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de Bi and Gui: A Reconfirmation on Zhouli Complet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Han Dynasty Based on Sacrificial Ceremony
1
作者 Tang Qicui Gong Weiju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6期582-596,共15页
As an classical book which disputes endlessly on the completed time but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record on official function, rituals and sacrificial vessels, Zhouli (Rites of Zhou) has become a paradoxical existence: ... As an classical book which disputes endlessly on the completed time but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record on official function, rituals and sacrificial vessels, Zhouli (Rites of Zhou) has become a paradoxical existence: on the one hand, it’s a crucial reference document frequently quo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ropriety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explaining the ritual remains in modern archeology;on the other hand, its authenticity and edition age are always questioned. So the completed time of Zhouli is still a bottleneck problem and cannot be ignor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 of sacrificial jade Bi and Gui based on the written documents and archeological findings, demonstrate once again that Zhouli was completed in early Han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ouli (rites of zhou) the completed time JADE BI and GUI of SACRIFICE Multiple EVIDENCE
下载PDF
Historical Tracing of the Ideological Attribute of “Virtue”
2
作者 Guan Wan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208,共8页
Tracing back to the historical occurrence of“virtue”,it can be found that it originated from political practice and is an effective political technology with strong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Among the core... Tracing back to the historical occurrence of“virtue”,it can be found that it originated from political practice and is an effective political technology with strong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Among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such as benevolence,rites,virtue,etc.,virtue should be the earliest to appear.Rite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daily,technical and detailed representation of virtue,while benevolence contains not only all ethical expectations of virtue,but also more complex humanistic information with more explicability.In contrast,“virtue”,with its rich practical color and ancient political experience,appears so simple that when it is regarded as an ideological concept,it is almost covered by the more mature“benevolence”with similar connotation,and overshadowed by richer“rites”.Therefore,virtue is the predecessor of rites and benevolence,which is the historical pedigree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VIRTUE rites BENEVOLENCE Confucian politics
下载PDF
周礼时祭制度研究
3
作者 文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祭祀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大事,四时祭作为常祀每年每季都要举行,但在存世文献记载中却出现祭名混乱的问题,一名多用和一祭多名的情况屡见,甚至曾出现一年举行两次冬祭的情况,对此的解释自古争议不断。对祭名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产生活... 祭祀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大事,四时祭作为常祀每年每季都要举行,但在存世文献记载中却出现祭名混乱的问题,一名多用和一祭多名的情况屡见,甚至曾出现一年举行两次冬祭的情况,对此的解释自古争议不断。对祭名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产生活,展现出对于自然和人伦的独特认识。周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有时祭荐新传统,时祭荐新的时间、品物、彝器使用等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体现了中原文化悠久的礼鬼敬祖传统,也可一窥儒家重视礼法孝治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四时祭 周代社会 孝文化
下载PDF
孔子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以《论语》为核心
4
作者 张超 陈秋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新时代下充分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内涵及深入挖掘中...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新时代下充分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内涵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孔子礼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以及重要的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探究其历史渊源,理解其深刻内涵,挖掘其当代价值,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论语》为核心文本,对《论语》中蕴含的孔子礼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借以深入探究了孔子礼思想的起源、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内涵 《论语》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宁夏彭阳姚河塬城址Ⅰ区北墓地M1、M2西周组墓葬发掘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强 杨少毅(绘图) +6 位作者 姬小娟(绘图) 王召琴(绘图) 边东冬(摄影) 孟庆龙(摄影) 韩佰伟 高梦玲 吴泽帅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54,F0002,1,共29页
姚河塬城址高等级墓葬区位于城址东北部,总计有西周墓葬40座,其中墓地中部有4组互相连通的墓葬,可称之为“组墓葬”。M1、M2组墓葬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底设有腰坑并殉狗,出土随葬品以原始瓷器、玉器、蚌贝器为主,但器物多残碎,系“碎... 姚河塬城址高等级墓葬区位于城址东北部,总计有西周墓葬40座,其中墓地中部有4组互相连通的墓葬,可称之为“组墓葬”。M1、M2组墓葬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底设有腰坑并殉狗,出土随葬品以原始瓷器、玉器、蚌贝器为主,但器物多残碎,系“碎物葬”,出土人骨皆散乱置于墓葬各处,表现出姚河塬墓葬区特殊的葬制葬俗,为研究西周时期西北边疆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河塬城址 西周时期 碎物葬 丧葬习俗
下载PDF
洛邑殷民对殷礼的坚守与对周礼的认同
6
作者 贾海生 杨羚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85-94,共10页
洛阳出土的史敏尊、史宿爵、保卣、守宫盘、竞卣、御史竞簋等有铭铜器,皆是周初被迁至洛邑的殷商遗民所作之器,铭文呈现了殷商遗民在参与周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时既坚守殷礼也认同周礼的现象。殷商遗民始终坚守殷礼,必然会对周礼产生... 洛阳出土的史敏尊、史宿爵、保卣、守宫盘、竞卣、御史竞簋等有铭铜器,皆是周初被迁至洛邑的殷商遗民所作之器,铭文呈现了殷商遗民在参与周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时既坚守殷礼也认同周礼的现象。殷商遗民始终坚守殷礼,必然会对周礼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从而丰富或改变周礼的面貌与内涵。因此,殷商遗民在殷周文化交流方面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所谓的礼乐文明并不是周人的独创,而是融汇吸纳各种文明因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民 坚守 殷礼 认同 周礼
下载PDF
天下秩序与城邦配置——《周礼》和《政治学》所见早期中西规划思想比较
7
作者 郭璐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38,共7页
《周礼》和《政治学》作为诞生于“轴心时代”晚期的经典学术著作,是中西规划传统的重要源头,对二者的规划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对二者的可比因素进行比较,包括:规划的空间尺度、土地的划分逻... 《周礼》和《政治学》作为诞生于“轴心时代”晚期的经典学术著作,是中西规划传统的重要源头,对二者的规划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对二者的可比因素进行比较,包括:规划的空间尺度、土地的划分逻辑、城市的布局模式等,揭示二者同异并分析内在原因。认为其相同点源于规划作为一种生存实践首先要满足人类聚居的基本需求;不同点则一定程度上植根于二者政治理想的差异,《周礼》志在天下一统,《政治学》则期望城邦自治。最后,基于规划思想的比较,讨论了中国古代规划作为大型社会治理工具的特质及规划视角下中国、希腊文明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政治学 规划思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周公对周文化的贡献
8
作者 黄开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化的尚文精神,这一文化精神是通过周公以“德”为核心观念,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两大内容所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礼乐 五经
下载PDF
朱子“克己”代“敬”工夫与新时代崇高师德之进阶理路
9
作者 陈兴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崇高师德是师德的最高追求,是教师“行为世范”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崇高师德的修养过程是圣学求仁的过程。朱子晚年极力推崇的“克己复礼”工夫为崇高师德修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克己”,去尽私欲,从而实现对崇高师... 崇高师德是师德的最高追求,是教师“行为世范”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崇高师德的修养过程是圣学求仁的过程。朱子晚年极力推崇的“克己复礼”工夫为崇高师德修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克己”,去尽私欲,从而实现对崇高师德的理想追求。“克己”工夫从四个方面为崇高师德修养勾勒了轮廓:合理安顿利益于义理之中;惩忿治怒,改过迁善,涵养浩然正气;正师礼、弘师道;内外交相养,涵泳从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师德 克己复礼 朱子工夫论 进阶理路
下载PDF
谈周礼与深衣制的形成
10
作者 刘丹 仇运宁 《纺织报告》 2023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西周时期重礼制,周礼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的服饰制度。深衣制的形成是从上衣下裳制逐渐过渡到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形制,受到西周社会等级规制森严的影响,深衣制是受礼、法和制度约束的一种服装制度。文章... 西周时期重礼制,周礼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的服饰制度。深衣制的形成是从上衣下裳制逐渐过渡到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形制,受到西周社会等级规制森严的影响,深衣制是受礼、法和制度约束的一种服装制度。文章对周礼与深衣制的形成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深衣制 服饰制度
下载PDF
《周礼》大宰官职法新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周礼》“大宰八法”有“官职法”,学术界从东汉郑司农之后,对“官职法”的研究几乎没有新进展。“官职法”主要包括定职能、定职名、定职称、定职掌四项内容。定职能以辨邦治,定职名以获名份,定职称以别职权,定职掌以明职责。“官职... 《周礼》“大宰八法”有“官职法”,学术界从东汉郑司农之后,对“官职法”的研究几乎没有新进展。“官职法”主要包括定职能、定职名、定职称、定职掌四项内容。定职能以辨邦治,定职名以获名份,定职称以别职权,定职掌以明职责。“官职法”对应于《周礼》二十字大纲中的“分职”,与“官属法”一起,是“设官分职”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大宰 官职法
下载PDF
从礼乐互动视角探究贾公彦《周礼疏》中的美学意蕴
12
作者 丁宸娴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礼乐”互动指的是“礼”和“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形成的关联共生、相济为用的人文特质,其源于周代礼乐文明,以中和的秩序为内在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审美价值体系、思维形式与意义表达。以此视角探究久为经学名... “礼乐”互动指的是“礼”和“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形成的关联共生、相济为用的人文特质,其源于周代礼乐文明,以中和的秩序为内在精神,逐渐演变为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审美价值体系、思维形式与意义表达。以此视角探究久为经学名目所掩的唐代“九经”之一《周礼疏》,彰显经学家贾公彦在义疏中展现的儒家审美思考。其《疏》是在唐代初年以礼乐立国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展开的,主要就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礼”“乐”关系、“礼乐相济”等论题加以继承与补充,在对律吕、礼器等的诠解中申发了礼乐“中和之美”,还就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予以探讨,是儒家美学和礼乐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官修科举教材,其对唐代及后世的礼乐文化建设给予影响深刻,美学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疏》 礼乐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论《庄子·齐物论》中的“似丧其耦”之“耦”
13
作者 杜懿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6-102,共7页
解读《齐物论》“似丧其耦”之“耦”时,一方面“耦”有“偶对”的含义,在商周时期“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人们认为“偶对”是宇宙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之一,周朝相关礼制则进一步将这种自然关系运用到社会规则的建立中去。周礼... 解读《齐物论》“似丧其耦”之“耦”时,一方面“耦”有“偶对”的含义,在商周时期“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人们认为“偶对”是宇宙事物存在的基本规律之一,周朝相关礼制则进一步将这种自然关系运用到社会规则的建立中去。周礼具有权威性,并且属于道德性质的规约,这使民众又习惯于依赖相对关系确认自我与世界的存在。庄子不随流俗,以觉醒的个人意识呼唤个体的绝对独立,礼制中固化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偶对”条文为庄子所厌弃。另一方面,“耦”在早期文献中也会被当作“人偶”来使用,《庄子》中有独特的轻“形”重“德”思想,“人偶”则可以与此处的“形”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偶对 周礼 人偶
下载PDF
论先秦两汉文献关于琴作为礼器在周礼中的使用
14
作者 刘晶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75-82,共8页
在周礼中,琴同其他乐器一样,不仅被用于演奏音乐,在演奏以外也常作为礼器被使用。就今存先秦两汉文献所见,表现在这几方面:其一,琴与其他乐器一起构成天子、诸(公)侯、大夫、士配有的礼器体系,根据“以多为贵”的减等方法区分其尊卑级... 在周礼中,琴同其他乐器一样,不仅被用于演奏音乐,在演奏以外也常作为礼器被使用。就今存先秦两汉文献所见,表现在这几方面:其一,琴与其他乐器一起构成天子、诸(公)侯、大夫、士配有的礼器体系,根据“以多为贵”的减等方法区分其尊卑级差。其二,琴与其他乐器一起构成可表示尊卑级差的礼器体系时,通过在具体演奏中琴与其他乐器的配合使用来表示礼节场合是否减等。其三,琴作为礼器,其是否摆设表示配有者是否有忧乐。其四,琴与其他乐器一样,作为明器用于丧葬之礼,先陈后藏,且只有其形而实际上无法使用。其五,琴可作为除丧礼器,即守丧期满后守丧者应该弹素琴以示除丧。这五个方面又反映出两点:其一,琴作为礼器的功能主要基于它的乐器本质,但不依赖于其作为乐器的演奏功能。其二,琴作为礼器,与瑟一起,是地位最低的士仅拥有的乐器,而这后一点奠定了汉代以后琴融入士人人格文化,形成士人雅琴传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礼器 今存先秦两汉文献
下载PDF
“屠家悬肉格”考——《周礼》郑注的考古学研究之一
15
作者 朱红林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4期83-94,M0005,M0006,共14页
《周礼·牛人》郑注所谓汉代“屠家悬肉格”,古今学者都曾探讨过其形制,颇有争议。目前所见汉魏时期画像石、画像砖所展现的悬肉格形制,据安装方式可分为地面起竖式和屋梁下垂式两种类型。前者按照结构特点,又可分为两竖一横式和行... 《周礼·牛人》郑注所谓汉代“屠家悬肉格”,古今学者都曾探讨过其形制,颇有争议。目前所见汉魏时期画像石、画像砖所展现的悬肉格形制,据安装方式可分为地面起竖式和屋梁下垂式两种类型。前者按照结构特点,又可分为两竖一横式和行马式两种。地面起竖式悬肉格多具备可移动特点,屋梁下垂式则一般为两竖一横或多竖一横,且固定不可移动。悬肉格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悬挂器具起源很早,文献中商纣王所作“炮格之刑”的刑具,很可能就是受那个时代两竖一横式悬肉格的启发。楚简《容成氏》有关“炮格之刑”的记载为此提供了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郑注 悬肉格 画像砖 炮格之刑
下载PDF
王子的数学与声学——对朱载堉乐律学创新的思想资源和数学方法的考察
16
作者 周霄汉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第2期28-69,共42页
明代皇室后裔、杰出学者朱载堉成功地解决了乐律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乐律中使用的“三分损益法”不能通过产生一个与起始音高成八度关系的音以达到“返宫”的理想目的。首先,朱载堉对此问题的解决方式反映出儒家经典中所描述的标准器... 明代皇室后裔、杰出学者朱载堉成功地解决了乐律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国乐律中使用的“三分损益法”不能通过产生一个与起始音高成八度关系的音以达到“返宫”的理想目的。首先,朱载堉对此问题的解决方式反映出儒家经典中所描述的标准器“周鬴”在他的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周鬴记录了长度、重量和体积的计量单位,并且以某种方式定义了标准音高。基于经典文献对周鬴的描述,朱载堉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方形及其外接圆的结构,并由此展开其律制的创新工作。其次,他使用了数术的方式去阐释此方和圆的周长数量关系,这一思想来自宋代学术。在这样的阐释中,他直接采用了一些数术理论中的数值,并且这些数值被进一步用于确定律管的尺寸。在朱载堉建立新律制所依赖的各种数学知识中,圆周长与其直径的关系,可以用现代数学方式表示为10×4/√9^(2)+9^(2),实际上是他极为自豪的重要发现。与这个周径关系相关联的数也被指称为“密率”,正与他的等程律中数据的名称相一致。朱载堉为新律制创建“密率”的数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勾股术”以及开平方和立方的操作。他完美地将寻找连续十二个律管长度问题转化为先求解音程中对称点音高对应长度的问题。以这样的方式,他所掌握的数学操作成功地处理了建立十二等程律过程中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十二等程律 密率 《周礼》 周鬴 勾股术 河图 洛书
下载PDF
論《周禮》“以爲民極”開展的民本思想
17
作者 林素英 《岭南学报》 2023年第1期23-46,共24页
從《尚書》已可見禹繼承堯、舜以來傳賢的概念,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政治概念,正式開啓民本思想之先聲,也成爲後代施政規劃所取法的核心。《周禮》即借用《尚書·洪範》“建用皇極”的概念,在“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 從《尚書》已可見禹繼承堯、舜以來傳賢的概念,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政治概念,正式開啓民本思想之先聲,也成爲後代施政規劃所取法的核心。《周禮》即借用《尚書·洪範》“建用皇極”的概念,在“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爲民極”的全書宗旨中,將“以爲民極”的民本概念視爲施政者努力開創全民福祉的核心。由於以民爲本的思想,主要藉由養民、教民、治民三大方面體現之,因而本文再分别從此三大方面體現其所開展的民本思想。最後,總結《周禮》以發展民生經濟奠定王朝的根基,再以德禮之教締造講求道德的社會團體,並以“五刑”輔助治理邦國,共同促成理想社會的達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禮 以爲民極 民本思想 尚書 養民 教民 治民
下载PDF
朱熹的《周礼》学思想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慧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朱熹坚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维护其作为礼学经典的神圣地位。这一态度既是对宋代《周礼》研究的反思与批驳,也与其为学宗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朱熹与王安石、陈傅良、胡宏在《周礼》观上的分歧,可以看到朱熹《周礼》思想形成的脉络与... 朱熹坚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维护其作为礼学经典的神圣地位。这一态度既是对宋代《周礼》研究的反思与批驳,也与其为学宗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朱熹与王安石、陈傅良、胡宏在《周礼》观上的分歧,可以看到朱熹《周礼》思想形成的脉络与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思想
下载PDF
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兆元 罗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5-19,共5页
盟誓制度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王室借助这种体制建立起与诸侯国间彼此的信任关系。盟誓对人们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与道德层面实现的,它的伦理核心是信义。孔子重视盟誓,参与盟誓,企图以盟誓救世道人心。孔子学说——尤其是信义学... 盟誓制度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王室借助这种体制建立起与诸侯国间彼此的信任关系。盟誓对人们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与道德层面实现的,它的伦理核心是信义。孔子重视盟誓,参与盟誓,企图以盟誓救世道人心。孔子学说——尤其是信义学说的形成直接来源于盟誓制度及其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誓 周礼 孔子学说 信义
下载PDF
“礼坏乐崩”考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戍国 陈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1,共7页
"礼坏乐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东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指的是西周的宗法礼乐制度的崩坏。春秋早中期,由于礼乐行之日久,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大国称霸表现出浓厚的"尊尊"色彩,五礼... "礼坏乐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东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指的是西周的宗法礼乐制度的崩坏。春秋早中期,由于礼乐行之日久,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大国称霸表现出浓厚的"尊尊"色彩,五礼制度的施行在损益中例行不辍,人们论礼非常频繁且多有精言。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面目全非,表现为"礼""义"的分离、五礼制度的崩溃以及乐制的坏乱。之所以会"崩坏",首先是因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瓦解,其次是土地制度的变革,还有周王室本身军事实力的衰减,再加上贵族内部矛盾冲突的加剧以及礼制本身的形式化与繁琐化,这些因素的层叠造成了东周的"礼坏乐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坏乐崩 礼乐制度 宗法 东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