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普通感冒后咳嗽(痰热郁肺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曲阳 赵静 +3 位作者 方媛 张淼 孙兴华 陈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 评价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普通感冒后咳嗽(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试验方法,纳入160例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和复方瓜子金颗... 目的 评价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普通感冒后咳嗽(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试验方法,纳入160例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和复方瓜子金颗粒模拟剂,对照组口服复方瓜子金颗粒和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模拟剂,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为85%(102/120),高于对照组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111/12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日间咳嗽症状积分相对于基线差值为(-1.63±0.64),对照组为(-1.26±0.68),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夜间咳嗽症状积分相对于基线差值为(-1.44±0.66),对照组为(-1.08±0.74),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相对于基线差值为(-10.10±3.55),对照组为(-7.73±4.01),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普通感冒后咳嗽(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普通感冒 咳嗽 痰热郁肺证 多中心临床试验
下载PDF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挥发性成分治疗气道炎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红 邢璐 +5 位作者 周梦鸽 刘艳杰 郭婷婷 傅俊曾 董林毅 姜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引入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挥发油成分并预测其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醚加热回流提取方法从ZCPDP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反向对接模拟筛选... 目的引入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挥发油成分并预测其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醚加热回流提取方法从ZCPDP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反向对接模拟筛选预测其抗炎作用机制,并对相关药效成分α-红没药醇(ABB)的作用进行验证。结果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8个成分,反向对接结果显示其抗炎机制主要与调节HSP 90-α、TGF-β受体等靶蛋白及其相关通路有关,以ABB为代表的药理验证实验显示,ABB能够很好地作用于预测的靶点及通路,且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结论 ZCPDP挥发油成分的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Toll样受体、TGF-β、MAPK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反向对接 网络药理学 抗炎
原文传递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薄荷脑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彬 刘丹 +4 位作者 杜超 王金磊 王丽峰 王阳 刘俊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1-1425,共5页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给药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后血浆中薄荷脑的浓度,通过DAS 3.1.6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并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进行线性回归,...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给药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后血浆中薄荷脑的浓度,通过DAS 3.1.6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Loo-Riegelman法计算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并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进行线性回归,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显示ZCPDP中薄荷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主要参数tmax为10 min,t1/2β为(183.93±52.75)min,CL/F为(0.426±0.194)L.min-1.kg-1,均与等剂量药材药动学参数无差异;不同剂量薄荷脑药材主要参数tmax,t1/2β,CL/F有显著差异(P<0.05),且AUC0-∞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ZCPDP累积吸收率对累积释放率回归方程为Fa=1.160 3Q-19.968(r=0.981 3)。实验结果表明ZCPDP中薄荷脑与等剂量薄荷脑药材在大鼠体内有相似的药动学行为,同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在19.2~570 mg.kg-1,薄荷脑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 薄荷脑 药物动力学 体内外相关性
原文传递
3种治咳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的吸收特性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彬 刘俊静 +4 位作者 杜超 王金磊 王丽峰 刘丹 王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0-143,共4页
目的:考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2种参比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在体吸收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GC测定薄荷脑含量,Agilent HP-1色谱柱(0.25 mm×30 m,0.25μm),柱温11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 目的:考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ZCPDP)及2种参比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在体吸收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GC测定薄荷脑含量,Agilent HP-1色谱柱(0.25 mm×30 m,0.25μm),柱温11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0.80 mL·min-1,进样量1μL。通过自制口腔黏膜在体吸收循环装置,测定3种制剂中薄荷脑的口腔黏膜吸收量,评价不同制剂中薄荷脑在健康自愿者口腔黏膜的吸收特性。结果:ZCPDP中薄荷脑口腔黏膜吸收参数T50及T d分别为(4.734±0.406),(8.528±1.783)min,渗透系数(5.108±0.384)cm·min-1,与2种参比制剂的吸收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满足测定要求。3种制剂中薄荷脑口腔黏膜吸收速率不同,与不同剂型的释药特点有关,为止咳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薄荷脑 口腔黏膜吸收 气相色谱 胶囊 枇杷露 方法学考察
原文传递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凡 李楠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口服或舌下含... 目的观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口服或舌下含服,6粒/次,3次/d,10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CAT评分均优于入院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对照组与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73.3%、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起效时间更短,显效率更明显;能够更快、更好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慢性阻塞性肺病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祛痰镇咳药效学评价及对肺组织Muc5A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雪丽 韩旭 +2 位作者 王金磊 庄朋伟 郭虹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978-983,共6页
目的研究治咳川贝枇杷滴丸(CBPP)的祛痰、镇咳作用,以及对肺组织Muc5AC表达的影响,明确其药效特点,为中药临床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雄性SPF级ICR小鼠,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盐酸氨溴索口服液(阳性药,临床等效剂量11.7 mg/kg)组... 目的研究治咳川贝枇杷滴丸(CBPP)的祛痰、镇咳作用,以及对肺组织Muc5AC表达的影响,明确其药效特点,为中药临床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雄性SPF级ICR小鼠,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盐酸氨溴索口服液(阳性药,临床等效剂量11.7 mg/kg)组和CBPP低、中、高剂量(70.2、140.4、280.8 mg/kg)组,采用气管酚红排泌实验结合分光光度计法探究CBPP的祛痰药效;利用氨水引咳实验观察CBPP高剂量组的镇咳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CBPP高剂量组对肺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的影响。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5 mg/mL)组、CBPP(252 mg/mL)组,利用离体气管纤毛运动实验考察CBPP对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结果酚红排泌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阳性药和CBPP显著促进正常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P<0.05、0.01),且CBPP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家兔离体气管纤毛运动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阳性药和CBPP显著促进纤毛运动(P<0.05),进而促进痰液排出;氨水引咳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BPP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BPP显著降低肺组织中Muc5AC的mRNA表达(P<0.05)。结论CBPP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并促进气管纤毛运动,降低Muc5AC的含量,促进痰液排出,并且对氨水刺激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祛痰 止咳 MUC5AC
原文传递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分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锐 刘永彬 +1 位作者 李茂 潘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以及制备型HPLC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治咳川贝枇... 目的:研究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以及制备型HPLC对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l→4)-α-L-吡喃鼠李糖基-(l→2)-[α-L-吡喃鼠李糖基-(l→6)]-β-D-吡喃葡萄糖苷}(1),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l→4)-α-L-吡喃鼠李糖基-(l→6)]-β-D-吡喃葡萄糖苷(2),橙花叔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l→4)-α-L-吡喃鼠李糖基-(l→2)-[4-反-阿魏酰-α-L-吡喃鼠李糖基-(l→6)]-β-D-吡喃葡萄糖苷}(3),(6S,7E,9R)-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9-O-β-D-apiofuranosyl-(l→6)-β-D-glucopyranoside(4),4-咖啡酰奎尼酸(5),绿原酸(6),(6S,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9-O-β-Dglucopyranoside(7),枇杷苷Ⅱ(8),3,4-二羟基苯甲酸(9),(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9-O-β-Dglucopyranoside(10),(+)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11),(-)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12),反丁烯二酸(13),2,6-dimethoxy-4-(2-propenyl)phenol 1-O-β-D-glucopyranoside(14),(+)南烛木树脂酚(15),山柰酚(16),对羟基苯酚(17),对羟基苯甲酸(18),对羟基肉桂酸(19),(6S,7E,9R)-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0),蔷薇酸(21),乌苏酸(22),3-呋喃甲酸(23),香草酸(24)。结论:24个化合物包括8个倍半萜类(1,2,3,4,7,8,10,20),4个苯丙素类(11,12,14,15),9个有机酸类(5,6,9,13,17,18,19,23,24),2个三萜类(21,22),1个黄酮类(16)。这些化合物均首次从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提取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倍半萜类 苯丙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