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蜀“衷中参西”妇科流派的“三期四步”法诊治求嗣患者的验案举隅
1
作者 周科宇 赵晓贞 +4 位作者 谭兴民 牟菁 杨君君 王元硕 陈淑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随着三胎政策开放,我国面临的生育形势逐渐严峻。针对目前不孕夫妇求嗣的问题,川蜀“衷中参西”妇科流派总结出“简便廉效”的不孕“三期四步”诊疗方案,强调四步排查不孕因素,三期适时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以达助孕之目的。
关键词 求嗣 三期四步 川蜀“衷中参西”妇科流派
下载PDF
何成诗教授从“结者散之”论治肺结节经验
2
作者 王俭 何成诗 +1 位作者 谢紫凌 杜继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目前肺结节检出率逐年升高,因其病因多样和潜在的恶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治疗延误,这使得肺结节的防治成为临床难点、热点。何成诗教授基于“结者散之”理论,认为肺结节核心病机突出一个“结”字,包括气结、痰瘀结、毒结、多邪结;临证... 目前肺结节检出率逐年升高,因其病因多样和潜在的恶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治疗延误,这使得肺结节的防治成为临床难点、热点。何成诗教授基于“结者散之”理论,认为肺结节核心病机突出一个“结”字,包括气结、痰瘀结、毒结、多邪结;临证处方主张紧扣一个“散”字,包括益气散结、行气散结、化痰祛瘀散结、解毒散结、通络散结。从“结者散之”论治肺结节,紧扣病机,处方灵活,疗效显著,为临床论治肺结节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何成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潘景郑《周益文忠公集》跋考述
3
作者 周余姣 魏婧宇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潘景郑喜好撰写题跋,有千数之多,其题跋后被结集成《著砚楼书跋》《著砚楼读书记》出版。《著砚楼读书记》更为齐全,但也仅仅收集了潘景郑504篇题跋。近年来,经学者不断搜集和整理,《著砚楼读书记》未收的佚跋渐为学界所知。博古斋2018... 潘景郑喜好撰写题跋,有千数之多,其题跋后被结集成《著砚楼书跋》《著砚楼读书记》出版。《著砚楼读书记》更为齐全,但也仅仅收集了潘景郑504篇题跋。近年来,经学者不断搜集和整理,《著砚楼读书记》未收的佚跋渐为学界所知。博古斋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有“潘景郑题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二十四卷”,上有潘景郑题跋一则,即《周益文忠公集》跋,为潘景郑《著砚楼书跋》和《著砚楼读书记》所未收。这篇题跋对于促进3部宋刻本《周益文忠公集》的研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景郑 题跋 著砚楼读书记 周益文忠公集
下载PDF
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 被引量:8
4
作者 余治平 孟祥红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2,共5页
孝是古今中国社会的重大精神生活现象。孝在孔子那里完全建立在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基础之上,发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董仲舒则以天为基本视角而提出:孝白天地出,孝从五行生。董学第一次把孝纳入一种宇宙论的形上结构,从天的... 孝是古今中国社会的重大精神生活现象。孝在孔子那里完全建立在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基础之上,发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董仲舒则以天为基本视角而提出:孝白天地出,孝从五行生。董学第一次把孝纳入一种宇宙论的形上结构,从天的结构特征出发,论证出孝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合情性。与孝文化相伴生的是中国悠久的家文化。而这恰又与西方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比照。现代社会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孝的实现方式必然有所更新,利益原则的渗透也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董仲舒 孝道 孝文化 家文化
下载PDF
汉代儒家的民族观——以贾谊、董仲舒、何休为中心 被引量:6
5
作者 樊文礼 史秀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3,共7页
贾谊民族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强烈的"尊王攘夷"意识。他提出的"三表"、"五饵"之术,是儒家传统的"修文德"、"来远人"、"怀柔"四夷的民族思想的应用,但其中也参杂了法家&qu... 贾谊民族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强烈的"尊王攘夷"意识。他提出的"三表"、"五饵"之术,是儒家传统的"修文德"、"来远人"、"怀柔"四夷的民族思想的应用,但其中也参杂了法家"术"的成分;董仲舒继承了汉初以来的"和亲"思想,并从大一统思想出发,提出"王者爱及四夷"的主张,但这并不等于各民族完全平等,华夷仍有亲疏贵贱之分,这是与他的阴阳五行说相辅相成的;何休主张的"夷狄进至于爵",其前提实际上就是"用夏变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董仲舒 何休 大一统 华夷观
下载PDF
现代“会通”观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以钱钟书“打通”说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清良 谭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近年来我国学者特别关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其实,中国现代学术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总结。比如深入考察钱钟书的"打通"说、吴宓的"会通"说、张申府的"解析的辩证唯物... 近年来我国学者特别关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其实,中国现代学术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总结。比如深入考察钱钟书的"打通"说、吴宓的"会通"说、张申府的"解析的辩证唯物论"等现代"会通"论及其与中西人文传统的内在关联,便可发现,像"打通""会通"这类传统话语在现代社会不仅没有消失,反倒获得了空前突显和扩展,并且与西方概念和话语实现了有效沟通与互释,已成功转化为既有中国特色又颇包容开放的现代学术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吴宓 张申府 会通 中国话语
下载PDF
西汉“天人感应”思想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全兰 赵立庆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18,共7页
西汉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人的根源,天、人是同类,可以互动;"天"有意志、有人格,能赏善罚恶;"天"有道德理性,是人道的依据。这一思想包含浓厚的伦理意蕴:首先,培养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西汉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人的根源,天、人是同类,可以互动;"天"有意志、有人格,能赏善罚恶;"天"有道德理性,是人道的依据。这一思想包含浓厚的伦理意蕴:首先,培养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其次,根据天道确立国君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国君需效法"天"的"溥爱无私,布德施仁",并通过爱民、利民来体现尊天,使封建时代居于权力巅峰的国君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再次,以天道为依据论证人际等级关系的合理性,对维护家庭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天人感应思想无疑具有迷信的成分和消极的影响,但我们对它的合理之处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董仲舒 天人感应 伦理
下载PDF
董仲舒人性论再认识 被引量:11
8
作者 曾振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3,共8页
董仲舒将“人性”范畴界定为人的自然性 ,但这种自然性不同于庄子的“自然性”,董仲舒把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也论证为人的自然本性。善恶等人伦观念作为一种莱布尼茨意义上的“预定和谐”先在性地包容于人性范畴中 ,而后又展现于每个人的... 董仲舒将“人性”范畴界定为人的自然性 ,但这种自然性不同于庄子的“自然性”,董仲舒把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也论证为人的自然本性。善恶等人伦观念作为一种莱布尼茨意义上的“预定和谐”先在性地包容于人性范畴中 ,而后又展现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因此 ,将董仲舒的人性论概括为“天赋善恶论”,似乎更符合其原意。重视人的自我创造性与自我超越性 ,是中国古代人性理论一大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人性 天赋善恶沦 自我超越
下载PDF
丁取忠在《数学拾遗》中是如何“述”割圆捷法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鑫义 郭世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9年第6期533-537,544,共6页
运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数学拾遗》中的割圆捷法内容,认为其是以撷《割圆密率捷法》九术之精要,以采《赤水遗珍》之架构,并以捷法来纯熟地解题,有释义、有解法、有应用.其理易明、便于算的考量,适合初学者研读,意在... 运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数学拾遗》中的割圆捷法内容,认为其是以撷《割圆密率捷法》九术之精要,以采《赤水遗珍》之架构,并以捷法来纯熟地解题,有释义、有解法、有应用.其理易明、便于算的考量,适合初学者研读,意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取忠 《数学拾遗》 割圆捷法 推广
下载PDF
杨绛的散文艺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牛运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杨绛是当今中国散文高手之一。《我们仨》等散文营造出堪称文学研究界"第一家庭"的温馨世界,可谓中国式的"追忆似水年华"。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 杨绛是当今中国散文高手之一。《我们仨》等散文营造出堪称文学研究界"第一家庭"的温馨世界,可谓中国式的"追忆似水年华"。杨绛散文的主要成就在于以平实淡雅之笔描绘浮生众态。她心系梦萦的是家人、家事、琐事、身边事,表现的却是大智慧、大胸襟、大境界、大时代。胸有丘壑,笔有藏锋,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这与当下流行的女性私人化写作大相径庭。如写其夫钱钟书的大智若愚、童心未泯;其女钱瑗的外秀内慧、勤奋敬业;杨绛"三伯伯"即三姑母杨荫榆曾因在"女师大学潮"中"镇压学生",多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她却是在日寇攻陷苏州时因斥骂侵略者而遇害的爱国志士。杨绛的散文不仅淡雅、睿智,而且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且不乏老吏断狱般的老辣,其论辩性散文如同检察官读诉状,以事实为据,滴水不漏,一掴一掌血。另外,杨绛还将魔幻小说笔法引入散文,写梦游,写幻觉,虚实相生,平淡之外又现神奇。其"魔幻散文"在当今散文中独树一帜。杨绛是烤着生命之火为文,她既烤着自己的生命之火,亦烤着钱钟书的生命之火,还烤着爱女钱瑗的生命之火,用"我们仨"的生命之火烤出的散文极品,自然具有不同寻常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艺术 审美意义 杨绛 钱钟书 钱瑗 杨荫榆
下载PDF
大白菜新品种中熟5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淑桂 陈文辉 曾小玲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自交不亲和系 2 3 5 8s是从大陆型的洛阳大包头中选育的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H 1 3 1是从海洋型的本地优质笔尾白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的。两个亲本经过严格的抗病性鉴定 ,亲和指数测定 ,配合力分析 ,配制成优良的一代杂种中熟 5号。... 自交不亲和系 2 3 5 8s是从大陆型的洛阳大包头中选育的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H 1 3 1是从海洋型的本地优质笔尾白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的。两个亲本经过严格的抗病性鉴定 ,亲和指数测定 ,配合力分析 ,配制成优良的一代杂种中熟 5号。该品种高抗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菌核病和病毒病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10 %以上 ,现已在福建省及其它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中熟5号品种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赵刻本《仲景全书·伤寒类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大勇 傅海燕 曲道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7-108,共2页
明·赵开美校刻的《仲景全书》中所收录之《伤寒类证》是金大定3年(公元1163年)金人宋云公于常山医流张道人处密受《通玄类证》,据此书撰写而成。《伤寒类证》一书格式新颖,别出新裁,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之上,以表格的形式列述了伤寒... 明·赵开美校刻的《仲景全书》中所收录之《伤寒类证》是金大定3年(公元1163年)金人宋云公于常山医流张道人处密受《通玄类证》,据此书撰写而成。《伤寒类证》一书格式新颖,别出新裁,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之上,以表格的形式列述了伤寒诸证的证治,按症状分类,将《伤寒论》原文397法重新归为50门,共计484法。表格中前有主证,后列方药,举一纲而万目张,标一言而众理显,使难见之文,明于掌上,为后世医家临床应用伤寒六经辨证施治提供便捷之法,同时亦为后世《伤寒论》的研究开拓出一种新方法,颇具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全书 伤寒类证 宋云公
下载PDF
鲁迅、钱钟书翻译思想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淑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对于翻译,鲁迅和钱钟书均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亦有契合之处。他们对信、达、雅中的达与雅都持有异议;在归化与异化上虽有不同的取舍,但在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上看法却越于一致;对译中之讹的态度,更是发人深醒。他们的这些论述,对当... 对于翻译,鲁迅和钱钟书均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亦有契合之处。他们对信、达、雅中的达与雅都持有异议;在归化与异化上虽有不同的取舍,但在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上看法却越于一致;对译中之讹的态度,更是发人深醒。他们的这些论述,对当今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研究仍然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钱钟书 信达雅 归化与异化
下载PDF
论董仲舒的“天本体”哲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治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5-30,共6页
董仲舒的哲学以天为最高本体。董仲舒从贵“元”、祥“始”、崇“本”观念展开本体论证 ,强调“人唯有始终也而生”。天、地、人“三本”归于一 ,只是一个天字 ,只有天 ,才是人心本体之所指。天既是包容万物的、规律性的宇宙整体结构 ,... 董仲舒的哲学以天为最高本体。董仲舒从贵“元”、祥“始”、崇“本”观念展开本体论证 ,强调“人唯有始终也而生”。天、地、人“三本”归于一 ,只是一个天字 ,只有天 ,才是人心本体之所指。天既是包容万物的、规律性的宇宙整体结构 ,又是人心信仰的源出 ,是人不得不尊崇与敬畏的对象。直到今天 ,天本体仍然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 ,通过信念、思维、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人心 哲学 本体 敬畏 反映 生活世界 思维 开本 观念
下载PDF
论董、何的“三世异辞”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郜积意 陈绪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并重,是理解其余二科六旨的重要线索。董、何的三世说,含恩情、王化义;董、何的异辞说,含微辞、托辞例。由微辞、托辞,知恩情、王化之分;由恩情、王化之分,知三统与内外说之所指,则三科九旨可以相互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何休 三世异辞 三科九旨 《公羊》学
下载PDF
论钱钟书的《史记》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兵 张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0世纪以来,《史记》研究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其中,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史记会注考证五十八则》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感悟式的评点研究为基础,重点考证、评点了《史记》中的疑难字词和精彩段落,利用...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0世纪以来,《史记》研究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其中,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史记会注考证五十八则》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感悟式的评点研究为基础,重点考证、评点了《史记》中的疑难字词和精彩段落,利用古今中外事例阐发义理,研究方法形式多样。尽管是微观研究,札记式评点,但可谓字字珠玑,散金碎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研究 钱钟书 中国古典文学 纪传体通史 20世纪 评点研究 国学大师 形式多样 研究方法 微观研究 第一部 考证 札记
下载PDF
“《诗》无达诂”解 被引量:8
17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诗》无达诂”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诗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今人多站在现代诗学阐释的立场上,把它只看成是一个与文学和审美接受相关的命题。实际上,这一命题的提出,与董仲舒整肃《诗经》阐释状态,使“学者有所统壹”的文化、政... “《诗》无达诂”是董仲舒提出的重要诗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今人多站在现代诗学阐释的立场上,把它只看成是一个与文学和审美接受相关的命题。实际上,这一命题的提出,与董仲舒整肃《诗经》阐释状态,使“学者有所统壹”的文化、政治需要紧密相关。本文从先秦至汉的历史和诗学语境出发,结合董仲舒的经学诗学解释实践,揭示了这一命题如何由经学向文学的转换,以及经学文本和思维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巨大影响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无达诂 董仲舒 经学阐释 文学接受
下载PDF
历史不仅仅是历史——钱钟书历史修辞思想札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范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2,共6页
历史是“客观的记载”,但又不仅仅是“客观的记载”。历史叙述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一种期待类型。由文体的名实不一、体用变化加以考察,今天我们所谓的历史叙述,其涵义和价值并不如“科学主义”历史观认为的那样简单划一与凝固不变。“... 历史是“客观的记载”,但又不仅仅是“客观的记载”。历史叙述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一种期待类型。由文体的名实不一、体用变化加以考察,今天我们所谓的历史叙述,其涵义和价值并不如“科学主义”历史观认为的那样简单划一与凝固不变。“历史”叙述的概念是一个历时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中外有别的概念,其中固然有所谓“历史叙述反历史性”,但更应该看到,历史叙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担的“最后的裁判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钱钟书 历史修辞思想
下载PDF
诗可以乐?——读钱锺书先生《诗可以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0,共6页
钱锺书先生认为,在诗的"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中,"怨"只是其中一项。"诗可以怨"变成文论史上的"套板",与"诗言志"中的"哀乐并举"观不吻合。其实,痛苦和快乐都能产生诗歌,比如... 钱锺书先生认为,在诗的"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中,"怨"只是其中一项。"诗可以怨"变成文论史上的"套板",与"诗言志"中的"哀乐并举"观不吻合。其实,痛苦和快乐都能产生诗歌,比如"离群"之怨与"嘉会"之乐,"怨"的心理内容与"圆"的美学形式,沧海明珠与蚌病成珠,重的风格与轻的风格,悲剧与喜剧,等等。"怨"的观念,跟人们以"衰变观"来对待历史的态度相关,其背后隐含着一种"精神返祖"的冲动。诗的"现实感"既是哀的,也是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诗可以怨 《七缀集》 谈艺录
下载PDF
“人性”:钱钟书史论中的“历史美学”要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路新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60,共9页
钱钟书并非专门史家,却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评论与史学评论,其中对于"人"和"人性"的关注为其史评一以贯之的中心命题。这些命题若以"历史美学"的视角重加考量,对于纠正当今史学界"见物不见人"... 钱钟书并非专门史家,却有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评论与史学评论,其中对于"人"和"人性"的关注为其史评一以贯之的中心命题。这些命题若以"历史美学"的视角重加考量,对于纠正当今史学界"见物不见人"的痼疾将能够产生攻玉之石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钱钟书 史论 历史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