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經典釋文·周易音義》間接注音研究
1
作者 李澤棟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1期191-207,229,共18页
本文研究《經典釋文·周易音義》中的間接注音現象,利用《十三經注疏》本、通志堂本和宋元遞修本三種版本進行對勘,發現間接注音問題近五十處。對於三個版本注音不一致之處,本文辨析異文是非,給出校勘意見;對於術語使用不當、顧此... 本文研究《經典釋文·周易音義》中的間接注音現象,利用《十三經注疏》本、通志堂本和宋元遞修本三種版本進行對勘,發現間接注音問題近五十處。對於三個版本注音不一致之處,本文辨析異文是非,給出校勘意見;對於術語使用不當、顧此失彼之處,本文基於間接注音通例,分門别類進行指誤,同時對一些較易混淆的間接注音術語加以辨析。結合音義關係領域的相關研究,輔之以出土文獻佐證,本文還舉例説明了間接注音現象對校勘經注文本的價值。深入研究間接注音,對理解經典義理亦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典釋文》 周易音義》 間接注音 校勘 音義關係
下载PDF
《周易》“屯”字音義辨析
2
作者 王化平 《文献语言学》 2023年第2期144-155,254,255,共14页
易學研究者通常將屯卦之“屯”讀作zhūn,解作“難”義,只有少數學者讀爲tún,解作“聚集”義。從甲骨文中的“屯”字看,其字本爲初生草木之幼芽的象形,並無“難”義。在甲骨卜辭、商周金文和戰國簡册中,“屯”字不見用作“難”義... 易學研究者通常將屯卦之“屯”讀作zhūn,解作“難”義,只有少數學者讀爲tún,解作“聚集”義。從甲骨文中的“屯”字看,其字本爲初生草木之幼芽的象形,並無“難”義。在甲骨卜辭、商周金文和戰國簡册中,“屯”字不見用作“難”義。在傳世文獻中,解作“難”義的“屯”字也極少見,且少數用例説不上確鑿無疑。《彖傳》《象傳》《序卦傳》三者都强調了“聚集”之義,並不直接將“屯”字釋作“難”義。就屯卦卦象、卦爻辭看,“聚集”義顯然是主旨,“難”義是從卦象中的坎卦得來。王弼在注釋屯卦時,對“屯”字作了兩種解釋,既有“難”義,也有“屯聚”義。因此,將屯卦之“屯”字讀作tún也是可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屯卦 音義 屯如邅如
下载PDF
高丽藏本《一切经音义》所引《周易》异文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华权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周易》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极重要地位。《一切经音义》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字书,它引用了约450多种古文献,在文献学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对《一切经音义》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的异同比较,可以揭示《一切经音义》引用《周易》... 《周易》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极重要地位。《一切经音义》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字书,它引用了约450多种古文献,在文献学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对《一切经音义》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的异同比较,可以揭示《一切经音义》引用《周易》的概貌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一切经音义 引书 异文
下载PDF
《一切经音义》中所见的几处《周易》经文异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吉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着眼于文献,从佛经音义中整理出六条《周易》经文异文。通过对照发现,它们与今本、帛本、竹本《周易》经文,皆不相同。初步考察表明,《周易》在佛教界流传,他们所继承的版本系统,与外界所行当有所不同。
关键词 《一切经音义 周易 版本
下载PDF
《周易音义》之“如字”举隅——特指宋元递修本有、敦煌残卷本无的“如字”首音
5
作者 储丽敏 杨军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2期48-59,共12页
宋元递修本、敦煌残卷本《周易音义》中存在40余条宋本有、殘卷无的"如字"首音,在认识到《经典释文》早在唐代就有被勘改的基础上,我们以为并不能将这些"如字"笼统归结为残卷抄录者不小心漏抄,而有必要结合《释文... 宋元递修本、敦煌残卷本《周易音义》中存在40余条宋本有、殘卷无的"如字"首音,在认识到《经典释文》早在唐代就有被勘改的基础上,我们以为并不能将这些"如字"笼统归结为残卷抄录者不小心漏抄,而有必要结合《释文》所有相关数据和各经典经注,综合运用内部互证法、文献对比法、考察经注原文法等多种论证方法对其逐一进行考证,以求确切。研究发现这些"如字"有的是被有意删除、有的是宋本妄加等多种复杂因素而使之然。本文举"应""行"二字为例,试图探寻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音义 宋元递修本 敦煌残卷 “如字”
下载PDF
《经典释文·周易音义》新校
6
作者 毕谦琦 《语言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157-172,M0008,共17页
文章以通志堂本《经典释文》为底本,参校众多本子,对《经典释文·周易音义》做了一番深入校勘。在全面校勘的基础上,择取50条价值较大的条目汇成本文,供学界研究和使用《经典释文》时参考。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周易音义 校勘
原文传递
《一切經音義》引《周易》新考
7
作者 李博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8-64,共7页
《一切經音義》引用的《周易》文字,在研究《周易》異文、進行《易》學著作輯佚整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在相關研究中,《一切經音義》引《周易》與《玉篇》之間的關係未曾被論及。通過文獻對比,我們發現《一切經音義》引用的一部分《... 《一切經音義》引用的《周易》文字,在研究《周易》異文、進行《易》學著作輯佚整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在相關研究中,《一切經音義》引《周易》與《玉篇》之間的關係未曾被論及。通過文獻對比,我們發現《一切經音義》引用的一部分《周易》文字與南朝到唐代的傳本《玉篇》之間存在承襲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經音義 周易 玉篇
原文传递
《周易音義》之“著”字音注考
8
作者 儲麗敏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宋元遞修本和敦煌殘卷本《周易音義》中存在200多條此有彼無的音注,其中'著'字的音注有四條此有彼無的情況。結合《經典釋文》爲字出音的體例、《經典釋文》各音義相對應的經注原文等材料,通過綜合運用比勘、校讎、數據統計等... 宋元遞修本和敦煌殘卷本《周易音義》中存在200多條此有彼無的音注,其中'著'字的音注有四條此有彼無的情況。結合《經典釋文》爲字出音的體例、《經典釋文》各音義相對應的經注原文等材料,通過綜合運用比勘、校讎、數據統計等多種研究方法,我們懷疑這四處'著'的音注都是有問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典釋文 周易音義 “著” 音注
原文传递
從新反切層的角度看敦煌殘卷《周易音義》性質
9
作者 儲麗敏 《汉语史学报》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爲了弄清敦煌殘卷本、今傳宋本《周易音義》所據祖本的先後關係,基於前期對今本《經典釋文》反切結構的認識,比對了二者"首音"的反切層次,進而對比殘卷本《周易音義》和《切韻》中被切字同切上字等第對應關係後,試圖修正之前... 爲了弄清敦煌殘卷本、今傳宋本《周易音義》所據祖本的先後關係,基於前期對今本《經典釋文》反切結構的認識,比對了二者"首音"的反切層次,進而對比殘卷本《周易音義》和《切韻》中被切字同切上字等第對應關係後,試圖修正之前對"等第開合一致"式新反切層的界定。最後,從歷時角度和共時角度再看目前可得音義材料所體現的新反切層,逐步推導出其中新反切類型的關係和性質。得出:敦煌殘卷本和今傳宋本《周易音義》均在唐代就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此結論異於學界向來認爲的《釋文》是在宋代才始被改的觀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殘卷 周易音義 新反切層 性質
原文传递
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周易音義考證》所引“錢本”考辨
10
作者 樊寧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20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周易音義考證》參校了七種不同版本的《周易釋文》。其中錢求赤鈔本《周易釋文》的版本性質並非如盧氏所言"影宋鈔本",而是一部主要參考葉林宗影宋鈔本《經典釋文》、宋福建刻《周易》經注本所附... 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周易音義考證》參校了七種不同版本的《周易釋文》。其中錢求赤鈔本《周易釋文》的版本性質並非如盧氏所言"影宋鈔本",而是一部主要參考葉林宗影宋鈔本《經典釋文》、宋福建刻《周易》經注本所附《釋文》、明國子監刻《周易兼義》後附《釋文》,擇善而從,重校而成的新文本,其間還存有錢氏據他書或無版本依據的校改,由此可見錢本《周易釋文》的文本來源頗爲繁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盧文弨 周易音義考證》 錢本
原文传递
《周易音义》校读札记
11
作者 杨军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32-148,共17页
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周易音义》中陆德明所称“师”为张讥,校勘术语“本今”为后人校语,指出单音字注“某某之某”有限制词义的作用。《释文》反切用字不与声母“类隔”“音和”有关,其中不乏后人对“类隔”反切的改造... 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周易音义》中陆德明所称“师”为张讥,校勘术语“本今”为后人校语,指出单音字注“某某之某”有限制词义的作用。《释文》反切用字不与声母“类隔”“音和”有关,其中不乏后人对“类隔”反切的改造。本文认为,前贤分析反切当以法伟堂最为精到。对《释文》中重字反切作了梳理,提出辨别重字反切与讹误的方法。本文还根据前人不能引后人说指出《经典释文考证》《经典释文汇校》的一处失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勘术语 注音类目 反切 周易音义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汇校》引文
12
作者 黄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9年第6期30-32,共3页
先秦古书中的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所以汉魏以来不少的学者加以注释。唐朝陆德明采摭诸本,搜访异同,编成《经典释文》一部。陆氏所释之书有《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 先秦古书中的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所以汉魏以来不少的学者加以注释。唐朝陆德明采摭诸本,搜访异同,编成《经典释文》一部。陆氏所释之书有《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公羊》、《谷梁》、《孝经》、《论语》、《老子》各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加上第一卷《序录》共为三十卷。《释文》即为群书作音。因古代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如《序录》里举“好”、“恶”、“败”、“坏”等字为例,读者看到所注的音,即知此数字每字的词性各随音变而有不同。虽然他的主要目的在于考证字音,但也兼及字义的解释,可惜为后人删掉不少,如宋代陈鄂校勘《经典释文》的时候,把《尚书音义》中只载形义而不载音的注文多加芟蕹,其音义兼载的,往往存音去义。据今所见敦煌写本《尚书·尧典释文》“毨”字条以下有一百五十条,而今本“毨”字下裁有七十二条,可知宋以后传本被删汰的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宋本 音义 敦煌写本 阅读困难 古文尚书 尔雅 引文 文字 周易
下载PDF
这些古人的名字,你读对、写对了吗
13
作者 陈恒舒 《语文学习》 2018年第11期76-77,共2页
古人出生不久就要取名,成年之后则还要有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名与字之间常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较早揭示这一联系的,是东汉班固《白虎通·姓名》:“或旁其名... 古人出生不久就要取名,成年之后则还要有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名与字之间常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较早揭示这一联系的,是东汉班固《白虎通·姓名》:“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有的名与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明”“亮”同义;有的名与字意思相反,如端木赐字子贡(“赐”是向下赏赐,“贡”是向上进献),朱熹字元晦(“熹”是光明,“晦”是阴暗);还有名与字意义相关,如仲由字子路(“由”是经过,与“路”相关),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古人名字的意义,进而根据音义关系推断其现在的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 周易 音义关系 意义 诸葛亮 陶渊明 “明” “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