”和“礼”的“中庸”——孔子之“仁”再辨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浩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6,共8页
孔子或《论语》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论者向有分歧。结合对相关概念的考释,批判性地考察杨伯峻、冯友兰等对孔子之"仁"的解读,可以揭示出孔子所谓"仁"即是"直"和"礼"的"中庸";由于现实原因,孔子... 孔子或《论语》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论者向有分歧。结合对相关概念的考释,批判性地考察杨伯峻、冯友兰等对孔子之"仁"的解读,可以揭示出孔子所谓"仁"即是"直"和"礼"的"中庸";由于现实原因,孔子虽然重视"直",但没有充分展开论述,而是更多地讨论了"仁"和"礼",所以"直"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且往往被混淆于"仁"。然而,倘若真正把握了"仁"的结构性内涵,尤其是注意到"直"在其中的基础位置,则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孔子或《论语》的"一以贯之"之"道",而且有助于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特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中庸
原文传递
省界错壤与洪灾调适冲突——以明清卫河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森 刘立荣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7,共12页
文章引入美国人文地理学家吉尔伯特·F·怀特的洪灾调适理论,主要考察明清时期卫河下游直隶、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清河、武城和临清州因水灾而发生的冲突与协调的过程。指出面对洪灾,三州县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调适方式,即筑堤防水... 文章引入美国人文地理学家吉尔伯特·F·怀特的洪灾调适理论,主要考察明清时期卫河下游直隶、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清河、武城和临清州因水灾而发生的冲突与协调的过程。指出面对洪灾,三州县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调适方式,即筑堤防水与开渠排涝。历史地来看,洪灾调适的方式通常源于洪泛区民众的生存本能,是一种自发而无序的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交界地区"界"的限制作用,会造成交界各方民众的冲突。交界各方洪灾调适冲突的解决需要中央或次级政府力量的强有力干预和打破政区界限的富有智慧的努力。调适理论对于开展中国历史灾害地理尤其是近现代灾害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鲁交界地区 洪灾调适
原文传递
试论曲韵“入声独立”与“入派三声”之异同——以《曲韵骊珠》质直韵与《中原音韵》齐微韵之比较为例
11
作者 张竹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8,共8页
《曲韵骊珠》质直韵字基本上皆为《中原音韵》齐微韵字。质直韵阴声类入声韵字的北叶音字为齐微韵上声韵字,阴声类的入声韵字及其反切下字为齐微韵的入作上声韵字。质直韵阳声类入声韵字的北叶音字则一般为齐微韵去声、平声(阳)韵字,阳... 《曲韵骊珠》质直韵字基本上皆为《中原音韵》齐微韵字。质直韵阴声类入声韵字的北叶音字为齐微韵上声韵字,阴声类的入声韵字及其反切下字为齐微韵的入作上声韵字。质直韵阳声类入声韵字的北叶音字则一般为齐微韵去声、平声(阳)韵字,阳声类入声韵字及其反切下字则一般也相应地为齐微韵"入作去声"或"入作平声"韵字。《曲韵骊珠》质直韵字与《中原音韵》齐微韵字之对应明晰一致,一如《曲韵骊珠》屋读韵、恤律韵与《中原音韵》鱼模韵之对应。相较而言,《曲韵骊珠》入声独立设韵,较《中原音韵》"次本韵后""入派三声"之设置,则更便于南曲演唱制韵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韵骊珠 中原音韵 齐微 入声 北叶音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