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传》如何可信?——以早期文本对重耳归晋及城濮之战的记载为例
1
作者 张树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共14页
《左传》对重耳归晋及城濮之战的时间有明确记载,叙事详细而生动。近年来出土子犯编钟铭文为重要的青铜文本,其铭文明确记载“五月丁未”为城濮之战胜利后,向周襄王献楚俘的日期,与《春秋》《左传》的时间互相印证;竹书文本《系年》《... 《左传》对重耳归晋及城濮之战的时间有明确记载,叙事详细而生动。近年来出土子犯编钟铭文为重要的青铜文本,其铭文明确记载“五月丁未”为城濮之战胜利后,向周襄王献楚俘的日期,与《春秋》《左传》的时间互相印证;竹书文本《系年》《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成王为城濮之行》对重耳归晋与城濮之战史实发生的时间都有简明记载,与《左传》相关记载互补互证,但由于有的学者对《左传》所用历法不是很明确,时间与事件似乎不相配,进而怀疑《左传》历史记载的可靠性。《左传》杂用夏、殷、周三种历法,但在晋文公“主夏盟”之前主要通行以建丑之月为岁首的殷正,这在重耳归晋与城濮之战的时间记载上有充分验证。时间是编年史的灵魂,这些早期文本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共时性的语义场,研究重耳归晋及城濮之战的叙事时间也有助于了解这些早期书写文本的重大价值,同时对《左传》成书及可信度问题也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早期文本 重耳归晋 城濮之战
下载PDF
论金元时期北曲套曲之内涵——兼及“尾”在其生成中的意义
2
作者 王梦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8,I0004,共6页
金元时期北方的散曲与杂剧总称北曲,在元代达到鼎盛期。至晚在金元初期散曲套数已然存活于民间阶段的具体实践中,就剧曲套数而言,元人虽注意到它与散套的差异,但更多是以文体作为二者区分的依据。“尾”从作为附加段落出现到成为具有独... 金元时期北方的散曲与杂剧总称北曲,在元代达到鼎盛期。至晚在金元初期散曲套数已然存活于民间阶段的具体实践中,就剧曲套数而言,元人虽注意到它与散套的差异,但更多是以文体作为二者区分的依据。“尾”从作为附加段落出现到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部分,对北曲套数的生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是探赜金元北曲套曲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北曲 套曲 诸宫调 唱赚
下载PDF
陕北榆林方言“转”的语法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陕北榆林方言的"转"除作谓语动词外,还兼作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转"在共时平面上的这几种用法正是"转"在历时平面上演化的反映。征之古白话文献里"转"的用法,可以勾勒出"转&qu... 陕北榆林方言的"转"除作谓语动词外,还兼作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转"在共时平面上的这几种用法正是"转"在历时平面上演化的反映。征之古白话文献里"转"的用法,可以勾勒出"转"的语法化过程:动词谓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促使"转"发生语法化的因素有句法环境、句法位置、句式条件,"转"前面动词V语义类型的扩大和"转"本身语义的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方言 语法化 晋语
下载PDF
“一丈青”含义试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洪强 《三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当下对《水浒传》中"一丈青"的解释有多种说法。从《金瓶梅》中的"一丈青"入手,可得出《金瓶梅》中的"一丈青"身材既不高大面容也不漂亮,并联系各种文献及民间材料,认为"一丈青"本意是"... 当下对《水浒传》中"一丈青"的解释有多种说法。从《金瓶梅》中的"一丈青"入手,可得出《金瓶梅》中的"一丈青"身材既不高大面容也不漂亮,并联系各种文献及民间材料,认为"一丈青"本意是"泼辣、悍勇"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丈青 《水浒传》 《金瓶梅》
下载PDF
以礼治国:朝鲜建国儒臣推行中国古礼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卢鸣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李氏朝鲜一代,中国古礼之所以普及流传,与来自民间礼儒鼓吹、竞相研习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建国儒臣的积极推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这些儒臣熟悉儒家礼治文化,又深得朝鲜太祖李成桂深信器重,他们在国策上倡行以礼治国,... 在李氏朝鲜一代,中国古礼之所以普及流传,与来自民间礼儒鼓吹、竞相研习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建国儒臣的积极推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这些儒臣熟悉儒家礼治文化,又深得朝鲜太祖李成桂深信器重,他们在国策上倡行以礼治国,对于中国古礼的推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论文从三方面说明这个情况:一、分析太祖李成桂与建国儒臣的关系,当中以郑道传(?-1398)和赵浚(1346-1405)为主,揭示他们凭借执政大臣的职掌,把儒家礼治文化导入到治道层面上。二、指出当时推行礼治的两个依据:先礼后刑和礼入于法,由此探讨儒臣在建构礼、刑、法的三者关系上,为礼治的推行赋予法律的效力和增添刑罚的约束力。三、申明权近(1352-1409)等儒臣借鉴三国历史,向朝鲜太宗申明伦常纲纪和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藉此印证出古礼所以起到的治道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礼治国 郑道传 赵浚 权近
下载PDF
文献特征的多元考察与误题译经译者的确定——以同本异译《阿育王传》《阿育王经》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浩垒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4,共7页
《阿育王传》及其异译《阿育王经》的译者尚存争议。多重文献证据可证题名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至迟东晋已见,十卷《阿育王经》为梁代僧伽婆罗译。文献证据直观性强,历代经录呈现一定的体系性,也存在收录内容繁杂、不够完整、不能... 《阿育王传》及其异译《阿育王经》的译者尚存争议。多重文献证据可证题名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至迟东晋已见,十卷《阿育王经》为梁代僧伽婆罗译。文献证据直观性强,历代经录呈现一定的体系性,也存在收录内容繁杂、不够完整、不能详细译经的具体内容等局限,但佛教类书、音义及其他佛教文献则在内容上恰与之形成了互补互证。文献特征的多元考察为误题译经的断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传》 《阿育王经》 文献 断代
下载PDF
孤本《近思录传》与清初的理学转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笑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191,共6页
上海图书馆藏清张习孔《近思录传》是一个孤本,它是清代第一部《近思录》注本,纠正了明代流行的周公恕《近思录分类集解》对《近思录》理论构架的改编。在诠释《近思录》时,强化了理学的经世作用,告诫和批判统治者,强调他们的政治责任,... 上海图书馆藏清张习孔《近思录传》是一个孤本,它是清代第一部《近思录》注本,纠正了明代流行的周公恕《近思录分类集解》对《近思录》理论构架的改编。在诠释《近思录》时,强化了理学的经世作用,告诫和批判统治者,强调他们的政治责任,并且重新重视理学的知识传统,强调经史的作用。既标示了清初程朱之学的复兴,又体现了中下层士人在理学构架中寄寓的政治关怀和知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本 《近思录传》 清初 理学
下载PDF
论《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流行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鹏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的长期流行,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艺术价值优胜劣汰的结果,也并非完全出于读者喜爱的自由选择。它在清代的被接受,和它"政治立场正确"以及没有犯忌讳的征辽情节有着极大关系。金圣叹腰斩本的长期... 《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的长期流行,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艺术价值优胜劣汰的结果,也并非完全出于读者喜爱的自由选择。它在清代的被接受,和它"政治立场正确"以及没有犯忌讳的征辽情节有着极大关系。金圣叹腰斩本的长期、广泛传播,是绝大部分出版商在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及文化政策的威压下牟取商业利益的一种趋利避祸的选择。在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腰斩本屡禁不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腰斩本 意识形态 文化政策 商业利益
下载PDF
《古今经传序略》与《经序录》比较研究
9
作者 王洪军 顾长海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生活于明朝中叶的朱睦木挈,家富万卷藏书,故治经之余,撰有《经序录》(五卷)一书。张隽活动于明末清初,作为遗民亦以治经传经为己任,所辑录的《古今经传序略》是当时图集文献的集大成者。《古今经传序略》其下对《经义考》的编撰具有开... 生活于明朝中叶的朱睦木挈,家富万卷藏书,故治经之余,撰有《经序录》(五卷)一书。张隽活动于明末清初,作为遗民亦以治经传经为己任,所辑录的《古今经传序略》是当时图集文献的集大成者。《古今经传序略》其下对《经义考》的编撰具有开创之功,其上即与《经序录》有无渊源,二书有何异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隽 《古今经传序略》 朱睦Jie 《经序录》
下载PDF
浅谈《故训汇纂》的价值
10
作者 孙玉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731-736,共6页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六种研究方法均与故训密切相关,而对现代的人来说,故训更是阅读古籍、研究汉语史和编纂字词典的不可或缺的资料,清代的《经籍诂》已经尝试汇唐以前的故训资料于一书,但今天的《故训汇纂》做得更好,它既扩大了资...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六种研究方法均与故训密切相关,而对现代的人来说,故训更是阅读古籍、研究汉语史和编纂字词典的不可或缺的资料,清代的《经籍诂》已经尝试汇唐以前的故训资料于一书,但今天的《故训汇纂》做得更好,它既扩大了资料收录范围,又对所收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在嘉惠学林的同时,也倡导了一种实事求是的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训 经籍籑诂 故训汇纂
下载PDF
《经传释词》的训诂特色评介
11
作者 田耕渔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22-27,共6页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與"、"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认为此书运用声同义近的原则以考察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有许多条目破除了千年训诂的疑惑,具有创造意义。因此,《经传释词》以声音训诂训解虚词,是抓住了解释复杂纷纭的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正确方法,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虚词著作。此书也存在不少瑕疵,如过分信从声训,误以实词解作虚词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声音训诂 特色
下载PDF
对诸古书所载介子推事迹的一点思考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皑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年第1期87-92,共6页
诸古书记载介子推的事迹在具体内容上往往有歧异,导致事情真相含糊不清。本文通过分析诸种史料,对某些传统的讲法加以怀疑,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初步认为:一、介子推割股肉给重耳吃的讲法属于讹传;二、介子推逃避封赏隐匿深山的主要原因是... 诸古书记载介子推的事迹在具体内容上往往有歧异,导致事情真相含糊不清。本文通过分析诸种史料,对某些传统的讲法加以怀疑,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初步认为:一、介子推割股肉给重耳吃的讲法属于讹传;二、介子推逃避封赏隐匿深山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祸;三、介子推的死是遭受迫害所致;四、介子推并非是个地位低微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史记》 介子推 晋文公
下载PDF
南戏《金印记》的流传和变异
13
作者 俞为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19,共19页
南戏《金印记》从最早的宋元旧篇《苏秦传》到明代的《冻苏秦》《金印记》《金印合纵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版本,一类是只演敷演苏秦衣锦还乡的情节,而另一类在敷演苏秦衣锦还乡的情节中,却插入了另一纵横家张仪的情节。
关键词 《苏秦传》 《冻苏秦》 《金印记》 《金印合纵记》
下载PDF
《水浒传》中诗词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铁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
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的角度,通过《水浒传》诗词韵语基本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浒传》诗词作为小说的情节因素与整体艺术形象有机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叙事功能的发挥也存在大小强弱的不同;从《水浒传》几部主要版本对诗词... 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的角度,通过《水浒传》诗词韵语基本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浒传》诗词作为小说的情节因素与整体艺术形象有机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叙事功能的发挥也存在大小强弱的不同;从《水浒传》几部主要版本对诗词韵语的删节和增添的演变看,诗词韵语作为文本叙事要素的手法逐渐成熟。早期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诗词为其同时代和以后的其他小说所共用,并多表现在外在形式上,经过中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评点家金圣叹对《水浒传》诗词的删节增添,将诗词文本叙事功能内化为艺术形象塑造的有机要素,从而推进和提升了这一艺术手法与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结合,到了《红楼梦》,这一功能已日臻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水浒传》 《三遂平妖传》 《金瓶梅》 留文
下载PDF
论世情小说名著《金瓶梅》对《水浒传》叙事体例的生命承传
15
作者 张鹏飞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金瓶梅》彻底消解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水浒传》等文学佳作由市井弹词到文人写定的近乎道德评判的文化心态模式,而是以冷静、客观、宽容的叙事特质对诸多人物形象的行为举止加以生动、真实、淋漓的表白刻画并最终张扬着意趣悠远的生... 《金瓶梅》彻底消解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水浒传》等文学佳作由市井弹词到文人写定的近乎道德评判的文化心态模式,而是以冷静、客观、宽容的叙事特质对诸多人物形象的行为举止加以生动、真实、淋漓的表白刻画并最终张扬着意趣悠远的生命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井小说 《金瓶梅》 《水浒传》 叙事体例
下载PDF
《左传》疑难词句考辨(三则)
16
作者 吴春生 林弼媛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左传》中"命子封帅车"之"帅"在率领意义上,与"率"虽有范围大小之别,但仍相近,两者属音近义通,不当通假;"越于车下"中"越"在表示经过一段距离时与"坠"类似,且文献中不表... 《左传》中"命子封帅车"之"帅"在率领意义上,与"率"虽有范围大小之别,但仍相近,两者属音近义通,不当通假;"越于车下"中"越"在表示经过一段距离时与"坠"类似,且文献中不表示垂直下落时也用"坠",因此可以"坠"释"越"。至于"自今",则利用文献调查确定《左传》时代的"自今"均是以今为时点看向以后,从而否定了"自今"表今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自今 考辨
下载PDF
从《金瓶梅词话》与《水浒》版本的关系看其成书时间 被引量:7
17
作者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8,共7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金瓶梅词话》所依据的是繁本《水浒传》。本文通过细致的校勘和分析,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金瓶梅词话》中虽然有的内容出于繁本《水浒传》,如潘金莲毒杀武大的部分,但有的部分如武松打虎等显然只可能来自《水浒》简本,... 学术界一般认为,《金瓶梅词话》所依据的是繁本《水浒传》。本文通过细致的校勘和分析,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金瓶梅词话》中虽然有的内容出于繁本《水浒传》,如潘金莲毒杀武大的部分,但有的部分如武松打虎等显然只可能来自《水浒》简本,由此推测《金瓶梅词话》作者在写作时所依据的应该是残缺不全的繁本《水浒传》,其不足的部分则据简本《水浒》改写。文章并结合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的有关记载,推论《金瓶梅词话》的写作时间当为万历初年至万历十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成书时间 《水浒》简本 繁本《水浒传》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下载PDF
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国保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6-81,共6页
学界公认黄宗羲为清代浙东学术传统的开创者,但对他如何确立清代浙东学术传统却语焉不详。笔者将黄宗羲所确立的学术传统称为“浙东经史学术传统”,并根据章学诚关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三点归纳,具体分析黄宗羲如何在“贵专家”“言性命... 学界公认黄宗羲为清代浙东学术传统的开创者,但对他如何确立清代浙东学术传统却语焉不详。笔者将黄宗羲所确立的学术传统称为“浙东经史学术传统”,并根据章学诚关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三点归纳,具体分析黄宗羲如何在“贵专家”“言性命必究于史”“经术史裁”三个方面实践和提倡浙东学术精神,藉以说明:黄宗羲作为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者,其思想上的影响几代不绝,一直到道咸年间仍在章学诚身上有实质而鲜明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 经史之学 贵专家 言性命必究于史 经术史裁
下载PDF
论黄易及其武侠小说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云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2-43,共22页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现出与温瑞安不同的"后金庸"武侠小说路径选择。黄易更进一步"借武道以窥天道",将科幻融会于武侠,在"黄易三变"之后,借历史题材展开了对于历史规律的思考,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以及"盛唐三部曲"等作品,都表现了深邃的历史内涵。但是,黄易小说产生于从金庸时代到"后金庸"时代的过渡时刻,也有良莠杂陈的一面:他既是另类武侠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武侠传统的崩坏者;既是历史奥秘的探寻者,同时也是历史规律的逃逸者。应以辩证的态度看到黄易武侠小说不同的文学和文化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武侠小说 金庸 温瑞安 《寻秦记》 《大唐双龙传》 《边荒传说》 “盛唐三部曲” 《破碎虚空》 《星际浪子》
下载PDF
《梁高僧传·经师论》解读——西域与中原佛教音乐关系之考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霍旭初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8,共10页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有《经师论》,该论涉及了佛教音乐的功能、佛教音乐的代表人物及重大事件和中国佛教音乐起源等问题。《经师论》中有的内容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艺术造型相证。本文还对中国佛教音乐起源问题,做全新解读,对沿袭之...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有《经师论》,该论涉及了佛教音乐的功能、佛教音乐的代表人物及重大事件和中国佛教音乐起源等问题。《经师论》中有的内容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艺术造型相证。本文还对中国佛教音乐起源问题,做全新解读,对沿袭之说提出辨析。通过解读与考析,表明西域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最主要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高僧传》 《经师论》 西域佛教音乐 龟兹石窟壁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