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周易参同契》看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亦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8,87,共8页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易学的重要代表作,其最重要的特色是会归"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之理,借《周易》言黄老说炼丹。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置于汉代易学的背景下,从黄老道家哲学与道教仙学的发展中... 《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易学的重要代表作,其最重要的特色是会归"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之理,借《周易》言黄老说炼丹。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置于汉代易学的背景下,从黄老道家哲学与道教仙学的发展中,来探讨《周易参同契》如何托《周易》卦爻象为象征符号来隐喻金丹道之内涵,以展示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易学 道教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论《周易参同契》的“变形而仙”说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0,共8页
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是运用《周易》原理来支撑金丹之道的滥觞。它以《周易》的变易原理作为道教神仙存在学说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说"物性可变",进而说明人也可变。人通过服炼金丹能够变化自己的身体而为神仙之体,即"... 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是运用《周易》原理来支撑金丹之道的滥觞。它以《周易》的变易原理作为道教神仙存在学说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说"物性可变",进而说明人也可变。人通过服炼金丹能够变化自己的身体而为神仙之体,即"変形而仙",从而可以超越生死。"变形而仙"思想并非《参同契》独创,而是有所本的。这一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葛洪、陶弘景、沈汾等人皆明显继承了《参同契》的"变形而仙"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变易 周易参同契 变形而仙 道教 金丹
下载PDF
试论李光地视域中的《周易参同契》
3
作者 冯静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0,共6页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名臣和易学名臣,其学术思想十分丰富。他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很有见地,主张"契"合人身,同时他以儒解"契",以易参"契",提出了对《参同契》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参同契》讲的道...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名臣和易学名臣,其学术思想十分丰富。他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很有见地,主张"契"合人身,同时他以儒解"契",以易参"契",提出了对《参同契》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参同契》讲的道理就是人身的道理,《参同契》只说一身,其实一身即天地;他还详细论述了《参同契》中的"魂魄论";他以儒家的立场分析《参同契》,认为儒、道、佛三教的根源不同,修行工夫却是一样的,这是对明儒的一种反驳。他认为《参同契》和《易》所言许多道理都是一致的,同时他还对《参同契》和《易》的具体关系做过一些考察。这些结论在清初是难能可贵的,对我们今天研究《周易参同契》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地 周易参同契 易学 儒学 人身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数据的《周易参同契》研究与英译述评
4
作者 梁勇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63-68,共6页
《周易参同契》被古人誉为道教万古丹经王,收录于《正统道藏》太玄部,对研究道教丹道、古代科技等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量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由我国学者翻译的英文全译本两部。基于数据的可视化图表分析,通... 《周易参同契》被古人誉为道教万古丹经王,收录于《正统道藏》太玄部,对研究道教丹道、古代科技等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量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由我国学者翻译的英文全译本两部。基于数据的可视化图表分析,通过梳理学术热点、发文趋势、学者信息等,概括当代中国学者对《周易参同契》研究、英译及相关学术观点,展现其研究的学术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参同契》 述评 可视化
下载PDF
《道德经》与内丹术
5
作者 王骞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5-7,共3页
道教典籍,卷帙浩繁,自《周易参同契》开始,外丹术名词大量引入道经中,使得丹经涵义晦涩,难以理解。而《道德经》是解开《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丹经道书奥秘的关键。《道德经》是指导内丹炼养的基本准则,是内丹术理论的主要来源。后... 道教典籍,卷帙浩繁,自《周易参同契》开始,外丹术名词大量引入道经中,使得丹经涵义晦涩,难以理解。而《道德经》是解开《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丹经道书奥秘的关键。《道德经》是指导内丹炼养的基本准则,是内丹术理论的主要来源。后世丹经道书中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理论,但大体不出《道德经》之理论范围,熟练掌握《道德经》,对于研究道教典籍有极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内丹术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