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读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学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有诗十篇,其中九篇为佚诗,只有题作成王作的第一篇见于传世本《诗经·周颂》之《敬之》,但文字也有出入。通过对传世本《敬之》古代注疏中有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测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作期大致为周公致政、...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有诗十篇,其中九篇为佚诗,只有题作成王作的第一篇见于传世本《诗经·周颂》之《敬之》,但文字也有出入。通过对传世本《敬之》古代注疏中有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推测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作期大致为周公致政、成王嗣位期间,其性质则为周公及群臣向成王进戒与成王自儆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作期 《敬之》 进戒 成王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新探
2
作者 钟钰婷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到合奏和舞蹈由动至坐的变化过程。从文本来看,《周公之琴舞》的舞蹈隶属于文舞体系,补充周代舞蹈演出过程中乐舞变化的具体信息,与武舞《大武》一起,可见周代雅舞体系的面貌。《周公之琴舞》体现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征,呈现为早期歌舞戏的形态。乐舞与仪式的结合限制表演的题材与方式,但其客观上程式化塑造中国戏剧的基本形态,体现了早期乐舞与戏剧此消彼长的演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雅舞 文舞 歌乐舞
原文传递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正英 马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7,共12页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 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原初形态暗合,故九首是一完整的组诗。其中第一首见于今本《诗经·周颂》的《敬之》篇,故整体为《诗经·周颂》作品无疑。由短序推知,周公四句诗原来是另九首,同属《诗经·周颂》"逸诗"。两组十七首"逸诗"的诗学史意义:一为"孔子删诗"公案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支撑,并为其删诗"十分去九"提供了文本范例,且启示人重新理解司马迁"去其重"的含义不只指删除重复诗篇,还指删除内容相近的诗篇;二为《毛诗序》形成时代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证,说明《诗经》至迟到战国中期已有序;三是揭示了《诗经》"颂"诗有别于"风"、"雅"只唱不舞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诗经》逸诗 “删诗”说 《诗序》时代 诗乐舞一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