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后”女性的东北记忆与文学观照——以黑龙江籍青年女作家杨知寒为例
1
作者 桑东辉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东北经济的衰退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阵痛及道德困境,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光怪陆离的情感变化。杨知寒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从少女到青年乃至中老年的女性形象,着眼于时代变迁中的女性命运,深刻揭示了在时代大潮冲击下的女性命运的悲与喜,以及隐藏于人性深处的善与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知寒 新东北作家群 女性视域
下载PDF
论巴山作家群IP开发的意义和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彤 谢腾欧 赵定贵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巴山作家群进行IP开发有利于巴山作家群自身品牌建设及巴山文坛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讴歌时代精神;有利于弘扬巴文化,推动达州建设巴文化高地;有利于文旅融合,推动原达县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巴山作家群IP开发的路径有:对巴... 对巴山作家群进行IP开发有利于巴山作家群自身品牌建设及巴山文坛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讴歌时代精神;有利于弘扬巴文化,推动达州建设巴文化高地;有利于文旅融合,推动原达县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巴山作家群IP开发的路径有:对巴山作家群品牌化运营,对巴山作家群优秀文学作品影视化运营,对巴山作家群优秀文学作品游戏化运营,对巴山作家群优秀作品体验式运营,对巴山作家群及其优秀作品衍生化运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作家群 IP开发 意义 路径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地方性写作发生——论“新东北文学”的经典性塑造
3
作者 孙忠权 刘同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作为文学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文坛注入了新鲜力量,塑造了新的东北文艺形象。而“经典文艺形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一思想的...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作为文学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为文坛注入了新鲜力量,塑造了新的东北文艺形象。而“经典文艺形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重新审视新东北作家的文学创作,探究其经典性的成因,对于“新东北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创作实践中,东北青年作家通过实现“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和“隽永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完成对家乡文化的寻根与自信重塑,展现了新时代下的东北人民的共同心声,促进了新的东北美学原则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文学 新东北作家群 习近平文化思想 双雪涛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东北文学——兼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可能路径
4
作者 林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4,共9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续的创作中也逐渐开拓丰富了东北文学创作,进一步探索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可能路径。新东北作家群将立体新颖的小说叙事和独特的东北意象结合在一起,使新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更为多元,在具有了“人”的维度同时更有叙事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东北文学 新现实主义 人的尊严
下载PDF
变动时代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论班宇《冬泳》的城市书写
5
作者 任贵菊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3,88,共5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同龄人”的眼光,关注在不断循环解构、建构的城市时空转换中,“新工人”阶层及其下一代的空间位移与生存命运,揭橥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衰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将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生活描绘成一种“亦城亦乡”的情感景观,表现了时代变动中工人身份失落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宇 《冬泳》 “新东北作家群” 城市书写 “亦城亦乡” 身份失落
下载PDF
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纪秀明 郑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东北叙事的因缘性和风格赓续,以及东北“新”“旧”创作代际群体的变异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凭借这种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下的东北叙事观照与重构,双雪涛等作家提供了一种进入东北叙事、致敬东北现代叙事传统的当代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双雪涛 东北叙事 赓续 新变
下载PDF
当代“东北形象”的文学呈现--从“东北文艺复兴”“铁西三剑客”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文艺复兴”随之产生的内涵共振将建构起“东北文化精神”共同体。文章旨在探析这一系列讨论和赋名背后所呈现出的表层景观及其内在发生逻辑,进而揭示作为叙事传播的一次集体共情如何对当代“东北形象”进行文学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作家群 铁西三剑客 集体共情 叙事传播
下载PDF
计文君小说创作综论
8
作者 李群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作为中原作家群的一员,计文君的写作并不囿于中原故乡,而是呈现了更普遍也更有代表性的现代人的漂泊的忧伤;作为一名善于书写女性婚恋题材的女性写作者,她拆解了夫妻、情侣间的深情,代之以对人与人之间隔膜关系的探究,表现出对两性关系... 作为中原作家群的一员,计文君的写作并不囿于中原故乡,而是呈现了更普遍也更有代表性的现代人的漂泊的忧伤;作为一名善于书写女性婚恋题材的女性写作者,她拆解了夫妻、情侣间的深情,代之以对人与人之间隔膜关系的探究,表现出对两性关系更包容也更超然的理解;同时以一颗“体恤之心”完成了新的“姐妹情谊”关系的构建;也以成功的互文性写作表达了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的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文君 中原作家群 女性写作 互文性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史上中共党员作家群的创作特征
9
作者 罗伟文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现代文学史上的中共党员作家群是建构现代左翼文学和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但学界对其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要合理评估中共党员作家群开创新创作模式的贡献,需对这一群体的创作特征进行横断面的深入剖析。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体现在... 现代文学史上的中共党员作家群是建构现代左翼文学和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但学界对其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要合理评估中共党员作家群开创新创作模式的贡献,需对这一群体的创作特征进行横断面的深入剖析。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体现在3个方面:构成了以革命启蒙为精神内核的启蒙书写;形塑了一种秉有鲜明党派特征的新型文学;蕴藏着以人民性为内核的时代特征。对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的研究能还原其创作的本真面貌和深化对这个群体的学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员作家群 创作特征 革命启蒙 党派性 人民性
下载PDF
论“城乡中国”转型期中原作家群的城乡叙事
10
作者 张乐林 刘芊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城乡关系的文学书写,构成新世纪乡土小说转型的重要主题和鲜明特征。中原大地是“城乡中国”生成演变的一个代表性场域。无论中原乡土视野里的城市想象,还是城市视域里的中原乡村景观,抑或走向城乡和谐的乡土叙事,中原作家群的城乡叙事... 城乡关系的文学书写,构成新世纪乡土小说转型的重要主题和鲜明特征。中原大地是“城乡中国”生成演变的一个代表性场域。无论中原乡土视野里的城市想象,还是城市视域里的中原乡村景观,抑或走向城乡和谐的乡土叙事,中原作家群的城乡叙事呈现了“城乡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原乡土的现代性变迁,并为这一沧桑巨变绘制了文学影像,保留了精神典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作家群 城乡中国 城乡关系 乡土叙事
下载PDF
巴山作家群文化品牌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春艳 加晓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代代巴山作家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已形成了“巴山作家群”文学派,并初步奠定了文坛地位。巴山作家群的文化意义发掘很有必要,其文化品牌化的过程是作家、评论家、文学受众、政府与研究机构等广泛长期推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代代巴山作家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已形成了“巴山作家群”文学派,并初步奠定了文坛地位。巴山作家群的文化意义发掘很有必要,其文化品牌化的过程是作家、评论家、文学受众、政府与研究机构等广泛长期推广与生产的过程。以巴山作家群整体为研究对象,从对已成名的巴山作家作品再升华,新的巴山作家作品不断创作,巴山作家作品文化品牌创造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得出实现巴山作家群文化品牌化的高效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作家群 创作 文化 品牌化
下载PDF
景观化的东北和东北写作——“新东北作家群”文学现象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特尼格尔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3,57,共7页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绕“东北作家群”出现的现象作为对象,发现这一命名背后对于东北写作景观化的过程,并对这一现象做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景观化 东北写作
下载PDF
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述论(1978—2020)
13
作者 梁琚雯 赵学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3,共13页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中完成了对自我主体性的重构。面对新时期以来创作者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延安作家群以革命作家的身份自觉,通过对苦难伤痕的自身超越深情地告白革命,打破了这一时期新启蒙话语形态下有关革命与伤痕叙述的二元对立方式。在对革命意义的一路追寻中,抗战记忆所赋予的意义空间也提供了他们对于自我定位和群体身份的确认。就其实质而言,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是对于其自身革命一生的真诚告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作家群 “抗战记忆” 革命认同 主体超越 身份确认
下载PDF
“周口作家群”对河南影视产业的影响
14
作者 李佳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2-85,共4页
“周口作家群”以其丰硕的文学成果和不竭的文学创作力,成为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群。“周口作家群”作品目前与影视虽有一些互动,但成功之作并非河南影视出品。实际上,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周口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支,较容易使... “周口作家群”以其丰硕的文学成果和不竭的文学创作力,成为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群。“周口作家群”作品目前与影视虽有一些互动,但成功之作并非河南影视出品。实际上,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周口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支,较容易使接受群体产生文化认同与身份归属感,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作家群 河南影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三晋新锐作家群小说的底层叙事
15
作者 权丽桃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关注底层、书写底层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今的文化视野和社会背景下,底层文学在学界热度不减。底层叙事是20世纪逐渐兴起的文学潮流,是对底层小人物或底层社会的一种关注,它可以表现出传统与现代、道德与金钱、精... 关注底层、书写底层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今的文化视野和社会背景下,底层文学在学界热度不减。底层叙事是20世纪逐渐兴起的文学潮流,是对底层小人物或底层社会的一种关注,它可以表现出传统与现代、道德与金钱、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性,从而可以与广大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三晋新锐作家群继承了山西历代作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他们有着贫穷的乡村生活体验,耳濡目染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再加上底层阅读经验的启蒙,使得他们眼光向下,专注书写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作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乡村、城乡交叉带、城市三个空间里的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境遇及精神困境,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底层小人物形象,为底层人物形象注入了时代内涵和新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晋新锐作家群 底层叙事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的家国意识与文化记忆书写
16
作者 佟利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的一支文学劲旅,凸显了“五四”以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主题意蕴。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出发,探寻其在“家国”与“文化”语境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家国意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以横水墓地出土青铜器为例谈西周铜器铭文的写手集团
17
作者 杨菁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26-39,共14页
本文以传世桋伯鼎和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的倗伯鼎等17件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分析铭文字形和书体两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后,指出17件铜器铭文分别属于6种相似度较高的书体。这6种书体同属于写手集团Ⅰ,集团内写手之间可能存在师承或同学... 本文以传世桋伯鼎和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的倗伯鼎等17件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分析铭文字形和书体两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后,指出17件铜器铭文分别属于6种相似度较高的书体。这6种书体同属于写手集团Ⅰ,集团内写手之间可能存在师承或同学关系。本文还依据写手集团Ⅰ所铸铭文的特征字形组合方式、器形和纹饰呈现出的本地特色及科技考古的成果,推定倗伯鼎等17件青铜器为倗国本地铸造。写手集团Ⅰ可能是倗国墓地铜器铭文书写体系中专门为倗国君主及当地贵族服务的工匠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水墓地铜器 字形书体 写手集团 产地
下载PDF
空间隐喻与风格暗指——文学地理学“自然气候”视野下的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18
作者 曹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7,共10页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地理学中的“自然气候”范式,强调了自然气候在文学风格形塑中的核心作用。斯达尔夫人之后,文学地理学研究者对自然气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鲜有关注。在当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中,以自然气候为视野考察国内文学地理现象仍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的语言风格彰显,正是自然气候深刻影响文学风格的典型。从语言风格对这一作家群体的地域化身份界定,本质上是通过“空间隐喻”方式所达成。“空间隐喻”是指这一作家群体将四川多雾气候的地理特性,以“空间隐喻”的方式“映射”到其作品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的地理学暗指。正是这种地理暗指,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才具有一个能被界定的同一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气候 青春文学“川派”作家群 空间隐喻 风格暗指
下载PDF
教育、科举的发展与关陇作家群的兴起——明代中期关陇作家群形成原因探析之一 被引量:7
19
作者 师海军 张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明代中期兴起的关陇作家群在当时有着全国性的影响,详细分析其崛起的原因,可以看到在王恕、杨一清等人推广、影响之下,关陇地区教育与科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当时全国教育发达各省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成为关陇作家群在当时能够形成的一... 明代中期兴起的关陇作家群在当时有着全国性的影响,详细分析其崛起的原因,可以看到在王恕、杨一清等人推广、影响之下,关陇地区教育与科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当时全国教育发达各省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成为关陇作家群在当时能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期 关陇作家群 教育 科举
下载PDF
白马湖作家群溯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星 陈净野 盛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白马湖作家群”有着鲜明的个性,该群体的作家有相近的文学风格,更有共同的理想张扬艺术、提倡美育,在教育事业和进步文化传播等方面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作家朋友,借了白马湖的灵性,以自己作品的独特艺术... “白马湖作家群”有着鲜明的个性,该群体的作家有相近的文学风格,更有共同的理想张扬艺术、提倡美育,在教育事业和进步文化传播等方面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他们是一群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作家朋友,借了白马湖的灵性,以自己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文化印象。与其他一些文学群体一样,“白马湖作家群”也有其孕育的过程。追溯、研究该群体的源头,对于把握该群体的性质和流变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湖 作家群 溯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