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红俊教授基于五道同调论治冠心病
1
作者 徐一帆 高敬如 朱红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3期2589-2592,共4页
朱红俊教授深入探究中医经典,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但癥积在脉,且离不开脾胃运化与三焦通利,病机为气血不足而致水饮之类阴邪运化失常,结聚成块,久病入络。在治疗方面,朱教授认... 朱红俊教授深入探究中医经典,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但癥积在脉,且离不开脾胃运化与三焦通利,病机为气血不足而致水饮之类阴邪运化失常,结聚成块,久病入络。在治疗方面,朱教授认为“水行”修明是治疗的关键,倡导疑难疾病“得病之情,杂合以治”,故在临证中善于从气、水、脉、谷(脾胃)、三焦5个方面调治,总结出“五道同调”治疗冠心病的诊治模式,自创经验方芪金丹,取得了显著疗效。为基于中医药理论诊治冠心病等疑难疾病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芪金丹 五道同调 朱红俊
下载PDF
代际冲突与认知差异——1951-1952年任鸿隽、竺可桢相关中国科学社信函疏证
2
作者 张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2,共12页
新发现的1951-1952年任鸿隽、竺可桢相关中国科学社往来信函六通,聚焦于《科学》停刊、中国科学社改组两个问题。信函内容不仅解决了末期中国科学社的一些谜团,更反映了国家科学政策探索时期科学家之间的复杂面相:《科学》停刊的矛盾背... 新发现的1951-1952年任鸿隽、竺可桢相关中国科学社往来信函六通,聚焦于《科学》停刊、中国科学社改组两个问题。信函内容不仅解决了末期中国科学社的一些谜团,更反映了国家科学政策探索时期科学家之间的复杂面相:《科学》停刊的矛盾背后是民国时期科学家代际冲突在新形势的新表现;任鸿隽、竺可桢对《科学》停刊特别是中国科学社改组的不同意见是他们在新政权的不同社会角色对国家科学政策认知差异的体现。代际冲突中年轻一代的胜利与竺可桢对新政策的更准确认知,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方向;中国科学社又苟延残喘八九年的历史事实,显现了当时全面统一政策下,社会需要民间力量也提供了民间力量生存的缝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任鸿隽 竺可桢 代际冲突 认知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