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创意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光华 曹振明 +2 位作者 王达山 王彪 杜镇 《唐都学刊》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终南山集中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中的五大宗派祖庭,目前终南山的一些佛教祖庭已经有了局部的开发,但整体水平较低。应围绕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这一概念,按照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三者互动的战略,在局部特... 终南山集中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中的五大宗派祖庭,目前终南山的一些佛教祖庭已经有了局部的开发,但整体水平较低。应围绕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这一概念,按照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三者互动的战略,在局部特色有效开发基础上,实现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终南山建设成为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性的有品牌特色的中国佛教祖庭文化旅游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佛教 佛教祖庭文化区 文化创意
下载PDF
追踪飘忽的“文学性”——读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合林 张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学性是文学的"活的灵魂",如何从实际作品中捕捉和把握它始终是一个问题。在"重写文学史"呼声四起的今天,此一问题更显突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日本学者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在此一方面所作的探索,颇有... 文学性是文学的"活的灵魂",如何从实际作品中捕捉和把握它始终是一个问题。在"重写文学史"呼声四起的今天,此一问题更显突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日本学者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在此一方面所作的探索,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中唐文学 《终南山的变容》
下载PDF
终南民间鼓舞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长荣 查毅 谢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终南山地带民间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健身价值。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阈,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鼓舞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其研究空间,倡导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 终南山地带民间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健身价值。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阈,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鼓舞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其研究空间,倡导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鼓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教学 健身
下载PDF
王维的“终南山”:兼论盛唐山水诗的转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6,共8页
王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 王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山水诗产生、发展及嬗变的轨迹,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典范意义。盛唐诗人将不涉理路、排除知性干扰的纯自然山水诗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极具艺术精神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终南山诗 盛唐
下载PDF
从终南山隐逸现象看隐士涵义的古今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8-21,30,共5页
梳理上古时期的隐士概念、隐士的类型,认为古代隐士的涵义也有一个流变过程,先秦两汉注重非仕即隐的身份特征,魏晋之后"仕"与"隐"的界线逐渐淡化,转而强调隐士的生活情趣、内心状态;因此,终南山等地现代隐士的身份... 梳理上古时期的隐士概念、隐士的类型,认为古代隐士的涵义也有一个流变过程,先秦两汉注重非仕即隐的身份特征,魏晋之后"仕"与"隐"的界线逐渐淡化,转而强调隐士的生活情趣、内心状态;因此,终南山等地现代隐士的身份虽然与古代隐士有所不同,但他们远离喧嚣、独守宁静的追求,在精神层面上与古代尤其是魏晋之后的隐士具有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隐士 隐逸文化 “小隐” “吏隐”
下载PDF
秦岭:人类智慧活动述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正奇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秦岭为古代人类智慧活动搭建了天然平台。从远古社会到文明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中国古人类上百万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遗迹。秦岭地区的山山水水为历代名将搭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平台。从姜子牙秦岭北麓蟠溪垂钓到卢... 秦岭为古代人类智慧活动搭建了天然平台。从远古社会到文明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中国古人类上百万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遗迹。秦岭地区的山山水水为历代名将搭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平台。从姜子牙秦岭北麓蟠溪垂钓到卢藏用隐居终南山,"终南捷径"为人称道,秦岭山区成为隐士取官的通途。秦岭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衍生之地,历来有"立儒、生道、融佛"之说。秦岭作为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不仅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龙脉,而且是名符其实的文化意义上的龙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长安 帝王 儒学 佛教 道教 “终南捷径”
下载PDF
终南山隐士文化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国 《唐都学刊》 2016年第5期84-89,共6页
终南山地理环境优美,是我国古代隐士的天堂,其形成的隐士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终南山隐士归隐原因包含了避世求道、专心致学、寻医问药、急流勇退、终南捷径等方面。终南山隐士归隐则可著书立说,惠泽后世;或弘道扬法,开宗立... 终南山地理环境优美,是我国古代隐士的天堂,其形成的隐士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终南山隐士归隐原因包含了避世求道、专心致学、寻医问药、急流勇退、终南捷径等方面。终南山隐士归隐则可著书立说,惠泽后世;或弘道扬法,开宗立道;出仕则可辅佐君王、匡扶天下,均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围绕这些出现的终南山隐士及形成的隐士文化更是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这种现象和影响也还在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归隐原因 隐士文化
下载PDF
终南山地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被引量:1
8
作者 赖伯年 《当代图书馆》 2009年第4期59-60,69,共3页
从思想文明和文化文明的层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是在以终南山(秦岭)地带为标志的陕西关中地区。华夏民族从终南山下走向了神州大地。终南山地带具有得天独厚、适合远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一地区是黄帝、炎帝、... 从思想文明和文化文明的层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是在以终南山(秦岭)地带为标志的陕西关中地区。华夏民族从终南山下走向了神州大地。终南山地带具有得天独厚、适合远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一地区是黄帝、炎帝、后稷、神农氏这些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们早期活动的主要地区。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有着伟大的贡献。终南山具有极为悠久的人文历史,不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主要源头,并且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的多重要素,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大部分组成。这些不同体系的文化源流都起源或汇聚于此。综览中国的名山,没有一处能像终南山一样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终南文化 秦岭 地域文化
下载PDF
终南山旅游区的开发原则及管理模式
9
作者 潘秋玲 李骊明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终南山是西安旅游区亟待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后备基地,针对开发终南山旅游区在中西部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系统分析了该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及外部开发条件,并提出了今后的开发原则及方向.论述了终南山旅游区... 终南山是西安旅游区亟待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后备基地,针对开发终南山旅游区在中西部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系统分析了该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及外部开发条件,并提出了今后的开发原则及方向.论述了终南山旅游区可建设成为西安市郊的休闲度假中心、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提出了终南山旅游开发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旅游区 开发原则
下载PDF
《终南十志》异名源流考辨兼及文学史意义探析
10
作者 李娜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70-77,共8页
唐代大隐卢鸿以“十志”横绝于后世书、画、诗文、笔记、方志、园林等诸多文艺领域,然此作却在后世流播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题名,寻求于现存书画文物与文献等纷繁的文献,从内证、侧证、旁证等角度抽丝剥茧可知,由于其画作诗、书、画三位一... 唐代大隐卢鸿以“十志”横绝于后世书、画、诗文、笔记、方志、园林等诸多文艺领域,然此作却在后世流播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题名,寻求于现存书画文物与文献等纷繁的文献,从内证、侧证、旁证等角度抽丝剥茧可知,由于其画作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表现方式,加之其原本无统一命名、十幅作品分体命名,遂使诗集、笔记、方志等文献从中摘录作品时,以各自的理解给其统一冠名,从而造成其诸多异名的现象。这一现象恰又反证了卢鸿作品在后世的影响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鸿 《终南十志》 草堂 嵩山
下载PDF
终南山地带民间体育艺术文化与实践
11
作者 韩长荣 邢小龙 张文慧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终南山地带的民间社火、鼓、鼓舞等体育传统项目进行了梳理,从体育艺术文化的视角分析了 “终南山文化”的特定内涵.揭示了终南民间体育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终南山地带的民间社火、鼓、鼓舞等体育传统项目进行了梳理,从体育艺术文化的视角分析了 “终南山文化”的特定内涵.揭示了终南民间体育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儒、释、道之大成,体现了中国北方游牧文明及陕南山地农耕文明的融合.通过大力挖掘其文化特色优势,阐释了这一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是民众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有助于促进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民间体育艺术 文化传承 实践
下载PDF
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中的文化意蕴
12
作者 荣小措 《唐都学刊》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也留存了唐时终南山寺中独有的休闲与审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佛寺诗 政治意蕴 佛禅气息 审美文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终南山文化生态的保护
13
作者 屈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
以终南山文化生态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终南山文化原生态、内生态与外生态,分析了其面临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势文化的冲击、经济环境的改变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终南山文化生态保护与优化措施:需发挥终南山文化资源的优势,持"生态"... 以终南山文化生态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终南山文化原生态、内生态与外生态,分析了其面临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势文化的冲击、经济环境的改变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终南山文化生态保护与优化措施:需发挥终南山文化资源的优势,持"生态"之理念,以旅游为依托,与科技相融合,打造精品文化,加强教育与交流活动,促进终南山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区域大合作创造有利的人文发展环境的同时使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久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文化生态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下载PDF
关于终南文化研究的思考
14
作者 史飞翔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从终南文化的概念人手,探讨了终南文化的内涵、外延,终南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 终南山 终南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华严宗基地的形成
15
作者 谢锐 《唐都学刊》 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
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以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与历史影响的持久深刻而彪炳中国佛教史,而华严宗的形成经历了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的演变,并在终南山形成最初的华严宗基地,经过三代祖师的理论创新与大力推广,中国华严宗最终... 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以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与历史影响的持久深刻而彪炳中国佛教史,而华严宗的形成经历了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的演变,并在终南山形成最初的华严宗基地,经过三代祖师的理论创新与大力推广,中国华严宗最终得以正式建立。通过对终南山至相寺华严学风的形成、华严宗的正式创立、华严宗初期的基本学说、华严宗基地的后世演变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探析,从而正确理解华严宗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与华严宗基地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宗 终南山 至相寺 祖庭
下载PDF
终南山隐逸文化的山水再现——金龙峡风景区规划设计
16
作者 黄嘉颖 李莹 周庆华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6期55-57,共3页
文化营造对风景区品质提升及内涵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以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当今风景区规划设计的反思。金龙峡风景区依托自然环境,通过对终南山隐逸文化的挖掘,并结合功能植入、空... 文化营造对风景区品质提升及内涵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以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当今风景区规划设计的反思。金龙峡风景区依托自然环境,通过对终南山隐逸文化的挖掘,并结合功能植入、空间组织及景观营造,实现了"闲逸""禅逸""旷逸"三境精神空间的转译,提升了金龙峡风景区的空间品质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文化 金龙峡 终南山 风景区规划设计
下载PDF
唐诗中“终南山”之文化意蕴
17
作者 梅华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9-24,共6页
终南山风景秀丽,地近关中,是南北地理重要的分界之山,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之山,历代诗文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在唐代文学中,有关终南山的诗歌数量庞大,众多诗人通过对终南山的吟咏描绘,借以表达自己在隐逸、功名、家国、乡关等方... 终南山风景秀丽,地近关中,是南北地理重要的分界之山,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之山,历代诗文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在唐代文学中,有关终南山的诗歌数量庞大,众多诗人通过对终南山的吟咏描绘,借以表达自己在隐逸、功名、家国、乡关等方面独特的情感认知。有关终南山的诗歌在唐代获得了重大发展,也使终南山在唐诗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终南山 文化意蕴
下载PDF
终南民间鼓舞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韩长荣 王琛 谢珍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终南山地带民间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健身价值。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阈,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鼓舞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其研究空间,倡导开发民族传统体育... 终南山地带民间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健身价值。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阈,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项目——鼓舞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其研究空间,倡导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鼓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教学 健身
下载PDF
书写中华文化自信 把握中国学术自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19
作者 高利红 刘伟 《高等教育评论》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探索挖掘校史,打造校园文化地图;厘清学脉,编纂学科学术发展史;整理学术资源,汇编先贤文集;整合学科优势,创建中南历史研究院等四大方面的实践经验,传承红色基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探索挖掘校史,打造校园文化地图;厘清学脉,编纂学科学术发展史;整理学术资源,汇编先贤文集;整合学科优势,创建中南历史研究院等四大方面的实践经验,传承红色基因,阐释新时代中国经济、法治成就根源与自信底蕴,把握学术自主,落实"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学术自由 “双一流”建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下载PDF
以西安世园会为契机的终南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0
作者 邵之茜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题的旅游已成为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西安世园会效应与终南山佛教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并对如何借助西... 在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题的旅游已成为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西安世园会效应与终南山佛教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并对如何借助西安世园会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开发终南山佛教文化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世园会 终南山 佛教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