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山舰事件”的和平解决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昌友 李国环 刘海燕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各种矛盾激化,各方剑拔弩张,大有流血冲突乃至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件却和平地解决了。传统史学观点忽略了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并否认该事件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这种观点是不...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各种矛盾激化,各方剑拔弩张,大有流血冲突乃至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件却和平地解决了。传统史学观点忽略了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并否认该事件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这种观点是不客观、不全面的。我们既要承认事件的和平解决使蒋介石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又要承认对当时的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和中共力量的保存和壮大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事件” 和平解决 历史作用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中共力量保存
下载PDF
中山舰沉积物基本特征与断年意义
2
作者 龙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1-296,共6页
通过中山舰沉积物的纹层、磁化率、铁磁性物质与长江水位、大气污染的磁性物质来源关系等,并结合文史资料,得出沉积物磁化率的显著变化可作判别沉积物相对年代的指标,而沉积物中与现代工业发展相关的圆球状磁性金属废渣可作为判别沉积... 通过中山舰沉积物的纹层、磁化率、铁磁性物质与长江水位、大气污染的磁性物质来源关系等,并结合文史资料,得出沉积物磁化率的显著变化可作判别沉积物相对年代的指标,而沉积物中与现代工业发展相关的圆球状磁性金属废渣可作为判别沉积物确切年代的标志。沉积物磁化率的明显增强的原因是环境变化引起的铁磁性物质的增多,圆球状金属废渣的首次出现是武钢投厂对大气环境污染的结果,其指示年代为1959年。磁化率相对较低的沉积物沉积年代为1938—1958年,而磁化率明显增强的沉积物年代为1959年以后。研究表明,采用的沉积物磁性特征与文史相结合的断年方法,具有原理简明、操作方便、研究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内陆人口密集地区大尺度沉积环境普查研究的需要,并且不受沉积环境、沉积类型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 磁化率 铁磁性物质 沉积物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舰“中山舰”
3
作者 顿贺 席龙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6-71,共6页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舰,她历经苍桑,在国民革命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炎黄子孙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山”舰所走过的历程,发挥的重大的历史作用,打捞修复情况和...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舰,她历经苍桑,在国民革命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炎黄子孙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山”舰所走过的历程,发挥的重大的历史作用,打捞修复情况和“中山”舰的具体尺寸、结构、性能以及设备、武器装备布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尺寸 武器装备 中国 近代 船舶史 “中山舰”
下载PDF
论汪精卫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置
4
作者 李兴祥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9期98-102,共5页
面对蒋介石擅自行动而导演的中山舰事件,身为党政军领袖的汪精卫曾作出了各方联合,"给我打这未经党代表副署,擅调军队,自由行动的反革命蒋介石"①的处置意见,但因各方的利益使然,不仅未能践行,反而遭到各方的抛弃,最后只好黯... 面对蒋介石擅自行动而导演的中山舰事件,身为党政军领袖的汪精卫曾作出了各方联合,"给我打这未经党代表副署,擅调军队,自由行动的反革命蒋介石"①的处置意见,但因各方的利益使然,不仅未能践行,反而遭到各方的抛弃,最后只好黯然离开广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精卫 中山舰事件 抛弃 出走
下载PDF
浅析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的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性质的认识是有关中山舰事件研究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中较少为人注意的方面。实际上,事发半年后,远东局通过深入考察广州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明确指出中山舰事件源于中国大资产阶级同日益高涨的... 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性质的认识是有关中山舰事件研究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中较少为人注意的方面。实际上,事发半年后,远东局通过深入考察广州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明确指出中山舰事件源于中国大资产阶级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的利益冲突,是"反共"、"反动"的事件,事件后广州政府政策整个右转,以蒋介石为首的中派窃取了广州政府的权力和国民党的领导权。远东局与联共(布)一样反对北伐,但理由与其不同,这促使中国共产党对北伐的态度发生转变。远东局还认为应加强国民党中的工农成分以影响国民党,最终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事件 北伐 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 联共(布)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蒋介石
下载PDF
艰巨的工程 成功的打捞——双驳抬撬整体打捞“中山”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光辉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3,共7页
中山舰沉没前遭受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扫射,舰体损伤严重,沉没后又遭人为毁损,因沉没年代较久,增加了整体打捞的技术难度。我们认真分析整体打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采用“双驳抬撬”法,经过历时99... 中山舰沉没前遭受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扫射,舰体损伤严重,沉没后又遭人为毁损,因沉没年代较久,增加了整体打捞的技术难度。我们认真分析整体打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采用“双驳抬撬”法,经过历时99天的艰苦作业,终于整体打捞中山舰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 整体打捞 双驳抬撬 沉船打捞
下载PDF
中山舰专用浮船坞方案构思与设计特点
7
作者 杨清奕 张时农 《武汉造船》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介绍了中山舰专用浮船坞方案的构思及在设计时为满足其特殊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中山舰 浮船坞 设计特点 设计方案
下载PDF
舰魂铸碑——中山舰博物馆
8
作者 黄捷 程克容 《新建筑》 2007年第5期55-58,共4页
通过简洁、具有雕塑感的几何体块穿插组合、虚实对比碰撞,塑造出中山舰博物馆雄浑刚劲、气势恢弘、舰馆合一的主体形象;同时通过整体环境的设计,营造出中山舰核心旅游区瞻仰名舰、缅怀英雄的空间氛围。
关键词 中山舰 英雄纪念碑 舰馆合一
下载PDF
报刊叙事中的“中山舰事件”——以《广州民国日报》和《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邱涛 潘若天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历史认知的差异,对此事件的叙事呈现强烈反差。事件爆发后,当时的报纸有不同的叙事:《广州民国日报》由于党报性质,将事件"掩饰"为无... "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历史认知的差异,对此事件的叙事呈现强烈反差。事件爆发后,当时的报纸有不同的叙事:《广州民国日报》由于党报性质,将事件"掩饰"为无关紧要的局部问题;《申报》作为对政治事件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商业报纸,因事件诡异,信息不畅,将事件猜测为一场内斗、"反赤"运动。两者与历史事实均有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塑造了时人的事件认知。但该事件在两份报纸的版面上,均未占据重要位置和比例。事件的即时影响力,在蒋介石当局的刻意"掩饰"下,在当时国人普遍更重视的北方政局频出"大事件"的冲击下,显得无关紧要。这与近代历史叙事中浓墨重彩、意义重大的"中山舰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事件” 《广州民国日报》 《申报》 报刊叙事
原文传递
在“事实”与“主义”之间:中山舰事件前蒋介石联俄思想之迭变
10
作者 魏兵兵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15-30,共16页
中山舰事件前,蒋介石的联俄思想迭经起伏演变,影响其立场的两个核心因素是“事实”和“主义”。早年蒋介石因向往苏俄自强革命并认同其部分“主义”而主张师法苏俄,并率团访俄寻求对中国革命的支援。但苏俄政府否定孙中山提出的西北军... 中山舰事件前,蒋介石的联俄思想迭经起伏演变,影响其立场的两个核心因素是“事实”和“主义”。早年蒋介石因向往苏俄自强革命并认同其部分“主义”而主张师法苏俄,并率团访俄寻求对中国革命的支援。但苏俄政府否定孙中山提出的西北军事计划使蒋甚感失望,蒋认为苏俄“事实”上并无援助诚意,故归国后虽仍赞同其“主义”,对联俄政策则持消极态度。此后,苏俄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帮助国民党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同时苏俄顾问扶助蒋迅速提升其地位。这使蒋相信苏俄的援助诚意,重新确立了联俄思想,直至中山舰事件前夕因苏联顾问反对北伐计划和削减军校经费等问题而再度开始动摇。“主义”认同是蒋介石联俄思想的重要基础,但决定其态度与立场的则是他认定的“事实”。在行伍出身的蒋介石眼中,是否给予军事援助和支持国民党的军事计划是苏俄有无援助诚意的最重要“事实”。由此可见,蒋介石的联俄思想虽不无理想主义色彩,但其底色仍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蒋与苏俄的关系自始就缺乏稳固的基础,为其后来走向与苏俄决裂乃至反苏预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 苏俄 联俄思想 军事援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