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8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Sem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Concepts in Zhouyi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hong Ji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1年第1期57-78,共22页
Semio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linguistics and many other ideological fields.Although it is a new discipline founded in the 20th century,researchers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 Semio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linguistics and many other ideological fields.Although it is a new discipline founded in the 20th century,researchers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have studied the phenomena of symbols for a long time.Western semiotics came into existence as a new discipline during the 1960s,whose origin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In ancient China,there was no concept of semiotics,but Chinese ancestors practiced divination by some special symbols,which might be considered the sprouts of semiotics.Those methods in divination were called Lianshanyi in the Xia Dynasty and Guizangyi in the Shang Dynasty.In the Zhou Dynasty,the forms of divinations and their explanations were more plentiful,which were collectively called Zhouyi,posing as"the leading classics and the source of‘Tao’".The study on Zhouyi found that its symbolic concepts possessed explainable relevance to those in Western semiotics represented by Saussure,Peirce and Morris,especially between the three key elements:"hexagram image","hexagram judgment"and"hexagram meaning"in Zhouyi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core formulas:"Sign=Signifier+Signified","Sign=Relation(Medium,Object,Interpret)"and"M=ME+MP+MF"of Western semiotics.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exploration into the symbolic concept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cal classics might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Western sem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emiotics zhouyi relevance new interpretation
原文传递
一本万殊的智慧:《周易》贲卦悖而不悖的发掘与阐释
2
作者 黄金枝 谢永珍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对贲卦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周易·贲》的小用,而呈现《周易·贲》之大用的悖而不悖的智慧尚未发掘。通过对《周易·贲》基本意涵的探究,发现同属于《易传》的贲卦在《序卦》和《杂卦》中呈现相悖,即:“贲者,饰也”与“贲,... 对贲卦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周易·贲》的小用,而呈现《周易·贲》之大用的悖而不悖的智慧尚未发掘。通过对《周易·贲》基本意涵的探究,发现同属于《易传》的贲卦在《序卦》和《杂卦》中呈现相悖,即:“贲者,饰也”与“贲,无色也”,其映现了中国哲学“一本化万殊,万殊归一本”的圆融通贯理念。本文借鉴物理学的三棱镜原理,揭示并科学诠释了《周易·贲》“悖而不悖”的哲学意涵,丰富了《周易·贲》的奥义,打破了《周易·贲》仅仅用在文饰美学“小用”的研究局限,开拓了《周易·贲》悖而不悖智慧的大用,彰显了中国哲学圆融一贯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贲卦 文饰 悖而不悖 一本万殊
下载PDF
《周易》中的言辞观
3
作者 徐建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51-157,共7页
在《周易》看来,言辞具有表情达意、引导人类行动、影响人类祸福的功能;因此,发言时一定要谨密慎重,心态应平和安易,最好能做到同心同德;所发言辞应遵循诚实可信、有事实根据、井然有序、辞正言顺、言约意丰、委婉含蓄而切中事理等准则... 在《周易》看来,言辞具有表情达意、引导人类行动、影响人类祸福的功能;因此,发言时一定要谨密慎重,心态应平和安易,最好能做到同心同德;所发言辞应遵循诚实可信、有事实根据、井然有序、辞正言顺、言约意丰、委婉含蓄而切中事理等准则。至于对言辞的接受,则应持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应反复玩味、体悟;一是应虚心接纳,不可刚愎自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言辞 观念
下载PDF
《周易》筮法与明北京城市设计
4
作者 王军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3期86-100,共15页
《周易》筮法以古老的数术呈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历法,其所承载的知识与思想体系,与万年以来中国所在地区农业文化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存在深刻联系。明北京城市设计以丰富的手法对《周易》筮法蕴含的宇宙生成思想和天文历法体系加... 《周易》筮法以古老的数术呈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历法,其所承载的知识与思想体系,与万年以来中国所在地区农业文化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存在深刻联系。明北京城市设计以丰富的手法对《周易》筮法蕴含的宇宙生成思想和天文历法体系加以演绎,塑造了饱蘸易学思想的文化景观,赋予这个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持高度稳定性与持续性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明北京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复》卦与冬至节气:天地人融通的文化蕴涵
5
作者 黄黎星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在古代天文历法发展史上,冬至是最早被测定的时间节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周易》的《复》卦,从象数模式到义理蕴涵,都与冬至节点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历代学者都对此展开阐释发挥,其中具有天地人融通的丰富文化蕴涵,包括“七日... 在古代天文历法发展史上,冬至是最早被测定的时间节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周易》的《复》卦,从象数模式到义理蕴涵,都与冬至节点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历代学者都对此展开阐释发挥,其中具有天地人融通的丰富文化蕴涵,包括“七日来复”所含藏的天道运行规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所引申出的人性、修养论的哲思,“先王以至日闭关”延伸出的制度文化。通过《复》卦与冬至节气关联性的论析,可以认识到易学与天文学存在密切关系,并已积淀为极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至 《复》卦 易学与天文历法 文化蕴涵
下载PDF
《西游补》与《周易》:主题与结构
6
作者 李前程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 刊刻于1641年的《西游补》是一部发挥到极致的文人写给文人看的小说,其中一个特点是作者的旁征博引。不同文本的引用、化用、影射以及戏拟的叠加给这部小说带来厚重之感。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小说深层结构始终的最重要文本则是《周易》。小说的情节、地点均建筑在某一卦、某一爻之上,或是二者的组合。整部书都以《周易》为基础,其中每一回、每一情节或场景均可视为不同的卦象。此小说始于对《周易》解释性诗篇,终于对《周易》的引用,可以与《周易》对读,二者彼此相互阐述,相互补充。数千年来对《周易》的阐释也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补》 《周易》 主题 结构 文人小说
下载PDF
基于“观物取象”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法
7
作者 毋昊泽 李承华 《设计》 2024年第22期108-112,共5页
旨在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思想“观物取象”的思想内涵,从理论与实践出发,探究其在现代语境下的设计表达与应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挖掘《周易》象思维中“观物取象”这一造物观,分别从“观物”“取象”进行剖析,构建具有... 旨在研究中国传统造物思想“观物取象”的思想内涵,从理论与实践出发,探究其在现代语境下的设计表达与应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挖掘《周易》象思维中“观物取象”这一造物观,分别从“观物”“取象”进行剖析,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观物取象”设计工具方法,以淮阳布老虎为样本,进行IP形象生成设计与创新设计应用。为传统文化IP化设计构建新路径,实现了淮阳布老虎的创新与发展。“观物取象”作为重要的传统设计智慧,随着时代发展,构建“观物取象”设计创新模式与工具,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促进人与物的传衍互动,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取象 淮阳布老虎 周易 象思维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孔疏“阴阳男女君臣”论与“后妃之德”说
8
作者 李淑阳 刘浩平 黄晨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关雎》不仅作为《国风》的开篇,更是作为整部诗三百的第一篇,其在三百篇整体结构中以及奠定《诗经》整体基调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版本流传最广、影响力度以及范围最大的“毛诗”,在论及《关雎》时将其中心内涵解释为“后妃之德... 《关雎》不仅作为《国风》的开篇,更是作为整部诗三百的第一篇,其在三百篇整体结构中以及奠定《诗经》整体基调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版本流传最广、影响力度以及范围最大的“毛诗”,在论及《关雎》时将其中心内涵解释为“后妃之德”,这也为后世历代儒家学者所认同并沿用至今,但前人对这种解释的出现原因却语焉不详。值得注意的是,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到了“阴阳为重,所以《诗》之为体,多序男女之事”,将阴阳两仪与男女两性对照,阴阳和谐即万物发展顺平,类比到人类社会便是男女和谐则家国安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阴阳观 后妃之德
下载PDF
论《周易》的“中行”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
9
作者 秦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中行”是《周易》的重要观念,是中正之道的体现。《周易》经文从君臣行事和道德品质两方面对“中行”进行论述,是为政之道的主要原则。《周易》传文对“中行”观念进行阐发,凸显“中行”在道德修养上的突出作用和地位。先秦儒家普遍... “中行”是《周易》的重要观念,是中正之道的体现。《周易》经文从君臣行事和道德品质两方面对“中行”进行论述,是为政之道的主要原则。《周易》传文对“中行”观念进行阐发,凸显“中行”在道德修养上的突出作用和地位。先秦儒家普遍重视“中行”,孔孟更将其与“中道”“中庸”等结合起来,成为儒家道德与政治所追求的至德。汉唐至宋明时期,对“中行”观念的诠释呈现出从象数到义理的思想演变。“中行”蕴含着对“中”的崇尚,是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的理想境界。依“中”而“行”、全面考虑、不走极端、坚守道义,对化解当今时代发展中的矛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行 诠释 意义 启示
下载PDF
生活美学中的符号与象征——中国传统建筑脊饰意象源流及其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10
作者 徐子涵 刘偲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69-180,共12页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 中国传统脊饰作为体现生活美学的一种视觉意象符号,具有直观的象征性。脊饰造型设计先是模仿吸收自然元素中的客观之“象”,再经过审美感知融汇形成主观“意象”,然后以此作为审美主体创意设计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达。脊饰的审美意象表现不仅是对自然物象形态的模仿,而且重在抽象简化、概括提炼,挖掘出自然物态中的审美文化元素,将其提升、转化为一种符号语言,使脊饰成为具有抽象性、象征性和伦理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象征性和抽象性的“意象”设计为脊饰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其超越了物质实用层面,成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从历史脉络、文化内涵、意象解读、造型特点等四个维度解析中国传统建筑脊饰的外在形式构成与内在审美表现,并以文化创意、公共空间环境和虚拟现实设计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建筑脊饰中的造型图案等“意象”符号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可为开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创新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思维 中国传统建筑脊饰 意象 文化符号 现代设计
下载PDF
罗念庵“收摄保聚”之学的易学渊源
11
作者 王梦玉 翟奎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明代心学家罗念庵之学“凡三变”,“收摄保聚”为其最后的思想宗旨,这一主张具有深厚的易学背景。他将邵雍先天图转化为对心体流行的刻画,认为天地生机起于“逆反归静”,则道德修养亦以“收摄保聚”为先。罗念庵基于其先天学思想,认为... 明代心学家罗念庵之学“凡三变”,“收摄保聚”为其最后的思想宗旨,这一主张具有深厚的易学背景。他将邵雍先天图转化为对心体流行的刻画,认为天地生机起于“逆反归静”,则道德修养亦以“收摄保聚”为先。罗念庵基于其先天学思想,认为《剥》《复》之际为心体显现处,赋予心体渊寂不可测之意涵,同时,他还以艮卦所论“思之位”来说明心体贯通寂感、动静、内外。基于“逆反归静”的思维方式,罗念庵大力发挥前人“洗心退藏于密”的心学工夫,将“艮背”与《大学》“止于至善”相结合,并以“知几”之学来诠释收摄保聚之学,说明工夫的无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归寂 罗念庵 收摄保聚 先天易学
下载PDF
《周易·家人卦》的母教思想及其当代观照
12
作者 邹太龙 双小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周易》既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哲学著作和文化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家道智慧。《家人》卦集中阐释了治家之道,专门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要旨,认为家道的根本系于母教,而母教的成败则关乎家族存亡、社会兴衰与国家治乱。通过卦象寓义... 《周易》既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哲学著作和文化经典,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家道智慧。《家人》卦集中阐释了治家之道,专门探讨了家庭教育的要旨,认为家道的根本系于母教,而母教的成败则关乎家族存亡、社会兴衰与国家治乱。通过卦象寓义和易理发微,《家人》卦明确了主体母教、客体母教与反身母教的三重母教内涵,同时提出了教子婴孩、教子修身、教子以恒的三大母教原则和宽严相济的母教方法。在家庭结构、女性角色和亲子关系发生剧变的当今社会,充分挖掘和继承弘扬《家人》卦中源远流长的母教思想,需要廓清家庭教育的内涵与职责、强化父母协同共育教育理念、推动父亲互补角色深度融入和引导母亲明晰自我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家人卦 母教思想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况周颐词学深静说探微
13
作者 刘钰晴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况周颐对词之“静”境颇为关注,多次提到了静、穆境与深静。对其词学中的“深静说”,有四个方面内容值得研究。穆境与深静同有寂寞深远之味但美学品格不同,“穆境”侧重于追求儒家的温和中正之境,旨趣在“格”。“深静”之境之主体一刹... 况周颐对词之“静”境颇为关注,多次提到了静、穆境与深静。对其词学中的“深静说”,有四个方面内容值得研究。穆境与深静同有寂寞深远之味但美学品格不同,“穆境”侧重于追求儒家的温和中正之境,旨趣在“格”。“深静”之境之主体一刹与客体的照面更深邃与空寂忘我,旨趣在“深”与“情”。进入深静之境的前提是主体胸次无尘,有“净”的心识和“情”的支撑。追溯深静说的理论渊源,能够发现其词学深静说融合了儒释道并继承了传统文论思想。将况周颐的深静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进行对比可知,深静说侧重于对精神形式“静”的捕捉,而境界说则倾向于表现宇宙与生活的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词学 深静 理论渊源
下载PDF
运用《黄帝内经》意象思维论治便秘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力 朱章志 廖华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0-1402,共3页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养生、藏象、诊法、刺法等领域。运用意象思维,将人体的肠道比类为自然界中的河道,将排泄的粪便比类为行进中的舟船,将肠道的津液比类为河道里的河水,将中气的推动、肺气的肃降、胃气...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养生、藏象、诊法、刺法等领域。运用意象思维,将人体的肠道比类为自然界中的河道,将排泄的粪便比类为行进中的舟船,将肠道的津液比类为河道里的河水,将中气的推动、肺气的肃降、胃气的降浊比类为河道中的风力,据此拟出开通河道、补充河水、增强风力等方法论治便秘,以期拓展临床医生的临证思维,指导临床辨治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意象思维 黄帝内经 周易
下载PDF
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欧阳康 孟筱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共11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考察《周易》价值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全面考察了《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周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 文章首先阐述了考察《周易》价值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全面考察了《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周易》的产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性跃迁;《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对于当时复杂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特别关注与初步思考;《周易》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原则,反映着趋利避害和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周易》的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最初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而《周易》所提供的始源性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根源性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易学史的演变与发展则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周易》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当今人类把握现实与面向未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中华文化 人生智慧 思维方式 当代意识
下载PDF
《周易》的风险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笑野 马艳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文章从现代经济的视角,挖掘、归纳了《周易》的风险意识、规避风险的理念以及它的现代价值。阐释了《周易》中作为风险理论的精华思想———关于应对风险的人格准备理念,在我国风险理论研究和风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周易 风险观 市场经济 现代价值
下载PDF
《周易》美学思想刍议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波 梁惠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9,共6页
《周易》中关于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天人合一、阴阳、刚柔以及神、感、文、象、意等范畴的阐述 ,成为从美学上解释各种艺术现象和理论的依据。该文对《周易》中美的表现、中和之美、变化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作了有益的阐述 。
关键词 周易 阴阳 美学
下载PDF
论马王堆帛书《要》篇“观其德义”的易学内涵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四新 李攀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根据帛书《要》篇,"观其德义"是孔子易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孔子并由此将《周易》由卜筮之书转变为德义之书。"德义"为析言,在帛书《易传》中有多层含义。孔子"观其德义"的目的,是在"巫史《易》"... 根据帛书《要》篇,"观其德义"是孔子易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孔子并由此将《周易》由卜筮之书转变为德义之书。"德义"为析言,在帛书《易传》中有多层含义。孔子"观其德义"的目的,是在"巫史《易》"之上建立起"君子《易》"的传统。这个"君子《易》",在追求道德性认知和成就的同时,还积极地吸纳了阴阳哲学的观念;而阴阳哲学反过来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宇宙论背景和深度。在《要》篇中,卦爻辞是孔子"观其德义"的出发点及阐释的重心,由此亦与"巫史《易》"的解说进路区别开来。此外,君子"观其德义"还包含了"成德于己"和"施教于民"两个方面,前者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后者需要统治者保持谦谨之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周易》 《要》 德义 解释学
下载PDF
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Ghrelin、GHS-R分子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胜 侯秋科 +8 位作者 周晓玲 朱初良 张志杰 赵正孝 晁梁 杨得志 蒋应玲 郭庆 韦金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1750-1756,共7页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释放及胃体黏膜Ghrelin、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er,GHS-R)分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0例F...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释放及胃体黏膜Ghrelin、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er,GHS-R)分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0例F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40例行周易象数切脉疗法治疗,莫沙必利西药组4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第7、14、21天血清Ghrelin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胃体黏膜Ghrelin、GHS-R分子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前,血清Ghrelin、胃体黏膜Ghrelin、GH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Ghrelin含量、胃体黏膜Ghrelin、GHS-R与治疗前比较增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同一时间点Ghrelin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与胃体黏膜Ghrelin、GHS-R表达呈正相关(P=0.002,P=0.001).结论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上调胃肠激素Ghrelin释放及胃体黏膜Ghrelin、GHS-R表达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象数切脉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促生长素 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 胃体黏膜
下载PDF
堪舆名考及理论溯源初探——“气”、“易”、“理”三个文化向度的堪舆解读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耀天 崔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中国传统堪舆学说既是一种古老的神秘哲学、生命哲学,也是一种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居环境风水地理知识体系,同时也包含着迷信色彩的封建文化糟粕。以中国本土文明为底色的堪舆学说,也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堪舆起源的考订,须... 中国传统堪舆学说既是一种古老的神秘哲学、生命哲学,也是一种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居环境风水地理知识体系,同时也包含着迷信色彩的封建文化糟粕。以中国本土文明为底色的堪舆学说,也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堪舆起源的考订,须从从"气"、"易"、"理"3个向度进行分析,堪舆学说在中国的历史沉淀中,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文化系统,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底蕴。堪舆学术中的封建迷信色彩,须进行进行批判,其中糟粕主要是先人对社会现实曲折反映的结果。同时,堪舆学术中合理成分,可以为当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堪舆 周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